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優惠政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推行少數民族高校招生優惠政策的過程中,因為缺少必要的客觀審查標準與政策執行有效監督,使得我國高校招生少數民族優惠政策本質上發展改變,背離原來的價值選擇而與當前的價值觀念產生沖突。
1.少數民族高校招生優惠政策缺乏必要的審查標準
高校招生作為一項以民族差異為標準的招生優惠政策,掩蓋了每個人的具體需求。整體上對少數民族成員進行招生教育優惠帶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并不是每個少數民族學生都在社會中處于不利地位,也并不是所有的漢族社會成員都處于有利地位,該政策的執行很可能會導致處于優勢的少數民族學生受益而處于劣勢的漢族學生與理性大學失之交臂。也就是說當前高校招生中的少數民族優惠政策以民族為界限的優惠劃分缺乏必要的審查標準。依據民族確定受益人群往往是不全面的。在教育中,單純的個人平等是十分罕見的,因為教育本身無法對學生提供相同的待遇,總體上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后,執行少數民族學生高考招生優惠政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們也應該充分了解情況,適當減少優惠比例,將重點放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鼓勵與引導上,最大限度保證漢族學生的教育利益。
2.高校招生中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優惠缺乏必要的執行監督
政策的執行與貫徹實施離不開具體的監督與行之有效的管理。尤其是監督,在政策的執行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無論從外界研究角度還是內部的社會發展層面,我們都需要進行有效的政策監督,保證政策的貫徹執行,對利用政策漏洞進行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近幾年,在高校招生中總是存在“假冒少數民族參加高考享受優惠”的現象。部分漢族學生為了享受高考優惠政策,通過非法途徑進行戶口遷移,從而轉變自己的漢族身份,以少數民族考生的身份參與高考。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重點加強對該現行的審查與監督,一經發現,嚴肅處理。面對國家的政策,總是“下有對策”雖然國家需要考生嚴格填寫,并需要單位部門的確認。在這樣的要求下,依然有人通過非法途經進行信息偽造與更改。因此在政策執行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監督力度,對考生的檔案信息進行嚴格審查,并將審查工作貫穿于考生一生中,責任終身制,與考生的信息及就業掛鉤,確保民族信息的真實性。
少數民族考生高校招生時享受優惠這一政策是基于我國的現實情況制定的,具有現實的合理性,但是在長期沿用的過程中,其弊端也日益顯露,面對高校招生少數民族優惠政策的漏洞與不足,我們應該審時度勢,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進行具體分析研究,修訂完善,保證少數民族考生充分享受教育權利的同時,最大限度保證漢族考生的合理利益。
作者:于瀅瑾單位:吉林市船營區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