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材料與檢測教程定位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內容具有廣泛性
(1)教學內容廣泛一般包括:概述、建筑材料基本性質、氣硬性膠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漿、墻體材料、建筑鋼材、防水材料、建筑裝飾材料、絕熱吸聲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石材、木材等,以及一些檢測項目和涉及的諸多標準等。
(2)概念術語多,涉及基礎知識廣建筑材料內容涉及大量概念和術語,是學生日常生活所很少接觸的,教材文字敘述多應用實例少,學習起來感覺抽象難懂。建材性質、性能、檢驗、應用等內容涉及物理、化學、力學等基礎知識。例如,摻混合材料的硅酸鹽水泥具有“耐硫酸鹽和軟水腐蝕”的性質,涉及混合材料活性成分的化學反應;各種材料的物理和力學性質涉及物理知識;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以及各項檢測試驗的數據處理涉及數學運算能力。還有一些內容是靠經驗給出的。這些特性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
(3)知識點多每一種材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如生產原料、生產工藝、材料的組成與結構、材料性質及應用范圍、使用方法以及材料的檢驗、儲存和運輸等。
(4)實踐性強,操作要求高課程內容涉及材料的認知、檢驗與應用等實際能力。課程的檢測項目涉及檢驗標準、取樣方法、試驗條件、養護方法、試件制備、檢測步驟等環節,還涉及檢測儀器設備的使用與調試。有的儀器設備使用方法比較復雜,如液壓機、電腦顯示萬能試驗機,有的有操作時間要求或試驗時間較長,如水泥的凝結時間。還有的操作步驟需要憑經驗掌握,如輕輕振動幾下。
二、學生學習特點及就業崗位分析
1.學生素質與學習特點目前高職學生整體素質具有抽象思維能力不夠、基礎知識薄弱、實踐經歷缺乏、學習主動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學習特點。一部分能認真聽課并思考,一部分不善于思考,還有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習慣溜號或開小差。對教師直接講述的知識缺乏耐性,如果實訓條件允許,大部分愿意動手實際操作,一部分學生不怕臟累積極動手實踐,但也有一部分不愿意動手,習慣于只看不做。在實踐基礎上進行討論歸納式的學習方式比演繹式的教學更容易接受。一般地,學生對具體的、實際的和可操作的事項容易參與執行,對泛泛的敘述不感興趣,對于沒有實踐作基礎的教師課堂講述,學生不容易集中精力聽講,而給學生具體的任務讓學生來完成,更容易驅使學生產生行動,完成學習任務。有實踐作基礎或應用目標具體明確的知識更易于掌握。
2.學生實習就業崗位狀況調查分析從應屆畢業生頂崗實習崗位看,本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主要崗位為放線員、技術員、施工員、測量員,部分從事資料員及內業、預算員、質檢員,少數從事材料員、繪圖員、安全員,一部分學生崗位有所輪換,部分后期成為工長、項目經理助理。工程監理專業約一半從事監理員,部分從事技術員、質檢員,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崗位中。實習或就業崗位呈現寬泛狀態。建筑一級資質企業一般都應建立相應等級的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數量根據檢測機構等級決定。公路工程檢測體系除企業具有等級檢測機構外,在施工現場還要設立工地試驗室,根據工程規模由若干名持證檢測人員上崗從事檢測工作。工地試驗室按頻率對進場建筑材料檢查驗收,監理單位按規定進行抽檢,頻率小于施工單位。當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的檢測結果發生爭議時由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第三方專門等級檢測機構進行仲裁,該檢測結果為最終結論。
實習學生在等級檢測機構或工地試驗室實習期間,依據個人獨立工作能力和業務熟練程度,可以做取樣員,也可以參與材料驗收工作,一般主要從事輔助性工作,如保存和傳遞樣本及票單促簽等,在工作中逐步學習材料和結構檢測業務。一般而言,建筑材料檢測屬于常規檢測項目,難度相對不大,一般檢測員即可勝任;結構性檢測工作比較復雜且責任更重大,一般由專業檢測人員來完成。
三、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作用與定位
結合職業崗位需要和課程特點,對課程作用進行定位,有利于課程內容的選取和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尺度。
1.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作用定位從上面論述及實際應用看,高職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在建筑專業中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要為建筑職業各工作崗位提供建筑材料與檢測方面必要的能力和知識,二是要滿足專業課程對建筑材料知識與能力的需要。建筑職業的諸多崗位需要從業者具有建筑材料與檢測方面的能力與知識,而各崗位工作內容有所差異,學生從事工作崗位具有廣泛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樣性。這些特性表明,建筑材料課程不可能只針對某個崗位所需內容來設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滿足所有崗位從業人員所需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技能與知識。在課程教學目標設計上,只能針對不同崗位所需職業能力來設計,并突出重點。
2.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對于專業面向比較窄的專業,如公路交通運輸專業,涉及建筑材料品種較少,教學內容和目標確定比較容易。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由于面向的職業崗位較多,工程監理專業由于涉及的工程建設過程環節較多,建筑材料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和內容選取相對較難。建筑主要技術崗位關于建材的主要職業能力,是建筑材料的識別、選用和質量檢驗與判定。我們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和工程監理專業,開設《建筑材料識別與檢測》課程。課程教學目標設計為:為學生從事建筑工程技術崗位,培養必要的建筑材料識別、選用和質量檢驗與判定基本能力及素質;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打下必要的知識與能力基礎。
3.課程教學內容選取課程內容的選取,采取針對性與兼顧性相結合的原則,突出重點兼顧學生后續工作及發展。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和檢測項目為主要內容,其它內容以典型材料為主進行學習,具備常用主要材料的識別、選用和檢測能力,掌握主要知識(如性質、性能等),以點帶面了解其它材料。有關材料價格內容涉及國家和地方定額標準,與工程造價與概預算結合緊密,一般放在工程造價與概預算課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現在一般工程中較少見到,要在課程中有所了解,為學生后期發展提供基礎。
水泥、混凝土、鋼筋、砂漿、防水材料、陶粒磚等是建筑中常用材料,作為重點內容,其它材料可通過典型材料適當了解。檢測項目可參照國家或地方《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業務內容及資質標準》,在第二項《見證取樣檢測》中對必檢內容進行適當選取,使其包含常檢項目又具有一定代表性。檢測項目的設立,一方面為學生學習提供一定的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檢測能力和素質,為學生從事試驗員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學生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頂崗實習在其選擇的崗位范圍內,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擴展建筑材料內容和提高材料識別、選用與檢測能力,更好地適應技術崗位的需要。內容適當精簡,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訓練和掌握,有利于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作者:張耀華謝學福樸志海婁蔭楠單位: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市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