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急管理局年度工作謀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我們將在順利完成機構改革任務的基礎上,立足應急管理、減災救災、安全生產三大任務,加快推進班子、機構、職能和隊伍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優化應急指揮聯動平臺,確保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一、遏制事故高發態勢。全面加大建設工程、消防、工貿等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力度,突出以大型專業市場、“五小”單位聚集區、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在建工程等場所為重點,指導協調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搶工期、趕進度以及各類違章作業行為,有效堵塞安全管理漏洞,遏制一般事故發生,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
二、壓實安全生產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市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施細則》,強化各級黨政領導干部“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各有關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持續推進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督促企業強化安全基礎管理,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三、強化應急指揮聯動。進一步規范24小時應急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完善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類突發事件信息綜合管理工作機制。擬訂區政府、區應急管理局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分級應對制度。強化應急指揮聯動,制訂《區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類突發事件應急聯動處置暫行辦法》。建立駐區部隊參與處置突發事件的協調機制。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類、安全生產類突發事件應急資源數據庫。
四、切實做好救災準備。按照“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要求,加快全區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建設,構建統一指揮、協同有序、功能完善的指揮保障體系。加強應急裝備建設,完善救災物資儲備,切實增強應急保障能力。突出汛期、高溫、雨雪等重點時段自然災害防治,剪斷自然災害引發生產安全事故災難的誘因。
五、突出安全監管執法。充實一線人員力量、強化執法檢查力度,集中排查治理安全生產隱患,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執法機構、裝備、能力、效能建設,全面推行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完善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加快安全生產執法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進程,依托專項整治、隱患排查等活動借勢執法,倒逼企業強化安全生產主體意識和守法意識,充分發揮執法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拳頭”、“尖刀”作用。
六、提升科技保障水平。著力抓好區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推廣應用,打好數據采集攻堅戰,重點完成企業信息、安全執法、隱患排查等數據采集。狠抓危險化學品安全防控監測系統建設,強化風險防控能力。加快推進應急管理平臺的互聯互通,實現與公安、消防、衛生急救、地震、氣象等多部門數據交換,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融合的區級應急指揮平臺,提升應急指揮能力。繼續抓好安全生產專家隊伍建設等工作。
七、著力夯實安全基礎。嚴格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加大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察力度,切實加強企業安全源頭管理。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和責任“六項機制”建設,實施高危項目重大風險“一票否決”。進一步深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工作,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在高危行業領域推進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提高事故風險防范和應對處置能力。
八、建設安全發展城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推進城市安全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根據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評價細則,積極開展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打牢城市安全發展基礎。深入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系統二期項目建設,加強對橋梁、燃氣、綜合管廊、供水管網等城市生命安全運行的動態監測。
九、強化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充分發揮區級相關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作用,全方位宣傳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三個貼近”和“三個面向”(即貼近實際、生活、群眾,面向基層、一線、職工)的工作思路,深化“雙微”(微博、微信)宣傳,推進安全生產宣傳進企業、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
十、提升督查考核實效。堅持樹立問題導向,將消除隱患、確保安全作為督查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服務基層群眾,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長效治理機制融為一體,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事故隱患。優化安全生產、消防安全、減災救災等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精簡目標考核細則,堅決杜絕“事事留痕”等形式主義問題,將日常監管實效、遏制事故發生、妥處突發事件等作為評價工作的主要方面,切實發揮目標考核“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