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局封山育林會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通過實施大綠化工程、“四荒”拍賣等措施,全區林業工作成效比較明顯,有林地面積達到32.5萬畝。但我區仍然是一個少林地區,森林覆蓋率僅為28.7%,封山育林的任務十分艱巨。對此,全區上下必須充分認識,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加快林業發展。
(一)封山育林是建設綠色**的客觀需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對綠化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我區許多人到**等地區買房居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環境好、空氣好、生態好。我區山地多、丘陵多、山頭多,目前還有20余萬畝林地和10余萬畝荒山沒有綠化。山多是我們**的特色,更是我們寶貴的資源,關鍵是搞好開發。今后,我們必須緊緊圍繞荒山綠化做文章,實施封山育林工程,努力營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的良好環境。這是全區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加快建設綠色**的客觀需要。
(二)封山育林是發展山區經濟的重要渠道。山區要發展,農民要致富,一條成功的經驗就是“靠山吃山”,充分挖掘山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區的樵嶺前、原山森林公園,我區的**、**鎮的夢泉生態旅游區等景區,放眼一望,滿目蒼翠,都是依托封山育林發展起來的,既優化了生態環境,又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通過近年來的經濟林基地建設,磁村的臥虎山、峨莊的四季青都創出了品牌,群眾取得了很大收益。我區山區面積大,東西部山區擁有開發生態旅游、發展經濟林的先決條件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要通過實施封山育林工程,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游,加快經濟林建設,增加山區農民收入。今后,要在前期開發的基礎上,堅持科學規劃,有序、深度開發,做大規模和品牌,逐步建設自然生態旅游區和經濟林基地,把生態旅游和經濟林培植成為山區的主導產業。
(三)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我區是一個老工礦區,受產業結構制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現象比較嚴重。另外,部分采石廠、石料廠亂采濫挖,對林地造成了破壞,致使少數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影響了全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封山育林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是搞好山區綠化,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性措施。區委、區政府把生態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努力打造生態**,基礎就是大力發展林業,依托森林資源,營造清新、優美、自然、舒適的生態環境。
當前,全區上下正在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山區經濟的出路在于做好山的文章,加快農民致富步伐的希望在于做好山的文章,實施好“藍天碧水行動”計劃、盡快改善我區生態環境的關鍵舉措也在于做好山的文章。為此,區委、區政府決定把封山育林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搞好環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來抓。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制訂措施,落實責任,迅速掀起封山育林、荒山綠化的新熱潮。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切實做好封山育林工作
全區封山育林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建設綠色**、生態**為目標,以提高森林覆蓋率為總抓手,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穩定完善各項林業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堅持“合理規劃、因地制宜,以封為主,封、造、管并重”的原則,廣泛宣傳,嚴格執法,強化管理,推進封山育林進程,加快全區造林綠化步伐。
主要任務目標:用1年時間,完成40萬畝封山育林區的建標立牌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防護林成林地15萬畝,荒山、荒地、退耕還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25萬畝;用5-10年時間,通過封、造、管等措施,使40萬畝封山育林區的林木、灌木植被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圍繞以上思路和任務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要封好山。首先,要抓緊編制全區封山育林規劃。區林業局要組成專門班子,在調查摸底、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封山育林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分步組織實施。規劃要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封山育林區重點發展生態公益林,適當發展部分耐干旱、瘠薄的經濟林,做到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相結合。各鄉鎮要抽調精干人員,全力配合封山育林規劃編制工作。其次,要深化林權制度改革。自**年區委、區政府制定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四荒”使用制度改革的決定》以來,充分調動了全社會參與林業建設和林業開發的積極性,為改善我區生態環境、增加山區農民收入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林權制度改革中,一些問題值得大家關注。一是有的發包方對文件精神理解不深、不透,以完成“四荒”改制任務為目的,“一賣了之”、“一包了之”,后續工作不完善;二是承包拍賣程序不嚴格,操作缺乏公正、公平,承包(拍賣)合同不規范,承包方和發包方責任不明確,權屬不很明晰;三是承包過于零碎和分散,不利于集中治理和開發,“包而不管,包而不治”的現象普遍存在;四是政策措施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四荒”開發進程。對此,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會上印發了《區委、區政府關于切實做好封山育林工作的意見(討論稿)》,
出臺了許多激勵措施,目的是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投入林業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推行林權制度改革作為實施封山育林工程的頭等大事來抓,創新工作思路,制訂具體措施,推進工作進程。第三,要設置好封山育林標志。要在封山育林區設置圍欄,在交通要道埋設界碑、界樁,做到封山育林界線清楚、標志明顯,切實起到宣傳警示作用。
(二)要育好林。一是要堅持全民植樹。義務植樹具有法定性、全民性、公益性。國家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了每個適齡公民每年植樹3至5株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每個適齡公民都必須履行。而且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對于增強市民的“愛綠、知綠、護綠、增綠”意識,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具有積極作用。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宣傳,精心組織,實行全民義務植樹登記簿制度,努力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使全民義務植樹成為植樹造林的重要力量。二是要加快荒山綠化。荒山綠化是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綠化工作的難點所在。今年要重點抓好萌山水庫東側高檔園區綠化,膠王路東段兩側、洪峨路兩側荒山綠化,鄉鎮自造林、部門單位包荒山綠化等林業重點工程。各有關鄉鎮和部門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抓出成效。三是要搞好經濟林開發。經濟林建設是我區林業工作的重點之一,是山區群眾重要的經濟來源。要加快經濟林基地建設。堅持優品種、高效益、快發展的原則,突出地方特色,重點發展磁村的椿芽、嶺子的花椒、黑旺的核桃、太河的櫻桃和峨莊、**、東坪、張莊等鄉鎮的柿子、山楂、仁用杏等林果產業。要注重培育扶持林業龍頭企業。對臥虎山、四季青等農業龍頭企業要傾斜政策,重點扶持,同時充分發揮柿子、花椒、椿芽協會等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進一步密切龍頭企業和農戶的聯系,拉動經濟林發展。四是要積極探索林業開發的新路子。淄博商廈租賃投資張莊鄉雁門山水庫、田莊水庫附近山林,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關部門和鄉鎮要總結推廣這一經驗做法,將馬鞍山、孟子山、臥虎山、五松山等植被好、有開發價值的地方,推介出去,招商引資,借助外力加快我區林業開發步伐。五是要切實搞好技術服務。林業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提供全方位服務,狠抓造林質量,從造林整地、種苗選擇到植樹的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各鄉鎮要嚴格按規劃設計進行施工,堅持先整地后造林,千方百計提高造林的保存率、合格率和成活率。
(三)要護好林。各鄉鎮和林業部門要在封山育林區按要求配備護林隊伍,明確護林員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加強對護林員的管理培訓,使其成為既能封山護林,又能育林造林的能手。要認真貫徹《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將封山育林區的林木、林地作為管理重點,嚴肅查處亂砍濫伐、亂占亂建等違法犯罪活動。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加強森林防火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各項防火措施,鞏固造林綠化成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
三、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努力開創封山育林工作新局面
封山育林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一)宣傳發動要到位。要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封山育林的重要意義、法規政策和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提高各級和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全社會植樹、愛綠、護林意識,為封山育林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不斷豐富和完善植樹形式,廣泛開展綠地認養活動,積極提倡和鼓勵團體、個人在山區開展栽植“生日樹”、“共青樹”、“八一林”、“友誼林”等,銘志于樹,寄情于林,樹立綠色文明的新風尚。
(二)責任落實要到位。封山育林、發展林業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實行綠化工作目標責任制,一把手負總責,分管同志具體抓,將封山育林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參謀助手,加強技術指導與綜合服務。
(三)督查考核要到位。區綠化委要切實發揮作用,加強對責任單位的檢查督導,建立健全定期匯報、檢查、通報和信息反饋制度。要堅持深入一線巡回檢查和跟蹤督導,在全區范圍定期通報情況,推動全區封山育林工作扎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