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心肌病病人的常規護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臨床觀察;護理體會
本文將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對前來我院就診的68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從而探討此類患者臨床觀察特點及正確護理措施,為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據,現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將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對前來我院就診的68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為42例,女性患者為26例,患者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29歲,平均年齡為49.37±2.48歲,患者病程在1至1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6.33±0.75年,心功能分級(NYHA)情況:IV級患者35例、III級患者21例、II級患者12例。按照隨機的方式將68例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34例,兩組患者在例數、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評級、教育背景以及社會經歷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且P>0.0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對照組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給予臨床常規觀察與護理措施,內容包括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預防并發癥等;研究組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焦慮、抑郁、護理滿意度、護理糾紛發生率等情況,給予統計學分析,得出結論[1]。
1.2.2評價標準①抑郁自評量表[2],即SDS。此評量表主要用于評量患者對于焦慮的主觀感受,分數越低則患者焦慮情況越嚴重;②焦慮自評量表[2],即SAS。此評量表主要用以衡量患者的抑郁狀態程度以及在治療中的變化情況,分數越高則患者抑郁情況越嚴重;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使患者對本次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效果、服務態度、護理內容等進行評價,分數越高則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χ±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2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經不同方法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心理焦慮、心理抑郁、護患糾紛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對比分析,見表1。
3討論
擴張型心肌病,即Dilated Cardiomyopathy,簡稱DCM,是臨床常見心臟內科疾病之一,發病因素尚不明確,其特征為患者左心室或左右心室出現心腔擴大及收縮功能障礙,常合并出現心力衰竭現象,心力衰竭可伴或不伴充血性,患者大多病程較長,此類患者發生猝死率高達30%,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臨床研究表明,正確及時的臨床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
3.1常規護理措施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與意識變化,如心率、呼吸、血液、尿量、脈搏等,并對其肝腎功能及血液情況進行監測,若患者發生異常反應如腹痛、惡心、面色蒼白、嘔吐等應立即告知主治醫生進行處理。限制患者藥物靜脈注射速度,每分鐘輸液量不超過30滴,避免患者心臟負荷過重出現不良反應。指導患者遵循低鹽飲食原則,食物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提高患者身體抵抗力,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患者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可適當食用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并觀察患者用藥治療情況,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并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根據患者心功能評級情況限制其活動量,IV級患者嚴格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或頭部稍墊高,其目的在于增加肺擴張,減少靜脈回流現象,注意清潔按摩皮膚,防止褥瘡發生。對呼吸道進行必要的預防感染措施,日常注意保暖,定期對氣道及輔助呼吸裝置進行消毒,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類藥物[4]。
3.2護理干預措施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大多病程較長,且患者病死率較高,因此其心理壓力較大,易出現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影響治療與護理效果。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介紹將要實施的治療措施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家屬對其進行積極的配合治療,給予患者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態接受治療,從而達到更為滿意的治療與護理效果。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應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相對濕度及溫度適宜,并可適當提供書籍、音樂等幫助患者放松身心。指導患者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個人衛生、戒煙酒、切忌暴飲暴食、保持心情樂觀開朗、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可進行適當的身體運動,運動量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確定[5]。
綜上所述,對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與護理干預相結合的綜合性臨床觀察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避免護患糾紛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魯蕭.治療擴張型心肌病35例的臨床研究[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9):87.
[2]劉源,唐其柱,李利娜,等.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后射血分數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8):3341-3343.
[3]邵筱敏.擴張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3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上旬刊,2011,17(12):78-79.
[關鍵詞] 腦利鈉肽;圍生期心肌??;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a)-0143-03
圍生期心肌病是指在妊娠末期或產后幾個月內出現的以左室收縮功能障礙和心力衰竭為主的心臟疾病,且排除其他導致心衰的病因[1]。研究表明,血漿腦鈉肽(BNP)水平是反映心功能敏感且特異性指標,在心力衰竭時明顯增高,并與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顯著相關[2]。本研究根據血漿BNP水平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進行心功能分級,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在癥狀改善、心功能恢復及住院天數等方面進行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并診斷圍生期心肌病患者60例,年齡21~36歲,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圍生期心肌病的常規治療和護理,干預組患者按血漿BNP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并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干預組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干預前均由科室主管護師進行統一培訓,使之進行相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年齡、孕周、心功能分級、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圍生期心肌病診斷標準
①妊娠期后1個月至產后5個月以內出現的繼發于左室收縮功能減退的心力衰竭;②既往無心血管疾病史,并除外其他心肌病;③超聲學檢查示左室收縮功能減退,射血分數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別測定血漿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計算平均住院天數。
1.4 血漿BNP測定
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BNP,試劑盒由美國BIOSITE公司提供,抽取患者2 mL靜脈血,用美國BIOSITE公司干式快速定量診斷儀檢測,儀器檢測范圍:BNP 0~100 pg/mL。根據BNP數值進行心功能分級:正常范圍:0~100 pg/mL,心功能Ⅰ級:>100~200 pg/mL,心功能Ⅱ級:>200~400 pg/mL,心功能Ⅲ級:>400~800 pg/mL,心功能Ⅳ級:>800~1200 pg/mL。
1.5 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根據病情需要給予利尿、血管擴張劑、營養心肌、改善心肌缺血、強心及控制肺部感染等治療措施。
1.6 護理干預項目
1.6.1 心理護理 根據BNP水平和患者臨床癥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該病的治療及預后,避免過多的心理負擔,具體措施包括:①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在生活上多關心照顧患者,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②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多向患者講解圍生期心肌病的一般知識及類似病例的預后情況,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識程度,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③做好家屬工作,多向患者家屬講解該病治療中應注意的事項及預后情況,并指導家屬照顧和幫助患者,從而穩定患者情緒,消除恐懼、緊張心理[4]。
1.6.2 飲食護理 圍生期心肌病患者飲食應富含高蛋白、低鹽、富含維生素及鐵物質。應少量多餐,避免飲食過飽,以免飽餐后增加心臟負擔;同時注意營養均衡,補充足夠的鈣、鉀并限制食鹽攝入。輕度心力衰竭患者食鹽的攝入量應限制在每天5 g,除限鹽外還應限制腌制品的攝入。而對水腫不明顯且已使用利尿劑患者,可不必嚴格控制鈉鹽,以免影響食欲。同時還應控制每天飲水量,保持在1.5~2.0 L,并準確記錄每日出入量[5]。對有低蛋白血癥者可靜脈補充白蛋白;對于大量利尿、長期飲食不佳,甚至有嘔吐的患者,因可導致低血鉀,應進食含鉀較高的食物或口服氯化鉀,但應隨時監測電解質。
1.6.3 合理休息及活動 對于BNP800 pg/mL、心功能Ⅳ級、心臟射血分數 < 35%的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每日定時翻身,加強四肢活動及按摩以預防血栓形成。對于BNP400 pg/mL、心功能Ⅲ級的患者,應以臥床休息為主,可進行床旁、室內輕體力活動,一旦患者出現心率增快、呼吸困難、胸悶、憋喘時,應臥床休息,不可再進行活動。而對于心功能Ⅰ級、Ⅱ級的患者,可不必過分限制活動,但應在護士指導下進行適當運動,避免心臟并發癥的發生。并教會患者根據心率自我調節運動量的方法,如出現呼吸困難、心悸、頭暈或其他不適,需暫時中斷運動或減小運動量。
1.6.4 保持大便通暢 當心功能Ⅲ級和Ⅳ級患者出現排便困難時易誘發和加重心衰癥狀,故需要注意觀察大便每日次數,如出現排便困難時可給予口服緩瀉劑或外用開塞露或肥皂水灌腸等排便措施,避免用力排便[6]。
1.6.5 出院前指導 責任護士要與患者家屬進行出院前溝通,指導其對患者多關心體貼,并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7]。并囑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定期醫院門診隨訪復查。由于本病再次妊娠有復發傾向,所以再次妊娠應慎重。并告知患者口服避孕藥有增加血栓發生率風險[8],故產后此病患者宜采取其他避孕方法。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出院時BNP水平、LVEF、LVEDD、平均住院天數比較,結果顯示,干預組血漿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5),LVEDD明顯小于對照組(P < 0.05),平均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3 討論
圍生期心肌病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其預后取決于左室功能恢復情況[9]。臨床癥狀以心臟擴大、左室收縮功能減退、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
BNP是由心室肌細胞合成、分泌的一種心臟激素,具有利尿、利鈉作用,能抑制RAAS和交感神經系統的激活,并能抑制心室肌重塑,在調節血壓、維持體液平衡及改善心臟功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BNP的分泌與心室壓力負荷和心室容量有著密切聯系,當心室壓力增高時,分泌和釋放量明顯增加,且濃度水平往往早于臨床癥狀,甚至早于其他特殊檢查[10]。已有研究報道[11],血漿BNP 濃度水平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與報道相一致。因此,檢測BNP濃度水平變化有利于圍生期心肌病患者早期診斷及指導治療,并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的預后評價有重要意義。
心力衰竭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護理干預(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合理休息及活動、保持大便通暢以及出院前指導等)可降低其緊張情緒,減輕心臟負擔,從而降低RAAS和交感神經系統的激活,改善心室肌重塑,改善心臟功能。
本研究根據圍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漿BNP濃度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兩組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之上干預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LVEF明顯高于對照組,LVEDD明顯小于對照組,平均住院天數顯著少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根據血漿BNP水平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圍生期心肌病患者血漿BNP水平降低,心臟功能改善,減少住院天數,對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Sliwa K,Hilfiker KD,Petrie MC,et al.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aetiology,diagnosis,management,and therapy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Working Group 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J]. Eur J Heart Fail,2010,12(8):767-778.
[2] Masson S,Latini R,Anand IS,et al. Direct comparis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and aminoterminal proBNP in a large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d 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the Valsartan Heart Failure (Val-HeFT) data [J]. Clin Chem,2006,52(8):1528-1538.
[3] Abboud J,Murad Y,Scarabelli C,et al.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a comprehensive review [J]. Int J Caridol,2007, 118(3):295-303.
[4] 邵華.圍產期心肌病急性心功能不全39例診治分析[J].溫州醫學院學報,2005,35:246-247.
[5] 李素梅.圍生期心肌病患者的護理進展[J].河北醫藥,2011,8(33):1225-1227.
[6] 于瑞英,王亞娟,李莉.按腦鈉肽水平進行心功能分級的護理干預對慢性心竭的療效[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9,18(3):227-229.
[7] 岳麗華,張守德,李彩霞.圍生期心肌病病人的系統化整體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3):353-354.
[8] 李素梅.圍生期心肌病貧血病人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9):53-54.
[9] 歐艷勉.圍生期心肌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2,9(50):28-33.
[10] 彭夫松,李瑞杰.腦鈉素在心功能不全診斷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國外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3,9(130):291.
1 病例介紹
患者,男性,47歲,因反復胸痛3年,加重伴乏力半年入院?;颊呓?年反復出現胸痛,位置不固定,與活動無關,持續數天不緩解,當時至外院行冠脈造影術未見明顯異常,查心超提示心臟增大,診斷為“擴張型心肌病”,治療好轉后出院,但患者未予重視。近半年無明顯誘因下胸痛仍有發作,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即刻緩解,復查冠脈造影提示左主干及左前降支近段可見鈣化斑塊,回旋支近遠段分出右室后降支后狹窄約60%,右冠動脈未見異常,心超提示左心增大,左室收縮功能減低,EF值32%,心電圖提示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QRS寬度160ms?;颊呒韧懈哐獕翰∈?年,最高140/100mmHg,1月24日患者為植入CRT-D遂來院治療。入院胸片示:心影增大。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心室增大,左心室射分數32% ;TDFI提示靜息狀態下左室壁收縮運動普遍性減弱且欠協調。于01-29日成功植入CRT-D起搏器,術中測右心房閾值0.9V,感知>4.5mV,阻抗700歐,右心室閾值0.5V,感知>18mV阻抗700歐,左心室閾值1.2V,感知>15mV,阻抗700歐,無膈肌收縮。術后起搏器工作良好,起搏器呈DDD工作方式,起搏心率70次/分,復查心電圖:竇性心律,雙心室起搏,QRS寬度118ms。患者于住院8d后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患者中年男性,外地人,家庭經濟負擔重,CRT-D是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一項新手段,患者對它的認識不足,植入CRT-D為有創性手術,手術費用高,病人對手術存在一定焦慮。我們的護士長、責任組長與介入手術醫師積極主動的與病人及家屬進行溝通,向其介紹該項技術的先進性、安全性及有望獲得的療效,詳細講解CRT-D治療的原理、手術的簡要過程及麻醉方式和成功的病例,以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術前護理 完善凝血功能四項、24動態血壓、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為了減少術前手術部位感染,術前1h給予備皮,CRT-D起搏器安置術備皮范圍為頸部、雙側鎖骨區、雙側腋下、雙側腹股溝區和會。右上肢淺靜脈留置。
2.3 術后護理 電極移位、穿孔、出血、囊袋血腫、氣胸、血胸及感染是CRT-D術后常見并發癥。術后即行12導聯心電圖,并給予24 h心電、血壓、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監測,觀察心電示波顯示的起搏與感知功能是否良好。術后以1kg沙袋壓迫切口6h,觀察有無切口處敷料滲血、滲液,局部皮下有無淤斑血腫等狀況;術后患者需臥床48-72h,術側肩關節及上肢制動,取平臥位或左側臥位。由于心室導管電極末端位于肌小梁內及冠狀靜脈內,結合血流動力學分析及金屬重力和克服血流浮力的影響,指導患者嚴禁右側臥位,防止電極脫位;3d內左上肢活動范圍
2.4 出院指導及隨訪 除交待起搏器安置術后常規注意事項外,著重告知病人CRT-D治療的目標是在采用最佳藥物治療后進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而并不是替代藥物治療,不可自行隨意增減藥物的劑量和種類。術后每個月有責任組長對病人進行電話隨訪,提醒并督促病人在術后1、3、6個月及以后每半年來院隨訪。如病人感覺起搏器自行放電復律,囑其立即取坐位或平臥位,并立即來院復查。
3 討論
擴張型心肌病以左心室或雙心室擴張伴收縮功能受損為特征,多伴有心室內傳導阻滯。常表現為進行性心力衰竭、猝死,藥物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7] 。目前,通過CRT-D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引起的心衰伴惡性心律失常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技術。它不僅可以改善患者心衰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可減少患者的病死率、延長壽命及預防卒死,該患者安裝CRT-D進行心肌同步化治療的指征明確,在成功植入CRT-D后患者心衰癥狀減輕,生活質量提高。通過護理本例病人,我們認為,良好的護理措施是為植入CRT-D的成功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之一。術前我們要重視心理護理和準備,做好醫、護、患三者密切合作;術中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配合醫生手術,術后加強病情觀察,重視傷口護理,防止出血,給予嚴密的心電監護,注意控制臥位與活動,及早發現并處理各項并發癥;出院后將電話隨訪與門診隨訪相結合;定期進行起搏器的程控,觀察起搏器的功能及有無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對確保CRT-D正常工作,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英珍,陳瑞珍.擴張型心肌病發病機制和治療的研究新動向[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34):196-197.
[2]陳玉萍,陳翠杰,陸海燕,等.1例植入三腔起搏器治療擴張型心肌病的觀察與護理[J].
[3]中外醫療,2010,10(7):150.
[4]劉梅林主編.老年心血管病學[M].北京: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10:79.
[5]姚蕓.心臟三腔起搏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65-67.
[6]趙碧琛,李莉,姜玉如.雙心室三腔起搏器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并發室內傳導阻滯的臨床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3,6(11):1092.
[7]華偉,王方正.CRT-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6,
[8]7(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