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為一門包含眾多分支學科、具有獨立知識結構系統的社會科學,社會學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社會學研究方法是社會研究的指導原則、邏輯基礎、研究模式、操作程序、調查技術和手段等的總稱。隨著應用研究的深入,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學中逐漸得到重視和廣泛應用。思想政治教育學在研究方法上同社會學的親緣關系日益緊密。第一,社會學方法論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有重要影響。社會學方法論是對研究方式方法的一般原理和規律的系統探討和評價。從社會學學科發展歷史看,社會學有三種基本的方法論,分別是實證主義方法論、人文主義方法論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其中,馬克思所開創的歷史唯物主義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指南。系統地總結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意識形態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以及對于社會運行的作用等觀點,對于我們科學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作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實證主義方法論和人文主義方法論構成了現代西方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石。價值和價值觀教育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問題,對個體和社會的價值觀念進行研究,探討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的價值沖突和價值理解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研究內容。
以馬克斯•韋伯為代表的人文主義方法論,突出對個體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結構的理解,強調價值因素在個體行為和社會互動中的作用,為思想政治教育學提供了一個微觀社會學的研究路徑。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學在研究方法上思辨性、演繹性色彩較濃,引入社會學的實證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由孔德開創的實證主義方法論,主張在社會學中運用科學研究方法,強調實驗和工具的作用,注重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實證主義方法論對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研究的科學性,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應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范式逐漸呈現出以邏輯演繹為主向邏輯演繹與經驗研究相結合、由側重理論研究向注重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由偏重宏觀研究向注重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等趨勢。社會學的人文主義方法論和實證主義方法論,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轉換方面的借鑒意義逐漸凸顯出來。系統地挖掘人文主義方法論和實證主義方法論中的合理因子,并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方法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第二,社會學的研究方式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社會學的研究方式是貫穿于社會學研究全過程的程序、策略和方法。社會學研究方式有四種基本類型,即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實地研究和文獻研究。調查研究、文獻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研究方法。社會學中對調查研究法和文獻研究法的理論研究和具體運用,如抽樣理論、資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文獻的內容分析、二次分析法,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掌握人們思想活動和輿論動態的信息、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社會事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實驗研究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應用較為廣泛,在西方道德心理學和道德教育研究中,這種方法也得到了使用。
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與道德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交叉研究的深入,實驗研究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得到應用。實地研究,是一種深入到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進行觀察和研究的方法,在文化人類學和比較社會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效地運用實地研究法開展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比較研究的真實性、科學性,推動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第三,社會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與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中得到廣泛運用。社會學研究的具體方法與技術是社會學研究的各階段中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技術手段,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特點。它包括問卷技術、訪談技術、觀察技術、抽樣技術、測量技術等。在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中,為了得到真實、可靠的數據,需要大量使用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社會學中有關抽樣、測量、觀察、訪談等具體操作技術的研究和步驟,能夠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更好地開展具體的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發展歷程
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在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親緣性,決定了二者進行學科交叉的可能性。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的重要支撐學科之一,社會學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不斷推進。總體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第一,知識借鑒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開始形成和逐步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在初創和形成過程中,需要從社會學中汲取相關的理論營養,豐富自身的理論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中借鑒相關的社會學知識,對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或現象進行社會學的解讀,向社會學尋求知識借鑒,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起始階段。這一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發展的理論資源,但主要停留在知識借鑒的層面上,呈現出一定的零散性、隨意性色彩。第二,問題聚焦階段。進入21世紀后,隨著思想政治教育應用研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中,不再滿足于僅僅對社會學的某些理論進行浮光掠影式的介紹和解讀,而是著重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具體的現實問題進行跨學科研究,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得到了突顯。比如,有學者從社會階層結構變化的視角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整合功能,有學者從文化結構變遷的視角論述了大學生價值觀導向的問題,有學者從社會轉型的視角論述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問題。
這一階段的研究,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中的問題關切,著力對具體的社會問題進行跨學科研究,既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研究,又為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學科融合提供了現實依據。第三,學科融合階段。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朝著學科層面的深度融合方向發展,學者們開始從學科層面對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相互關系進行整體性研究和深層次思考,并嘗試建構“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有學者認為,創建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是社會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與理論發展的現實召喚。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社會)規律的科學。也有學者認為,借鑒社會學的理論成果和方法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是完全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社會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會互動研究,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會分層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研究,越軌行為與思想政治教育,等等。這一階段的探索,使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逐步由零散走向系統、由表層走向深層,實現了由理論借鑒向學科融合的轉化,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這門新興分支學科的產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評價
從以上對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發展階段的回顧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是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相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聯姻,既是由二者之間的親緣關系決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內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體系的發展特別是分支學科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決定著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發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由知識借鑒逐漸走向學科融合的發展軌跡,映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學學科體系逐漸完善、分支學科逐漸產生的發展歷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立之初,由于受到學科自身發展水平的制約,學科體系分化的程度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只能停留在部分學者自發開展的知識借鑒的表層。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對學科體系的整體性研究和戰略性謀劃逐步加強,極大地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學科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支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學術力量,推動了學科融合的深度發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發展的內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不斷推進的根本動因。社會轉型和社會變遷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生態,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提出了許多時代課題,同時也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術研究逐漸向社會現實問題聚焦,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在社會問題研究中的有機結合。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走向泛化,必須面向社會問題,面向鮮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問題聚焦,既為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提供了現實路徑,也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學和社會學的學術研究力量,為兩個學科的深度融合提供切入點。近年來,以重大社會問題研究為紐帶,通過課題合作和聯合攻關等形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者和社會學研究者在某些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研究團隊,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持續發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要在學科化軌道上推進需要克服發展瓶頸。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正處于學科融合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分支學科也正在形成過程中。雖然前期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礎,但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的交叉研究真正朝著學科化方向發展,仍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首先,很多關涉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學科構建的基本理論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討論,學科建立的內部共識需要加強。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的學科基本問題進行了探討,但在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分歧,需要更多的學者從學科層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進一步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部共識。其次,社會學研究者在學科交叉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學科建立的外部共識需要加強。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者仍然是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主體,缺乏與社會學研究者的廣泛對話和深度合作。要避免研究中的自說自話、自我建構現象,必須吸納更多的社會學研究者參與到交叉研究中,發揮他們的優勢,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學科共識的形成。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學科保障機制有待加強。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學科化水平,需要有一套相應的保障機制。這不僅需要我們從學科整體發展的宏觀層面進行謀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者從事社會學交叉研究的理論素養,形成與社會學研究者進行學術合作的穩定機制,而且需要在研究經費、研究隊伍、人才培養等具體方面提供保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的深入開展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之間具有緊密的學科關聯。社會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發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發展的不竭動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之間更緊密的聯姻,需要我們樹立更加宏觀的學科視野,具備更加敏銳的問題意識,創造更加有效的研究機制,不斷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與社會學交叉研究朝著學科化的軌道邁進。
作者:楊威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