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療知識科普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治療情況:口服1種藥物101例(36.1%),≥2種179例(63.9%);血糖檢測:控制不佳123例(43.9%),反復多變74例(26.5%),基本穩定28例(10%),正常55例(19.6%)。治療依從性與相關知識的調查分析:治療依從性普遍較低,女性比男性更低,男女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颊邔μ悄虿∠嚓P知識的知曉率較低,多數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明顯缺乏。見表1和表2。
本次調查發現,農村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普遍低,特別是治療的依從性較低,其優良率29.6%,女性更低。58.2%的患者對血糖的正常值不清楚,30.7%的患者回答模糊不清,僅11.1%的患者回答正確;63.2%的患者不了解低血糖的癥狀,67.9%的患者不知道低血糖的自我急救方法。統計發現,本組調查對象的糖尿病并發癥的比例較高。
導致糖尿病知識知曉率和治療依從性低的主要原因:①缺少衛生科普宣傳力度:當地政府對農村地區的衛生科普宣傳的投入力度不足,導致社區科普宣傳活動減少,居民缺乏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途徑。調查顯示,不同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的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具有明顯差異,特別是與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有密切關系。文化程度越低,經濟收入越少,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越差。本資料統計,50%的文盲或小學文化程度的患者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藥物治療、飲食控制、血糖監測了解甚少。一些家庭經濟條件差的患者,經常出現擅自減藥或減少服藥次數,甚至停藥,導致血糖反復波動,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嚴重影響了生存質量。②醫療保障薄弱:大多數農村患者的社會保障力度較低,特別是醫療保障的力度明顯低于城鎮職工,醫療費用的自付比例較高。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和血糖的監測,醫療費用的支出較高,對收入較低的農村患者來說難以承受,影響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特別是文化程度低的女性患者治療依從性更差。③患者的自身因素:有些老年人身患多種疾病,除了糖尿病外,還有其他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白內障、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腦卒中等,治療費用大,療效不明顯,失去繼續治療的信心。另外,老年人的記憶力較差,對藥物劑量、使用方法和服藥時間記憶不清,導致誤服、漏服、多服,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就會停藥,甚至放棄治療。④醫務人員告知不全:就診時醫生對患者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及藥物的不良反應交代不清,一旦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時,患者就會對醫生的診治產生疑慮,對藥物產生畏懼心理,就會擅自停藥或改藥。另外,醫生對患者的飲食控制、服藥頻次、數量、時間等相關信息告知不全時,常常會影響患者的遵醫行為。
有人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取決于自我管理的好壞[3],為此,筆者建議應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強社區健康教育:地方政府應加大對社區衛生科普的投入,衛生部門應借助村委會、居委會平臺,大力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科學素養和保健意識。活動形式要豐富多彩,內容要通俗易懂,便于農村居民的理解、記憶、參與。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吸煙是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4]。本調查對象中,男性患者中79例有長期吸煙史,其中86例并發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開展社區衛生科普宣傳時,加強宣傳吸煙對人類的危害性,強調控煙行為的重要性,幫助人們建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糖尿病和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②建立良好醫患關系:醫務人員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提高服務質量,耐心細致地向患者交代清楚用藥的細節和病情的演變,使患者對治療產生安全感。并針對老年患者記憶力差、健忘等特點,在制定治療方案時要盡量簡化,盡可能減少服藥次數和種類。根據病情和經濟狀況,篩選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小、相對廉價的藥物進行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要反復強調堅持服藥、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的重要性,要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治療必須持之以恒。③加強社區慢性病的管理:農村地區的糖尿病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常在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就診時發現。因此在給居民進行健康檢查時,將血糖檢測作為常規項目,減少漏診的可能。本調查中有不少患者伴有多種及不同程度的慢性并發癥,預后較差,這些患者應列入重點關注的對象。糖尿病的綜合治療和管理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反復不斷進行的工作,應加強隨訪與反饋[5]。因此,在開展社區慢性病管理中應把糖尿病列入社區重點管理的對象,通過全科團隊下鄉、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熱線電話、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等形式,加強與患者的聯系,并通過電子信息化管理,加強病情監測,減少遠期大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④加大農村醫療保障的力度:調查顯示,由并發癥產生的醫療費用要占糖尿病患者終身醫療費用的70%~80%[6]。政府應加大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力度,提高農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自覺進行血糖的監測,對防治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十分重要。
作者:朱祖紅陸明霞徐芳單位:上海市奉賢區金匯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這些血淋淋的教訓警示我們,醫學知識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過醫學科普知識的傳播,我們可以有效地避免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對于可治療的疾病,能夠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預后;對于不能治愈的疾病,也希望能正確調整患者和家屬的預期,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投入,使社會更安定。
目前,我國國民健康素質亟待提高,健康科學知識的普及任重道遠。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約為 54.4 萬人,平均每分鐘猝死 1 人,居全球之首。同時,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極低,能夠經搶救而存活的患者比例不到 1%,遠低于發達國家 2%~15% 的猝死搶救成功率。究其原因,主要與我國民眾急救培訓普及率低下,自救與互救能力缺乏,無法在猝死發生的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有關。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公眾急救技能的普及率為 25%、瑞典為 45%、澳大利亞為 50%、日本中學生為 92%、新加坡為 20%、中國香港為 18%,而在我國大陸,民眾急救技能的普及率還不到1%。再比如,我國目前有 700 萬腦卒中患者,并以每年 200 萬人的速度增長。照此估算,我國平均每分鐘有 5 人發生腦卒中,其中 3 人死亡,存活者則會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同時,我國腦卒中的死亡率是歐美國家的4~5倍,是日本的 3.5 倍,超過印度、泰國等發展中國家,且以每年 8.7% 的速度增長。
這些“顯著差異”,很大程度上與我國民眾自身健康知識缺乏,不懂得疾病預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了解疾病的“預警信號”,以及發病后沒有及時就診、及時治療有密切關系。
專家門診 科普講壇
不僅要會看病還要會做科普
好醫生:
本欄目由《大眾醫學》雜志與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共同主辦
郭樹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急
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醫學科普分會醫學媒體聯盟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醫學科普分會主任委員、災難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專 家 簡 介
關鍵詞 糖尿??;社區管理;血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有人隨訪了98658例成年人,結果顯示,2010年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男性12.1%,女性11.0%,城市居民的患病率14.3%,農村居民10.3%,而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明顯偏低,約3/4的糖尿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時診治,糖尿病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加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疾病管理,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至關重要。2010年隨機抽取轄區內糖尿病患者280例進行現場調查和社區管理的探討,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隨機抽取轄區內8個村委會和4個居委會的>40歲糖尿病患者280例,男108例(38.6%),女172例(61.4%);年齡40~49歲41例(14.6%),50~59歲103例(36.8%),60~69歲74例(26.4%),>70歲62例(22.2%);文化程度:文盲25例(8.9%),小學79例(28.2%),初中119例(42.5%),中專以上57例(20.4%)。
方法:課題組成員集中培訓,確定調查時間節點,使用自制調查表,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0份(93-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及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結果
生活習慣:有吸煙嗜好79例(28.2)%,飲酒嗜好66例(23.5%),煙酒嗜好69例(24.6%),喜歡甜食133例(47.5%),重口味76例(27.1%),喜歡運動57例(2013%)。
糖尿病程:1~4年68例(24.3%),5~9年121例(43.2%),>10年91例(32.5%)。
遺傳史:有明顯遺傳史39例(13.9%),無遺傳史46例(16.4%),不清楚195例(69.7%)。
合并癥:高血壓82例(29.2%),冠心病53例(18.9%),糖尿病足7例(2.5%),白內障33例(11.7%),腎功能不全29例(10.3%),腦卒中33例(11.7%)。
治療情況:口服1種藥物101例(36.1%),≥2種179例(63.9%);血糖檢測:控制不佳123例(43.9%),反復多變74例(26.5%),基本穩定28例(10%),正常55例(19.6%)。
治療依從性與相關知識的調查分析:治療依從性普遍較低,女性比男性更低,男女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農村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普遍低,特別是治療的依從性較低,其優良率29.6%,女性更低。58.2%的患者對血糖的正常值不清楚,30.7%的患者回答模糊不清,僅11.1%的患者回答正確;63.2%的患者不了解低血糖的癥狀。67.9%的患者不知道低血糖的自我急救方法。統計發現,本組調查對象的糖尿病并發癥的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