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天然氣產業的發展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福建建材雜志》2014年第八期
福能集團在現有煤炭、電力、建材、民爆化工、港口物流、建筑房地產與財務、期貨證券、融資租賃、股權管理等金融性主業產業板塊,以及旅游酒店業相關輔業產業中,目前的煤炭這一老牌主業,正在遭遇全行業經濟發展周期性的困境,生產經營尤其是價格與效益,受到極大的沖擊和影響。煤炭企業整體很難在短期內走出困境,加上受節能減排、改善環境的政策影響(在“十二•五”福建省能源發展主要目標中,2015年煤炭消費量為10000萬t,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10年的57.5%下降到52.2%,而清潔能源比重則提高到47.8%),短時間內輝煌難再。現有煤炭主產企業中資源枯竭礦井、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的礦井面臨轉產難、大量職工安置難等問題,隨著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和節能減排推進力度的加大,煤炭行業可能面臨的發展困境更大。因此,尋找新的產業接替,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已成福能集團的當務之急。根據福能集團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福能集團”的企業宏偉發展戰略,加快發展福能集團新產業、壯大企業規模、增加企業營收、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福能集團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天然氣是優質、高效、清潔的低碳能源,也是新興產業,這一行業被普遍看好,認為是“朝陽產業”,而與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以下簡稱“西三線”)入閩天然氣工程項目對接,由福能集團與中石油集團共同合資合作、成立由福能集團控股的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統一投資建設、經營、管理、銷售西三線在福建境內的天然氣管網與相關業務,對于福能集團實現調整與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人員分流安置、盡快做強做大、加快發展主業、盡早實現“再造一個福能集團”的宏偉目標提供了強力發展引擎。
2發展天然氣產業的措施與途徑
目前,西三線入閩工程已于2012年10月開工建設,從福建省境內長汀至福州的主干線工程的全部隧道,已于2013年10月全線貫通,部分地段的管道已完成焊接。該項目工程原計劃2014年底建成通氣,現因施工工程計劃調整,預計要延至2015年底方能通氣。鑒于上述主干線管網工程項目的進展情況,福能集團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緊鑼密鼓地加快與中石油合資合作項目的會談、協商進程,爭取盡快形成項目合資合作的高度共識,加快合資合作項目的相關前期工作,成立由福能集團控股經營的省級管網合資公司,開展全省天然氣省級及其以下相關支線管網的規劃、布局、設計及相關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工作。由合資公司作為承接西三線入閩天然氣項目的唯一主體,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調配、統一價格”的原則,統一負責、協調省內支線管網、站場的投資建設、經營管理和天然氣銷售業務。與此同時,福能集團還要依托合資公司加快延伸天然氣下游產業鏈:一是開展省內大型工業用戶專供管道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二是開展省內各地市、縣、區工業園區直供管道的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三是在省內各地市及平潭綜合區的城市、新區、投資區及省內重點道路、干線、大型碼頭、重要港口等區域,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CNG汽車(船舶)加氣母站、子站等天然氣項目及其他相關業務。在發展天然氣汽車、船舶加氣業務中,還可采取與地方交通、運輸、港務、港口、物流、旅游等部門和企業合作的靈活方式,共同投資建設汽車、船舶加氣站點,既節省投資,又可快速、有效地占領和控制交通繁華密積區域,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另外,還可利用福能集團下屬汽車運輸量較大、較集中的產煤礦區與非煤礦區、廠礦、車間等集中區域,設點布局,獨資建設汽車加氣站。此外,福能集團還要致力于開發和經營合資公司未涉及領域的天然氣下游終端業務,及時成立福能集團天然氣投資公司,并采取與各地市政府、各相關燃氣經營企業合資合作的辦法,采用收購、兼并、控股和參股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市、區、縣與鄉鎮的城市燃氣業務;利用天然氣發電的成熟經驗,挺進天然氣發電產業領域;利用我國和福建省推廣建設分布式能源的有利時機,千方百計加緊進入分布式能源領域,努力擴大天然氣下游產業鏈,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天然氣上下游并舉、產業鏈聯動的良好格局,早日形成福能集團新的主業和產業板塊。
3發展天然氣產業的重要意義
福能集團發展天然氣產業,并盡快形成新的主業和產業板塊,具有現實而深遠的重要意義。一是發展天然氣產業,是福能集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和實現“5年再造一個福能集團”宏偉戰略目標的需要。據江西、廣西、浙江、寧夏、陜西等地發展天然氣產業的經驗,進入天然氣領域后,善于搶抓機遇,措施得力,出擊果斷,快速開發和占領市場,實現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目標者,均能早日壯大企業規模與實力,提升企業效益與競爭力。如浙江省能源集團,近年將單純經營全省支線管網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業務,擴大到天然氣下游終端利用市場后,采取超常規辦法,搶占各類市場,從偏遠山區縣、鄉鎮市場做起,至2012年,當年天然氣銷售量高達47.23億m3,占全省總量的94%;同時,僅用2年多時間,就將下游4家控、參股城市燃氣經營企業發到20家,其中僅2012年就新設成立了9家專業公司,年銷售量達1.5億m3;浙能集團當年油氣板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4.5億元,利潤總額5.68億元,凈利潤達4億多元。二是發展天然氣產業,是福能集團落實政策措施,優化產業,調整結構,推進節能減排,走持續發展、健康發展、生態發展、綠色發展、潔凈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是逐步替代與全國、全省煤炭行業一樣,當前陷入周期性發展困境的煤炭企業部分資源枯竭礦井、部分生產經營困難且瀕于關閉礦井的需要,也是這些礦井轉產和安置部分富余人員的迫切需要。據對浙江、江西等省份發展天然氣產業的調研了解,下游終端產業鏈的利潤高于上游省級管網公司,下游項目更能安排消化職工,作為集團全資子公司級的城市燃氣經營公司,總部用人按業務大小配備50~100人,其包括每一個市場不太成熟的設區市公司在內,一般用人在500~800人之間不等,下屬每個縣級公司的人員編制都在100人左右,而在市場成熟且開發較完整的設區市,用人更多,目前最多的單個市級公司用人最多的可達近1000人。三是發展天然氣產業,是福能集團作為能源集團企業的題中應有之意,是省政府支持、指定的與中石油集團對接西三線入閩天然氣項目的唯一主體,也是控股經營未來的合資公司、全力發展天然氣下游產業鏈、實現上下游一體化、提高福能集團在全省天然氣行業中的“話語權”、促進氣源的相關調度、協調與調劑,承擔社會責任,實現社會效益,為全省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能源保障的迫切需要。
此外,天然氣相對煤炭來說更加安全、環保,加強天然氣市場培育與發展,有利于福建省能源結構的根本改善,能夠進一步滿足全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急迫需求,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而且對煤炭和石油將起到重要的替代和補充作用。因此,加快發展天然氣,對于福能集團相關產業及全省,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改善和保護環境,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推進節能減排,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排放強度等方面,都將具有現實而深遠的重要意義。
作者:李文釧單位:福建煤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