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通運輸局工作總路及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我局嚴格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縣黨風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狠抓政治紀律、作風建設、行風建設以及黨風廉政建設,不斷開創黨風建設工作新局面,認真解決交通運輸行業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為暢通提供堅強保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責任
為全面完成黨風建設工作目標,鞏固治理公路、水路無“三亂”成果,我局將黨風建設工作列為全年工作重點,制定實施方案,進行認真部署,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納入年底目標考核。局班子成員及各基層單位負責人始終把黨風建設工作當作一件大事,認真組織,常抓不懈,在全局形成了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局屬單位負責人長期抓的工作局面,推動糾風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二)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相結合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抓好“兩個條例”的學習、宣傳和教育,增強了領導干部的自律意識。堅持了黨支部“”制度和每周五集中學習制度,引導黨員干部吸取教訓,引以為戒、警鐘長鳴,自覺遠離“權力”、“金錢”、“美色”誘惑的“三大陷阱”。通過組織收看《忠誠與背叛》、《滑向深淵》和《光榮綻放》等經典宣傳片,以及開展剖析典型案例,以案說紀,以案說法,等教育活動,使交通運輸系統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均有了明顯提高,筑牢了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監督機制,在公路、水運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加強了對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設計變更、材料采購、資金撥付等重點環節的監督,保證了工程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
(三)大力開展作風建設,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形象
按照縣紀委統一部署,大力開展了作風建設三項活動,通過組織局機關全體人員和下屬各單位負責人進行學習、整頓,督促干部職工深刻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落實整改,通過整頓,明顯地提升了干部職工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作風。加大了公路“三亂”查處力度,鞏固了治理成果,規范了行政許可,防止亂收費以及提高出租車行業服務質量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打擊非法營運,切實維護運輸市場秩序
督促縣運管所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打擊非法營運車輛專項治理的工作安排,聯合交警、工商、地稅、物價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嚴查非法營運、超載、漲價、拒載及使用非法票據等違規行為。采取重點布控、集中力量,嚴厲打擊,充分利用現有的執法資源和手段,依照法律法規,強化對道路客運市場的監管。共檢查客貨運車輛760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車輛64臺,改裝貨運車輛410臺,違規油罐車25臺,無從業資格證43人,其他違法車輛51臺,有效地遏制客、貨運經營者的違章行為,規范了全區道路客貨運輸市場的健康發展。
(五)深入推進民主評議,大力加強交通政風行風建設
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開展民主評議行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局黨組牽頭,結合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交通系統政風行風評議活動。督促交通系統各單位加強與監督員和有關部門的聯系,及時匯報有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主動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機制,積極探索協調性更強、操作更規范、更科學的長效機制,確保機關作風有明顯改進,服務水平有明顯提升,辦事效率有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有明顯優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局在糾風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足,如有的執法人員認為公路“三亂”已治理了多年,“三亂”現象得到了控制,因而產生了松懈、消極、厭倦情緒;個別執法人員思想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據各級黨委政府黨風建設工作安排和我縣交通工作實際,我局進一步加強對黨風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常抓不懈,鞏固成果,不斷提高黨風建設工作水平,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和交通形象。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黨風建設工作的指示精神。繼續加強對黨風建設工作的領導,抓好教育,抓好落實,防止松懈,防止問題反彈回潮,把每項措施真正落實到基層。
二是探索源頭管理辦法。源頭管理是艱苦細致的工作,難度和阻力較大,搞好源頭管理已是大勢所趨,我們的思想要盡快適應,把精力和工作轉移到源頭上來,總結出一套具體的經驗和辦法。
三是加強業務知識培訓。所有執法人員都要在提高“二個素質”和增強“四個意識”上下功夫。即:提高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增強法規意識、服務意識、廉潔意識、“代表”意識。只有固本,才能減少問題發生,使行業管理上檔次,向社會展現交通執法人員的良好風貌。
四是繼續抓好監督檢查。對治理公路(水路)“三亂”情況,要加大檢查監督的力度和明查暗訪的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問題多發路段和群眾反映強烈區域的檢查。還要經常召開監督員座談會,廣泛征求車主意見及社會反映,主動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