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人文關懷論文范文

人文關懷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人文關懷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人文關懷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關懷對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的陽光,以此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關懷對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因此,在語文課堂上,除了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外”,更應當引導學生在凝重而厚實的人文氣息里接受熏陶,讓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的陽光,以此影響學生的心靈和品德,為學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一、打破“一言堂”的格局,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多元化的社會,因此信息獲取的途徑也是多元化的,這就使教師不再擁有知識上的“絕對權威”,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應走下“神壇”,由課堂的灌輸者、領導者、訓練者變為課堂商討者、組織者、引導者、以恢復平民色彩;也應當認識到相對于文本,教師與學生同樣是習得過程的參與者,不存在高低之分,師生應一起審美、品美、賞美、共同探討生命價值、哲學精神、人文關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培養學生獨立體驗思考的能力,多角度、多側面解讀。增加學生問教師答、學生問學生答的教學環節。實現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平行交談,真誠溝通,民主協商,甚至共同成長。這種平等對話也是師生雙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對話,是相互信賴氛圍下的啟迪,也只有這中種平等對話才能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理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二、以人文精神為底蘊,尊重個性意識,珍視獨特體驗,享受審美情趣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基于讀者生活閱歷,思維品質不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對文體理解有很大差異。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應尊重讀者的個性和主體意識,打破標準答案“一元化”的思維定式。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自主探究,搭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充分體會,抒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多為名家名篇,大多文質兼美,提升審美境界;“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如在教學中多采用對比性教學,換位思考法和歷史再現法等。讓學生自覺地走進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讓作品中人文的魅力塑就他們良好的思想品質、道德品質、個性人格和審美情趣。

三、讓課堂充滿詩意,讓人文旗幟高揚

讓課堂充滿詩意,就是讓語文課堂像詩一樣激情飛揚,像詩一樣蘊含豐富,像詩一樣意境優美,像詩一樣充滿想象和創造。一言蔽之,讓人文的旗幟高高飄揚。

詩歌,是情感的精靈。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激情飛揚的情感磁場,就會有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第二部分是生活悲劇中最令人心碎的地方,也是最令人感動之處,在這部分我和同學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朗讀,當讀到“我已經懂得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時,音樂《懂你》緩緩響起,學生的眼中噙滿淚水……。在音樂結束后,我問大家讀懂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出了他們對母愛的詮釋和對人生的感悟。讀人也就是讀自己。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它發自內心,難以忘懷。詩歌,是美神的種子,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優美的意境,也就有了審美空間。教學《音樂就在你心中》要求從不同的音樂中體味不同的意境。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美,在播放《春江花月夜》時,深情朗讀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使學生在詩意的引導下展開想象,在異度的審美空間飛翔。

詩歌,是靈感的造化,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想象的飛越,就會有創造的火花,如古詩賞讀課,可以引導學生為詩配畫、配樂、編配美麗故事,以開啟學生的想象力,點燃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

在充滿詩意的課堂上,有激情的燃燒,有審美的空間,有想象的飛躍,有創造的火花……有人文的旗幟高高飄揚。

四、召喚人文意識,理性提升更深切的人文關懷

人之可悲,不僅在不知感動,更在感動之后無所適從。因此,在學生感動之后再重錘敲擊,將感動提升到理性認識。以教授《我與地壇》為例,在師生聲淚俱下的閱讀后,給學生提出下面問題:“作者把他用全部生命力感悟到的寶貴的東西傳達給我們,用他的苦難提高了我們對生命的認識,請談談你閱讀全文后獲得最深的感悟:“生命是不朽的”“當困難到來的時候,你別無選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家”“人生的過程此結果更富有意味,這是人對自身、對有限的根本上超脫”等。

第2篇

教師的工作以德為先。一個在品德上被學生輕視的教師是極其缺乏說服力的。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形成了優良的師德,許多師范學校都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校訓。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可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種純正的教育力量。教師的品德、人格魅力是教師人文關懷的核心源泉,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師德不僅體現在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一般要求上,還體現在教師與學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學活動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在以其個人魅力和道德情操無形地激勵和引導著學生。這一點,對于教授人文課程的大學語文教師而言尤其重要。一個具有人文情懷的大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為學生服務的基本觀念。同時,應該具備專業精神,即以敬業為支撐的對教師工作持久、旺盛的熱情,對所教授的科目真誠的熱愛和對學生的滿腔熱忱,在教學活動中,有自我實現的體驗和快樂。這些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只有具備這種素質的大學語文教師,才能塑造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關懷的基礎是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施舍。具備這種素質的教師才能充分認識到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與學生進行真誠平等的對話,重視并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教師必須要善于創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個體潛能得以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創設各種條件,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分析問題,鼓勵學生不囿于固有的評判模式,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這種課堂氛圍中的師生關系是巨大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力量,對學生人格培養和人文情懷塑造具有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構建充滿情感交流的課堂環境。實踐表明,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帶有一定的情緒化、感情化色彩,對喜歡的教師、喜歡學的課程,能夠更投入地聽講。大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與管理中,一方面要以嚴謹的教學態度感染學生,同時也要注意從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想,充分表達出一種對學生無條件的關心、保護和同理心。在高校中,具備這種人文關懷精神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追捧的,他們良好的道德風范在學生中口口相傳。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取得了學生的情感信任,這種信任會幫助師生之間建立彼此深為信賴的人際關系,使情感教育巨大的能動力量得以充分發揮。

二、結合課程,多角度、全方位貫徹人文關懷

首先,課堂上,結合大學語文課程特質,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強課程感染力。多媒體信息容量大,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圖形、靜止的畫面以及活動影像傳達信息,以其豐富性和表現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語文課程承擔著傳播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任務,教學內容極其豐富。在大學語文課堂上積極使用多媒體,以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逼真的生活場景等生動地再現文本的意境之美、音韻之美和精神之美,幫助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情懷,為課堂教學進一步容納人文內涵提供助力。比如,講《論語》時,可以用水墨畫展示孔子形象,用篆刻等各種字體展示文章內容,用孔廟、孔府的圖片和視頻等激起學生內心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做講解,效果會好得多。講《春江花月夜》時,可以通過播放月夜春江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由此同詩人遐思冥想,與詩人一道探索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理解詩人“哀而不傷”的人生情懷,再現當初盛唐詩壇的燦爛光華,促成學生與文本心靈交流,進一步理解詩之旨趣,使大學語文成為塑造和培養人文的關懷課程。其次,充分利用課間和課后的時間。課堂并不僅僅局限在上課時間的教室內。課間、課后時間都是課堂的延伸。在課間休息時,教師應該走下講臺,多與學生聊天,感知他們的喜怒哀樂,以同理心聽取他們的疾苦,對意志消沉的學生多鼓勵多贊揚,將一些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上課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師責任的終結,課后也同樣是課堂的延伸。課堂上教師發現有問題的學生,或者主動與教師溝通的學生,教師都應該在課后與他們保持聯系,可以請學生到自己的家做客、談心等等,幫助他們理清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與學生線上交流,及時對學生的困惑加以指導。這些雖然并不一定是教師必然的本分,但是如果教師能認真去做,學生會受益匪淺。第三,適當組織學生參加與大學語文課程相關的社會實踐。如,組織讀書會、圖書漂流、國學講座等積極向上的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這些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豐富和活躍了大學生的業余生活,更能夠滿足大學生歸屬和交往的需要,是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載體。第四,指導學生鍛煉交往能力,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人格的發展與塑造過程是個體實現社會化的過程,是個體與他人、集體以及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健全的人格只有在與人交往中才能體現出來。教師要指導大學生擴大良往面,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把自己融入社會,從而對自己的人格成長偏誤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這方面,“中國紅十字會心靈陽光工程”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YTL青少年生活教育課程系列叢書》,一共有以下幾本:《自我形象——他人眼中我為誰?》《應對沖突——如何解決沖突》《男孩女孩——為什么真愛需要等待?》《學會生活學會愛》《人際交往——友誼,我與他人的關系》《預備婚姻——是愛,還是別的什么》。

三、學習心理學知識,并身體力行地幫助學生

第3篇

利用柏拉圖分析法分析50例患兒的調查問卷,通過咨詢臨床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專家,整理分析相關文獻資料,將影響出院隨訪滿意度的不良因素列出,然后按數據依次序排列,出現次數最多的要因居首,最少的居末,以百分比顯示每一個要因在整體中所占的比例,詳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傳統隨訪方法病人不滿意的根源在于未以人為本尊重、愛護病人,未提供針對性的服務,隨訪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完成任務。

2改進后實施方法

運用人文關懷式隨訪方法,選調熟知本專業知識、溝通能力強、資歷深的護理人員作為出院隨訪的負責人,在隨訪前對隨訪護理人員進行疾病、化療方案、人文關懷、溝通禮儀等方面的培訓,然后了解患兒的家庭背景,制作隨訪調查表,依據患兒情況在患兒出院7d內用電話隨訪的形式對患兒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患兒再次入院維持治療時由專人運用制定的調查表對患兒家長就治療依從性、焦慮情緒、對護理隨訪工作滿意度3個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3結果

3.1不同隨訪方式護理患兒治療依從性比較(見表1)3.2不同隨訪方式家長焦慮程度比較(見表2)3.3不同隨訪方式患兒家長對護理隨訪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見表3)

4討論

通過對傳統出院隨訪方式進行調查,運用柏拉圖分析其作用缺失原因顯示,主要問題存在于服務態度、病人關愛、滿足需求及護理知識幾個方面,病人普遍對傳統隨訪形式不滿意,無針對性,隨訪大多是問候,沒有真正起到作用。隨訪人員由于長期以來工作模式的影響對出院隨訪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隨訪工作沒有標準的流程遵循,只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鑒于以上情況,我科針對出院隨訪工作做了進一步改進,即在出院隨訪中注入人文關懷理論。表1~表3結果顯示:在出院隨訪工作中持續運用人文關懷在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緩解患兒家長焦慮情緒、提高病人及家長的滿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同時,我科自2011年被評選為第一批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病房后,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提高護士的關懷能力。何嬌等[7]調查顯示,創建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病房前后護士關懷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司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1区2区3区| 免费无码成人片| 色婷婷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性芭蕾k8经典|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污黄视频在线看|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绿巨人app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观看|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97av在线播放|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不卡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亚洲热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免费观看性欧美一级|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可播放的欧美男男videos| 美女把屁屁扒开让男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