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農業信息化發展范文

農業信息化發展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農業信息化發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農業信息化發展

第1篇

1)各級政府涉農單位系統網站建設及辦公自動化取得了較大的成效。四川省把與農業相關的信息服務網站一并納入省農業廳的專業性網站,方便各種農業信息的查找與共享,使得農業廳的各辦公單位真正實現辦公的自動化,全面化,高效化。

2)具有較為完善的農業信息網絡組織體系與平臺。截至2014年,四川全省的17個市、州82%的縣(市)以及65%的鄉鎮都有專門的農業信息服務機構或組織。截止到2013年的年底,四川省農戶上網的數量達到12.17萬戶,四川全省縣鄉兩級共計有專門的農村信息化機構2402個,有7937人專門從事農村信息化工作,四川全省的665個農業網站中有農戶自己建立的網站390個[1]。

3)各種創新性的順應時代變化發展趨勢的農業信息化發展措施紛紛出臺。四川省建設了面向三農的“12316”熱線系統,有需要的人士可以通過這個“12316”系統進行農業政策咨詢、農業信息服務以及網上活動。從整體上看四川省的農業信息化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別和問題[2]。

2四川省農業信息化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政府重視度較低,政策實施力較差。當前,四川許多的基層農村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不夠,對農業信息化的概念模糊,農村的農民就可想而知了,雖然現在在四川許多市縣基本都擁有涉農信息服務網站和相關的涉農支持政策,但由于政府支持度不高,導致執行力度較低,有些先進的生產模式,沒有傳達到農民那里。

2)信息數量少、質量不高。目前,在四川專門從事農業數據采集、整理和分析的專業人員比較少,而且由于農業基礎設施不健全,使得采集數據的方式比較原始,而且采集到的數據精準度不夠。在質量上,許多農業部門傳上去的許多數據都是不達標的,有些更甚是胡編亂造的,這樣就可能影響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

3)農民文化素質低,接受新技術、應用新技術能力低。就目前來看,四川省的農村農業種植人員文化素質都是比較低下的,在這些種植人員中,大部分都是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而且年齡大都是45歲以上的居多,高中文化以上的人基本沒有從事農業生產,這些充分表明就目前四川省來講,農民文化素質令人擔憂[3]

4)專業農業信息人才缺乏。在當前四川,這些人才比較缺乏的,都是一些只會網絡技術的,不懂農業生產的相關知識,這樣會導致他們上傳的信息不夠準確和完善,從而導致農民得不到相關準確的數據,阻礙農民生產,導致嚴重后果。

3四川省農業信息化發展對策

1)培育和完善良好的體制機制。建議政府加強各部門的政策實施力度,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統籌規劃,協調共進,切實做好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市場與政府力量的有機集合。政策支持,尤其要支持那些利潤小,作用大的市場服務行為,如減免其稅負、加大貸款支持、降低貸款利率等。

2)組織實施一批示范項目。為了大力推進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建議實施下列示范性項目:第一類:基礎支撐類信息化項目。建設省級農業應急指揮平臺,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省級農業資源基礎數據庫,省級農業云計算服務中心等基礎支撐設施項目等。第二類:生產應用類信息化項目。如精準農業、設施園藝、養殖業智能化管理等項目。

3)加大資金的投入,拓寬渠道,降低成本。目前四川的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太小,資金的不足直接導致生產的落后,加上經濟基礎的薄弱,政府應該拓寬資金渠道,多方爭取資金的介入,按照政府帶頭,市場運作的方式,擴大資金來源。

4)提高農民接受信息的能力,并大力培養相關的農業信息化服務人才。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農村種養大戶、農業龍頭企業有關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核心成員、農產品經紀人等的培訓,提高采用信息技術及終端設備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對縣鄉干部、大學生村官及其他信息服務隊伍的培訓,提升其為農服務能力[4]。

4結束語

第2篇

    “四化”同步為浙江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同時也對農業信息化適應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城鎮化可持續新格局,加快建設與發展提出了內在要求。從農業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實踐來看,現代農業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撐和引領,農業現代化是農業信息化生存的土壤,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產物、不可或缺的內容、主要標志和重點體系保障。推進“四化”同步,就是要將信息化發展納入農業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局之中,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農業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加大信息化建設步伐,使之迎頭趕上,促進農業現代化、信息化的協調發展、同步發展。

    2農業信息化關鍵要把握戰略機遇,確立發展意識

    近年來,浙江農業信息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浙江農民信箱系統、浙江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等信息化建設已成為全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亮點。但總體來說,浙江農業信息化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甚至滯后于現代農業建設。當前,浙江已進入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轉變,構建有中國特色、浙江特點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關鍵時期。“四化”同步戰略決策為農業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同時也為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發展農業信息化,必須緊緊抓住農業信息化發展新機遇,不斷提升農業信息化建設與實際應用水平。樹立高度的機遇意識、危機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有為才有位的意識和創業精神,振奮精神,轉變作風,真干事、干實事,積極探索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融合的新理念、新領域、新思路、新模式、新增長點,做大農業信息化產業,做強農業信息化地方特色,全面推進浙江農業信息化工作。組織農業信息化發展扶持政策調研,全面了解農業信息化工作進展情況,調研農業物聯網應用、農產品電子商務等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和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的切入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等重點難點,探討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推進主體、發展機制、政府扶持等問題,為制定農業信息化發展政策、推進農業信息化提供依據。

    3當前應重點突破的農業信息化建設領域

    3.1拓展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領域

    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是圍繞推進現代農業的科學管理,全面建立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的目標而建成的系統[1]。3.1.1建設歷程立項階段。2010年1月7日提出建設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思路和工作任務。7月《關于建設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的請示》(浙農〔2010〕34號)得到浙江省政府的認可。在明確項目建設任務后,浙江省農業廳制定《浙江省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方案》,確定系統建設由廳產業處、農作局、土肥站和農業信息中心共同負責。試點應用階段。浙江省農業廳組織浙江省農科院數農所等單位實施系統開發,并組織專家不斷調整、完善系統的架構、功能。制定《浙江省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試點方案》,并根據農業區劃、“兩區一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和標準農田)建設狀況和農業信息化基礎,確定長興、平湖、海鹽、諸暨、嵊州、衢江、龍泉、溫嶺、仙居等9個縣(市、區)為系統建設試點。2011年8月8日—9日,專題部署系統建設試點工作。11月,浙江省農業廳組織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潘德爐院士為組長,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國土廳、浙江省測繪局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系統開發與應用進行評估。推廣普及階段。浙江省農業廳對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實施頂層設計。2012年6月26日,聯合浙江省林業廳、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和浙江省水利廳統一部署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舉辦2期全省性的系統操作培訓。在集中建設期間,建立《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涉農部分)建設進展動態報送制度》,全面、準確掌握系統進展動態,并于9月27日,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涉農部分)建設的通知》,督促建設進度,確保建設質量。在系統驗收期間,浙江省農業廳制定《浙江省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涉農部分)建設工作驗收方案》,組織專家組逐地驗收,抽查測量“兩區一田”項目上圖入庫信息與實地相符性。結果“兩區一田”上圖入庫準確率高,賬、表、圖、實一致。3.1.2建設現狀系統總體建設情況。據統計,目前已有11個市、83個縣(市、區)建成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并通過驗收,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建立了信息系統基礎平臺,“兩區一田”業務數據庫,落實系統管護人員521人。“兩區一田”上圖入庫情況。2010—2012年全省落實糧食生產功能區22.307萬hm2,上圖23.899萬hm2。現代農業綜合區137個創建點全部上圖入庫;主導產業示范區169個創建點,上圖82個,其中,已認定的25個全部上圖入庫;特色農業精品園473個創建點,上圖276個,其中,已認定的94個全部上圖入庫。全省100.867萬hm2標準農田全部上圖入庫,2009—2011年標準農田質量提升的,已上圖11.857萬hm2。“兩區一田”項目信息化應用情況。指導各市、縣在建設地理信息系統過程中,按照業務系統渠道、項目內容、工作流程“三不變”原則和實現項目申報、審核、立項、創建、驗收、評價的一站式管理要求,開展上圖入庫,落實相關管護工作。同時,按照“分級、協作、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由產業、農作、土肥、農業信息化等部門500余人組成的系統管護隊伍,開展了2期全省性的系統建立、數據采集分析的操作培訓。針對農民服務需求,組織開發并在吳興區八里店鎮、桐鄉市石門鎮等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試點觸摸屏信息化服務系統,全面系統、集成“兩區一田”、測土配方施肥、園區智能監控、專家咨詢診斷、萬村聯網工程[2]、農產品電子商務、浙江農民信箱等信息系統,實現涉農服務信息的即查即得,受到農業“兩區”建設現場會、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現場會與會代表的好評。3.1.3建設成效保障各級政府科學決策。通過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方式,管理以耕地為主的農業生產要素,展示“兩區一田”建設進度、建設信息和建設成效,為農業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的建設奠定基礎,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保障。提高現代農業建設水平。通過對“兩區一田”實施信息化管理,以及建設面積比對、衛星影像比對和區域分布比對等技術手段,實現對現代農業建設的動態監測、評價和預測預警,提高現代農業建設水平。提升涉農部門服務能力。以方便、快捷的方式為各級農業部門提供現代農業建設進展情況,便于全面掌握農業主體的建設需求,為農業部門開展信息、技術服務提供支撐,有助于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和實際服務效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降低各級行政運行維護成本。系統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為支撐,改變了傳統的農業業務管理模式,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大量節約人力、財力和物力,有助于降低行政運維成本。3.1.4主要經驗在系統建設過程中,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整合資源,協調推進”的原則,積極落實以用促建。一抓組織領導。將系統建設工作列入對市級農業部門年度考核目標責任制,做到人員、措施、工作、責任“四到位”。市、縣(市、區)農業部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相關責任,將系統建設任務列為重點工程,列入相關科室的年度目標任務。二抓資源整合。遵循“三不變”原則,整合農業產業、農作糧油、土壤肥料和農業信息化等部門資源,組織市、縣(市、區)農業部門按照全省統一的標準共同開展系統建設。同時,與國土、測繪、通信等部門通力合作,形成各級、各部門共同參與系統建設的工作機制。三抓建設質量。找準業務需求,制定建設方案,組織系統研發,采集業務數據和開展系統驗收等各個環節,嚴把系統建設質量關,確保系統滿足現代農業管理要求。特別是在“兩區一田”數據采集上,組織各地落實省定技術方案要求,認真核查業務屬性數據是否完整,地理信息數據是否準確。四抓長效管理。對“兩區一田”項目進行綜合運維,項目申報、審核、立項、驗收和評價等活動,全部通過系統實施信息化管理,不進入系統的不予立項或驗收。同時,積極落實以用促建,通過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圖件加工處理等培訓,提高各級系統管護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系統建設的順利推進。3.1.5發展設想拓展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領域。在建設“兩區一田”業務應用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領域,研發測土配方施肥、農村土地流轉、農業應急指揮、農機作業調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系統,建立全省農業系統“一張圖”。推廣應用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在基層農業公共服務中心、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等設立觸摸屏,普及園區智能監控、測土配方施肥和農業物聯網等新型實用技術,加快系統建設成果轉化,創新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提高“智慧農業”發展水平。建立省、市、縣現代農業數據中心。以現代農業地理信息系統的業務數據庫為核心,統一數據結構、數據標準和數據接口,統籌建立省、市、縣三級分布式農業數據中心,實現農業信息資源共享和互聯互通,形成一站式服務、多部門聯動、全覆蓋應用的現代農業數據中心網絡體系。

第3篇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農業現代化;農業信息化發展;農業發展;陜西省

隨著全球范圍內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加快,農業信息化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通向農業現代化的“云梯”,農業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改革發展[1]。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農業信息化代表著信息經濟與知識經濟時代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最新要求,既是我國信息的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以農業信息化助推農業發展,是當前破解“三農”難題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在此背景下,對加快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進行研究探索,以更好地服務于陜西農業信息化建設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陜西省農業信息化發展狀況

近年來,陜西省農業信息化了得了一定進展,為農業增長、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全國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金農”工程的實施,陜西省農業信息化快速發展,成為支撐陜西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同時,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當前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勢頭良好。一是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通訊水平穩步提升。二是農業信息“進村入戶”逐步實現。三是涉農信息服務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四是農業信息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五是各具特色的農業信息服務模式初步形成。

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1農業信息化整體水平不高

當前陜西農業信息化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推進與實際的需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尚不能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與東部發達省份相比,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后。另外,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也很不平衡,關中地區的西安、寶雞、咸陽等地區的農業信息化水平相對較高,而陜南、陜北地區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

1.2農業信息化資金投入不足

陜西農業信息化資金短缺,難以滿足發展農業信息化的需要。陜西的大部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財政收入困難,一部分區縣往往依靠中央轉移支付的資金支持工作運轉,在農業信息化建設投入方面與東部發達區縣相比,差距較大。陜西地方財政對農業信息化資金投入不足,制約了農業信息化發展。因此,解決好投入問題是解決陜西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問題。

1.3農業信息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共享

陜西農業信息資源建設“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象存在,缺少有效地統籌和協調。農業信息的共享率低,信息重復建設嚴重。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造成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很難形成合力,導致了人力、財力、物力的多重浪費,這將是阻礙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的一大瓶頸。

2.加快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2.1以農業信息化助推農業發展,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

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助推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先進的農業信息技術有助于農業產前預測,避免因對市場不了解而出現盲目生產,最后無法實現銷售的情況;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幫助農民實施現場管理和監控,為農民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有效信息;先進的信息技術還能幫助農民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盡快實現產品銷售。以農業信息化助推農業發展,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需要建設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網絡信息平臺,包括農業科技新知識、新方法,農業市場供求信息等;需要增強農民信息意識,通過對農業信息的掌握來計劃和實施農業生產經營。同時,還要對廣大農民進行信息知識使用培訓,讓農民能熟練掌握,運用信息技術,使農業進一步增收增產。

2.2加大對農業信息化資金投入力度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求,突出政府對“三農”的支持與保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要完善以政府投入引導、社會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農業信息化融資體制,不斷加大農業科技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員培訓等投入。尤其是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各級政府要安排一定資金,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給予重點扶持。政府財政應每年安排必要的試點專項經費和工作經費,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加大對農業信息化資金的投入,全方位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進度,通過農業信息化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2.3加強農業信息資源建設與整合

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要通過組織制度安排的管理運作協調,開發利用各類農業信息資源。要在網上逐步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業信息中心,收集、分析、信息資源加大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建立多層次信息資源開發體系;要開發及整合農業信息化資源。加強農業信息資源的戰略性規劃,加強信息資源與涉農平臺的整合,加強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涉農信息資源整合,全面構筑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2.4進一步深化農業信息化技術應用

加強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農業生產經營等方面的應用。一要加快信息技術武裝現代農業步伐。推廣應用農業精準化生產技術,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農情監測、農產品質檢測、農產品市場預警監測、生產管理和經營決策中的應用。二要不斷強化農業電子政務建設。加大推廣使用力度,帶動和推進全省農業系統電子政務建設;搭建平臺,推進鄉村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推協電子政務向鄉村延伸。三要用農業信息化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形成。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加強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水平。

3.結語

農業信息化既是農業現代化的助推器,也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發展現代農業為信息化發展帶來了契機。“十二五”時期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機遇期。加快陜西農業信息化,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是促進陜西農業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本文通過對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問題的分析,提出加快推進陜西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以期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文轩探花高冷短发|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自慰被室友看见强行嗯啊男男|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我把护士日出水了|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69免费视频大片| 夜月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一级女人18片毛片免费视频|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线观看|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视频观看|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电影| 国产黄视频网站|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影院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日本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播放16页| 免费看a级黄色片|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2021 | 两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完整版 | 黄+色+性+人免费|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