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網絡教育統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了解課程發展方向,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經過近兩年的探索與調研,形成了一套頗具成效的課程教學創新辦法,主要反映在:
(一)教學理念的創新在盡可能保證課程知識體系完整的前提下,以實踐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主導思想,使學生能學以致用。主要做法為:1.總結歷年考試經驗,探索考試發展規律考試時間為90分鐘,選擇題占40%,操作題占60%。內容劃分比例上,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系統及其應用約占30%,文字編輯、電子表格、演示文稿約占35%,計算機網絡基礎和Internet應用約占25%,信息安全和多媒體基本應用約占10%。從系統隨機抽取的幾套樣卷看實際比例為28:34:24:14。由于后期考試中將Excel減少一題,WinRAR單獨作為知識點考核放最后,但因學生對題目結構的不了解往往會來不及做WinRAR操作題而導致失分。通過研究歷年的試卷(見表1),輔導教材前五章考試中所占比例超60%,在輔導課中要重點講解。分析2011年學校各類別學生的考試報名情況與合格率(見表2),基本上在全國平均之上,有的甚至達到100%。但考試的到考率卻不容樂觀。一方面有很多學生想報名,但因為網絡、繳費卡等客觀原因未能及時報上名;另一方面又有近20%的學生報名后沒有參加考試,浪費資源。此外,到考率的不高也導致某些合格率其實是虛假偏高。例如2011年9月復旦遠程報名的10人實際只有5人參加考試,單獨看參加考試的5人成績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但是如果將缺考的5人算上,實際的合格率僅為50%。為便于研究,現將浙大遠程翠苑校區學生作為具體研究對象。2.理論與實踐結合,歸納實用應考技巧通過前期分析,將考試合格率與到考率結合起來,尋找考試發展的規律,結合該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確定與考試范圍大致保持一致的教學輔導內容,并制定相應的、逐層深入的教學計劃。根據課程教學內容中理論知識點與實踐知識點,強化實踐知識點的教學。內容劃分為七大部分:操作系統、Word、Excel、PowerPoint、網絡和IE、OE、WinRAR,重點在前面四個部分。對于每個操作題部分,都會有個別知識點是大部分學生容易犯的通病,把握重點和難點,提高面授課的效率。考前輔導主要是強化記憶,反復練習,強調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將一些考試技巧提示給學生,比如做操作題的時候先易后難,最后一題WinRAR較簡單可以提前完成,答題的時候可以切換到小題板便于查看題目。通過組織師生座談后發現,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監督機制約束一些學習不夠主動積極的學生,通過班主任老師的短信、電話、QQ等形式,督促學生在考前參加輔導。在強化管理運作一段時間后,應該說取得了一定了效果。通過一年的研究發現,浙大遠程翠苑校區學生的考試人數、到考率、合格率,在2012年較2011年有顯著提高(見表3,表4)。3.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學生在線學習時間、登錄學習平臺的次數行為與學生是否能盡早通過統考計算機應用基礎有直接關系。調查統計發現2012年新生入學后一次性通過統考計算機的學生,有60%左右為在線學習時間超過30小時。對比發現,未通過的學生中60%左右在線學習時間不足30小時。同時有16%左右學生雖然在線學習時間超過50小時但仍然沒有通過考試,是因為沒有重視實踐操作練習。因此不能只重視在線理論學習,還要積極完成實驗操作,才能有助于考試通過。可以看出,在線學習達到30小時以上再輔助以實驗操作練習,可以提高考試通過率。而在線學習時間少于20小時的,44%以上都無法通過該課程考試,過少的在線學習時間導致考試失敗的可能性很高。學生首先自身要明確學習動機和培養學習興趣。因此除了有較好的教學資源外,還要求學生有自主上網學習的主動性(見表5)。
(二)教學形式的拓展充分利用一切實踐教學機會,極可能多的根據學生要求安排課程輔導,針對單次課程輔導班開設時間有限的瓶頸,為廣大考生搭建更為豐富的實踐操作平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1.努力營造各類遠程校園文化環境,不斷提高學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年從學生專項經費中劃撥出一部分,對部分學習較積極并在各自努力下順利通過統考的學生進行獎勵。組織學生建立QQ群,遇到難題大家在網上參與討論解決,目前還在策劃開設“技能大比武”活動,組織學生通過類似校園文化活動,不僅有效提高業余學生的凝聚力,也為學生能盡快通過網考提供機遇。2.有效發揮高職教育和電大教育并駕齊驅的特點翠苑校區現有可用實驗機房6個,其中兩個機房是2012年新采購設備專門用于統考的專用機房。浙大遠程翠苑校區的學生在上課時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實現“實訓基地共享”、“教學組織共建”的方法,為廣大開放、遠程教育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支持與輔助。3.加強與合作高校的聯系學校作為多年統考考點,與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的有多年友好合作的經驗,無論是浙大還是人大網上資源豐富,并設有專門的統考專欄。翠苑校區的考前輔導安排中就充分利用現有的網上資源,將浙大、人大等的網上統考資源融會貫通,整理后發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計算機操作的專業實踐素材,實現資源充分共享。
(三)教學成效的顯著通過近兩年的努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從橫向比較看,浙大遠程翠苑校區學生的考試合格率是各類別學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較2011年提高4.87%(見表6)。2.從參加考試報名人數看浙大遠程翠苑校區是考試報名人數增長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為受2012新增延安路校區61學生的影響因此影響數據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65學生的影響,實際浙大2012全年增加報名人數為215人,較2011年提高29.70%。而浙大翠苑校區學生人數增加150人,百分比增加30.93%是居各類別學生之首(見表7)。3.從實際參加考試人數看浙大遠程翠苑校區是實考人數增長最多的,百分比也是最高的,表格中因為受2012新增延安路統考考點實考55學生的影響因此影響數據有偏差,如果去掉延安路55學生的影響,實際浙大2012全年增加實際參考人數為188人,較2011年提高31.23%。而浙大翠苑校區學生人數增加145人,百分比增加34.20%也是居各類別學生之首(見表8)。4.從到考率比較看,浙大遠程翠苑校區學生的考試到考率雖然不是各類別學生中提高最多的,2012年較2011年提高2.61%,僅次于復旦的3.49%,但從學生人數絕對值看,浙大翠苑校區2012年增加的569人遠遠高于復旦的20人(見表9)。5.從浙大遠程三個校區學生的到考率和合格率比較看,翠苑校區學生的到考率及合格率是最高的(見表10)。
二、結論與展望
研究表明,通過有針對性重視統考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輔導,在翠苑校區的浙大遠程學生是明顯受益者。下一步可以將前期的研究成果運用于浙大遠程的蕭山、延安路等校區學生的教學中,運用于電大開放教育學生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通過改革和探索,最終可以提高學生在該門課程上的到考率和考試通過率,最終將提升學生的畢業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發揮杭州電大的品牌效應,這與電大籌建開放大學、抓內涵建設是一致的,也為學校籌建開放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陳潔單位: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