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保險合規經營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合規經營,保險公司,風險防范
Abstract: since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high speed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urance company complia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relatively backward, not only increase the enterprise compliance risk, also become 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bottleneck". So in order to make the insurance industry better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any operation compliance mechanism, improve enterprise compliance awareness, the enhancement enterprise's ability to adapt to supervis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Key words: the compliance management, the insurance company, risk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合規”是指企業與其員工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自律規則、監管規定和公司內部制度、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并對不合規行為進行防范,避免引發法律責任、財務損失、聲譽損失或是行政處罰。合規經營已成為當前國際金融保險行業所遵循的普遍準則,與獨特風險管理技術,受到業界的一直認可。而我國尚未認識到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對該方面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因此,我國保險公司大多存在一定的合規風險問題。而保險行業是一個時刻與風險相伴的行業,樹立企業“規矩”十分必要。建立合規經營機制是保險機構堅持可持續健康發展道路的前提,是對保險公司風險防范機制強化的關鍵之一。
1我國保險公司目前合規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保險行業近年來的發展較為迅速,合規經營問題也越加突出,因此,行業中眾多資深保險公司頻頻引入國際金融保險業成功經驗,紛紛設立公司合規部門,保險公司對合規經營機制的建設越發重視。2007年我國保監會制訂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以此作為各保險公司合規經營機制建設的指導。即使較多的中國保險公司作出了合規管理機制建設的各種有益嘗試,卻仍未避免合規經營中問題的產生:
1.1 其問題具體表現為:首先,保險公司中各種違規事件屢見不鮮,合規風險始終居高不下。特別是近年來,保險行政處罰、保險投訴和保險訴訟案件持續上漲,保險公司合規經營機制建設迫在眉睫。例如: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因違法違規而被處罰的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就高達1166家,有346名公司相關責任人受到處理。而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受處罰的保險機構相對增加了30.89%;受處罰的高管人員相對增加了25.93%;罰沒金額相比增加了144.56%;被吊銷行業許可證和資格證的人員是有增無減。此后,各保監局又于2007年對813家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的830家實施了行政處罰,其比例相對增長了93.47%。并責令保險公司撤換了102名高管人員,共罰沒3055.35萬元,公司吊銷許可證12項,56項新業務被責令停止,對246家機構、360人予以警告處理。僅2008年上半年接到的保險投訴就達5448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4.7%。以上這些受處罰和保險投訴案件均是由不規范操作和違規經營引起的,保險公司中合規經營問題越發突出。
1.2 最后,我國仍處于合規管理制度建設的初級階段,尚未建立明確的職能劃分。保險公司上下均以保費為先,并經常以業務為主線設置公司內部組織機構,這是造成保險公司合規制度建設與業務發展嚴重失衡的主要原因,少數公司甚至錯誤的將合規建設與公司效益的提高對立起來。部分保險公司已有合規管理職能多分散于各個職能部門,尚未形成體系,公司的合規建設缺乏協調與合力。公司合規管理資源匱乏,公司內從事合規風險的管理人員的數量、素質遠不能支持體系、合規風險管理實際建設運轉需要。
2保險公司構建合規經營機制的重要性
建設保險公司的合規經營機制,可有效改善企業合規管理合規管理滯后和合規意識薄弱的重要意義。
一是,保險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合規經營機制的建設。保險公司合規經營機制較為滯后,各種違法違規現象頻頻發生,它不僅增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而且也有損保險行業形象,造成保險行業公信力低,這顯然阻礙了保險公司長遠發展。為此,企業有必要加強合規經營機制方面的建設,化解防范公司經營風險,為保險行業樹立良好新形象,推動保險公司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可將保險監管方針政策落到實處。開展相關政策宣傳,實行監督檢查,并逐漸提高監管的標準、內容以及要求。落實監管政策,為公司合規經營機制建設提供相關建議。
三是,促進員工合規意識的培養。依法構建合規經營機制,并有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教育,使員工了解監管規定和內控要求,增強員工合規自覺性,使其自覺承擔公司的合規責任,盡量減少過失違規與主動違規發生概率,為公司培養合格從業人員隊伍。
四是,促進公司高層的管理人員開展監督工作。實施公司從上之下的合規機制建設。由公司合規部門將違規事項上報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及董事會。其不具有直接否決權,避免出現相應管理責任逃避的現象。
3保險公司構建公司合規經營機制措施
保險公司合規經營機制的建立以其實施風險管理為基礎及載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面來構建保險公司的合規經營機制:
3.1設置公司獨立合規部門
公司合規部門是公司進行合規管理職能部門,也可將其稱做法律合規部以及內控合規部等,它是重要的合規經營機制組成部分。該部門主要負責制定并實施公司合規制度、進行檢查監督,防范公司經營風險、加強公司監管部門與內部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等。由于其特殊的職能、職責,保證合規部門作用的有效發揮,公司已經將合規部門與審計部門、業務部門以及財務等部門分離出來,確保其工作的獨立性。
3.2加強保險公司合規人才隊伍建設
提拔職業道德高尚,擁有較高技術認定能力和實踐工作經驗、個人素質較高、具有直言不諱的勇氣的人員為合規人員,能夠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提出及時的應對方案。
3.3建立健全合規體系,培養公司合規文化
利用公司現有的學識較高的講師隊伍,從外部聘請監管專家、法律專家對企業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增強公司內部人員的合規意識,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貫徹實施。形成企業健全額合規教育培訓體系。并將合規制度轉化為公司全員自覺,充分發揮其作用,進行企業合規文化培育。
結束語:
合規經營是降低保險行業風險,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的規范,它有利于保險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是我國保險公司長期發展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劉迪:《保險企業的人文建設》,經濟視角,2005,10。
【關鍵詞】保險業;合規;經營
黨的十報告指出,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科學發展。對于這一科學論述,落實在我國保險業的發展上就是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保險業在金融體系、社會保障體系、農業保障體系、防災減災體系、社會管理體系等關系全局的“五大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都表明保險業將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為了適應這種新情況新變化,保險業的依法合規經營便變得日益重要起來。
一、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所謂依法合規經營就是保險公司要堅持保護廣大被保險人的利益,規范自身行業行為,保證正確的經營方向,維護保險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經營原則。“依法”就是要守法,不違法;“合規”就是要符合政策要求和規章制度,操作規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1]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保險企業的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第一,依法合規經營是保險公司的根本要求。保險公司與一般的企業不同,其基本責任和義務是向社會公眾提供保障和有效地管理社會風險,吸收社會公眾資金并維護社會穩定。所以,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依法合規經營就是整個行業健康運轉的奠基石;離開這個基石,就沒有保險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永續經營。
第二,依法合規經營是整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核心需求。面對整個金融市場,提升風險管控水平,可以大大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實現穩定發展。依法合規經營,可以阻止保險公司內部的意外事件及問題發生,全面監控公司業務流程,降低公司內部風險,從而可以更好地規范保險業務管理。[2]
第三,依法合規經營是保險公司經營發展的有力保障。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迅猛,保險公司面對的市場風險也在變大。要在風險變幻的市場經濟大潮中站下陣腳并取得大的發展,必須通過認真地辨識、區分、回應和監控風險,有效地了解真實信息,降低企業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
聯系當前保險業現實,可以發現,雖然我國大部分的保險企業進行了依法合規經營機制的有益探索,但堅持依法合規經營作為一項重要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準則,還沒有得到深入的普及和推廣,尚未根植于每個員工的思想中,依法合規經營尚未得到有效落實和健康發展。特別是現今的保險市場中還存在較嚴重的問題。例如,采取非理性政策沖規模、搶業務,虛列費用、虛掛中介等違規經營行為普遍存在,從而導致保險市場秩序的混亂,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加劇了行業風險,甚至給企業和國家帶來經濟損失。
二、加強依法合規經營的有力措施
第一,加大學習力度,切實把依法合規經營落到實處。要想把依法合規經營作為一項重要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準則植根到每個保險業從業人員的思想中,必須加強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培訓。可以采取盡可能多的學習宣傳方式,提高廣大從業人員的認識,特別是通過網絡、手機報等新媒介對員工進行教育,使上到企業管理層,下到銷售人員都能時刻自覺地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培育員工的主動依法合規意識,提升依法合規工作水平,使廣大員工不愿意違規,不能夠違規,也不敢違規。
第二,加強保險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內部治理水平。首先,要加強企業內部紀檢監察管理。通過保險企業內部的紀檢監察部門,切實發揮督查管理作用,可以有效保證依法合規經營的順利實施。如中國人保控股公司的法律與合規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內控合規部及中國人保壽險有限公司的法律合規部都能夠很好地發揮督查管理作用,在建立嚴格的督查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過整合企業內部系統資源,有效避免不合法不合規的情況的出現。其次,培育健康的依法合規文化。依法合規文化應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影響保險企業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通過明確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增強員工識別違規行為的能力,讓員工沐浴在健康的依法合規文化下,從而使得依法合規經營成為企業員工的自覺行為,使其風險意識、內控意識、責任意識和合規意識不斷加強。再次,落實預警提示、風險提示制度,這是把好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關口。通過組織預警監測,找出問題保單,排查掉風險;把好回訪關和面世關,把好風險預警第一道關口。可以在公司內部推行風險提示報告制度,通過區分不同的風險狀況,提出差異化的管理建議,從而從整體上控制與防范銷售風險。
(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發揮連接保險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的合力作用。外部監管可以分為兩種監管。一是要自覺地接受保監會、銀監會等有關機構的監管。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保險公司治理結構核心原則》要求“保險公司董事會應指定機構和人員負責保險公司的合規工作,并定期向董事會報告”。保監會出臺的《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銀監會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等都明確要求保險公司建立合規管理機制,加強對合規風險的管控。這些都有助于實現保險企業的依法合規經營。二是自覺接受消費者的監督。消費者是檢驗企業服務的最終的試金石,他們的滿意才是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切實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著力解決銷售誤導、理賠難等問題,圍繞客戶需求,不斷完善相應產品和業務流程,突出公平性、合法性和業務流程的透明度,堅持不懈地提高和改進服務質量,切實維護好被保險人的利益。這也是保險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的最終目的和最高的檢驗標準。
如何做好依法合規經營是我國保險業面臨的一個新課題、一個新挑戰。實現依法合規經營,可以推動公司制度的充分落實和員工素質的逐漸提升,從而實現公司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在依法合規經營的道路上,促進企業發展和依法合規的有機統一,通過學習宣傳,通過內外部監管的有機統一,有效地控制風險,規避風險,完成保險企業速度、規模、質量和效率的有機統一,最終實現保險企業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史長蘭.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實現科學發展[J].現代企業,2012,(9):46-47.
[2]段雪軍.依法合規經營是保險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J].遼寧經濟,2011,(6):86-87.
[3]吳焰.依法合規經營建設一流現代金融保險集團[J].中國金融,2009,(21):13-14.
關鍵詞 健康穩定 轉型 合規需求
一、保險市場合規的現狀
“合規”是由英文“compliance”一詞翻譯而來,2007年9月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制定的《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引》中明確指出:合規是指保險公司及其保險員工和營銷人員的保險經營管理行為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監管機構規定,行業自律規則、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以及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
放開保險市場后,保險市場早已不再是人民保險一枝獨秀時代,多家保險主體紛紛進入,保險市場進入了群雄逐鹿的時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秩序較為混亂,市場競爭是非理性的競爭,部分企業在重規模、速度,輕效益、質量的經營思路下,過度倚重費用激勵的管理方式,引發了各個層級對短期利益的過度追逐,形成各企業多元化的價值觀。在市場上,手續費率和可用費用率成為市場行為的指揮棒。通過各種方式套取費用,用于商業賄賂和謀取私利,“小金庫”、賬外賬的問題屢見不鮮。以保費論英雄、依靠鋪設機構、爭奪資源拉動增長的發展模式,形成了保險業全行業的“粗放型”管理的行業特征。這種粗放型管理和惡性的競爭所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不僅僅是各公司違規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也導致了行業“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的狀況,企業經營效益差,更重要的是這種違法違規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保險行業的信譽,公眾對保險行業沒有信任度,保險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受到影響。
(1)市場的不規范和非理性競爭。如前所述,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市場的不規范與無序競爭,各主體為了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主要采取了拼手續費、拼價格、拼費用等低級的非理性的競爭手段,導致了費用的不合規現象的大量出現,導致了從承保到理賠的主要經營環節的違規行為的大量出現,財經紀律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與此同時,這種惡性的競爭,價格的混亂狀態也導致客戶的購買心理變為誰的價格更便宜就去哪里買,市場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當市場處于一種粗放型發展狀態時,這種現象已經是不可避免的。
(2)監管力度不足和違規成本低。監管力度不夠,違規成本低,從外部的監管來看,各地保監局人力有限,面對眾多的保險主體與3~4級的分支機構,只能選擇問題比較突出,有代表性的機構進行檢查,達到以點代面的目的。開出罰單的金額還不足以達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沒有檢查到的機構經營管理者仍心存僥幸;從內部的監管來看,各公司對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沒有實施深入的問責,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往往流于形式,或文過飾非,或姑息遷就,事后處罰基本上以教育為主,下不為例,違規的成本過低,造成經營管理者沒能從思想上認識到違法違規的后果的嚴重性。
(3)經營者依法經營意識淡薄是關鍵因素。保險業各主體盡管考核機制不盡一致,但最終結果都是在要經營效益的同時,還要考核基層公司的保費規模、市場份額。各級經營管理者在發展與合規的尺度的把握上差異較大,部分經營者在市場不是完全規范的前提下,為獲取更多的保費,更大的市場份額選擇了違規經營。
二、合規經營對保險公司發展的影響
保險市場不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保險市場的初級階段所決定的,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保險市場正處在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這種轉型將推動內外環境的變化,合規經營將成為轉型的一個重要特征,同時也將加快企業合規化的進程,轉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上來。
(1)有助于降低保險公司的合規風險。近年來,保險投訴、行政處罰案件逐年上升,凸顯出合規管理對保險公司規范經營和保險監管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幾年來市場的無序競爭,全行業都付出巨大的代價,不僅是經濟上的,還包括行業的形象與聲譽。加強保險合規管理不僅成為當前保險業規范經營的當務之急,更是全行業的共同認識。
(2)有助于保險公司防范聲譽風險。由于保險公司各級機構及員工的違規行為,使公司遭到處罰,不僅經濟利益受損,同時會使高層的管理人員陷入尷尬的境地,使員工和客戶的信心和忠誠度削弱,并造成公司重大的戰略舉措被迫放棄或擱置。監管處罰只會造成一時的財務損失,更重要的是耗費巨大精力、財力建立的良好聲譽會遭到腐蝕。而當合規成為公司的一種文化,成為員工與經營者的共同理念,違規行為將成為眾矢之的。
(3)有助于保險公司發展自身的合規需求。出于短期經營業績的考慮,一些保險公司的業務部門對保險監管政策采取抵觸和規避的態度。而當市場轉向規范,作為市場主體的保險公司為了獲得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在建立合規管理機制并設置合規部門后,不僅不會抵觸和規避,而是會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對待,會在公司內部宣傳合規理念、培育合規文化,使之成為公司的基本經營理念。當合規成為一種自發自覺的行為時,保險監管的政策將變得易于執行。
(4)有助于鎖定管理者的合規責任。公司的經營決策是掌握在公司管理層的手中,合規部門對公司的經營決策行為沒有否決的權利,但它有權將發現的違規事項不受阻礙地報告給公司更高層級的管理人員。公司的各層級的管理者都是違規風險的首要責任人,沒有任何理由來逃避承擔責任。
(5)有助于培養員工的合規自覺性。合規機制的建立,有助于員工知悉監管規定與內控要求,便于提高員工的主動合規意識,增強員工的合規責任和合規自覺性,降低過失違規與主動違規的概率,進而提高保險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一支合規的從業人員隊伍。
(6)有助于公司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保險公司建立合規部門后,上傳下達有關監管政策和信息將由合規部門來完成。它要負責向公司管理層報告最新的監管政策,提供有關合規建設方面的合理化建議,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定期的合規培訓,確保能夠正確理解和把握政策精神,及時發現主堵塞公司管理中的漏洞。
三、加強保險公司合規管理的措施
雖然,各中資保險公司已借鑒國際金融業的經驗,開始重視合規管理機制和設立合規部門的重要性,但目前,合規管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合規經營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依法合規還只是留于表面。保險業的合規管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建議實施以下措施:
(1)構建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建立合規第一防線。內控建設與風險防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有效的組織保障和科學的運行程序,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保險監管部門要總結這幾年來保險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出臺相關的合規管理指引,為保險公司的合規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指引,改變以往哪里出現問題治哪里的治標不治本的局面。保險監管理部門在保險公司經營全過程監管,加大懲處力度的同時,更要分析違規背后的成因,光堵不疏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要協調相關部門來解決,從而規范市場行為,從根本上避免違規問題的再度出現。保險公司也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不斷更新,上下保持緊密的溝通,使經營活動做到有規可依,不給違規行為留下可乘之機。
(2)提高管理者的合規意識,有效落實對管理者的問責制。企業管理者的內控合規意識是決定企業發展的關鍵,經營管理者具有決策權,經營者的觀念決定企業的發展思路。要加強對管理者的培訓,要著重于對管理者進行主動合規、合規創造價值等理念教育,要將樹立合規觀念、強化合規意識放在首位,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與業績觀,筑牢合規思想防線,堅守合規經營底線,這樣保險企業才能朝著健康發展的目標前進。過去存在的很多違規問題屢禁不止的原因就是問責機制尤其是對管理者的問責機制的缺失,違規成本過低。亂世要用重典,矯枉過正。在合規的過程中,要嚴肅處理違規問題,強化問責制度,加大處罰力度,最主要的是建立各級機構的管理者對嚴重違規行為承擔第一責任人的制度,要將領導干部的任免與晉級與合規經營有機結合,提高違規成本,筑起依法合規的防火墻。
(3)加強企業合規培訓,培養全員合規文化。在全行業、全員范圍內開展深入的合規教育活動,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績效觀以及職業價值觀和道德觀,將合規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努力培育公司的合規文化,弘揚正氣,抵制歪風邪氣,在依法合規經營的思想上達成高度的統一。積極倡導和營造“以合規為榮,以違規為恥”的作風環境和文化氛圍。制度不能改變人,但文化可以改造人,培養公司的合規文化的同時,也將培養出一大批合規經營的人才。
(4)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的作用,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通過保險公司內部的各類監督審計以及合規部門的建立與建設,健全組織架構,充實管理與專業人員,充分發揮其合規監督的職能。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內外部審計的結果促進企業的依法合規經營,推動審計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全員的力量,對違規事項可以進行舉報,實現全員的監督管理,對舉報事項查實后切實進行處理。信息技術力量是合規管理人員的一個薄弱環節,在進行合規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利用信息技術將內控合規和風險防范工作系統化。要實現各部門的共同參與,將現有業務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從內控合規的角度提出更為完善的業務需求,完善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同時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可以實現一些非現場的監督與檢查,可以更加方便地進行數據的分析、匯總,從而使合規人員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
(5)提高產品性能與服務,提升客戶的消費理念。保險公司的競爭與其產品的同質性存在一定的關系,由于各家公司產品性能上沒有太大的差異,所提供的服務也基本一致,經營的是完全競爭型的產品,而不是具有壟斷性的產品。為此,人保公司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就要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技術創新、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企業文化方面入手,開發有特色的產品,提供有特色的服務,從而形成異質性(別人不能復制)的產品,避免更多的競爭,給公司在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爭取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新產品的開發要適合不同類型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有增加值的服務,要符合客戶的真實需要,是真正的“標新立異”的經營。對消費者來講,保險也是一種商品,能夠在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時,又能有實惠的價格,優質滿意的服務,這才是消費者的首選。通過產品與服務的特殊性、優質性,才能吸引消費者,從而轉變消費者過去購買保險貨比三家,只比價格的消費理念,使其更看重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品牌與服務等方面的軟實力,綜合性地進行判斷選擇。當客戶的選擇標準回歸理性時,以價格、手續費等非理性的競爭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必將從另一種角度推動保險公司的合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