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會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決定我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對于這個時代的命題、發展的課題、現實的難題如何破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湖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應該做好農業的文章。近些年來,湖南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走的是傳統農業之路,主要表現在,農產品產量的增長仍然依靠種植面積的擴張,農民收入的構成仍然以家庭經營性收入為主體,農業的經營模式仍然維持一家一戶小生產的格局,農村經濟的發展仍然依賴資源的大量消耗,可以說農業從總體上講,仍然走的是一條資源環境難以支撐的“負重之路”,產品競爭力難以提高的“低端之路”,農民收入難以增加的“物本之路”。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根據我省的實際情況,發展現代農業關鍵是要做到“六個更加注重”、“六個進一步提高”。
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裝備水平。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省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雖然取得了較大提高,但基礎仍然不牢。要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大力實施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一是著力搞好水利設施建設。抓好以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擴容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末,將全省農田抗旱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二是著力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52個產糧大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大規模開展中低產田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質量。三是著力抓好造林綠化工作。把造林綠化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來抓。四是著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重點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服務隊和農機大戶發展,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
更加注重城鄉統籌,進一步提高城鎮承載吸納能力。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小城鎮是重要的平臺與載體。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可以實現人口集聚和產業集約。據統計,我省城鎮化水平比全國低幾百分點。因此,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大力加快小城鎮建設,提高城鎮規劃水平和發展質量,改善城鎮人居環境和就業環境,吸引周邊農民到城鎮安居樂業,以此來帶動農村經營的規?;?,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更加注重農業規模經營,進一步提高農業經營效益。農業規模經營,既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基本方向,又是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趨勢。對農業規模經營要有更加寬廣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土地規模,還要大力促進服務規模、組織規模的擴張。推動土地規模擴張,就是要推進土地流轉。要適應農村改革發展需要,加快培育土地流轉市場,構建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管理服務平臺和保障農民利益的長效機制,采取配套優惠政策扶持農村土地流轉,促進土地流轉健康發展。推動服務規模擴張,就是要大力支持農村社會化服務。推動組織規模擴張,就是要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對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和開展資金互助合作,重點培育一批產業關聯緊、經營規模大、服務能力強、產品質量優、民主管理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力爭到2015年,直接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比重提高到30%。
更加注重農產品品牌培育,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一是要著力壯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根據現有基礎,先從肉食、茶葉、柑橘加工突破,率先打造一批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旗艦型加工龍頭企業。二是著力抓好對現有品牌的整合提升工作。下決心改變我省農產品品牌多、散、弱的局面,強化品牌意識,加強資源整合,依托骨干農產品加工企業,對八大主導產業,分別集中打造一個主導品牌,不同企業可以在主導品牌下再打自主品牌。三是著力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主要是嚴格農業投入品與產地環境管理,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突出解決生豬瘦肉精、重金屬與農殘超標等問題。
更加注重農民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農民素質不高,不僅制約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阻礙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也制約了農民向城鎮轉移。據測算,目前全省每年需要轉移安置的農村勞動力多達1000來萬。著力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已是刻不容緩。當前,一是要切實加強農民就業技能培訓。整合扶貧、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等項目資金,加快培養專業型、特色型勞務人才,啟動新成長勞動力預備制培訓,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二是要大力培養現代農業經營者。抓緊制定在農村青年中培養新型農民的行動計劃,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支持農林高等院校定向培養農民技術員,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在具備條件的農村家庭一戶培養一名農業技術骨干。三是要充實基層干部技術力量。對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每村配備一名農林院校畢業的大學生村官。
更加注重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我省是農業科技大省,但科技轉化率不高,近一半的重要農業技術沒有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因此,要著力實施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當前,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業科技的重點攻關。圍繞優新種苗、豐產栽培、食品安全和加工轉化等重點環節,抓好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實行產學研、農科教相結合,以優勢產業為中心集成、示范和推廣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二是要切實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組建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團,推進科技進村入戶和科企對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三是要著力加快現有鄉鎮農業站所改革步伐。以現有鄉鎮農業站所為依托,按照公益性和經營性服務分離原則,深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可對每個鄉鎮農技站明確3至5名責任農技員,由各級財政全額撥款負擔,解決農業科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