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師范院校大學體育課程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對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現狀的調查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找出其影響因素,提出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應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完善,發展“基礎課+選項課+俱樂部課”的體育教學模式,合理利用資源,滿足學生需求,提高學校對體育的認識,加大場地、器材等硬件的投入,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等,充分發揮大學體育的價值。
關鍵詞:
地方高等師范院校作為培養教師的重要基層學校,大學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環節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是鍛煉學生身體及意志品質的關鍵性學科,更是實現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本文從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的師資情況、場地情況、課程設置、教學情況等方面分析了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的現狀,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希望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1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課課程現狀分析
1.1師資情況吉林師范大學現有體育專任教師69人,這些教師同時擔任體育學院和大學體育課程,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9人,講師34人,助教9人,職稱結構偏低,博士4人,碩士36人,學士29人,學歷結構稍偏低。教師的專項為籃球14人,排球13人,健美操10人,田徑9人,武術5人,足球5人,乒乓球4人,游泳3人,網球2人,擊劍1人,這與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的開課現狀相符。
1.2場地資源情況吉林師范大學現有室內場地,籃球場1片,與排球場合用,健美操館1個,武術館1個,擊劍館1個,羽毛球與體操館合用,健身器械館1個,乒乓球場地9片,室內田徑場100米跑道,室內場館供用體育專業學生上課還不足。室外籃球場8片,排球場8片,網球場6片,田徑場一個400米標準跑道。以上場館條件可以看出,場館條件有限,導致很多課程不能夠開設,很多教師不能上自己的專業課,學生不能夠選擇到自己完全喜歡的課程。
1.3課程設置情況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課開課時間為兩年,采用固定上課時間,學生網上選擇上課課程。課程模式采取基礎課+選項課,其中,基礎課在大一的第1學期和第2學期開設,選項課在大二的第3學期和第4學期開設。課程內容基礎課學習武術長拳一、二、三段,每段包括單練和對打動作,基礎課所有大一學生都學習統一的課程,教學進度、考核標準由學院統一制定。選項課根據場地和師資情況,開設有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武術、足球、健美操課程,以2013級第4學期為例,按照開設課程次數排序,其中排球開設59課次、籃球開設56課次、網球6課次、足球5課次、羽毛球4課次、健美操2課次,基本是根據學校的場地情況開設的相關課程,由于上課比較集中,一次課可能會幾個學院一起上,教室不足等原因,未開設體育理論課。
1.4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一直沿用傳統的以傳授技術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在組織授課時基本是傳統的“三段式”教學模式,準備、基本、結束三部分,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自主權,不能充分實現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練習和活動時間。練習強度遠遠不能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
1.5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主要是平時成績+身體素質+技術考核,以教師評價為主,很少采用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采用傳統的評價方法,是一種結果評價,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依據,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態度,進步情況,情意體驗等。這樣造成教師圍著考試教,學生圍著考試練,成為應試教育的延續,與素質教育、健康第一思想不適應,不利于學生終生體育思想和技能的形成。
2導致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課程現狀的原因分析
2.1學校方面學校對大學體育課重視程度不夠,其一、對其資金投入不夠,主要體現在場地器材上,由于場地器材的限制,可開設課程有限,學生可選擇項目范圍仍顯狹窄。雖然有六門課程供學生選擇,但是吉林師范大學存在著女生多的現象,那么健美操、瑜伽等受女生喜歡的課程很少甚至不開設,學生基本都搶不到課,還有羽毛球、乒乓球等受大眾喜歡的課程也無法開課,由于這些課程都需要在室內場地進行,導致有很多師資,卻無法開課的現狀。另外,大學體育課所需器材陳舊、質量較差,很多器材都需要老師自行配備。其二、沒有很好的制定一些硬性要求或條例。例如:雖然近些年國家出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要求各中小學以及大學要對學生體質進行測試,按照要求吉林師范大學每年都進行學生體質測試工作,但是僅僅是測試,測試之后不能夠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這是實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敗筆之處。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在大學體育課堂上很好的融合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授課。
2.2教師方面教學思想過于保守,雖然這些年我國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思想,例如:“陽光體育運動”、“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等等,但是我們的體育教師不能將這些思想很好的運用到體育課程中,認為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學生就是快樂的。教學方法單一,以基本的技術教授為主,不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教學評價上,基本采用教師評價,有的老師不能按照學院的要求執行,給分很隨意,而且同一次課時,各個不同老師的評價標準有差異,這樣就導致很多學生在選課時,不是選擇上課嚴謹的、認真的老師,而是選擇那些上課隨意,給分高的老師。上好上壞都一樣,還不如隨波逐流呢,很多老師都存在這種思想,抑制了老師上課積極性。
2.3學生方面首先,學生受基礎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思想里就不重視體育,上體育課就是為了應付,獲得學分,導致上課積極性不高。再次,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怕苦怕累,導致大學體育課中教師組織一些運動量稍大的活動,就會有很多學生不參與,都躲到一旁,這也是導致教師上課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2.4環境因素社會環境方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學生都以學習為主,學習成績好壞決定孩子未來,雖然國家一直在強調提高青少年體質,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就被淡化了,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甚至把體育課都給占用,導致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就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自然環境方面,吉林師范大學位處吉林省四平市,受東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冬季時間特別長,天冷而且經常下雪,使得很多課程無法正常進行。
3吉林師范大學大學體育課現狀的對策分析
3.1增建場地設施吉林師范大學現有場地設施與1992年國家教委辦公廳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配備目錄》的要求相差很大,遠不能滿足教學、訓練和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根據這種情況,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增建一些體育場館,例如羽毛球館、網球館、健美操館、瑜伽館等來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增加一些娛樂健身的場地、器械,提供學生自我健身的環境、條件,對現有場館要進行維護和有效利用。
3.2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吉林師范大學體育教師的學歷基礎較好,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鼓勵教師進修,更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現有教師中,年輕教師占了2/3,學歷發展、提高的空間很大。二是加強教師的在崗學習、培訓,學院可以提供一些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引進好的教學思想,掌握好的教學方法,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自主選課的實行,促使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態度、教學水平、專項運動能力,否則將無人選課、無課可上。現有教師的運動專項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拓展運動專項,提高專項水平,開設受到學生歡迎的課程,成為教師生存的條件。
3.3提高學生體育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需要學校做好宣傳和教育,開設一些相關理論課程,例如:體育保健、健康管理、健康教育、體育美學、體育藝術、健身原理等等相關理論課程。要讓他們認識到,“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旺盛的精力學習、工作。”
3.4加強課程改革改革課程模式,吉林師范大學實在學分制的基礎上設置了體育基礎課+體育選項課的課程模式,這種模式不能充分體現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提出的“三自主”原則,即“學生應具有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自由度”,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實行“大一基礎課+大二選項課+大三大四俱樂部課”三段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大一時打好基礎,適應大學生活,大二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課程,但這都是統一時間上課,學生不能自己選擇上課時間,大三大四學生業余時間增多,可以開設一些娛樂性、健身性、趣味性、知識性的體育項目,學生可以根據授課內容、授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還要根據學校的自然環境因素,開設一些特色課程,例如,冬季可以開設滑冰課,滑雪課。
4小結
地方高等師范院校的大學體育課程主要存在著師資職稱結構偏低,學歷結構偏低;課程結構設置不夠豐富;教學方法以技術傳授為主;教學評價缺乏過程評價等問題。要改變這種現狀應認真分析其影響因素,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加大場地設施的投入,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不斷發展完善體育俱樂部模式的體育教學形式,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更多的滿足學生需求,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Z].2002.
[2]胡達道,王攀,陽蕓.我校大學體育課程的現狀及改革構想[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8):64-67.
[3]陳鵬.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4,(14):73-75.
[4]王誠民,徐艷玲,杜雷等.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11,(6):116-120.
作者:宋文波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