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史料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必然會在今后的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诖耍榻B了史料教學法的相關定義,分析其優點,并探討了史料教學中選取史料的原則。
一、史料和史料教學法的定義
什么是史料?我們采用《歷史科學概論》的定義:“所謂史料,就是以往人類所留下而為我們今日所見,并能為我們進行研究各種社會形態發展規律提供的痕跡。”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的當時所產生的,是未經處理的。而二手史料是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闡釋。不管是原始史料或二手史料,都是研究學習歷史的重要史料。而史料教學法,是指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史料進行處理,使學生自主地從材料中獲取信息完成對歷史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史料教學法的優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歷史具有不可重復性的特點,拿出相關的文字、圖片、實物等資料,可以比較真實地再現歷史。這就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歷史地興趣和積極性。
(二)為以后的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史料分析題是近幾年高考的重難點,這就要求學生具有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為了適應當今高考歷史命題方向,在平時的課堂中重視史料的分析和運用,可以為以后的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豐富教材內容,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史料具有直觀性和趣味性,既補充了教材的不足,又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領悟歷史。史料教學可以更好地引起師生、學生與教材的互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探究歷史的能力,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也容易讓學生形成理性的認識,培養其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在實際教學中選取史料應遵循的原則
(一)注重內容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史料選取最為關注的第一原則。在日常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喜歡使用大量音影史料,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卻忽視了史料本身的真實性,使得史料教學作用大打折扣。如果一定要使用音影史料,可以使用紀錄片,因為記錄片的制作在最大限度地尊重歷史原貌,并對歷史進行了梳理,使其更加清晰。
(二)強調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改革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不管教師如何設計一節課,也不管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最終的落腳點是要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對于教學目標而言,首先應該注重對課標與考綱的解讀。如《太平天國》一節,課標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傲私狻敝皇菧\層次的目標,通過學生的自學和教師的點撥就能實現,重點應該放在“認識”的這個目標上來。從課標要求出發,教師應該減少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性史料補充,多補充《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內容史料,利用其綱領內容,來分析和得出“農民階級無法提出先進的理論”這樣的結論。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補充緊扣課標的史料,就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及理解能力。但是,史料的選取不宜過多,課堂不能成為史料的堆砌。教師應從教學的目標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比較經典的史料。
(三)注意實施的針對性
史料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說到底是教與學的統一。所以,史料的選取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應該充分考慮城市學生與山區學生,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對史料的理解能力的差異,文科生與理科生知識結構與思維差異等。
(四)關注教學的思想性
好的歷史課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單純教出來的。為了體現歷史教學的思想性,教師應該選取能偶產生強烈的“沖突”效果的史料。在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應該讓學生對歷史現象有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取史料的時候,不能只選取學生所熟悉觀點的史料,還應該增加新角度、新觀點,甚至是與傳統觀點相悖的史料。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對一節課的立意高度。如岳麓版必修二《西學東漸》一課,如果僅僅按照課本編排的意圖進行史料整理與教學,最終教學效果也能得出近代向西方學習的過程是學技術到學器物最終到學思想的過程。如果在本節內容中增加頑固派與洋務派論戰和頑固派與維新派論戰的相關史料,讓學生能夠理解在近代社會,不管是哪個階級、階層都想通過自己的認識來改變中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這樣,本節課的高度就體現了——中國近代史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艱難的。
四、總結
綜上所述,史料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歷史思維的有效教學方法,必然會在今后的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史料,并且要注意史料的選取,讓史料有效、實用,讓歷史課在趣味性的基礎上更有思想性,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何巧瑜.論歷史課中的史料教學[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6,(02).
作者:單恩鳳 單位:山東省五蓮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