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工程測量大學論文范文

工程測量大學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工程測量大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工程測量大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工程測量,應用,研究

 

1.概論

傳統工程測量技術的服務領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業,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測量儀器的智能化,數字化測繪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攝影測量與遙感(RS)以及數字化測繪和地面測量先進技術的發展,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的逐漸自動化、實時化和數字化,工程測量的服務領域也應進一步延伸,以滿足不斷提高的社會需要。

2.工程測量中的數字化技術

2.1地圖數字化技術

在建立各種GIS系統時,對原有地圖進行數字化處理,在建庫工作中占據了相當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測繪部門都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財力。對于已有紙制地圖,若其現勢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滿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數字化儀將其輸入計算機,經編輯、修補后生成相應的數字地圖。當前有手扶跟蹤數字化和掃描矢量化兩大類儀器,針對大比例尺地形圖,大多數掃描矢量化軟件能自動提取多邊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對地圖進行數字化處理。論文格式。

2.2數字化成圖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工程圖的測繪是傳統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常規的成圖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業艱苦,作業程序復雜,同時還有繁瑣的內業數據處理和繪圖工作,成圖周期長,產品單一,難以適應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論文格式。而數字化成圖技術具有精度高、勞動強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應用、易于等特點。目前,數字化成圖技術有內外業一體化和電子平板兩種模式。內外業一體化是一種外業數據采集方法,主要設備是全站儀、電子手簿等,其特點是精度高、內外業分工明確、便于人員分配,從而具有較高的成圖效率。論文格式。

3.數字測繪在數字地球中的應用

簡言之,數字地球就是把經濟和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載于一個統一的地理坐標框架中按數字的形式存貯于計算機,任何機構或個人均可通過網絡通訊技術,足不出戶便獲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數字地球是一個十分龐大的系統工程,技術復雜,涉及部門多,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或團體能單獨承擔,它需要地球科學、信息科學,空間技術才眾多應用部門的配合。測繪作為地學和信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間基礎信息的獲取、處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信息貨物等工作已歷史地落在測繪工作者肩上。可以說,數字地球始于測繪。我國測繪部門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對傳統測繪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的數字化改造。傳統的光學定位技術已被光電技術,GPS技術所取代,傳統的白紙測圖已被數字測圖和地理信息系統所取代,以地面測量為主向以衛星定位(GPS)、衛星遙感(RS)測繪等高技術為主的對地觀測方面轉變,被動的靜態測量向動態的實時測量方面轉變測繪部門在數字地球基礎框架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國A級、B級GPS網;完成了全國1:100萬、1:25萬基礎地理數據庫和數據服務設施;建立了國情和省情綜合地理信息系統,研制成功了從遙感立體影像自動建立數字地面模型的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研制成功了數字高程模型(DEM)、數字正射影像(DOM)、數字線劃圖(DLG)、數字柵格圖(DRG)等“4D”產品生線。數字地球的雛形已經形成。

4.工程測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術

GIS是集計算機科學、空間科學信息科學、測繪遙感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學科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已成為多學科集成并應用于各領域的基礎平臺和地學空間信息顯示的基本手段與工具。其技術優勢不僅在于它的集地理數據采集存儲、管理、分析、三維可視化顯示與成果輸出于一體的數據流程,還在于它的空間提示、預測預報和輔助決策功能。目前,GIS不僅發展成為一門較為成熟的技術科學,而且已經成為一門新興的產業,在測繪、地質礦產、農林水利、氣象海洋、環境監測、城市規劃土地管理、區域開發與國防建設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數據庫、內外一體化測圖、掃描矢量化及全數字攝影測量等技術,為專業信息系統提供及時、準確、標準化、數字化的基礎空間信息,以建立各類專業信息系統,從而實現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

5.工程測量中的數字攝影測量技術

數字攝影測量是基于數字影像與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應用計算機技術、數字影像處理、影像匹配、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航空攝影測量是大面積、大比例尺地形測圖、地籍測量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可以提供數字的、影像的、線劃的等多種形式的地圖產品。全數字攝影工作站的出現,加上GPS技術在攝影測量中的應用,使得攝影測量向自動化、數字化方向邁進。隨著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的應用,攝影測量產品已經從影像圖等向4D產品轉化,為建立各類專業的信息系統和基礎地理信息平臺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保證。

6.工程測量中的遙感( RS)技術

遙感(RS)技術由于大面積的同步觀測、時效性、數據的綜合性和可比性及經濟性等優勢,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譜航空攝影和高分辨率的遙感衛星將成為對地觀測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種中小比例尺地形圖都可以利用遙感影像來獲取,為應用于工程測量領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圖、地籍圖以及各種大、中、小比例地形圖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7.工程測量中的3S集成技術

3S(GPS、GIS、RS)技術的結合,取長補短,是一個自然的發展趨勢,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個大腦,兩只眼睛”的框架,即GPS與RS為GIS提供區域信息及空間定位信息,而GIS進行相應的空間分析以便從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進行綜合集成,使之成為科學的決策依據。諸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圍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長等,而3S技術為該類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數據及信息采集、分析處理、表達決策的工具。

8.結語

伴隨著測繪新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工程測量必將朝著測量內外作業一體化、數據獲取及處理自動化、測量過程控制和系統行為智能化、測量成果和產品數字化、測量信息管理可視化、信息共享和傳播網絡化的趨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俊勇,胡建國.GPS技術的新進展[J].測繪工程,1996,(2).

[2]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統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3]李青岳.工程測量學[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

第2篇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1

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2

[論文摘要]20世紀末,隨著傳統測繪技術向數字化測繪技術轉化,工程測量學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著重闡述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給工程測量學帶來的變化。

[論文關鍵詞]數字化 工程測量 應用

中圖分類號:K82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大量投入運用,在工程上可以利用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系統軟件來實現測圖的自動化控制即數字化測圖。隨著數字化測圖技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工程例如:水電工程、土地規劃管理、城市土地規劃、環境工程和軍事工程等部門開始使用該項技術。工程測量學科是一門應用學科,它是直接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緊密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激光技術、空間技術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以及測繪科技本身的進步,為工程測量技術進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有力地推動和促進工程測量事業的進步與發展,使工程測量的技術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一、數字化測圖的組成及功能

(1)數字化測圖系統構件。

主要由數據采集系統:全站儀或高精度GPS;數據后期處理系統:計算機和軟件件;圖件輸出系統:工程打印機這三大部分組成。

( 2)數字化測圖系統功能。

主要有數據采集與輸入;地圖編輯;空間數據管理;空間分析;地形分析;數據顯示與輸出等功能。

二、先進的測量儀器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80年代以來出現許多先進的測量儀器,為工程測量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如:光電測距儀、精密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電子水準儀、數字水準儀、激光準直儀、激光掃平儀等,為工程測量向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工程控制網布網、地形測量、道路測量和施工測量等的作業方法。三角網已被三邊網、邊角網、測距導線網所替代;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代替三、四等水準測量;具有自動跟蹤和連續顯示功能的測距儀用于施工放樣測量;無需棱鏡的測距儀解決了難以攀登和無法到達的測量點的測距工作;電子速測儀為細部測量提供了理想的儀器;精密測距儀的應用代替了傳統的基線丈量。激光水準儀、全自動數字水準儀、記錄式精密補償水準儀等儀器的出現,實現了在幾何水準測量中自動安平、自動讀數和記錄、自動檢核測量數據等功能,使幾何水準測量向自動化、數字化方向邁進。激光準直儀和激光掃描儀在高層建筑施工和大面積混凝土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儀器。國產JDA系列多功能自動激光準直儀,具有6種自動保持精度的基準,可用于高層和高聳建筑的軸線測控;滑模測偏、測扭、水平測控;構筑物與設備安裝放線控測;各類工程測平,結構變形觀測等。陀螺經緯儀是用于礦山、隧道等工程測量的另一類主要的地面測量儀器,新一代的陀螺經緯儀是由微機控制,儀器自動、連續地觀測陀螺的搖動并能補償外部的干擾,觀測時間短、精度高,如Cromad陀螺經緯儀在7min左右的觀測時間能獲取3″的精度,比傳統陀螺經緯儀精度提高近7倍,作業效率提高近10倍,標志著陀螺經緯儀向自動化方向邁進。

三、數字化測圖的作業模式,作業過程和優點

(1)數字化測圖的作業模式

①電子平板作業模式:該模式是將筆記本電腦通過電纜與全站儀連接,觀測數據直接進人電子平板在成圖軟件的支持下,現場連線成圖。②繪制草圖作業模式:該模式是在全站儀采集數據的同時,繪制觀測草圖,記錄所測地物的形狀并注記測點編號,內業將觀測數據輸入電腦,在測圖軟件的支持下對照草圖連線及圖形編輯。③碎部點編碼作業模式:該模式是按照一定的規則給每個所測碎部點—個編號,即一個編號對應一組坐標(x、Y、z),內業將數據輸人電腦,在成圖軟件的支持下,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測點連線形成圖形。

(2)數字化測圖的作業過程

①數字化測圖的外作業應當盡量利用當地環境中的自然分界作為劃分界限,例如可利用道路,水流等進行地形圖的測繪,這樣做的好處既劃分了測圖的單元也減少了接邊的問題。

②避免過多使用鋼尺量測,因為人工用皮尺等量取的速度遠比不上用全站儀所測量的速度,而且使用全站儀精度也會比人工量取高很多。

③外業作業時,重點在配合上,如果測繪人員不在測站可視范圍,則應該使用對講機來傳遞信息,跑棱鏡的人要將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數據點信息及時報告給測站人員,以確保數據記錄的真實性。

④數字化測圖時,應當加強檢驗校核。特別是在測區遠離內業地點時,必須制定相關措施來檢驗校核數據。

⑤外業作業對數據進行采集時,要時刻注意地形地貌的變化,對其應進行詳細地記錄,避免在內業數據處理時產生問題。

(3)數字化測圖的優點

不同的內外業一體化測圖系統,其硬件設備的配置和軟件的功能可能有較大差別。但任何一個成圖系統,與以往的白紙測圖相比,都具有下述明顯的優點:

(1) 勞動強度小,自動化程度高。

(2) 精度高。

(3) 信息量大。

(4) 信息存儲,傳遞方便。

(5) 便于成果更新。

(6) 能夠滿足各種不同的用圖需要。

四、數字化測圖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1)碎部測量

在測量的過程中,碎部點的取舍和測量至關重要,不必要測過多的點位,測點太多,造成成圖密集,且有可能把一些不必要的點位包含在其中;當然也不能測點太少,測點太少則有可能沒有把握到該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要進行碎部測量,應該注意:

①較為規則的建筑物(正方形形狀)的只對其測三點,第四點的點位測設可由電腦來完成,如果采取這種辦法就要求草圖繪制人員必須進行事先的觀察,在觀察時應注意:有些建筑物可能初看比較的方正,但實際是不規則的多邊形形式,這種情況就必須對全部點位進行實測。

②對于不規則的地貌在測設工程中應盡量能多測一些點,因為傳統測圖時可由手工來更改或表述細節的變化,而計算機的模擬則無法做到真實并且全面的反映這些實際的地形的。

③在碎部測量中,存在的某些重要的無法通視的觀測點,應當利用一定的位移來替代觀測或者需要通過舉高支桿來觀測,這樣的點非常重要,需要測繪人員在草圖上詳細注記。

(2)數字化測圖的內業數據處理

內業數據處理的過程,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及相應的軟件系統對全站儀采集來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的預處理,并自動快速生成圖形,經修改編輯后通過繪圖儀輸出打印成圖。主要用的成圖軟件有南方CASS和清華三維等。

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工程圖的測繪,是城市與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常規的成圖方法是一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的艱苦的野外工作,同時還有大量的室內數據處理和繪圖工作,成圖周期長,產品單一,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和現代化工程建設的需要。

隨著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的應用和GEOMAP系統的出現,把野外數據采集的先進設備與微機及數控繪圖儀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從野外或室內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圖形編輯和繪圖的自動測圖系統。系統的開發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圖、工程地形圖、帶狀地形圖、縱橫斷面圖、地籍圖、地下管線圖等各類圖件的自動繪制。系統可直接提供紙圖,也可提供軟盤,為專業設計自動化,建立專業數據庫和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打下基礎。

五、GPS定位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80年代以來,隨著GPS定位技術的出現和不斷發展完善,使測繪定位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為工程測量提供了嶄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長期以來用測角、測距、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確定3維坐標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技術所代替,同時定位范圍已從陸地和近海擴展到海洋和宇宙空間;定位方法已從靜態擴展到動態;定位服務領域已從導航和測繪領域擴展到國民經濟建設的廣闊領域。在我國GPS定位技術的應用已深入各個領域,國家大地網、城市控制網、工程控制網的建立與改造已普遍地應用GPS技術,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線路、地下鐵路、隧道貫通、建筑變形、大壩監測、山體滑坡、地震的形變監測、海島或海域測量等也已廣泛的使用GPS技術。隨著DGPS差分定位技術和RTK實時差分定位系統的發展和美國AS技術的解除,單點定位精度不斷提高,GPS技術在導航、運載工具實時監控、石油物探點定位、地質勘查剖面測量、碎部點的測繪與放樣等領域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六、數字化測圖展望

綜上所述,隨著傳統測繪技術向數字化測繪技術轉化,工程測量科技進步很大,發展很快,取得了顯著成績,21世紀是科學技術的世紀,是信息社會的世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數字化時代以出乎人們預料的速度向我們走來,由此也產生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方法。地形測量計算機成圖技術進步很大、發展很快,取得了顯著成績,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大力促進工程測量技術方法與手段的更新換代,積極推廣和應用,充分利用GPS技術、數字化技術、攝影測量技術,把傳統的手工測量向電子化、數字化、自動化方向發展。不久的將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科技、新理論應用于測繪工程。

參考文獻:

[1]鄭漢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和我們的對策.北京測繪,1996(l).

[2]洪立波.我國城市測量技術發展與成就.測繪工程,1998(3).

[3]楊光,于野.城市基礎電子地圖庫的建立.中國測繪,1998(2)..

第3篇

    論文摘要:《建筑工程測量》具有涉及面廣、實踐性強、技術發展迅速等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解決課時少而教學任務重這一問題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刪減有些過時不用的章節,讓學生自學或進行大概講解;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打破常規,采用互動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自覺動手,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針對測量儀器更新快這一問題,教師應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掌握發展動態,讓學生了解有關知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地條件,讓學生盡量多參與實踐操作。

    針對建筑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經過幾年的測量教學實踐,隨著教材內容、測繪技術、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和提高,筆者就目前測量教學情況得出幾點體會,并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學內容

    1.理論教學

    該課程教學主要內容為測量學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測量儀器的認識與使用、測量技術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應用。

    專業的發展、專業課程的增多,導致每門課程的課時數減少,而測量學發展速度更快,新的測量技術、測量儀器不斷產生,在較少的教學時間內來完成測量教學任務,教學質量是難以保證的。

    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之前,根據測量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需要,確定授課的重點、次重點、一般了解和選學內容。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應本著“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技能訓練,兼顧測繪新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對課程內容作必要的調整,如在水平角觀測中重點介紹DJ6經緯儀的使用;刪減測量誤差傳播率、測繪地形圖的部分內容。選擇那些在施工中應用最廣泛的內容進行重點精講,同時安排相應的實驗教學內容;對在施工中應用不多的內容則進行簡單介紹,不安排實驗;對教材上那些已經過時不用的內容則不講授,讓學生自己看書了解。

    2.實踐教學

    《建筑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課間實訓和綜合實訓構成了該課教學的實踐環節。通過課間實訓和綜合實訓,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實踐,對技能的培養十分重要。

    課程強調測量知識在建筑工程中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將所學測量知識上升為應用能力,在實踐課中鍛煉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具體能力結構為:掌握測量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夠進行測量基本工作、小地區控制測量及計算點位坐標的能力,初步測圖、識圖和用圖的能力,運用現代測量儀器進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線和高程傳遞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1.理論教學

    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上,應力求改變過去那種以灌輸為主的常規教學方式,普遍采用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將講課、自學、討論、答疑等有機地結合起來。

    《建筑工程測量》的教學方式有課堂講授、習題課、演示課、實訓等,各種教學方式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每種教學方式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戰場,針對測量課時少、教學信息量相對增加的現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合測量教學的要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和現場模擬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顯著。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由被動聽變為主動學,這就需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掛圖、儀器并用的教學手段來講解水準測量、角度測量的原理和所用儀器的使用,學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識信息量大;對于圖表多、計算公式多的情況可結合掛圖、投影儀;對放樣部分,可結合實際工程,有機會帶學生現場參觀實際放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這樣多種教學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課堂授課環境,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實踐教學

    在實踐教學上,應以實物教學、演示教學、現場教學等為主。

    (1)實物教學——通過對實物的講解,使學生較為直觀地掌握知識,如在講授“測量儀器的構造”時,采用這種方法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演示教學——《建筑工程測量》課的教學過程中,有大量的儀器使用教學,采用演示教學的方法是本課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如在講授“測量儀器的使用”這一內容時,就現場演示儀器的操作方法。

    (3)現場教學——在講授“施工測量”時,聯系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場地,現場講授施工測量方法,這也體現了教學與生產以及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要求。

    (4)生產實踐教學——通過生產實踐,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的需求,從而激發其求知欲。同時,參加實際的測量生產任務,有助于學生測量技能的提高與綜合能力的訓練。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學生在建筑施工場地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測量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應安排一周的建筑工程測量實習。根據測量工作的特點,強調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集體觀念,刻苦鉆研、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融入了行業職業道德的教育。

    三、測量教學儀器與場地

    測繪儀器更新較快,性能不斷提高。但各校的測量教學儀器基本上還是“老三儀”(水準儀、經緯儀、平板儀),由于測繪儀器發展較快,目前這些測量儀器在建筑工程中應用相當少,不適合市場的需要,部分儀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測量:水準儀由DS3微傾式水準儀向自動安平水準儀發展;距離測量由原先的鋼尺量距向光電測距儀發展。因此,各校應加大測量儀器設備的更新,讓學生及時掌握先進儀器的發展動向,了解有關的操作。

    測量實驗應有一個典型的實習場地,地形比較豐富,有利于動手能力的培養,但目前我校實習場地不固定,由教師臨時決定,學生缺少鍛煉的機會。

    四、課程考核

    考核內容分為理論、操作、平時三部分,各占總成績的50%、30%、20%。

    在理論考核中,除了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掌握程度,還增加了一些實踐操作內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測量》課的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一環節直接關系到學生理論知識向實際動手能力的轉化,關系到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目標的實現。在操作技能的考核過程中,不僅要考核學生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對測量儀器構造的了解、對測量儀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況、對常規測量的觀測方法和記錄方法以及觀測成果的計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測量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應用的問題,以考核學生對施工測量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測量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及素質的協調發展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的綜合培養,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魏靜,李明庚.建筑工程測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楊曉平.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手冊.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3]周建鄭.建筑工程測量技術.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色多多视频在线观看|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波多野结衣丝袜美腿|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女教师合集乱500篇小说|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欧美三级黄视频| 亚洲欧美丝袜综合精品第一页|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91嫩草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www.99精品| 川上优最新中文字幕不卡|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日本口工全彩漫画| 久久国产精品偷| 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 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