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高中歷史高效學習方法范文

高中歷史高效學習方法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中歷史高效學習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高中歷史高效學習方法

第1篇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導入方法;影片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對于歷史課堂也是如此。選取合理的導入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緊跟老師步伐,還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為此,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反思,不斷完善自己的導入方法。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幾種有效的導入方法

1.復習導入法

這種方法一般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回憶之前的知識,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引出新知識。一方面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用學生熟悉的知識引出新內容,讓學生覺得理解不會很吃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的時候,如果老師直入主題,去講解,學生可能會糊里糊涂,似懂非懂,但如果在講解前能夠安排一個環節,把前面的運動、以及維新變法的內容簡單回憶梳理一下,學生可能就會對革命背景有所了解。

2.影片導入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走進校園,給老師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于高中歷史的學習更是如此。老師在備課時搜索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歷史影片,在開始新內容前先讓學生觀看,形象具體地展示將要學習的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歷史紀錄片,這樣學生就會對課本上的內容理解更深刻。老師也可以適當插入一些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3.設疑導入法

這種方法就是老師在開始新課前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并一步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再通過新知識逐步給出答案。比如,要講解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然后再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最后通過學習得出較全面的答案。

4.情境導入法

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學習壓力開始增大,每天面對的不是課本就是試題。如果老師在課前講述一段學生熟悉的或者感興趣的事情,為學生創設一段逼真的學習情境,無疑會吸引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遵循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合理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

二、總結

每種導入方法都有其特點,老師要能夠靈活應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法,充分發揮其優勢。老師要熟練把握不同的導入方式,避免畫蛇添足,也要嚴格把握導入節奏。總之,教學導入這一門教學藝術還需要老師在使用過程中通過反思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第2篇

一、落實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指導者。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的過程。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方向。在課堂上應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空洞抽象的講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這樣,課堂上學生自然會細心觀察、用心雕塑、興趣盎然、記憶深刻,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主體性也得到體現。還可以通過討論和交流來突出學生主體性。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時,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各抒己見、共同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學生通過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煉了學生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二、培養歷史審美能力

歷史審美能力是新課程教學的一大創新,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質屬性所決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識過程,但對認識過程起直接制約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遺傳決定,而非智力因素則主要由后天“習得”決定,優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賴于后天的培養。中國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意思是說,不是不會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決定一個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僅決定一個人肯不肯干,而且決定著他是以積極的方式還是以消極的方式,是以堅韌不拔的方式還是以畏卻退縮、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勞的方式還是以懶惰的方式去干,這就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頑強的意志攀登科學的高峰,就必須從美入手、從情入手,用具體的、鮮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實感去打動他。誠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人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

三、注重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束縛

創新是高中歷史教學永恒的主題和高中歷史教學不斷發展的動力。對于我們歷史教師來講,創新是對能力的一種考驗:如何在有限的教學參考資料輔助下,依托新教材,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以及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為學生的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筆者認為關鍵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歷史教學帶有較強的功利性,應試是主要目的,手段單一,方式死板。以往教師一根教鞭、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歷史課枯燥空洞,壓抑著學生的個性,影響著學生的思維,使本身對歷史抱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離歷史越來越遠。歷史教育的功能不能完全地通過這種陳舊的歷史課堂表現出來,甚至根本就談不上有什么歷史的教育功能。素質教育改革喊了很多年,但當前的歷史教育,尤其是面向高考的高中歷史教學現狀,使我們不得不考慮從教學思維、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乃至教學評價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轉變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在短期內,影響歷史教學的大環境――應試教育不能發生根本的變化,這就意味著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動機也不會有根本的變化。要改變死板的歷史課堂,我們只能從提高學生的興趣方面入手。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必追求整堂課使用,只有在用傳統媒體解決歷史教材難點、重點有困難時,多媒體手段介入才能恰到好處,效果更好。高中歷史教材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運用多媒體分析歷史重點、難點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注意不能通過課件無止境地降低難度,讓學習者失去思考的余地,使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成為一句空話。歷史教學更注重思想性、情感性,歷史課堂中的動態交流,不僅僅是歷史知識的流動,還有歷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感情的交流。否則,現代媒體成了教學機器,教師成了只會按鍵盤的“機械手”。這樣的課堂教學看起來生動活潑,實質上冰冷死板,極不利于學生完善人格、發展個性等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歷史愛國主義教育等思想目標的實現。課堂中師生面對面的感情交流和教師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是任何現代媒體難以替代的。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絕不是教師撒手不管,任由計算機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應該合理運用、靈活運用,方為上策。

第3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7-0226-01

20 世紀上半葉提出了"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這一概念,這在當時來說是具有代表性的教學理念。其核心理就思想是如何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這一理念已被世界各地的教育專家認可。在我國,許多教師也在課堂中通過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筆者發現,要使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實質性地提高,正確衡量和優化"教師、學生、書本"三者之間的關系是非常之重要的。而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正是教育專家友西所認為的"使之構成協調、高效的課堂生態系統,在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的指引下,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發揮教科書的憑借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能,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筆者認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是歷史學科教師應該關注和關心的。本文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為研究對象,指出歷史課堂有效性低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1.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性低下原因

1.1 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歷史一直被認為是"復課",與數理化英等科目相比,一直不被學生重視。他們一直存有"臨陣抱佛腳"的意識,認為只要在歷史上不落分就可,不必追求高分。由于這種思想的存在,他們在歷史課上或者不注意聽講,或者做英語等"主課"試題,更有甚者選擇逃課。學生的這種表現致使歷史教師不能夠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亦無法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1.2 教師教學方式的公式化。一節課能否吸引學生,教師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歷史老師往往照搬就有的教學模式,語言枯燥乏味,毫無新穎之處,致使學生感到歷史課僅僅用來講單純講歷史事件、歷史意義的,而無其他用處。除此之外,教師的知識程度同樣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受限。如果一個歷史老師能夠在精通本專業的同時還能在哲學、美學上有所涉獵,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水平,還能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

2.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發現問題是前提的話,那解決問題就是過程了。對于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總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解決方案。

2.1 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升學考試將初中歷史納入到開卷考試范圍內,開卷考試的試題更加靈活多變,呈現出綜合性、開放性和主觀性的趨勢。這意味著學生不僅要對客觀的歷史事件有所掌握,而且要從這些歷史事件中理解其表現出的現實意義。教師要努力轉變學生面對考試就"臨時抱佛腳",認為到時只要翻書找答案的就能解決問題的態度,使學生能在一開始學習歷史的時候就能夠對歷史產生濃厚興趣。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對歷史的學習,不僅可以了

解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過程,歷史人物在當時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中國和世界的光輝燦爛的文化,還能在歷史是在曲折中前進和發展的,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生往往對新事物感到好奇,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主要矛盾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歷史教師可以在講課時通過文字、圖畫、聲音、動畫等方式來展示教學內容。這與照本宣科、寫板書、總結意義相比就更生動、靈活了。這是通過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一個好的老師還能通過個人魅力來達到此目的。

2.2 教師知識水平的提升和擴展。優秀的教師永遠以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將提高自身修養和能力為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對本專業的知識做到精通,還要擴大學習的知識面,涉獵文學、社會學、哲學等文史方面的知識,甚至也要對其他文科外的知識有一定的斬獲。這種博覽群書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還能使教師的個人人格魅力獲得提高。教師的知識面擴展了,便能夠在課堂上旁征博引,獲得學生的尊重。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3 以啟發教學為主。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通過啟發教學來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引導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引導學生要做到在引導、討論中把握方向,在不超出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范圍內展開。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的范圍內討論時,可能會偏離教學所制定的討論主題,甚至會討論課程之外的內容,這時候就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使討論的內容回到應有的主題上。

2.4 合理整合資源。歷史教師可以選擇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授課,同傳統課堂相交而言,這種授課方式能夠傳遞更多的信息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對媒體來展示有關的歷史畫面,學生能夠借其來深切感受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西方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水生火熱的生活現狀。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將重點、難點做到有序化解和突破,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向東 . 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J]. 中學教學參考 [J],2010.4.

[2] 周久明 . 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一點體會 [J]. 群文天地,201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公众被强| 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很黄很色裸乳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第二页| 免费中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四虎影视884aa·com| 麻豆国产入口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99久久免费观看|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积积对积积的桶120分钟|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75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videos极品|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波多野结衣导航|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国产人成免费视频|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亚洲精品电影天堂网|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