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局新年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農業局工作計劃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以農業持續增效、糧食穩定增產、農民繼續增收為核心,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以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和蔬菜出口基地為突破口,繼續抓好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全面推進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年農業局工作目標:在正常年景下,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6000公頃,其中:水稻10000公頃,玉米5500公頃、大豆5500公頃、蔬菜2100公頃、其它經濟作物2900公頃;糧豆總產穩定在8萬噸。
(二)工作措施:按照上述目標和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為了全面完成**年農業各項工作,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抓手,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1)繼續抓好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大力推廣優質糧豆品種,提高農產品品質。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0公頃以上,優質品種率達到95%以上,確保全市優質糧食產量穩定在8萬噸。
(2)擴大試驗示范生產基地建設。在目前208個三大作物品種及高效經濟作物試驗品種基礎上增加10%。鄉鎮農業站都要有1—2個試驗示范項目,而且每個人都要有試驗田,并扶持一個示范戶,培育出的科技示范戶占農戶總數的2%。
(3)繼續加快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以英安、三家子、哈達門等近效鄉鎮為中心,構建蔬菜特色區域。擴大綠色蔬菜的規模和總量,在保護地蔬菜發展中以日光溫室生產反季蔬菜為主,逐步形成規模化生產。引進和培植加工龍頭企業,使出口蔬菜逐步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4)全面推進有機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重點的包括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農業綜合標準體系。按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加大品牌農業的創建,實施“三品”認證。堅持圍繞“特色產品、市場需求、龍頭企業和產業基礎”建基地,擴大生產基地面積,增加無公害農產品數量。
2、繼續強化職能作用,建立健全服務體系。
(1)加強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力度,引進一批新品種、新技術。落實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積極引進先進農業機械,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加大對農業機械大戶的扶持力度,引進先進的農機設備,組建農民機械化作業隊。
(2)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重點抓好國家惠農政策的落實和轉移支付資金的測算、發放和監督管理工作,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全市121個村財務全部實行微機管理,引導土地合理流轉,加強農村審計工作,依法保護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的利益。同時,積極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和改革,按照強化公益性職能、放活經營性服務的要求,加大基層農業技術體系改革力度,通過明確職能、理順體制、優化布局、精簡人員、充實一線、創新機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構建起以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科研、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分工協作、服務到為、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3)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積極開展以“打假、護農”為主題的農資執法活動,堅決打擊銷售國家禁用農藥的非法行為,提高依法護農的能力,整頓規范農資市場,優化農業生產環境,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4)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在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的同時,要拓寬資金籌措渠道,整合現有儀器設備資源,建成一座功能齊全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并全面進行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配合農產品市場準入機制的建立,用標準化規范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管理,逐步建立公開、公正、透明的農產品流通機制。
3、強化項目建設,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農業投資力度的歷史機遇,抓好爭取農業投入和引資工作。一是加快農村戶用沼氣建設步伐。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沼氣建設與發展庭院種養經濟相結合,切實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嚴格監管工程質量,抓好建后服務,確保建設一池,成功一池,用好一池。明年底全市沼氣池建設達到1600個。二是繼續搞好農業科技示范場項目。通過示范農場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三是推進農產品安全檢測站項目建設。積極跑上,爭取項目建設資金早落實,購置實驗室檢測儀器,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四是加快有害生物預警區域站項目建設進程。加大協調力度,爭取早日上馬。
4、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切實發揮科技助農作用。依托產業對農民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培訓、綠證培訓、繼續教育培訓、農村學歷教育培訓。重點搞好高產高效新品種、測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的推廣普及。同時繼續實施“陽光工程”,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競爭能力,大力培育發展農村勞務中介服務組織,積極引導農民向
二、三產業有序轉移,最大限
度地解決農民就業問題。
5、扶持引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化經營。在重點扶持好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對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新型龍頭企業的引進數量。通過標準化的手段,加快名牌產品的培育,將名牌產品規模做大、質量做強、效益做高,全面打造優勢農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壯大企業規模,提高帶動功能。
(1)加強農產品市場開拓和營銷工作。通過建立特色農產品市場、推介會以及網絡交易等現代市場經濟模式,加強農產品市場營銷工作,圍繞主導產業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營銷大戶、農民經紀人等市場中介的培育,使主導產品逐步擁有穩定的營銷隊伍、渠道和市場。
(2)加大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重點支持**實業有限公司、吉興牧業有限公司、**林業開發有限公司、**綠色食品工貿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合同契約、股份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搞好農業訂單生產,帶動農戶從事生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優質充足的原料,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施一體化經營,逐步建立龍頭企業聯大戶、大戶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形成農戶與企業之間長效穩定的利益共同體,增強農業抗御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