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分析范文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分析

摘要:質量是職業教育的活力和生命線。建立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質量保障體系,形成質量教育文化氛圍等,這些是高等職業院校實現人才培養整體目標的重要保障。只有把質量控制和質量文化建設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通過質量文化感染與熏陶,才能培養出具有質量精神和精湛專業技能的新時代工匠人才,使職業教育成為質量強國戰略強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工匠人才;保障體系

質量是高等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是職業院校工作的永恒主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實施質量強國戰略”。黨的強調建設質量強國,要求“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把質量放到了非常突出的戰略位置。教育部連續出臺了《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1]等一系列質量管控和建設的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將職業教育質量建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核心是探索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融入質量意識和質量內涵,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這就迫切需要職業院校高度重視質量文化建設,以現代質量文化為指引,構建各具特色的職業院校質量文化。可以說,質量文化是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靈魂。

一、質量強國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的內涵及建設意義

(一)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的內涵

“質量”一詞最先運用在企業生產實踐管理中,二戰后世界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產品生產實踐過程的質量管理,逐漸形成了企業質量文化?!百|量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的質量專家朱蘭于其主編的《質量控制手冊》提出。朱蘭教授認為:“質量文化是人們與質量有關的習慣、信念和行為模式,是一種思維的背景?!保?]隨著西方經濟社會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質量”也被運用于教育管理之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和人才培養中形成的治校理念、制度規范、價值觀念、師德師風、教風學風等的總稱。職業院校的質量文化建設具有典型意義,能不斷地傳承和發揚的辦學規律、辦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優秀代表,對職業教育和工匠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的經驗和做法。質量文化是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的核心之一,質量文化建設對提升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二)質量強國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意義

高等職業教育建設質量文化既是貫徹落實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政策的要求,也是應對推進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對人才需求變化的要求。當前,我國經濟正在推動“三個轉變”,即“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3],這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技術技能和質量素養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高職院校建設質量文化,培育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其具備一定專業質量素養、掌握較高質量技能,才能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人才在質量強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一,建設質量文化是高等職業教育貫徹落實質量強國和教育強國戰略的現實要求。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然選擇,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動教育強國戰略與質量強國戰略協同實施、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實現兩大戰略耦合,是實現強國目標的需要。造就符合質量強國建設需求的各類人才是協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質量強國戰略的聯接點,提升各類人才的質量素養是協同實施教育強國戰略和質量強國戰略的重要一環。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全面建設質量文化,提升人才質量素養,是協同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和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要求,是貫徹落實經濟新常態下協同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和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體現。其二,建設質量文化是高等職業教育順應經濟轉型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的現實需要。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發展,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技術技能,而且要具備良好的質量素養。放眼國際,那些質量強國的經濟質量發展史無不是人才的質量素養提升史。當前面對新質量時代,高等職業教育需要把質量控制、質量文化建設貫穿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整個過程。[4]全面建設質量文化、培養契合“質量時代”的高質量素養技術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順應經濟轉型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的重要體現。其三,建設質量文化是高等職業教育推動內涵發展的有力抓手。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培養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現質量強校是高職院校內涵發展的核心,建設質量文化有助于鞏固這一核心。一方面,為適應質量時代要求,質量素養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要求。另一方面,質量文化是高職院校面向“質量時代”建設質量強校的內容之一。高職院校建設質量強校,人才是根本。建設質量強校體現在擁有一支高質量素養的教職工隊伍,以保證高質量的人才輸出,也表現在能夠為社會培養出具備高質量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一是質量文化建設系統性不強。高職院校的質量文化建設系統性不強,有些院校的所謂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方法措施等是迫于教育部門質量評估活動的壓力而臨時編制的,被動應付的現象嚴重,缺乏系統性和可執行性。此外,大多數院校沒能在實際的辦學和教學過程中很好地實施,評估過后辦學活動又回到了原點。二是內部質量保障體系不完善。隨著高職院校面臨生源短缺、招生難、招好學生更難、畢業生就業困難等一系列問題時,大部分職業院校開始真正認識到教育教學質量建設的重要性,意識到只有深化內涵建設才是發展出路,才能在競爭中勝出。但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沒有專門的質量管理組織協調機構,尚未形成建設質量文化的管理合力。部分職業院校的質量保證與監督機制不健全,未按教育部要求建立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無法形成科學的質量保障體系。三是質量監控數據流于形式,文化建設缺乏針對性。2008年,教育部組織開展全國高職院校數據平臺采集工作,這項工作是很有意義的,可以通過數據監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但實際情況不理想,高職院校陷入為填報數字而創造數據的怪圈,導致數據失去了真實性,平臺失去了利用價值。高職院校應該總結建設經驗,推動建設校本數據平臺,真實監控辦學各項數據,充分發揮數據的作用,促進育人質量的提升。四是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和目標性,沒有切實和專業相結合,流于表面形式,常見于職業院校領導講話要求中,學校很少組織開展真正具有教育意義的質量文化活動。對質量文化在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認識不足,挖掘不夠,沒有充分將質量文化建設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之中。質量文化建設與學生職業素養、專業能力、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創新和創造能力培養之間存在一定互不融合、融而不合、合而不融等問題,沒有形成專業能力培養和質量素養培養互促互動的“專業+質量”人才培養模式。質量控制及質量文化建設未能貫穿于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教學與管理全過程。

三、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文化建設探索與實踐

船政學堂是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的發軔地。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傳承百年船政學堂辦學傳統,秉承船政“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質量精神,在全國職業教育界率先引入國家質量標準,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品牌強校、管理促校”的發展理念,始終將質量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建立現代職業教育診斷與改進機制,致力于“以匠心育匠魂,以匠魂育匠師,以匠師育匠才”,構建起“內外結合、四位一體”立體循環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文化育人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傳承船政質量精神,培育新時代強國工匠學院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的育人思想,傳承船政質量文化精神,培養大學生愛國愛校的高尚情操,使學生從船政先烈事跡中汲取進步的力量,把船政精神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動力,營造起濃厚的船政文化育人氛圍,形成“三匠育人”的質量文化育人模式。一是堅持以匠師為基。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優化師資引培機制。全面推行“博士工程”“青藍工程”“專業帶頭人創新工程”“骨干教師提升工程”,開展“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師資培養辦法。學院率先開展校企人員互兼互聘,依托行業企業設立雙師型教師實訓基地,形成“校企互相聘任”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常態機制,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堅持以匠心為魂。學院傳承船政精神辦學,注重學生“匠心”的養成,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育人、治學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船政辦學內涵精髓,打造船政教育文化品牌,使之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沃土。三是堅持以匠才為根。多方聯動,協同培養工匠人才,推行政行校企協同育人機制,讓政府、行業、企業、協會參與到人才培養中來,推廣政企、校企、校校聯合培育專業匠才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計凸顯專、精、強,致力于培養一大批“高素質、強技能、特敬業”的能工巧匠,助推中國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

(二)形成“內外結合、四位一體”立體循環文化管理理念學院緊貼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和現代交通運輸行業轉型發展需要,堅持把“質量引領、內涵建設”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方略,辯證處理好“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均衡發展的關系,切實構建起“內外結合、四位一體”立體循環文化管理體系。一是內外結合,分為內部質量保障和外部質量保障兩大模塊。內部質量保障以內部控制體系為主體,包含船員教育和培訓管理系統、教學診斷與改進質量系統,涵蓋課程評估、專業評估、教學評價、學生調查、用人單位評價、監測和反饋;外部質量保障是教育質量評估與監控體系,主要包括國家教育戰略規劃、國際質量認證、質量年報、審核評估等內容。學院的內外質量保障體系相互聯系、有機結合。內部質保體系的建設是以外部質保體系的標準為方向,達到外部質量保障的標準。學院堅持以質量保障為內在動力,建立內生型的質量保障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并持續改進。二是四位一體,構筑全方位大德育體系。學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在國內高職院校率先推動船政文化育人,堅持“質量文化、船政文化、行業文化、職業文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建立以質量文化為主體、船政文化為核心,融行業文化和職業文化于一體的新型文化育人體系。第一,質量文化融入辦學精神,構筑立校根本。傳承船政學堂“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核心育人理念,開設船政質量講堂,堅持以育人為本,培養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人才,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推行“專業+質量”課程,根據專業特點,除了在專業課程中納入質量素養、質量控制的相關內容外,專門開設質量通識內容與本專業質量管理于一體的質量課程,著力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質量意識、質量能力和工匠精神。第二,船政文化融入教育教學,打造職教卓越品牌。校園文化是學校品牌的靈魂。學院傳承弘揚船政學堂的職業教育理念,重塑高等職業教育校園文化體系。學院將船政文化融入教書育人之中,開設《船政文化素養教育》課程教學,設立一年一度船政文化藝術節,開展船政相關學術課題研究,引導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船政教育文化活動,堅持“四個載體”并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等載體,大力弘揚傳承船政文化,建立起獨具特色的船政文化教育體系。第三,行業文化引入校園,塑造交通人才。交通特色是學院辦學專業的又一大特色。注重引進行業文化、企業文化進校園,聘請行業企業優秀專家、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教師、學生導師,突出“交通”主題,營造濃厚的交通行業文化氛圍,教育學生樹立堅定的職業操守和職業追求。第四,以職業文化培育職業素養,營造交通精神。將職業文化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開設專業文化課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品質。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舉辦企業冠名的五大節日活動,以及汽車文化周、物流文化周等系列活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三)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建立嚴格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左宗棠和沈葆楨在創辦船政之初就提出了“求精求密”的質量方針。船政衙門頭門楹聯為“且漫道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即此是格致關頭,認真下手處;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須從鬼神屋漏,仔細捫心來”。為了保障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形成系統的可推廣、借鑒和復制的質量文化和質量管理機制,學院在原國家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的指導幫助下,組織全國質量管理領域和職業教育方面的一流專家與校內專家教授精心制定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并在人才培養中嚴格執行、精心實施,很好地促進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各個過程質量控制與監測,形成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創造了“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成果導向雙循環持續改進”職業人才培養質量管理模式。2017年學院榮獲中國第三屆質量獎提名獎,有力地提升全院師生質量意識和素養,為今后人才培養標準和質量提供保障。大學的質量文化只有不斷提煉和提升、不斷完善和創新,才能使質量文化成為高職院校的核心文化,最終產生質量管理辦學成果和大學精神,為國家質量強國建設培養出大批具有高質量素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新時代強國工匠。

作者:柳燕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QQ号 |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国内xxxx乱子另类| freexxxx性女hd性中国|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一区二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 成人福利app|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最新猫咪www免费人成|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母子俩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观看完整版| 美国一级毛片完整高清| 国产一区美女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91成人精品视频| 男人让女人爽30分钟免费|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www.欧美色|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特黄aaa大片|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国产在线视频区|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国产真实乱系列2孕妇| caopon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