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護理安全論文范文

護理安全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安全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護理安全論文

第1篇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核定床位2500張,現有護理人員1517名。其中女性1494名,占98.48%;男性23名,占1.52%。年齡20~55(32.68±8.64)歲。職稱:副主任護師及以上43名,占2.83%;主管護師324名,占21.36%;護師864名,占56.95%;護士286名,占18.85%。學歷:碩士6名,占0.40%;本科723名,占47.66%;大專680名,占44.83%;中專108名,占7.12%。

2方法

2.1建設非懲罰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標志之一就是創造一個“針對系統+非懲罰性”的環境[5]。我院護理部2003年開始建設護理安全文化[6]:①強調非懲罰性原則,鼓勵當事人或發現人主動上報。②強調及時報告并積極處理,把傷害和影響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處理經驗、改進措施在一定范圍內通報。④分析不良事件時注重系統問題和環節問題。⑤重視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⑥鼓勵上報未遂事件[7],并獎勵杜絕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與流程

護理部修訂完善了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臨床突發事件處理預案、患者身份識別制度、輸血安全制度、預防跌倒管理規范、醫用管道標識規范、病情變化報告流程、各類意外事件緊急處理預案等多項制度和流程。同時,在實習生上崗培訓、新護士崗前教育、在職教育、護理管理等多種培訓計劃中設置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訓內容,讓各層次護士樹立安全觀念,知曉不良事件的防范、分類、應對和報告流程。

2.3制訂標準化上報表格

目前上報內容包括臨床可能發生的護理相關或護士現場發現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種10類的標準化上報表格,見表1。根據事件特點,各類上報表格的報告內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事件發生的日期、時間、地點、患者一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診斷、住院號、護理等級等)、經過描述、嚴重程度、對患者的影響、處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規范報告流程

在上報種類中,除了杜絕未遂事件,其余6種護理不良事件一旦發生,規范的報告流程是:①當班護士立即匯報醫生,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患者健康的損害。②立即匯報護士長。③緊急事件、情節嚴重的不良事件通過電話2h內上報護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內逐級上報至護理部。⑤各級護理管理者口頭或現場指導當事人處理事件,必要時聯系其他部門取得協助。⑥護理部分類登記護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饋

對導致患者傷害的不良事件,護理部要求3d內隨訪事件的處理和后續進展、患者的轉歸等,必要時連續跟蹤事件進展。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所在科室組織護士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護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對上報事件進行匯總討論,從制度管理、制度執行、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部門合作等多方面綜合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獎懲意見(部分由于當事人違反職業道德、主觀態度惡劣或者有意瞞報導致嚴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給予相應的處罰)。根據事件分析和處理的情況,必要時與醫務處、感染管理科、藥劑科、信息科等部門溝通,從醫院管理體系上爭取保障或落實整改措施。已經討論過的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在每月的全院護士長會議上通報,實現信息共享,使一個人發生的不良事件成為大家共同的教訓,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2.6護理不良事件管理與專科護理發展相結合

不良事件的細化分類和深入管理隨著專科護理的發展而進行。例如:壓瘡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發事件中進行報告,被報告的也僅是導致護患糾紛的個別案例。但隨著傷口、造口、皮膚護理各專科護理的發展,壓瘡防范與處理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充實,培訓也越來越全面,醫院成立了傷口、造口專科護理小組,各護理單元都設有小組的網絡成員。壓瘡及壓瘡預警成為護理不良事件的一個類別。同樣,靜脈輸液不良反應作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的重點關注事件、非計劃拔管作為危重癥護理小組的重點關注事件而陸續被單獨分類,分別予以報告、處理與防范。

2.7開發護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2011年依托計算機網絡平臺,開發了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8]。按是否直接發生于個別患者,將護理不良事件分為2種節點,一類直接放在電子病歷的患者節點下,將其基本信息直接帶入表單;另一類放在病區節點下,自動帶入填寫人、填寫病區等信息。再將各類事件在每個步驟中可能出現的要素內容進行分類、羅列,讓填報者以選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錄入,操作簡單方便。同時根據護理管理的三級體系設計上報、查詢、統計的權限,既體現了“非懲罰性”的上報精神,鼓勵當事人主動上報,并保護填報人隱私;又實現了逐級審簽、處理等功能。“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開發,讓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反饋和管理路徑更加方便快捷,數據真實客觀而且便于追溯和統計,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提高(見表2)

3.2護理差錯發生率降低(見表3)

4體會

4.1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提高了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

結果顯示,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后,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率逐年提高。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通常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統、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時收集和發現各種不良事件信息對改進系統、優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義[9]。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建立依托于先進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養需要時間,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營造[10]。在一種無懲罰的環境中,人們才愿意暴露更多的問題,從而更有利于解決問題。通過加強對護理管理者和臨床各級各類護士的培訓,保證整個報告系統的落實,保障患者安全。通過完善制度,制訂預案,改進醫院環境,從制度和系統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獲取數據和填寫,并增加不良事件上報的準確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報率。

4.2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降低了護理差錯發生率

第2篇

1.1一般資料

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患兒3057例,其中1個月~1歲1058例;1~6歲1892例;6歲以上407例。2011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患兒3428例,其中1月~1歲1472例;1~6歲2056例;6歲以上524例。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炎、腦炎、川崎病、過敏性紫癜等。

1.2方法

自2011年5月我科被確定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以后,為了切實落實優質護理服務,履行醫務人員職責,首先轉變了觀念,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和規范了相關內容,將具體措施更加落到了實處。

1.2.1成立了護理安全管理小組

自我科被確定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以后,成立了由護士長為組長,另外2名理論基礎扎實、工作經驗豐富、有責任心和警惕性高的護士作為組員的護理安全管理小組,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并制定了工作標準。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相關知識及護理安全相關制度,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法》等,學習《患者安全十大目標》,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從思想上和理論上強化安全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強安全教育和宣傳工作,強化安全意識。

1.2.2建立健全護理安全制度

啟動了非懲罰性不良事件上報制度,鼓勵護理人員主動上報不良事件,達到≥10%/100張床,對瞞報和漏報者進行處罰,并定期對存在的和潛在的護理缺陷進行討論、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措施,杜絕再次發生。只有規范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才能提高臨床護士的護理安全防范意識,保障患兒的安全,達到管理標準化,從而進一步降低病房護理意外事件的發生,推動優質護理的發展。

1.2.3安全隱患、高危患兒的管理

在護理活動中,對于高危、墜床跌倒、壓瘡風險以及精神異常的患兒,預見性的啟動高危、墜床跌倒、壓瘡風險評估表,根據情況制訂相關的預防措施并積極干預,增設安全提示語:如“小心地滑”、“小心跌倒”、“小心燙傷”、“小心墜床”等警示牌,讓患兒及家屬有一個安全的就醫環境,讓患兒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護理。對于有糾紛苗頭的患兒家屬,除了與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外,盡量滿足其合理要求,防患于未然,把護理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實踐證明,與開展優質護理工作以前相比,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明顯減少。

1.2.4對工作人員的管理

對于資質較淺、服務態度欠佳、理論及操作能力較差的護士,除了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外,更應加大培訓和考核力度,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強化優質服務意識,兒科護理既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護理工作,也是一項綜合性的服務工作,是技術和服務的統一,通過學習,教育、培訓等方式,不斷引導護理人員轉變觀念和優化流程,從理論及技術方面讓他們感到就醫過程的安全,自覺地以病兒及家屬醫生的要求為導向,以他們的滿意為宗旨,提供優質專業的護理服務。

1.2.5加強醫護和護患溝通

強化溝通意識,要求護士在執行醫囑時多與醫生溝通,啟動應急情況下口頭醫囑及疑問醫囑執行流程,發現疑點及時與醫生聯系,確保醫囑執行無誤,保證了患兒的用藥安全。同時,責任護士必須遵循優質護理服務的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對患兒家屬從入院到出院各個環節都有責任護士進行健康指導,包括疾病知識、病情變化、治療過程、各種檢查目的、飲食及護理效果等,及時解決存在的各種護理問題,讓家屬參與到醫療活動中來,保證護理工作安全,對保障醫療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行護理時主動與患兒及家屬溝通,改變以往做得多說得少的缺點,倡導主動問候,首問負責,增加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兒的疾病康復,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從而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工作效率。

1.2.6重點環節的安全管理

細化管理流程,創建安全文化氛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在采血、給藥、輸液、實施各種診療時,必須有兩種以上識別患者的方法,不得只以床號作為識別患兒身份的唯一標識,認真落實患者的安全目標,執行腕帶識別標識制度,完善關鍵流程的識別措施,從最大限度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節假日進行安全檢查,消除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加強物品管理,按管理標準進行管理,達到“一專二及時三無四定”。加強藥品管理,要求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名稱、劑量、方法及常見不良反應,盒裝存放,專人負責,標志醒目。強化院感意識,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及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切實落實手衛生,加強耐藥菌管理,減少和杜絕院感的發生。

1.3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開展優質護理前后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開展優質護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開展優質護理之前。

2.2隨著護理安全文化的開展,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3討論

對于醫院的安全文化一直是整個醫院的核心,也是體現醫院整體和醫護人員的素質與內涵的重要表現,健全相關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醫院發展的重點,同時也是提高醫院的整體水平的重要指標。開展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以“病人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國護理工作會議的重要內容。因此,強化護理安全管理是開展優質護理工作的重點,而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對護理安全工作的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

3.1自2011年5月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在我科全面展開,優化了護理工作流程,公示了優質護理服務項目,切實落實了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兒提供全面、全程、主動、專業、人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護理人員轉變了觀念,優化了工作流程,改變了排班模式,簡化了護理文件書寫,健全了績效考核機制,為患兒提供了連續、無縫隙的護理,夯實了基礎護理,提供了滿意服務,為全面實施安全管理更新了理念,提供了保障。

3.2對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干預,是護理管理的重點,也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標準。

通過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制定健全的病房護理安全質量管理體系,制定出具有兒科特點的護理質量安全標準,堅持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消除了各個環節中的安全隱患,強化了護理人員的理論水平,規范護理人員技術操作,保證了在給患兒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同時,保證了工作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通過對高危患兒、糾紛苗頭人員以及重點護理人員的管理

對人力資源相對薄弱的時間段增設了二線班,保證了患兒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預見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及投訴的發生。

3.4通過溝通協調工作,達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讓患兒家屬能夠有效地遵醫,主動參與到醫療活動中來,對保障醫療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時,醫務人員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認真落實手衛生,有效地杜絕了交叉感染。只有患兒家屬感到就醫環境及就醫過程非常安全,才會真正滿意,這才是我們實施優質護理的最終目標。因此,在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強化護理安全管理,護士對護理安全風險的認識大大得到提高,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安全隱患的認識,有效地減少了護理風險的發生;由于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面臨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也就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大大提升;護理風險減少了,病人的滿意度提高了,從而護士的心理壓力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足夠的重視,充分調動了工作積極性,這也是對優質護理的關鍵點最好的詮釋,同時對醫院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4結論

第3篇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安全;細節護理

作為醫院的一個特殊醫療場所,手術室護理工作涉及較多細節。一旦出現手術室護理缺陷,會給護理質量帶來影響,嚴重還會導致患者出現功能損害、傷殘、死亡等。有研究認為,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細節護理,能對患者生理功能紊亂癥狀進行緩解,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本研究以11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細節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照手術室護理方法的不同,將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中,男31例,女24例;年齡19~65歲,平均(44.8±6.2)歲;平均手術時間(150.1±10.2)min;手術類型:18例普外科,11例骨科,11例骨科,10例婦科,5例神經外科。對照組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19~65歲,平均(44.6±6.5)歲;平均手術時間(152.2±11.0)min;手術類型:16例普外科,12例骨科,12例骨科,8例婦科,7例神經外科。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常規術前檢查、常規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

1.2.1術前護理

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對患者資料進行核對;徹底檢查手術器械、設備、儀器等,確保其運行正常;術前1d加強病房巡視,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減輕其術前焦慮情緒;介紹成功治療的案例,提升治療信心。

1.2.2術中護理

送至手術室后,緊握患者雙手,以親切的目光、溫和的態度消除其負性情緒;麻醉后,對手術部位進行固定,遮蓋不必要暴露的部位,尊重患者隱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術中配合需輕柔、準確、迅速,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1.2.3術后護理

術后認真清潔患者皮膚,并清點手術器械,避免將其遺留于患者體內;開啟恒溫水毯,直至離開手術室;做好外露部位保暖工作;患者清醒后,告知手術順利進行,及時肯定其表現,改善心理狀態;告知術后常見并發癥,做好早期觀察及預防。

1.3觀察指標

(1)手術室護理質量評估采用百分制,包括護士配合、器械準備、儀器管理、消毒隔離,各項分值分別為30分、20分、30分、20分;護理安全最高分為100分[2]。(2)以自制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制,評分包括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χ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均用x-±s表示,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兩組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護理安全直接影響著手術的順利進行及手術療效,需引起高度關注。細節護理是臨床上的一種護理模式,強調充分關注護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促使護理工作更為人性化、規范化。該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將人性化理念貫徹在護理過程中,全面提升職業素養及服務質量,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幫助其解決問題。本研究對觀察組實施手術室細節護理,內容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其中,術前要求做好三查七對,認真核查手術器械、設備等,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能提升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正確認識,緩解負性情緒;術中協助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完成手術,提升配合技能,堅持無菌操作,避免出現醫源性感染;術后做好保暖工作,加強并發癥早期觀察及預防,可提升患者生命質量,促使其盡快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與文獻[3]結果相似。提示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輔以細節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提升護理質量。此外,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應用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有效性和優越性。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輔以細節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提升護理質量評分,改善護理滿意度。

作者:廖春蓮 李春玲 單位:江西省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57-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香蕉热狠狠综合|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永久不封国产毛片AV网煮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邱淑芬一家交换|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 富二代官网下载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美女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可以看的毛片网站| xxxx中文字幕| 妞干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看|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最新欧美一级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艹逼视频免费看|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李老汉的性生生活2| 国产一级黄色网| 香蕉视频a级片| 好爽好深胸好大好多水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 一道本不卡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