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機局工作總結及2016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市農機局在市委市政府及農業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為民務實清廉為指導思想,以我市農業特色產業生產機械化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糧食作物主要環節生產機械化新技術引進示范及農機安全示范鄉鎮(村)建設為三大重點,全面推進全市的農業機械化工作。
一、2015年工作亮點
(一)大力推進桔園生產機械化
桔園生產機械化是當前我市橘農急盼的生產技術,也是政府極為重視的工作,因此,在業務上我們當著重點來抓。
3月底,我們在紅花套鎮南橋村進行了橘園新型微耕機耕整、淺松土示范,獲得了成功。過去推廣的橘園耕整機械,農機與農藝脫節,其旋耕刀在作業時,將橘樹根系損傷,沒將根系有效斬斷,從而造成受傷后的根系腐爛,產生病菌,影響橘樹后續幾年掛果,導致產量銳減。根據這一狀況,農藝專家建議改進機械耕整方式,提倡斷根旋耕、松土拌肥。為了加強農機與農藝的深度融合,我們引進開發了體積小、動力強勁、操控性好、安全可靠的第二代宗申ZS1WG4.0—95FQ—FQ自動檔微耕機,并將刀具改進。實現對橘樹斷根、樹下除草、淺松土作業。此款微耕機的推廣應用,從而真正改變了老橘園、丘陵山區定植的橘園以前無適用耕整機械的局面,滿足橘農減輕體力勞動,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種橘收入的愿望。目前此項技術在全省領先。我局己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在紅花套鎮、高壩洲鎮開展《市柑橘生產機械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建設時間為2015年—2017年。
(二)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獲突破
在如今農村勞力資源減少的窘境下,玉米機械收獲是當務之急。機械收獲玉米不僅可以摘取果穗,還可以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從而減少了秸稈焚燒造成環境污染,有利于農業規模經營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展玉米收獲機械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
8月底我們在潘家灣土家族鄉望洲坪村舉辦了全市玉米機械化收獲現場演示會。各鄉鎮農業公共服務中心農機負責人、潘家灣土家族鄉各村級農技推廣員及當地周邊群眾等50余人參加。現場演示會上,作為代表的機具是專門為山區地形設計研發的型號為4YZP-2Q玉米收獲機,一次性完成了玉米收割、去皮、秸稈粉碎的作業演示,達到了省力、省時、省工、效率高、損失低的目的,受到了農技人員及在場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我局己向市政府提出建議在王家畈鎮老屋棚村、聶家河鎮鳳凰池村,開展市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村建設,建設時間:2015年—2017年。
(三)農機安全示范鄉鎮(村)創建活動如火如荼
市委市政府今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文件制訂了獎勵標準,對創建活動提出了新要求,市創建領導小組進一步完善了創建驗收標準。目前,創建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一是相關鄉鎮(村)成立了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二是鄉鎮與農機中心、村委會,村委會與農機手簽訂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書;三是創建對象做實基礎工作,刷標語、制專欄、確定活動室、收集學習資料、建立操作手和農機具臺賬;四是開展相關活動,如安全檢查、組織農機操作手學習培訓、聘請農機監理員講授農機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等。
農機安全示范鄉鎮和示范村創建活動的開展,農機手安全生產意識進一步增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農機安全生產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實現了市農機安全無事故的佳績。全市共有4個鄉鎮45個村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創建活動。
(四)常態化農機工作
2015年爭取國家購置農業機械專項補貼資金800萬元。截至2015年10月底,辦理補貼機具5741臺套,指標確認書5344份,受益農戶4286戶,總補貼金額655.036萬元。
全年共舉辦農機技術培訓22場次,受訓人數2218人次,舉辦農機具演示示范推廣現場會32場次,參觀群眾4300多人次,免費培訓農用拖拉機駕駛員69人。下鄉走訪農機戶179人次,下鄉檢修農業機械190多臺套。完成機械耕整17萬畝,機械插秧3.2萬畝,機械植保220萬畝次,機械收割3.2萬畝,茶葉機械修剪10萬畝,茶葉機械采摘8.5萬畝。2015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了21.5萬千瓦。農機化綜合作業率為75%以上。
“萬名干部進萬村惠萬民”活動具體做法如下:一是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返鄉農民工、生活困難群眾。二是配合做好黨員春訓。三是配合完成了全年綠化美化工作任務。四是協調興建堰塘一口,解決了80畝農田的蓄水灌溉。五是重新審定了低保戶。六是改造低產田200畝。
“精準扶貧”工作具體做法如下:一是摸清貧困戶情況,建立長期的幫扶關系;二是找準貧困原因,便于對癥下藥;三是制定脫貧計劃,并承諾全力以赴幫助脫貧;四是獻愛心,按個人能力給予貧困戶家庭200-300元的慰問金,單位給予棉衣棉被捐贈。
(一)進一步推進桔園生產機械化
雖然柑桔的機械耕整獲得了成功,但是機械開溝施肥、抽槽換土、果實采摘技術仍然有待突破。如果我局向市政府申報的《市柑橘生產機械化示范區》獲準批復,我們將舉全局之力,解決柑橘生產急需的新機具、新技術,建設高標準柑橘生產機械化示范區。即橘園耕整、開溝作業基本實現機械化,抽槽換土作業機械化取得階段性成效,搜集、引進、試驗、示范果實采摘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
(二)抓好茶園機械化薄弱環節的技術推廣
目前我市茶葉生產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且在全省領先,但茶園機械耕整施肥是薄弱環節。明年一是抓技術推廣培訓服務;二是抓新機具現場演示示范;三是加強示范基地建設,打造茶葉全程機械化“升級版”。
(三)抓好玉米機械收獲機械的擴面示范和推廣,力爭使全市的玉米種植主產區均在機械收獲技術上取得突破。
(四)繼續開展好農機安全示范鄉鎮(村)建設
狠抓農機安全生產不放松,繼續以農機安全示范鄉鎮(村)建設為抓手,鞏固并擴大農機安全良好勢頭,確保農機安全生產平穩有序,不出現重特大農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