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注重課堂教學改革,促進知識構建
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也極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傳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始終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課后教師以大量的習題讓學生反復練習,結果學生不但興趣全無,反而無法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這種“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效果較差.因此當今形勢下,要求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理念.關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并不是要盲目地追求新的形式或方法,而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如任務驅動、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
在大量實踐中發現,只有教師合理利用物理學科獨有的特點,結合現代化手段因材施教,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知識的構建,探究問題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斷推進的層次性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學生討論后教師再總結、歸納.以“歐姆定律”的教學為例,教師導入新課后以問題“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引導學生猜想后進行演示引出控制變量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驗證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從而推動課堂進入到實驗設計中,以問題“你認為需要準備哪些實驗器材?第一步,需要控制電阻R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通過電流表來觀察通過電阻R的電流I的變化情況.那么,你們打算怎樣改變電壓U呢?”引導學生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探究情況,追問“如何控制電壓U不變,而探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是不是任意取幾個阻值不同的電阻呢?阻值不同的電阻接入電路時,電阻兩端的電壓是否能保持不變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實驗方案確定后再引導學生實驗.學生實驗,教師指導,最后總結.這樣,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知識,并不是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從而促進了知識的構建.
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個體發展
要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需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讓學生個體得到不斷的發展,這樣才能逐漸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因此,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以分層訓練方式來進行課后訓練,以任務活動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注重以分層訓練方式來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傳統教學中教師喜歡以“題海戰術”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這種模式機械而單調,同時沒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分層訓練方式來對學生實施訓練,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而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再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而采用難易不同的針對性問題進行訓練,這樣才能讓訓練更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通過努力而不斷發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其次,要注重以任務活動方式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技能的培養.
初中物理是和生活緊密相聯系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如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是為什么?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其中蘊含什么物理知識?吊扇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越小是什么原因?諸如此類,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探究,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也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要構建有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師就需轉變教學觀念,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以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來促進學生的知識的構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分層訓練、豐富課外活動來促進學生的技能培養,這樣才會更加有效.
作者:趙燕平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