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小學健康教育檔案范文

小學健康教育檔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健康教育檔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小學健康教育檔案

第1篇

關鍵詞:心理檔案;高校;管理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檔案(以下簡稱心理檔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及教師從事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和活動實踐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檔案既是學校心理工作方針、政策的寫照,是心理健康活動和心理問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據,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內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心理咨詢質量,促進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級學院的新形勢,作為學校層面的心理檔案管理工作也面臨著考驗,如何與院系檔案工作保持一致發展步伐,做好心理檔案管理,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問題。筆者通過檔案學資料的學習,并結合自身工作,對當前高校心理檔案建設與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檔案的地位與作用

高校的心理檔案記錄了國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出臺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資料,客觀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進過程,對學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開展起著綱領性作用。如:教思政廳[2011]1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5號《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臺有效推進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工作進度。

高校的心理檔案記錄了學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真實地反映了活動過程,如:學校心理活動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為主體舉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記錄;心理健康課程教師的原始教案,負責人的簽字和批示等。另外,檔案中也記載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現場資料、活動效果、活動時間,地點等內容,為推廣先進工作經驗提供了數據資料[6]。心理檔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課程研究的重要依據,更是心理工作質量的評價依據。心理工作是一個發展的過程,而心理檔案正是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信息資源,成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檔案既是前一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終點,又是后續工作的起點,它產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又服務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因而對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7-9]。

二、高校心理檔案建設的基本原則

高校心理檔案的管理與建設與其他學科的檔案管理系統相同,是一件復雜而又細致的工作,需要在具體實踐中不斷完善。因此,在檔案建設的過程中,應堅持下述原則[10]:

1.層次分明原則。在建立心理檔案時,要有明確合理的層次,各層級之間圍繞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標進行幅度和層次的劃分,便于檔案整體的協調和控制。

2.發展原則。各項工作發展,對檔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斷發展,就需要從發展的原則出發,從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進和完善心理檔案的管理。

3.適應原則。由于各種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經常處于變化之中,心理檔案作為一種資源,也就必須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無論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都能夠準確、及時、有效地提供信息,為其他工作服務。

三、高校心理檔案的內容與分類

高校心理檔案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學校心理工作者角度來看,心理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

1.學校出臺的相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通知,是學校心理工作者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據。

2.各次活動的主題、方案、要求,活動內容簡介,這些材料真實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時代性。

3.院系開展主題活動的計劃、總結、典型材料、心理主題班會記錄等材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體落實的重要途徑。

4.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系列資料,包括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學大綱及課程安排等文件材料。這些材料真實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水平,對以后的教學科研工作具有借鑒和指導作用。

5.師資培養計劃、總結、典型材料、教師任課和完成咨詢工作任務的調查報告、進修計劃和參與心理督導的材料,也應作為心理檔案的支撐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情況。

從為學生提供的優質心理服務方面看,心理檔案的主要內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詢制度、值班情況,這些是對心理咨詢進行規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詢的保障。

2.新生入學參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普查的原始分數、報表分析、約談記錄,這些材料反映著大學新生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同時,也能有效篩查出需要心理干預的問題學生。

3.學生心理咨詢預約登記、包括學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學資料;家庭狀況、城鄉等社會學資料以及學生專業、成績等學籍材料。這些材料是鑒定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助資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學生。

4.學生心理咨詢過程記錄,包括學生的身心狀態評估、學生主訴心理問題時所用的語言、咨詢師的處理措施,這些材料反映著高校心理咨詢個案的真實情況。

5.心理咨詢教師咨詢后的反思與心得記錄情況,包括對個案咨詢的分析和總結,咨詢效果的評估和跟蹤記錄,這些材料是對個案咨詢效果維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總之,心理檔案是在心理咨詢管理、積極心理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優質服務”兩個方面材料的有機結合,不能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內容或某個部門的材料,應從上述“管理教育”、“優質服務”兩個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檔案建設與管理的宗旨

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檔案的形成規律,另一方面,實施心理檔案建設與管理最終的目標仍然是服務于學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必須緊遵循服務宗旨,具體體現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要服務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心理檔案中獲得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對象的基本情況信息,如學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數據、學生資料登記卡等,這些資料本身就是教師了解咨詢效果、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的重要信息來源。心理檔案服務于咨詢和教育活動,就是要把這些與教育相關的信息及時地傳送給教師,及時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之中。

其次,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要服務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決策。科學的決策是“收集信息、制訂方案、決策、反饋、再決策”多次重復的過程,心理檔案的作用也體現在決策的全過程中。決策之初,心理檔案必須能夠為領導及智囊機構提供真實、充分的信息。決策形成后,決策本身就是心理檔案的重要內容。決策實施后,在實踐中體現出來的效果,應及時地反饋至領導與智囊機構,以便進行再決策。因而說,心理檔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決策的“神經系統”[10,11]。

第三,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要服務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學校形成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服務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心理檔案正是記錄這些活動和服務信息的載體。完善的心理檔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要服務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對過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成敗得失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另一方面則是開創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充分汲取歷史經驗的基礎之上,心理檔案的功能就是為研究者提供這種歷史的經驗。

最后,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要服務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就是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心理咨詢服務的質量評價過程。在上級行政部門組織的評估中,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評估的重要指標。在內部評估中,也需要實事求是地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過程的原始記錄入手,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心理檔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盡管發揮著不同的功能,但均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評價學校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優劣的標準也只有一個,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的保證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曉培.心理檔案研究綜述――基于CNKI的統計分析[J].檔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學生心理檔案管理具體問題的初步探討[J].四川檔案,2010,(02):48-49.

[3]呂方麗.淺談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J].黑龍江檔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工作研究[J].蘭臺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設工作的提升[J].蘭臺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14,(05):45-46.

[7]解學香.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蘭臺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學生心理檔案建設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3,(11):72-73.

[9]張立新,劉燕.淺析如何構建大學生心理檔案[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6):175-177.

第2篇

【關 鍵 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心理檔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5-0136-02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1]由此可見,國家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的意義

小學階段既是人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也是個人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基礎時期。在這一時期,小學生要學習和經歷大量的東西,許多東西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和經歷的,這讓他們感覺目不睱接,難以適應。上學、考試、升學、交友、長大、長高等許多問題在成年人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事,但對于缺少相應知識、缺乏社會經驗和閱歷的小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他們就是在這種考驗中漸漸長大的。然而,面對這種考驗,他們不一定都能跨越過去,這時就需要父母、教師、社會的幫助和理解。由于家庭教育中不當的教育方式、學校中難以避免的一些弊端以及社會競爭壓力、不良的風氣等種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對小學生形成了一種不良的心理環境,這就會使小學生的心理適應出現一些偏差,當這種偏差達到一定的程度,超過小學生心理承受的最高限度時,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的發生。

當前,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的建立,是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應用心理測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手段,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將小學生中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篩查出來,并根據其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以達到及時發現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控制的目的,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另一方面,也能夠服務于全體學生,幫助小學生不斷地提高自我認識,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這對于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 認識不到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認為,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和建立心理檔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小學生中篩選出心理異常的學生進行干預,而沒有認識到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測查和建立心理檔案工作的目的是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是服務于全體小學生而不是少數小學生,是幫助小學生不斷提高自我認識、開發潛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而不僅僅是為了發現極少數心理障礙的學生,從而產生認識上的誤區。

2. 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建立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目前,有很多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人員都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大多數是由學校校醫、班主任或德育教師擔任,專業水平不高,因而不可能較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測查、心理檔案內容的選擇與心理檔案的統計、分析等工作任務。如,一些小學在進行心理健康測查前不能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選擇恰當的心理測量工具;施測前沒有正確指導語的指導,學生在不理解要求的情況下進行回答,甚至有的學生還擔心測查結果進入學籍檔案,不敢真實的填寫;施測后不能正確的解釋測試分數的含義就隨意下結論,反而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 重視測查而不重視跟蹤記錄。近年,許多小學也開始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工作的組織與實施,但卻忽視了測查后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更沒有根據心理測查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一些小學雖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但也只是對測查報告的簡單描述分析,缺少對不同類別的小學生群體心理發展特點的具體分析,因而,心理健康測查結果不能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一些學校在建立小學生心理檔案的過程中為了省事,也只是一次建好以后就無任何跟蹤記錄了,檔案也就成了上級檢查工作的擺設。

三、改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的對策

1. 提高認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人員,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建立心理檔案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全體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不僅僅是在小學生中篩選出有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干預,讓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及時的咨詢與治療,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心理危機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讓正常的大多數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關系到學校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因而這也不僅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也是全體教師的工作。因此,學校教育工作者都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用先進的、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思想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嚴重不足,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要適應當前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學校在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時,既要注重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提高,(如了解心理健康測查與建檔工作的意義、要求和途徑,掌握心理數據統計的方法,并能對測量數據進行科學的解釋等)還要注重加強專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如遵守保密原則,不泄露心理測量結果等)以免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3. 建立健全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機制。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生理、心理都處于極不成熟的階段,學習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都可能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學校要重視學生心理發展的動態發展情況,建立健全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機制。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人員,一方面要在定期普查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定期進行心理輔導;另一方面,在定期進行普查的基礎上,還要不定期的抽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還要經常向班主任、科任教師了解個別學生的異常行為和心理表現,并做好輔導和跟蹤記錄,不斷完善學生心理檔案,以便真正達到為全體學生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試行)》,.cn/ ... /210442.htm 2002-9-26.

第3篇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的意義

小學階段既是人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也是個人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基礎時期。在這一時期,小學生要學習和經歷大量的東西,許多東西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和經歷的,這讓他們感覺目不睱接,難以適應。上學、考試、升學、交友、長大、長高等許多問題在成年人看來是非常簡單的事,但對于缺少相應知識、缺乏社會經驗和閱歷的小學生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他們就是在這種考驗中漸漸長大的。然而,面對這種考驗,他們不一定都能跨越過去,這時就需要父母、教師、社會的幫助和理解。由于家庭教育中不當的教育方式、學校中難以避免的一些弊端以及社會競爭壓力、不良的風氣等種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對小學生形成了一種不良的心理環境,這就會使小學生的心理適應出現一些偏差,當這種偏差達到一定的程度,超過小學生心理承受的最高限度時,就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的發生。

當前,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的建立,是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應用心理測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手段,一方面能夠有效地將小學生中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篩查出來,并根據其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以達到及時發現小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而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控制的目的,為學校心理輔導、咨詢和治療工作提供操作指南,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動態的監測手段;另一方面,也能夠服務于全體學生,幫助小學生不斷地提高自我認識,培養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這對于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認識不到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師認為,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和建立心理檔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小學生中篩選出心理異常的學生進行干預,而沒有認識到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測查和建立心理檔案工作的目的是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是服務于全體小學生而不是少數小學生,是幫助小學生不斷提高自我認識、開發潛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而不僅僅是為了發現極少數心理障礙的學生,從而產生認識上的誤區。

2.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建立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是搞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目前,有很多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人員都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大多數是由學校校醫、班主任或德育教師擔任,專業水平不高,因而不可能較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測查、心理檔案內容的選擇與心理檔案的統計、分析等工作任務。如,一些小學在進行心理健康測查前不能根據本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選擇恰當的心理測量工具;施測前沒有正確指導語的指導,學生在不理解要求的情況下進行回答,甚至有的學生還擔心測查結果進入學籍檔案,不敢真實的填寫;施測后不能正確的解釋測試分數的含義就隨意下結論,反而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重視測查而不重視跟蹤記錄。近年,許多小學也開始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工作的組織與實施,但卻忽視了測查后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更沒有根據心理測查的結果采取相應的教育對策。一些小學雖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但也只是對測查報告的簡單描述分析,缺少對不同類別的小學生群體心理發展特點的具體分析,因而,心理健康測查結果不能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一些學校在建立小學生心理檔案的過程中為了省事,也只是一次建好以后就無任何跟蹤記錄了,檔案也就成了上級檢查工作的擺設。

三、改進小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與心理檔案建立工作的對策

1.提高認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人員,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查與建立心理檔案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全體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不僅僅是在小學生中篩選出有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干預,讓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得到及時的咨詢與治療,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心理危機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讓正常的大多數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關系到學校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因而這也不僅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工作,也是全體教師的工作。因此,學校教育工作者都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用先進的、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思想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專業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嚴重不足,教師專業化水平較低,要適應當前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學校在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和心理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時,既要注重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提高,(如了解心理健康測查與建檔工作的意義、要求和途徑,掌握心理數據統計的方法,并能對測量數據進行科學的解釋等)還要注重加強專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如遵守保密原則,不泄露心理測量結果等以免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看| 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日本乱子伦xxxx| 八戒八戒www观看在线| 野花社区视频www|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2021|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午夜大片免费完整在线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 欧美三级一级片|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给我看播放片免费高清|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 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日本处888xxxx|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 野花官网高清在线观看视频5| 欧美日韩综合网| 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爱豆传媒视频在线网址最新|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6080yy成人午夜电影| 大胸姐妹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欧美日韩生活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 国产香港特级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