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福建省外語教育主要以英語為主,兼顧日語、法語、德語、俄語等語種建設,而小語種建設則基本缺失,無法滿足“一帶一路”日益增長的外語人才需求。福建省應該按照培養國際化外語人才、關鍵語言為主體的多元語言政策、通用外語人才與專業外語人才相結合和服務地方發展的原則進行規劃。福建省應當成立“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領導小組,以跨文化教育為主推動多元外語教育,以關鍵語言為主體補齊小語種教育并開展卓越涉外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多種路徑落實外語教育規劃。
關鍵詞:一帶一路;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規劃
引言
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推動各國經濟共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耙粠б宦贰背h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響應與支持,紛紛與我國洽談“一帶一路”合作。語言作為互通互聯的重要工具,推進“一帶一路”合作需要豐富的語言人才,國家及地方應當審時度勢,做好語言教育政策研究與規劃。學術界對“一帶一路”的語言教育與規劃做出卓有成效的研究。如王雪梅從學科規劃、專業拓展、人才培養、師資發展等不同層面對非通用語種專業建設提供建議[1]。安豐存、趙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需要國家語言能力作為基礎保障,而我國的外語教育缺乏國家意識、規劃性與系統性,外語教育政策要以國家利益為導向[2]?!耙粠б宦贰闭Z言政策規劃不僅要有全局性,地方語言規劃要密切聯系地方經濟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儲備豐富的“一帶一路”語言人才。蔡志全、趙紅霞[3]對新疆、余江英[4]對云南區域外語教育進行研究并提出要改變英語獨大的現狀,積極發展各類小語種以及關鍵語言建設。本文以福建省為例,探討地方外語政策與規劃路徑。
一、福建省“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現狀及問題
(一)福建省外語教育以英語為主,小語種教育缺乏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但是福建省外語教育形勢并不樂觀。據統計,福建省外語本科教育主要以英語教育為主。開設日語的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閩江學院、閩江師范大學、龍巖學院、陽光學院、莆田學院、福建商學院等。開設法語的有廈門大學、福州外語外貿學院,開設德語的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另外福州大學開設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教育。而涉及東南亞等地區的泰語、菲律賓語、馬來語等小語種建設沒有開展,師資也匱乏?!耙粠б宦贰背h提出后,福建省高校也沒開展相應的小語種建設立項。簡而言之,福建省“一帶一路”小語種教育缺乏。雖然福建省可以通過對外招聘以及部分社會培訓機構獲取“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東南亞小語種等人才,滿足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合作等,但福建省的“一帶一路”建設有其特殊性,以及濃厚的歷史文化傳統。以文化交流為例,福建省有眾多海外僑民,他們心系福建,經常開展“尋根之旅”,參與福建經濟建設,請閩劇大師唱大戲等。因此,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以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為基礎開展文化對外交流活動,密切聯系僑民感情,促進互信,以僑民為紐帶促進福建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通互聯合作。那么外語人才應當熟悉福建的這些歷史、媽祖文化或客家文化等,在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中創造性地運用這些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增強僑民感情,助推“一帶一路”合作。
(二)福建省缺乏“一帶一路”外語教育規劃“一帶一路”外語教育不是盲目性的教育,尤其是地方“一帶一路”外語教育要具有地方特色,服務區域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福建省雖然“一帶一路”建設方案,但并沒有進行“一帶一路”語言教育規劃,沒有進行相應的頂層設計。這也導致福建省高校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沒有積極地進行各種小語種建設的立項與專業申請。這對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有諸多不利,在與云南、廣西等兄弟省份的競爭中可能失去優勢。更為重要的是,非通用語言人才的缺乏容易導致福建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后發展國家的經濟互補性合作出現障礙,既不利于福建省優勢產業與資本輸出,也無法引進沿線國家先進技術等,沒有充分發揮“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示范效應。可見,福建省加強“一帶一路”外語教育頂層設計迫在眉睫。
二、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原則
(一)培養國際化外語語言人才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由構想逐步實現,我國與世界,尤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日益增加?!耙粠б宦贰笔峭庹Z人才發展的機遇,也對外語人才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是國際化視野。這要求外語人才清楚認識到國際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貿易發展與交易障礙,科技發展趨勢和存在的障礙等,“一帶一路”的發展趨勢、形勢以及存在的發展障礙,能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語言人才要及時掌握時代對國際化外語人才的能力素養要求,并進行相應的語言學習與自我提升。專業性復合型外語人才要能通過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提升專業能力與語言能力。這些專業能力和語言能力具體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與語言跨文化交際、財經政策與法規、金融財務技能等。特別指出的是,國際化的語言人才,也是民族語言人才,要對漢語特別熟悉,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理解透徹,在對外交流中積極推廣漢語,積極宣傳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現當代文化,向世界傳播中國智慧以及中國為解決國際社會和平、穩定與發展問題的建設性主張。
(二)關鍵語言為主體的多元語言政策“一帶一路”倡議涉及的國家與地區眾多,語言也眾多。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涉及65個國家,共有53種官方語言[5],屬于九大語系,語言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色。具體有英語、俄語、阿拉伯語、泰語、緬語、葡萄牙語等。福建省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在進行外語政策與規劃時,要積極實施多元語言政策,確?!耙粠б宦贰备鞣N語言都有相應的教育政策與規劃。但在保障多元語言教育政策時要突出關鍵語言教育,以服務地方優勢產業、緊密的聯系方的關鍵語言為優先。如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有眾多福建華人華僑在東南亞定居,他們對福建有感情,有鄉愁寄托,參與福建的經濟、文化、教育等建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福建省將更多地與東南亞地區密切聯系,那么福建省的語言教育政策要保障該地區豐富的關鍵語言人才儲備,如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菲律賓語等。
(三)通用外語人才與專業外語人才相結合福建省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大量的外語通用人才進行跨文化交際、日常翻譯等活動。另一方面,要培養具有語言優勢、專業精通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必須要有對某些專業性的議題很熟悉的專業性人才。如“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合同簽訂,不僅要看得懂對方語言,更需要具備法學素養,懂得國際法和國內法律規定,并能進行必要的法律風險審查。又如會計人才,不僅僅需要懂得會計英語,還需要掌握國際通用會計準則與賬務處理方式,能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財經法規進行會計報表的制定。通用外語人才可在外語專業進行培養,而專業外語人才應當在專業的基礎上進行卓越涉外復合型人才培養。專業外語人才培養尤其要促進非通用語的外語人才建設,如精通泰語、菲律賓語、馬來語等語言的法學、會計、農業等專業外語人才。
(四)服務地方發展為優先福建省“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應當以服務福建省地方發展為優先,為地方發展培養與儲備豐富的外語人才。根據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方案,以媽祖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共同文化為基礎,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重點打造海上經濟走廊,促進農業、精細化工、石化、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和數控機床、能源、旅游等產業合作,推進海洋合作,推進文化、教育、醫療等合作。根據方案要充分發揮福建華人華僑的優勢。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要根據方案的重點來培養人才。首先是以華人華僑主要分布的東南亞語言教育為主,促進文化交流與政府交流,為“一帶一路”提供民心基礎。其次,要面向重點產業與行業及時培養相應的語言人才。
三、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具體路徑
(一)成立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領導小組,協調外語教育福建省“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應當成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既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和監督者。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領導小組成員應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涉及教育部門、經貿部門、海關、工業與信息化部門、文化部門、農業部門、海洋部門、僑辦部門以及來自于福建省內骨干外語教育專家。“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的各類小語種,尤其是福建省要重點培養的關鍵語言應當均有代表。對于福建省還缺乏的語種以及專業領軍人物,可以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進行補充。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應當具有前瞻性,既要保證培養的語言人才滿足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需求,又不能形成人才井噴,造成培養浪費。領導小組還需要制定外語教育大綱、人才標準,提供統編教材以及其他外語教育資源。
(二)以跨文化教育為主,推進“一帶一路”多元外語教育根據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方案,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特征,福建省的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要實現全覆蓋,在英語、日語、法語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小語種教育。因此,在進行外語教育規劃時,要積極推進福建省急缺的小語種專業設置與師資引進,提供財政資金支持,為引進人才提供住房等福利待遇。福建省多元外語教育定位為通用外語人才培養,以外語跨文化教育與跨文化交際培養為主。多元外語跨文化教育主要分為三塊:一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跨文化教育,涉及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中歐、東歐以及美國文化教育等。二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當代文化教育。三是福建本地文化教育,尤其是與福建海外僑民密切聯系的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福建省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小組要組織精干力量進行跨文化教育大綱制定,編寫跨文化教育通用的通俗教材,研究確定跨文化實踐教育基地。
(三)重點支持福建省“一帶一路”關鍵語言教育關鍵語言是指推進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急需與重點發展的語言。根據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方案以及福建華人華僑主要分布區域,福建省“一帶一路”關鍵語言包括英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菲律賓語、泰語、俄語等。對于這些語言教育要重點支持并引導。對于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菲律賓語、泰語等小語種進行專業培育立項,鼓勵外語教育經驗豐富的院校開展專業設置可行性研究。如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以及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等進行小語種專業設置培育。福建省還可以仿照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等組建外國語言教育為主的專門性外語外貿院校,以福建省關鍵語言設置外語專業。為推動小語種教育,最重要的是引進和組建高能力師資隊伍。福建省可在外省市引進人才,并注意挖掘本地有“一帶一路”海外留學背景的專家、學者等參與小語種教育建設。福建省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確定外交關鍵語言,例如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重要語種[6],以及文化走出去的文化關鍵語言以及漢語對外教育等。
(四)培養卓越復合型涉外人才,提升專業外語水平推進福建省“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大量復合型人才,尤其是精通國際法律、稅務、會計、金融等人才。這些專業性人才既要推進“一帶一路”合作,促進福建省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又要防范境外合作風險,降低投資損失。對此,福建省要加強卓越涉外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專業為依托,培養“專業+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外語可以英語為主,有條件的院??梢蚤_設第二語言,如東南亞小語種。涉外復合型以福建省重點支持的農業、精細化工、石化、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和數控機床、能源、旅游等產業,以及涉及的金融、會計、經濟、法律等專業,大力提升專業人才的外語水平。外語水平分為口語交際以及翻譯能力。卓越復合型涉外人才培養起點高、要求嚴,福建省要借鑒兄弟省份的教育經驗以及國際上關于涉外人才培養的經驗,合理確定課程設置和實踐教學的開展。為促進專業師資力量建設,福建省教育部門以及教育基金部門可以開展國際間交流合作,將卓越培養計劃師資送到國際相關院校、行業和企業進行交流訪學、掛職鍛煉,讓其盡快熟悉國際專業能力要求,并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教育方法帶回國內,提升復合型涉外人才教育質量。結語本文對福建省“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原則及規劃路徑進行研究,對福建省加強“一帶一路”外語教育政策與規劃的頂層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帶一路”是福建省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福建省要大力加強各種小語種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政策、資金與師資等的支持,力爭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儲備豐富的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雪梅,趙雙花.“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高校非通用語種專業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J].外語電化教學,2017(2):91-96.
[2]安豐存,趙磊.“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外語教育政策芻議[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0(4):26-32.
[3]蔡志全,趙紅霞.“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外語教育政策面臨的挑戰與變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6(1):54-61.
[4]余江英.“一帶一路”背景下云南關鍵語言政策芻議[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7,38(1):84-89.
[5]王輝,王亞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狀況[J].語言戰略研究,2016(2):13-19.
[6]仲偉合,張清達.“一帶一路”視域下的中國特色大國外語教育戰略的思考[J].中國外語,2017,14(5):4-9.
作者:錢秀金 單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