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廣電出版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屆六中全會、國務院《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和省、市關于加強文化建設會議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強文化發展活力,努力推進全市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
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爭取市群眾藝術館、市數字圖書館等工程建設立項;配合科技大學努力推進新區圖書館建設,爭取8月底前竣工,確保在10月底前竣工。穩步推進市曲劇團演藝廳建設。做好2012年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20個社區文化活動室、143個公共電子閱覽室和807個農家書屋建設任務,做好26個鄉鎮文化站基本業務設備配送工作。積極推進縣級城市數字影院建設,完成全市-2012年3400個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組織、協調我市轉播中央廣播電視節目高山無線發射臺站基礎設施建設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覆蓋網建設工作。
二、提高文化活動舉辦水平
開展牡丹文化節文化活動提升工程,進一步提升“河洛歡歌·廣場文化狂歡月”活動的規模、質量和檔次,組織好第30屆牡丹文化節期間精品劇目展演月活動。積極開展迎接黨的十八大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繼續實施“百場公益性文化演出”、“舞臺藝術送農民”和“歡樂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等文化惠民活動。利用群藝館小劇場舉辦河洛大鼓書會、戲曲演出等小型群眾文藝演出活動。繼續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確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場公益電影。積極探索面向中小學校、社區等放映公益電影工作,不斷擴大公益電影服務范圍。
三、推動社會文化事業發展
積極開展基層文化創建工作,做好現有文化先進縣動態管理,開展文化館、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大院規范化建設。全面實現全市“兩館一站”免費開放。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的評選命名和我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評選及公布工作。做好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保護規劃編撰工作。扎實推進古籍保護,繼續做好古籍普查和二級以下的古籍平臺著錄工作。做好我市全民閱讀活動的引導和組織,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持續深入。
四、加強文化藝術創作生產
結合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開展系列主題文藝活動,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打造和提升藝術創作精品。加工提高《河洛風》、《十萬宮廷樂舞》、《清風明月》等重點劇目,全力做好以北魏孝文帝為題材的歌舞劇、新編《令》和以反映政法干警執法為民光輝形象的豫劇現代戲《火紅的杜鵑》等劇目的生產創作,主動為大型園林景觀秀《武則天》等社會資本運營劇目做好服務,豐富全市文化藝術市場。積極組織我市優秀?。ü潱┠繀⒓邮】h(區)級戲劇大賽、省專業音樂器樂比賽等各項藝術展演和賽事活動,提升我市文化藝術創作水準。
五、強化文化市場監管
支持文化市場經營主體發展,規范各類市場的審批和監管行為,重點做好第30屆中國牡丹文化節期間演出活動的安排和服務。推進第二批全市游藝娛樂場所的發展,加快全市網吧連鎖化進程。加強對新興文化市場的監管。促進民營文藝團體發展,規范經營行為。加強文化綜合執法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綜合執法和辦案能力,不斷改善綜合執法信息化和裝備水平。強化重點市場門類的檢查頻次和力度,組織、部署好各階段的專項治理行動,突出抓好黨的十八大期間專項保障行動,進一步規范和優化文化市場環境。扎實開展“掃黃打非”斗爭,以封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穢色情出版物及不良信息、嚴厲打擊侵權盜版、嚴厲整治報刊為重點,確保全市政治環境的安全。
六、加強廣播電視行業管理
突出抓好重大活動、重要節日和重點時段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召開期間的安全播出工作,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測中心作用,確保廣播電視播出安全。加強對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頻道頻率的管理。加大防范和查處非法電視臺工作力度。嚴格廣告播放監管,嚴肅整治違規播放廣告、電視劇插播廣告等行為。繼續做好境外衛星廣播電視傳播秩序專項整治。
七、提升新聞出版管理水平
強化版權保護工作,推進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和第四批企業軟件正版化試點,強化中小學教輔材料出版發行管理。深化全市新聞媒體“走、轉、改”活動,繼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和“新聞四假”專項治理活動,規范新聞采編和市場秩序。做好報刊、圖書、音像電子、印刷復制發行等各類新聞出版單位和連續性內部資料的年檢年審和日常管理。加大行業從業人員政策法規培訓力度。加強對協會工作的指導和管理。
八、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按照“五個一批”的改革思路,完成縣級國有院團改革。深化市級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推動已轉制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積極協調落實各項改革政策,扶持轉企文化單位發展。建立多渠道融資籌資機制,引進民營等社會資本,實現文化工作投資主體多元化。深化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三項制度改革,實行劇(節)目核算制,逐步建立按勞分配的工作機制。建立新的用人機制,面向社會招聘藝術人才,實行全員聘用和崗位管理。完善文化人才激勵機制,為優秀人才發展創造有利環境。確保歌劇院每年演出220場以上。
九、加強對外文化交流
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積極推介文化產品和服務。積極參與或主辦國內外知名品牌文化活動,吸收借鑒全國乃至世界知名優秀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拓展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合作,鼓勵人民團體、民間組織、民營企業和個人從事對外文化交流,把文化“走出去”工作與外貿、科技、旅游、體育等工作結合起來,把展演、展映和產品銷售結合起來,推動文化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在產業市場主體構建上要爭創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示范園區,評選命名一批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示范基地。積極培育優勢文化企業發展,主動扶持特色企業做強。在重大產業項目發展上要以工藝美術、牡丹書畫、文物復制、影視制作、會展業、演藝娛樂、出版印刷、游戲動漫等產業為重點,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圍繞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整合優勢資源,凸顯產業亮點和特色,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設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在政策扶持上要加大對實施條件好、市場前景好的重點項目的支持,對符合規劃的產業園區和基地,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市場。在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上要爭取更多文化企業進入省和國家文化產品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錄,全力辦好中國特色文化城市建設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策劃組織在國內發達地區舉辦特色文化產品展示展銷活動,鼓勵我市文化企業在國外興辦文化實體,建立文化產品營銷網點,實現落地經營。擴大具有地方特色的牡丹書畫、青銅器、唐三彩、動漫等產品和服務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