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測量課程重構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應用型本科《建筑工程測量》
課程重構設計理念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學生通過四年在校學習,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筑施工與管理的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掌握建筑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畢業后能從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程監理工作。通過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崗位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崗位的職責和職業能力的分解,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和管理崗位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一線技術和管理崗位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基本操作技能和基層管理能力。同時施工崗位要求從業人員能夠根據施工情況的變化適當調整作業方式,并具備優化、改善施工工藝流程,構建和設計施工作業過程的能力。
(一)《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對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支撐作用
《建筑工程測量》是構成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職業專業技術應用能力模塊的重點課程?!督ㄖこ虦y量》課程職業能力目標由專業技能目標、方法能力目標和社會能力目標構成,成為支撐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支點,是學生進行綜合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訓練必須先行掌握的專業技術能力課程,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與能力,對學生建筑工程施工與管理崗位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支撐作用。
(二)按照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平臺
應用型本科教育把傳統的以知識繼承為主的人才培養觀念轉變到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觀念上來。依據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改革,按照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平臺。重構后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包括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場地地形圖測繪、施工測量和沉降變形觀測等五項施工崗位測量工作任務。教學中以典型的多層建筑施工為載體,通過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培養學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工作崗位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把過去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建立以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三位一體的,以職業崗位創新能力為中心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建設平臺,把典型理論知識與崗位實踐操作技能要求相結合,通過實際工作任務,在理論知識學習、操作技能實訓過程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
(三)整體優化課程內容,重組課程結構
課程內容以建筑企業施工過程為主線,整體優化課程內容,以企業工程施工階段應完成的測量任務為教學“項目”來源,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實的工程項目或案例作為教學任務“載體”,使教學過程及學習情景與模擬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工作過程基本一致。
(四)構建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構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專業調研,結合企業技術人員的一線工作經驗,確定學生未來工作崗位面臨的工作任務及完成建筑施工測量實際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知識、技能、社會能力要求,選取突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訓教學的有機統一。保證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從基礎、單一的技術應用崗位層面向項目技術管理層面發展,直至經營決策層面的職業成長所需要的職業崗位測量技能,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建筑工程測量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
(一)概括工作任務
根據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中,測量技術應用的崗位工作能力要求,結合企業崗位工作流程,總結概括出以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場地地形圖測繪、施工測量和沉降變形觀測五項典型施工測量工作任務,涵蓋了從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進場、施工、竣工、驗收、營運全過程,各階段的施工測量工作。依此為依據設計、選取教學內容,充分體現課程職業性、實踐性。
(二)重組課程內容結構
重組的課程內容以訓練學生施工崗位測量工作能力為核心,在學生專業技能訓練過程中注意融合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育。實現理論學習、技能實訓與職業技術崗位相融合,并以此為基礎將原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功能細化組合,將原教材十二章教學內容,精簡重組成五個學習模塊,組成典型的工作任務學習情景,充分體現課程職業性、實踐性。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在與職業技術崗位相一致的學習環境下完成建筑工程平面控制、建筑工程高程控制、施工場地地形圖測繪、施工測量和沉降變形觀測等五項典型施工測量工作過程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接觸到真實的工程環境,明確了建筑施工測量崗位的工作內容、要求和工作流程,縮短了知識學習與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的差距。
(三)課程內容選取注重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需要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內容針對完成施工崗位測量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三部分需求。為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需要,在重組的課程內容中強化了全站儀使用等章節,保證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職業生涯崗位測量工作的需求,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應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規律
《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積極吸收行業企業參與課程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規律,基于真實的職業崗位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以施工過程的測量任務為基礎進行整合、序化組織教學內容。
(五)構建三線并行的實訓課程體系,形成“從控制到細部”的良性循環
首次循環:規劃勘測設計階段或工程竣工階段的地形圖測繪,由“平面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地形圖測繪”形成的串行路線,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使學生掌握施工測量中“從控制到細部”的作業過程;第二次循環:施工階段建筑物施工測量,由“施工區域平面控制測量-施工區域高程控制測量-建筑物施工測量”形成的串行路線,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體會施工測量過程的“從控制到細部”的作業;第三次循環:施工、營運階段建筑物沉降變形觀測,由“變形觀測平面、高程控制系統-建筑物沉降變形觀測”形成的串行路線,在前二次循環作業的啟迪下,由學生自行組織,獨立完成,使學生掌握施工測量過程的“從控制到細部”的作業方式。
三、結語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本科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不同,其以培養學生技術開發、應用能力和工程的整體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工程綜合性訓練為目的。山東英才學院借助原有高職高專教育良好的實踐教學校內實訓場所及校外實訓基地,圍繞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立足于培養能夠從事各種建筑工程測量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全面發展,通過建筑工程測量教學實施,進行了應用型本科教育建筑工程測量教學的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探討,課程體系改革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實施,立足在整體教學內容改革的高起點上,更新觀念、大膽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構建了一套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合理的教學課程體系,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出了大量的、合格的應用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作者:陳繼光單位:山東英才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