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當前,建筑業越來越成我國發展的支柱產業,在推動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日益競爭的建筑業中,整個工程的質量管理是施工管理過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我國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企業只有堅持工程質量管理的有效,切實確保質量過關,工程優良,才能在整個市場中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在市場中做穩、做強、做大。
關鍵詞:工程質量;監管;體系
0引言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全面邁開,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不難注意到,建設的規模不斷的擴大,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筑投資工程不間斷的進行中。但是,這其中的關于建筑工程質量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進行的過程中出現的“樓歪歪”、“樓脆脆”等事例,都是對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醒,不僅是建筑工程實施的建設主體需要緊繃質量之弦,同時我們的政府監管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盡管我國的建筑業在當前這個全球經濟的背景下需要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其中的發展機遇,只要堅持建筑工程質量過硬,企業上下懷有創精品的意識和責任感,對質量管理進行嚴格把握,就能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時候,更具優勢,把企業的業務開拓到國外,與國際建筑業爭高下。切實地提高企業的建筑工程質量,是中國建筑企業能夠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的關鍵環節,也是增強我國建筑企業在整個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障。因此,對我國建筑企業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進行研究是有著深遠的意義的。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建筑工程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足
在進行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工程的參與人員的在建筑質量方面的專業素質不足以及對質量管理的意識淡薄是工程質量降低的一大關鍵因素[1]。其中,作為建筑企業的管理層對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視程度與整個工程的質量關系密切。目前,我國的不少建筑企業在當面臨著工期進度、經濟效益等的矛盾的時候,往往會把工程的質量放在后面。有些企業在市場競爭壓力和經濟利益的誘惑下,會出現在過程進行的過程中違反相關建設的規范和操作的規程,使用不當的技術措施,不按強制性標準施工,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在項目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的班組長以及現場作業人員缺乏專業素質,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且容易出場盲目操作的現象,忽略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工序之間的銜接與協調,假如1個工序出錯就有可能埋下安全隱患或造成事故的發生。還有些建筑企業未來節約成本,選擇一些價格較低的建筑施工隊伍,導致操作不力,技術培訓跟不上,整個施工過程無法按照設計圖紙的規范和要求進行。在工程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的時候,各個部門的人員害怕承擔責任,擔心業績受到影響,于是就出現了相互推卸責任,或者采取不理會的態度的消極態度。很多施工管理技術人員剛從學校畢業不久,雖然對理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缺乏工程實踐現場組織經驗,對工程質量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相應的素質和責任心。
1.2建筑工程的體系不夠完善
在我國的部分地區,其建筑企業在建筑工程的體系建立方面不夠完善,不僅與國外先進企業的相比如此,即使是與本國一些沿海發達地區的建筑企業相對都嚴重滯后[2]。部分建筑企業雖然制定了建筑工程的相關機制體制,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對工程質量管理制度不落實、不執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部分地區的的政府機關在對項目進行監管時,也存在管理部門監管混亂的情況,對于有利的管理都希望插手管,而對毫無利益的監管則相互推諉。不作為。這就導致政府監管部門無法對本地區的項目質量進行公正的監督以及有效的制約,對具體的監管機制落實存在一定的執行難的問題。加上有些地區還存在著本土保護主義或部門保護主義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就更加要求我們的企業自身需要要加強本企業對工程質量的管理,以免影響企業的形象和建筑工程的質量。
1.3建筑工程的監管工作不到位
許多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對建筑工程的重視更多的放在工程結構實體質量方面。因此更多的是在建筑工程中都加強了各工序的技術把控,但卻忽視了施工過程當中的質量問題。關于項目的質量把控重點放在建筑外觀設計是否美觀,建筑工程的結構有否新穎等層面。而對于項目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建筑的抗震性能等質量因素則缺乏必要的考慮。在部分的項目施工過程中因工期比較緊張,有關的一些材料供應沒有及時或是為了追求企業的短期利潤,在相關材料進場驗收、中間檢測等環節監管存在漏洞,對于那些質量較差的材料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導致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弊端多發,粗制濫造,試圖用低質量換取最大經濟利益,而給消費者和物業管理公司帶來很大的麻煩[3]。建筑企業在進行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嚴重缺乏對質量方面的監管控制,無法全過程監控工程質量。由于不少的建筑企業都沒有形成較為詳細、且適合本企業的建筑項目施工的質量管理機制法規,所以在宏觀或是微觀方面的監管工作都得不到有效地落實。
2改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2.1提高建筑工程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及管理意識
建筑企業的領導要在整個企業中強調對建筑工程質量文化的重視,在企業中營造出重視質量的氛圍。把質量文化作為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內容,目的是提高企業的全員質量意識,在企業當中形成質量管理的良好習慣和企業形象[2]。相關企業需要克服“重進度、輕質量”的方式,把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作為工程施工的主導。當工程質量同工程的進度發生矛盾的時候,要以服從質量為前提。當一項建筑工程結束后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和記錄,并且整理出該項目工程的成果,寫成報告,在企業中傳閱。在進行建筑工程之前,對工程的各個項目進行劃分,在正式動工之前,組織安排一些在技術方面較為嫻熟的工人進行典型施工操作,結束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分析,規定確認能達到每個項目要求的質量目標和規范設計,然后再組織施工班組的全體人員在現場進行觀摩學習,在大家的心中樹立起直觀的質量要求標準,向班組的成員做進一步的技術交底,最終達到質量預控的目的。
2.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機制體制
建筑企業要建立起建筑工程的規范的制度,對施工過程中相關的關鍵環節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4]。落實工程建設過程中各個施工部門個人的質量責任,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進行,在總體上提升整個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水平。在每個項目開始之前,工程師要分配好各自的職責范圍,并且進一步細化落實到個人。建筑項目的所有工作人員進行會議,熟悉工程建設中的關鍵環節,統一意見和思想,同時要共同確定好在這個工程項目中關鍵環節的適用規范、操作規程,并將其作為施工過程指導性文件。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工程師要定期對責任劃分的地區所要求達到的標準進行巡視檢查,及時跟進,記錄各個區域的質量管理結果,將質量監管與員工的績效掛鉤。
2.3加強建筑工程的監管工作
建筑企業內部要配備具有專業素質的質檢員和質檢部門,明確各自的責任和任務,把質量標準落實下去。同時,要讓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參與到整個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互相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提高建筑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允許工程的施工人員在工程中推廣和采用較為先進的技術、材料、工藝等,力求達到提升工程項目質量,降低能源材料消耗的目的[5]。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要及時對相關的數據進行記錄和保存,確保各種工程原始數據和活動行為得到有效保存,方便現場評審的時候進行查閱。另外,還應該要加強對監管人員在資質方面的有效審查,絕不姑息那些詢私舞弊、亂用職權的監管人員,要嚴格查處,及時取消資格,情節嚴重的甚至要追究其責任。建議對進行監管的公司向政府交納抵押金,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迫使質量監管公司能夠更加認真規范地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嚴格的質量管控。幫助我們的建筑企業在進行工程建設時更加注意提高工程的質量。若是監管的公司沒有履行職責,發生了質量管理的事故,扣除其抵押的金錢作為懲罰。
3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具有經濟實力和技術、管理水平的國際承包商涌入我國,我國的建筑工程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競爭威脅。同時,我國的建筑企業也有著走出去,與國際接軌的強烈愿望。因此,要想在全球的競爭浪潮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做好自己的質量管理工作。我們的整個建筑工程行業應該提高全行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共同努力來營造起我國建筑企業的競爭優勢,吸引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參考文獻:
[1]李燚.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進方法[J].四川建材,2018,44(05):218-219.
[2]楊波.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和應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5):257-258.
[3]陳玉峰,張艷偉.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與創新方法闡述[J].工程技術研究,2017(04):168-169.
[4]葉偉.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質量管理及方法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7(08):165-166.
[5]田宙鑫.建筑施工中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6(03):150.
作者:何培銘 單位:福建省八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