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職業衛生管制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全區職業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落實一部法律,突出兩個重點,夯實四個基礎,抓好六項工作。即:以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總局的五個規章為主線,以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和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為重點,以“三同時”管理、現狀評價、檔案標準化、許可證管理、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監督執法為抓手,全面加強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有效預防、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遏制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一)全面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培訓工作,進一步營造全社會職業病防治的良好氛圍
1、加強與衛生、人社、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以“《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衛生有關法規、標準,提高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意識,提高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2、將職業衛生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體系,認真組織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各地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強化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的職業病危害防治意識和管理水平。2013年,力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職業病危害重點行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實現“全覆蓋”。
3、開展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用人單位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專題培訓,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衛生培訓上崗制度。
4、督促用人單位加強對從業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使其掌握職業病危害防護知識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和健全職業衛生各項規章制度
5、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督促用人單位在職業衛生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和應急管理等10個方面規范職業衛生基礎工作,提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切實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2013年,力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職業病防治監督覆蓋率、職業衛生檔案建檔率、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檢查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粉塵、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放射性物質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30%以上。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執法,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
6、開展“回頭看”,鞏固專項治理成果。在去年全區五大行業
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對木制家具制造、電子產品制造、皮革箱包(制鞋)生產、水泥生產和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專項整治情況“回頭看”,鞏固治理成果,防止死灰復燃。
7、有針對性拓展重點治理行業的范圍。2013年將根據市局統一部署,在五大行業專項整治基礎上,我區將以化工生產、建材加工、機械加工、冶金鑄造、電鍍、石材加工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見實施方案)。開發區、各街道要根據本地實際,結合全區整治重點,選取1-2個各自重點行業進行整治,特別是涉及到高毒物質、高危粉塵的行業,抓住職業病危害產生的重點環節、關鍵部位,通過改進工藝技術、改善防護設施、加強個體防護等針對性的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四)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監管,規范“三同時”行政許可工作
8、建立與發改局、經信局、建設局等負責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部門的信息溝通協調機制,從源頭上掌握可能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工程(項目)的來源,督促指導建設單位嚴格落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各項制度要求。
9、切實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審核、審查和竣工驗收許可工作。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審核、防護設施設計審查、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管理以及審查程序嚴格按國家、省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分級管理(辦法另行公布)。2013年,力爭區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項目職業病危
害預評價率、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80%以上。同時,所有資料須網上申報進入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
(五)嚴把準入關,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工作
10、根據省安監局《關于在全省木制家具制造行業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市局《關于在全市木制家具制造行業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工作的實施方案》(常安規〔2012〕2號)的要求,在我區去年2家木制家具制造企業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發放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經驗基礎上,2013年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開展木制家具制造企業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工作。要按照“先易后難,先大后小”的原則,循序推動許可證工作,要嚴把準入關,嚴格發證條件、規范發證程序,同時在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進行網上申報,力爭轄區內符合條件的木制家具制造企業完成許可證申領工作。
(六)大力推進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
11、加大對申報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在調查摸底本地區制造業企業總數的基數上,把申報工作納入日常監督檢查之中,與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執法檢查、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專項治理行動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街道安全監管網絡的作用,進一步加快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工作,爭取在2013年全面掌握轄區內用人單位數量和基本情況,促進申報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市局將申報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指標體系,開展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數據專項核查,定期通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進展情況。
12、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申報。選擇危化品生產、木質家具制造、冶金、電鍍加工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為突破口,實現重點行業(領域)申報工作的率先達標,力爭2013年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100%。
13、建立完善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健康監護與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相結合的申報制度,全面推動用人單位的檢測、評價和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七)全面開展職業病危害檢測和現狀評價工作
14、按照《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規定,督促全市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化工、冶金、建材、電鍍等行業按照《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的要求嚴格管理,并結合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工作,對申領許可證的用人單位開展檢驗檢測和現狀評價工作。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委托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并報安監部門備案,對存在的問題實行限期整改,爭取通過現狀評價,全面提升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區職業病危害嚴重用人單位的現狀評價工作。
(八)加強執法檢查,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15、以指導、服務為先導,配合相應的行政手段,將職業衛生的監督執法工作納入日常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內容之中。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切實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各類職業衛生非法違法違規行為。對粉塵、高毒物品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做到年度有計劃、季度有重點、每月有安排,提高職業衛生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不按規定進行整改的企業要加大處罰力度,該罰款的罰款,該責令停產整頓的責令停產整頓,該關閉的要提請政府依法予以關閉,堅決糾正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
(九)完善監管制度,探索“職業衛生管理示范企業”創建活動
16、開發區、各街道要在化工、建材、冶金、電子、電鍍、機械等職業危害重點行業積極培育職業衛生基礎建設規范化示范企業,并結合《2013年市職業病危害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各選擇2—3家基礎條件較好、管理規范的企業開展“市職業衛生管理示范企業”創建活動,指導企業建立和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規范職業衛生管理檔案,落實職業病防護措施,使企業真正達到職業病防治工作“十個到位”目標,即:(1)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到位;(2)職業病危害現場檢測、評價到位;(3)職業病危害工程防護設施到位;(4)企業主要負責人、職業健康管理人員及接觸職業病危害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到位;(5)接觸職業病危害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到位;(6)從業人員勞動防護用品按標準發放使用到位;(7)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危害因素公示到位;(8)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評價審核到位;(9)各項職業健康責任制、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工健康監護檔案及臺帳資料建立到位;(10)職業病中毒應急救援措施到位。
(十)推進信息化建設,提高職業衛生監管效率
17、加快職業衛生信息系統建設,摸清全區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數量、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行業及地區分布、接觸人數、防護設施的配備、人員體檢、現場檢測和職業衛生管理狀況等基本情況,掌握全區職業病危害現狀,以及重點企業“一企一檔”的實時更新,開發區、各街道要按照省局統一開發的普查軟件按時開展職業病危害現狀普查工作。(計劃6月底前完成普查動員、培訓工作;7月到11月組織開展全面的普查工作;12月底前完成基礎數據匯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