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產業發展座談會講話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栗書記、趙代省長提出,一二三產業要加快提速、協調發展,抓住了根本。一產快速發展,既能保證農民人均純收入快速增長,又能促進工業原材料有效供給,比如說辣椒是工業原材料,生姜大蒜是工業原材料,中藥是醫藥工業原材料,禽蛋肉是畜產品工業原材料等等。因此一產發展了,也能促進二產發展。從實際來看,剛才一些同志發言時說,我們城市與發達地區相比也有好的地方,但是到了息烽、開陽的一些村,卻和黔東南、銅仁的農村沒有兩樣。市是典型的大城市、大農村,城鄉二元結構非常突出,如果我們繼續忽視農村,忽視農業,就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也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因此,我市農業產業必須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我們提出市一產倍增計劃,定的目標是四年翻番,要通過四年的時間實現農業總產值過一百億,農民人均純收入過萬。下面,我主要講一下保障措施和產業發展重點。
一、保障措施
一要圍繞都市農業
城郊農業、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來做文章。根據我們的優勢,發展“畜、禽、蛋、奶、菜、果、茶、藥、花、煙”十大支柱產業。“十二五”期間,完成生豬出欄250萬頭,禽2000—3000萬羽,肉牛出欄12萬頭,肉羊12萬頭,奶牛10萬頭;糧食要穩定產量在60萬噸左右;果樹種植面積達40萬畝;花卉基地(含綠化苗木)5萬畝,產量8億枝(株、盆);中藥材種植面積30萬畝;茶葉種植面積10萬畝;蔬菜基地80萬畝;煙草穩定在50—60萬擔;水產、林業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二要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體制機制創新
如何進一步深化農村經營機制、體制的改革,如何在土地流轉方面進行改革,是我們實現農業倍增計劃面臨的突出問題。要向生產關系要生產力,向體制創新要生產力,向改革要生產力。目前農業改革還是局限于第一步,第二步要向成都、重慶學習,如何在土地流轉上進行改革。要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種植能手、農業專業協會、龍頭企業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在我們實施整個農業倍增計劃中,也要按這三個集中的原則來運行深層次的改革。首先是土地流轉的問題,也就是向專業戶、龍頭企業、經營大戶集中的問題。剛才許多龍頭企業老板發言也認為這是制約企業發展的大問題,我認為要大膽探索,像一般的養殖和種植,沒有必要進行土地劃拔,土地招拍掛。只要不是在土地上搞大規模的房開項目、修工廠、修企業學校,而搞適當的規模種植、規模養殖,我認為是可以的。如果說基本農田必須在上面種莊稼,你種樹都是違法的;原來栽的是油菜,現在栽點桃樹都不行,那么就很難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很難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要破除這個障礙。其次是成立農業金融公司??梢栽谕恋氐慕洜I體制、機制方面做文章,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如農民以承包地、宅基地作為抵押物,向金融部門融資、貸款。還可以學將農民的宅基地轉為城市用地,一步到位就解決了農房抵押問題。再次,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通過上市融資、抵押融資、期貨融資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比如剛才說的牧草種植的種子、化肥投入,金融公司就可以用牧草折價,幫助我們的農民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以上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市農委以前思考得不多,做得不夠,可以考慮組建農村金融研究室,引進人才,專門研究“破解”辦法。
三要大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江同志在任總書記時講“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以好一多為例,前幾天貴州日報刊登的,企業今年帶動了幾千戶農民種植牧草,我們政府拿出一點“小錢”扶持企業,最后農民得了大頭,我們出的是“引子錢”,真正得效益的是農民,真正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還解決了農民的就業問題,發揮了“四兩拔千斤”的作用。在這方面我們要堅持,更要發揚。
第一,龍頭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我們的企業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股份制公司,力爭盡快上市。當然不是簡單為了上市,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對企業的健康發展也是有好處的。我們要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農業企業的快速發展。
第二,要積極扶持,放權、讓利、松綁。比如在“一代公司”引進丹麥公司投資2000萬人民幣建調料生產線的事,工商、稅務、商務等部門要積極給予支持,這是市食品工業的第一個中外合資企業,第一條外資生產線,要把它建成一個標桿。有第一家,就會來第二家。當然我們還有其他企業,比如說韓國西杰公司,這個公司在韓國是搞食品、化妝品、機械制造的,是韓國前十位的大公司,他們在小河區有一個飼料生產線,前段時間公司中國區的老總來了,目標很明確,來收購兼并參股老干媽,老干媽肯定不干。我們領著他看了老干爹,下一步來我們可以請他看一下“一代”、“味美”,韓國人搞辣椒制品是非常厲害的,可以依靠他打開國內市。還有臺農公司李總講了環保、土地這些“瓶頸”問題。下一步,相關部門在各方面要給農業龍頭企業開“綠燈”開“路條”,使我們的農業龍頭企業有更寬松的發展環境。
第三,要整合資金
比如說我們的技改資金,農委的產業發展資金,科技局的科技資金,都應該優先考慮農業龍頭企業。比如花的問題,現在有企業在烏當搞菊花的出口基地,一年可以生產700—800萬支鮮菊花出口,這樣的企業要重點扶持。還有要再從云南找一個實力強的企業,爭取把鮮爭花做好。市的玫瑰出口英國,市的康乃馨占領昆明市場,市的馬蹄蓮在全國小有名氣,今年還是要把鮮切花搞起業,不要讓這把火熄了,要把火生起、燒旺。
四要大力招商引資
我市招商引資在工業方面、房地產方面下的功夫多,但是在農業方面下的功夫不夠,我們要象抓工業、抓第三產業那樣來抓農業,要用抓二產、三產招商引資的勁頭來抓一產的招商引資工作。前段時間帥文同志去廣州推銷蔬菜,我聽清鎮的同志講這兩天來了三批人談蔬菜訂貨的問題,很快就產生效果了。一產的招商引資要加大力度,引進優強企業入駐,像“雨潤”、“臺農”那樣的大企業??梢詮呐_灣把養豬和屠宰企業引來幾家,不行就去臺灣一趟,包括茶葉、鮮花等,這方面臺灣現代農業搞得比較好的。臺灣有非常發達的農業科技,如何引進這些優強企業來投資、研發、建設,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五要大力發展農村旅游和鄉村旅游
把發展鄉村旅游和農業旅游作為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市的原生態旅游、鄉土特色旅游,應該說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要大力促進農業旅游的發展,這樣我們田間地頭種的瓜、果、菜就可以就近銷售,養的雞在家里就可以銷售。這樣一來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也促進農民增收。
六要大力推進農村人才培養
大力推進農業農村人才培養工程,解決人才支撐的問題。技校、農校要針對農民科技水平不高,科學管理、科學種養、科學加工、市場營銷能力不強方面,做好培訓。我們市輸出的勞動力品質不高,技能不足,也要加大力度解決。另外,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管理性人才也非常缺乏,我們要積極引進能促進發展第一產業的人才隊伍,為我們第一產業的倍增計劃奠定人才基礎,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
二、產業發展重點
一是奶業發展
農委重點扶持的好一多和三聯兩家公司,這兩個企業前后獲得財政補助資金1個多億,現在把牛賣了也要值10多個億。我市所有的龍頭企業,只有山花、好一多兩個奶牛企業有可能在第一產業中加起來產值達到100個億,目前沒有第三個企業能達到。我認為扶持這兩個企業是對的,帶動了好幾萬人致富增收,我們市里面錢出得多一點是值得的。但這兩個企業體制、機制的問題還是有的,“山花”國營企業意識濃厚,在開拓產品、營銷方面老一套。好一多的盒裝奶有七八年時間了,就是那個品種,到現在也沒有其他新的品種來豐富,要在市場開發上下點功夫。對這兩個企業,我們還是要積極支持。明年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把它扶持起來,同時希望兩家企業加強市場管理、市場營銷,開拓創新,把奶業做大。
二是生豬產業發展。臺農公司今天參會了,我希望李總能夠帶頭闖出一條路。帥副市長準備去臺灣招商,屆時希望把你的好朋友以及屠宰的、加工的企業引來。如果以臺灣的養殖企業為龍頭,搞5個養殖場,一個20萬頭,5個大型養豬場就是100萬頭。現在我們市最大養豬場15萬頭,去年才建,臺灣養豬場一個就有40—50萬頭的規模,一個養豬場一年出欄10萬頭也是非常輕松的事情,所以通過招商引資實現上萬頭養殖規模是可能的。
三是禽蛋產業發展。今天大發、溫氏、南江現代農業也來參會了。我們養雞但沒有工廠、沒有屠宰場,這是我們招商引資和發展的努力方向。如果南江、溫氏愿意搞一個屠宰生產線,對雞爪、雞腸子、雞翅膀、雞血、羽毛能分割包裝,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四是茶葉產業發展。我市明年準備搞一個茶葉博覽會,有助于開拓市場,相信會促進茶葉產業大發展。
五是花卉產業發展?,F在市的苗木都要去湖南懷化購買,這樣大的市場需求我們為什么不發展。下步可以連苗木一起搞一個5萬畝的基地,就能達到十來個億的產值。
六是果樹產業發展。許多水果都有,但都沒有規模,缺乏科技含量。如息烽、清鎮的水晶葡萄能不能在春節時拿出來買,這些都應有公司,采取“公司+農戶”,政府適當引導和補助。
七是蔬菜產業發展。大家都知道山東的壽光縣,是全中國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全是一望無際的大棚,還有比較完善的加工生產線。比如說凈菜,今天下午5點上船,明天早上8點就會在韓國的超市出現。
有個老村長食品加工廠,它生產的方竹筍、荷蘭豆也是一捆捆裝好,放在冷藏箱里出口到,“老村長”還有火車站臺。到現在沒有一家現代化的蔬菜加工廠、蔬菜加工基地,都是賣的大路貨。把我們農民的菜收集起來出口或到超市來賣,裕東算是走出了一步,發展了3年多,市里拿了不少的錢,但才種了1200畝。昨天我看新聞,遵義余慶縣,一個廣東的老板在那里種大蒜,租了1萬畝農民的地,大蒜產量高,價格也高,7元錢一斤。他計劃明年再租1萬畝,搞2萬畝的大蒜。如如果把我們市蔬菜龍頭企業和遵義比比,市要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到底怎么回事,設施農業、現代農業,這些他們會比我們市好,水都往黔東南流,往遵義流了。往黔東南走,可以說離廣東近,那遵義呢,遵義到廣東還是要經過嘛,那廣東老板在遵義搞1萬畝大蒜基地,為什么呢?說明我們市的投資環境、招商環境和企業的發展環境是有問題的,包括臺農李總剛剛講的,搞一個環評要10萬,驗收要10萬,以后我們是不是可以出臺一個政策,對市龍頭企業的驗收,所有費用全免,市里面能不能用專項資金給予免了,也不要拿錢了。再如關于搞養豬、養雞環評的費用,如果是市里收的我們免了,是省里面收的,我們給他貼了,象這樣才能促進農業協調發展?,F比有規模的就是裕東一家,但規模太小,如何引進一家上規模的來,我們進行扶持。
八是煙草產業發展。我給龍局長講過,本來希望今年在召開全國烤煙生產現場會,但因為干旱就沒有召開。希望明年在開個現場會,把的烤煙做好,現在就可以開始作準備了。
九是成立農業金融公司。爭取在10月底掛牌成立,為我市農村經濟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