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數學學習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特點;教學;對策
相對于其他學習階段,小學階段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同時,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有著自身的特點,這就要求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應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的設定好教學目標,掌握與控制好教學進度,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鍛煉與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學習的特點
(一)學科特點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有著抽象性的特點。這對于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教學和學習活動而言,也更是如此。由于數學學科的抽象性特點以及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與學習呈現出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數學的基本知識儲備量較少,思維能力較差,尚未培養成較為成熟的思維方式。鑒于此,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根據此學科抽象性的特點,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做好具體的教學工作。
(二)學生特點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其年齡較小,對于基本數學知識的認知程度有限,在理解上也很可能存在偏差。因此,針對于學生的這一客觀特點,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具體來說,應當合理的設置好教學目標,科學的統籌好教學內容,并通過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形象化的為學生講解具體的數學知識,以期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很好的把握數學規律,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
(三)教學特點
在教學方面,小學數學學科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上都有著一定的特點。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具體來說,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要對各種數量關系進行分析,找到數量空間變化的規律,做好數量之間關系的分析。同時,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還要及時的掌握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辦法做好相應的輔導工作,進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其次,在教學方法上,小學階段的教學與其他階段的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充分利用好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不斷完善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再次,在教學過程方面,小學數學的具體教學要求有著較強的連貫性和遞進性。由于具體教學內容的知識點較為分散,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應當系統的規劃教學內容,由淺到深的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二、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一)有利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養與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對策
針對小學數學學科邏輯性較強的特點,以及其在內容上呈現出較為難懂的特點,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合理、形象的設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與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效結合,以期加深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根據學科抽象性的特點,著重注意將抽象化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與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應當做好知識點的匯集工作,以便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二)有利于采用具有層次性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
任何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這對于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和學習來說,也更是如此。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認知程度不高的特點,作為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結合具體的、實際的教學情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根據每一個同學理解知識的程度,做好分類教學工作,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從易到難,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針對于學生主體年齡較小的特點,相關教師在教學的形式上還要多加變化,采用靈活的方式開展具體的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安排,一方面能夠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還應當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與提高學生探索新知的精神,啟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和具體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還應當采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順數學的基礎知識,進而使得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小學數學學科有著自身特有的學習特點。因此,作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師來說,應當在充分尊重學科、學生、教學特點的前提下,堅持以學生為本,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努力做好相關的教學工作。通過系統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扎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初探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
[2]李洪毅.基于小學數學學習特點的教學影響研究[J].新課程,2016(02).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方法
預習
學習
練習
復習
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習是師生雙方交互作用的過程,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即“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小學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前提,是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途徑。小學數學是一個整體,根據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可以把小學數學內容分為六部:
(1)數和數的運算;
(2)代數初步認識;
(3)量與計量;
(4)應用題;
(5)幾何初步知識;
(6)統計初步知識。
在數學學習中,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升學考試中很難獲得理想的數學成績。
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對如何學習小學數學學習做了有效探索,筆者認為,小學數學學習可以從:
預習――學習――聯系――復習四個步驟來進行。
一、掌握課前預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學習數學知識就如同砍柴一樣,熟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數學學習前首先要“磨刀”,即認真做好準備工作,這也說明了預習的重要性,預習是聽好課,掌握好課堂知識的先決條件。預習主要是看數學書,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手和腦要先到,要多思考,多斟酌,不要看一遍就完事,不要走過場。
一般來說,數學預習方法可以從以下四個過程加以展開:
一劃圈;二批注;三嘗試;四分類。
以小學五年級“簡易方程”一章為例,來說明數學預習方法。
一劃圈。就是圈出本章的知識要點,如“未知數”、“方程”、“解方程”等相關基本概念,同時,課本中例題的注意事項也應該圈劃出來;
二批注。就是在要求學生將預習過程中出現的疑點、暫時不能理解的內容和學習的心得體會批注在書本空白的地方,如果對例題弄不明白,直接將疑問批注在例題旁邊;
三嘗試。就是要求學生嘗試性地做一些最基本的聯系,一方面是檢驗學生預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為第四步的知識點分類做鋪墊;
四分類。即完整地列出本章的知識點,并且進一部分出哪些是通過預習已經掌握的,哪些是自己還不能理解的,這些知識點就要求我們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進一步聽老師分析和講解。
二、掌握課堂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課堂學習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生要堅持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方能把握課堂學習機會,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一)耳到。就是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講,即在聽課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傾聽老師所講的知識重、難點,又要善于傾聽同學回答問題的內容,特別要認真聽自己在預習過程未看懂的問題,也就是學生批注的知識疑點。
(二)眼到。老師講課除了聲音之外,經常還通過表情和手勢向學生傳達一些訊息,學生要善于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幻燈片和板書的內容,還要看老師要求看的課本內容,把書上知識與老師課堂講的知識聯系起來。
(三)口到。學會提問時學好數學必須的手段,學生應該將自己預習時沒有掌握的、課堂上新生的疑問,全部歸納出來,在課堂上直接請教老師或同學,直到融會貫通,
(四)心到。善于思考是學好數學的重要保證,課堂上要認真思考,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課堂的新知識。數學課堂學習有時要求掌握例題的解法,有時要求學會運用公式,學生必須靈活使用。
,
例如,我們學習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以后,學生就應該思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如何求?這樣方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手到,“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要求學生在聽、看、思的同時,要養成隨時做筆記、經常做筆記的良好習慣。
三、掌握課后練習方法,練就數學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的解答能力,主要通過實際的練習和解題來提高。有人總認為練習有“應試教育”之嫌,或是被扣上“題海戰術”的帽子,其實不然,課后練習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鞏固課堂學習知識,熟練解題能力的最有效途徑。那么,小學數學課后練習應注意怎樣進行呢?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課后練習的重要性。不論是預習練習,課堂練習,還是課后作業,復習練習,告知學生不能只滿足于找到解題方法,或是簡單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動手具體練習一練,學生應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課后實際聯系不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題的技能技巧,而且,許多的新問題往往常在練習中出現,這樣既能鞏固知識要點,而且對我們整個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最有效地檢驗;
第二,樹立自信,培養毅力。小學數學特別是高年級小學數學練習常有繁雜的計算,比較難懂和不易推理的證明,學生對此應有充足的信心,頑強的毅力和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做到善始善終;
第三,養成勤思考、先思考,后解答,再檢查的良好習慣。例如遇到一個題,特別是拿起來還沒有具體解題思路的題目,學生不能盲目地進行練習和解答,無效計算只是徒勞無功,特別是在考試中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首先應深入領會題意,分清題意。弄清題目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認真思考,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眼,最后再作解答。要切記的是,題目解答完畢后,必須進行反復的檢查與驗算;
第四,善觀察,用技巧。對于一些創新性的題目,學生應該大膽聯想,靈活運用公式,尋找解題規律和解題技巧,轉具體為抽象,則可得巧解,似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如:求1+2+3+…+99+100的和是多少?學生就必須善于觀察,訊雜貨哦題目中的規律,發現解題技巧,不難發現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不難發現,此題就是50個101相加的和,即101 x50=5050。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善觀察,用技巧就顯得極為重要。
四、掌握課程復習方法,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無論是一次課后復習、單元復習,還是數學總復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安排復習時間,掌握復習方法,是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的重要保證。
第一,對于一次課的復習,學生應該合理安排復習時間,“趁熱打鐵”,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即當天學習的功課當天必須復習,無論當天作業有多少,多難,都要對當天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千萬要克服不看書復習就做作業,做不出來再翻書,把數學課本當成工具書查閱的壞毛病;
第二,采用綜合復習方法,將小學數學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像華羅庚所說:“找另一條線索把舊東西重新貫穿起來”,學生可以畫出小學數學的脈絡圖,即通過找出知識的左右關系和縱橫之間的內在聯系,從整體上提高,這種方法既適用于乎時復習,也適用于單元復習、期中復習、期末復習,更適用于畢業和升學考試總復習。
以數和數的運算為例,學生在進行復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數的意義,要求弄清楚自然教、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第二,數的讀寫與改寫,要學會讀較大的數、帶分數、假分數以及各種數之間的相互轉化;
第三,學會數的大小的比較,特別是小數和分數的大小比較:
第四,數的整除,掌握整除的概念、合數、質數的概念等;
第五,掌握積、商的變化規律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習是師生雙方交互作用的過程,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即“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小學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前提,是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途徑。
1掌握課堂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課堂學習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生要堅持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方能把握課堂學習機會,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耳到。就是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講,即在聽課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傾聽老師所講的知識重、難點,又要善于傾聽同學回答問題的內容,特別要認真聽自己在預習過程未看懂的問題,也就是學生批注的知識疑點。眼到。老師講課除了聲音之外,經常還通過表情和手勢向學生傳達一些訊息,學生要善于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幻燈片和板書的內容,還要看老師要求看的課本內容,把書上知識與老師課堂講的知識聯系起來。口到。學會提問時學好數學必須的手段,學生應該將自己預習時沒有掌握的、課堂上新生的疑問,全部歸納出來,在課堂上直接請教老師或同學,直到融會貫通。心到。善于思考是學好數學的重要保證,課堂上要認真思考,積極主動地思考,理解課堂的新知識。數學課堂學習有時要求掌握例題的解法,有時要求學會運用公式,學生必須靈活使用。
2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結合生活經驗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觀看自然現象的天氣狀況,然后老師體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刮風。”……老師接著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人,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著這么多硬幣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說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然后讓學生分析,小明是否應該不高興呢?最終得出正確的元角分概念,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刨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3激發興趣,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
教育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體,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在于老師。怎樣才能做好這一點呢?常言道:“親其師而信其道。”但是要想讓學生親其師,教師本身首先要管其生,想方設法讓學生親近你,而不能讓學生“敬而遠之”。大體來看,學生喜歡哪一位老師,同時也就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那門功課。學生在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師面前,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對其所教的學科能不感興趣嗎?首先我在課堂教學中對他降低要求逐步提高的方式,并采用適合他的學習方法去指導他,每到課余時間,主動找他談心、了解、摸索他的心里,掌握他在數學上還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及時的加以解決,給他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減少心理壓力。與此同時,與其家長取得聯系,要求家長此時此刻更要關心他、愛護他、鼓勵他,在同學中建立一幫一活動,同學的幫助溫暖了他的心,使他自己也不斷增強自信心和勇氣感,這樣逐步由害怕數學,慢慢變成喜歡數學。
4家校共教,提高家長的教育合作意識
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正確,他們送子女讀書,誠然是希望他們能有一個好的未來,但他們卻沒能在孩子的學習中起到實質上的促進作用。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便完全交付給學校與老師,孩子學習好,他們無話可說,可要是成績差,他們不是幫孩子找原因想辦法,而是輕則罵,重則打,全然不顧幼小的心靈是否受到傷害。孩子常常感到無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從而更加厭惡學習。數學的學習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說,是比較難的,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應對家長進行一些實質性的培訓,鼓勵他們轉變教育觀念,為孩子的將來主動參與學習,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加一股必要的輔導力量。在這樣的家校共教的氛圍中,才能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學好數學。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不僅僅是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學任務,更要對學生負責,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放在首位,善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創造主動參與的條件,培養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愛學、會學、能學,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一代新人。
作者:李連娜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百樓鄉太保營小學
參考文獻:
[1]黎昌權.小議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積累學習經驗的方法[A].2016年4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2]王道葉.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探討[A].2015年10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
[3]韓秀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A].2016年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4]薛峰.對話———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學習方式[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秀論文集[C].2005.
[5]歐小明.淺談小學數學學法指導[A].中國教育學術論壇(第二卷)[C].2006.
[6]杜安祥.淺談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A].2012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