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務局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區商務局積極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攻堅克難、奮力拼搏,著力擴出口、促進口、引外資、穩內需,努力推動全區商務工作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一、今年的工作開展情況
2020年,預計全年可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76.6億元,同比增長36.67%。其中,出口10.05億元,同比增長12.80%;進口66.55億元(原油進口334萬噸,扣除富宇化工原油未回歸數據48.5萬噸),同比增長41.18%;計劃到賬外資4200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100萬美元)的200%。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準服務外貿企業。疫情期間成立專項調研隊伍,深入40余家外貿企業,及時上門送政策,全面摸排企業困難,期間為企業協調口罩1萬余個,幫助解決莫尼商貿500萬元融資問題,幫助富友聯合澳亞乳業協調解決廠區用電和招工問題,有效助力企業應對疫情沖擊。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對外貿易及利用外資穩增長的意見》,不斷強化外貿企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強化外資項目招引服務,全力推進外資工作。為更好地做好外商服務工作,對全區14家正常經營的外資企業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調研調查,建立了工作臺賬。研究完善了我區外資獎勵標準,優化了引進外資政策環境。1—10月份,新增和光國際、管輔能源、澳華生科等3個外資項目,實際到賬外資2393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100萬美元)的113.95%。
三是助力商貿企業恢復正常經營,繁榮消費市場。切實組織好消費券發放活動,指導商貿流通企業靈活開展促銷活動,活躍全區消費市場。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資源優勢,通過組織餐飲企業參加“助力餐飲復工”線上公益培訓等活動,助力餐飲商家共渡難關。疫情期間,切實做好市場保供應工作,每日調度三義和批發市場、8家重點商超物資儲備情況,同時幫助商貿企業辦理綠色通道運輸通行證28個、協調口罩5800個。
四是優化電商發展環境,支持電商產業發展。首屆區特色農副產品百家電商營銷大賽圓滿收官,參賽商家100家、商品品類達89種,實現銷售額430萬元。啟動第二屆區特色農副產品電商營銷大賽,報名企業及個人近650家,平臺注冊店鋪近200家,截至10月份銷售額已達150余萬元。建立了電商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線上電商人才培訓新模式,2020年以來組織線上電商助農和“電商+直播”培訓活動7次,累計直播瀏覽量達50萬次,開展線下培訓2次,培訓城鄉電商從業人員200人次。區電商企業由2018年底的22家發展到現在的93家,其中跨境電商1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出口業績的企業12家。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當前,我區商務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開放意識還需進一步加強。我區經濟主體參與國際競爭的意識還比較淡薄,不少企業存在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的情況。個別部門單位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對對外開放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二是外貿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仍占多數,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中小企業發展缺乏后勁、成長緩慢,限制了外貿進出口規模的提升。三是利用外資工作存在不確定性。受經濟形勢、政策環境、交通等發展因素影響,外資項目儲備明顯不足。外資項目產業分布不均衡。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農業,而投向工業、現代服務業領域的項目少。四是商貿流通發展缺乏規劃引領、政策支持。城鄉商業網點布局不盡合理,缺少大型商貿綜合體,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在扶持商貿流通業、電子商務發展以及培育限上企業等方面,缺少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
在總結前期工作基礎上,通盤考慮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和我區商務工作實際,初步確定了2021年的工作思路。總的打算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堅持一條主線,即加快轉變商務發展方式;實施兩大引領,即開放引領、創新引領;圍繞三個“一體化”,即城鄉市場一體化、內外貿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推進“四個商務”建設,即活力商務、智慧商務、民生商務、法治商務建設,加快培育商務發展新優勢,提升商務發展新成效,推動商務事業走在前列。主要預期目標是:2021年,力爭實現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5%,實際利用外資完成市下達任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優化服務、靠上推進,著力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切實抓好富宇化工、華聯石化原油進口資質辦理盯靠服務,幫助企業盡快辦理完成相關手續,推動我區原油進口工作實現新突破。充分利用各類國際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重點支持企業參加廣交會、進博會等國內知名展會和省市組織的重點境外展會,疫情期間鼓勵支持企業參加云展會。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萬和石油工程、渤海管具等油田改制企業在海外承攬工程,帶動成套設備出口和勞務輸出。鼓勵企業加大服務貿易出口力度,深挖服務貿易潛力,推動我區服務貿易實現突破。充分發揮外經貿工作專班、區級領導包靠外經貿企業制度的作用,堅持月調度、季通報和年底考核制度,確保全年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創新方式、強化招引,不斷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和水平。加強政策扶持與引導,鼓勵區內外貿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和企業家隊伍外資招引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提高企業利用外資積極性。切實加大外資項目招引力度,精心整合區內外多種招商資源,打造新的招商載體,以日韓外資為重點,強化項目信息收集、引進服務,力爭實現日韓外資突破。積極推進唐正新能源、晟寶麗、中海管道等外資項目,抓好項目跟蹤服務,推動外資及時到賬。協同引薦單位和屬地,持續抓牢匯恒能源、和光國際、管輔能源科技、富友聯合澳亞乳業、力大王農畜產、澳華生科等外資項目,鼓勵企業增資擴產,提高利用外資規模。
(三)完善體系、提振消費,進一步做大培強商貿流通產業。進一步完善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加快構建以城區商業中心為高端聚集區、社區商業為基礎、商業街區為特色的城區商業服務體系。加強商貿服務載體建設,推進“便民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雙進工程,合理布局城鄉社區便民店、早餐店、家政服務點、快遞服務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商業網點,打造8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以鳴翠新天地、中央麗景、萬和片區、御景苑廣場等項目為重點,大力發展品牌餐飲、風味小吃、時尚酒吧、精品購物等休閑商業,高起點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與特色商圈,其中德勝街重點打造美食一條街,鳴翠新天地、德勝街重點打造夜間經濟示范街。多措并舉調動鎮街、開發區和企業積極性,采取“一對一”服務策略,推動批零住餐行業實現穩中回升。建立“準四上”企業后備庫,對入庫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及時將達標企業納入限額以上統計范圍。全面加強成品油流通、汽車銷售、二手車交易、再生資源回收、散裝水泥管理、家政服務、洗染、家電維修等行業管理,切實做好行業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確保行業主管部門職責履行到位。
(四)健全政策、優化環境,加快推動電商產業發展。有序推進第二屆區特色農副產品電商營銷大賽,適時組織營銷會、培訓會,廣泛解讀電子商務相關政策法規,調動社會各界開展電商創業的熱情,在全區形成電商產業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鼓勵各鎮街集中打造電商產業發展亮點,以義和鎮、新戶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為依托,積極擴大“義和莊”“新尚·金海灣”等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影響力。推動盡快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設立電子商務引導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本土電商龍頭企業培育、知名電商企業引進、人才培養和引進等工作,規劃實施電子商務發展“1+2+N”戰略,即規劃建設至少1家市級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2個市級“電商小鎮”和N個市級“電商村”,培育一批優秀電商人才和農村電商帶頭人,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
在今后工作中,區商務局將不斷解放思想、改進作風,持續增強干事創業本領,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開創全區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