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金融監管的主體范文

金融監管的主體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金融監管的主體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金融監管的主體

第1篇

關鍵詞:金融生態學;生態位;金融主體;關系

金融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就是將經濟領域與生態學進行結合,將金融機構看成一個個有生命的生物體,在這種思維及視角下,借用生態學的方法和原理來仿生的研究金融領域的具體問題。

如果我們把中國近代金融領域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存在著不同的“種群”,它們是錢莊、票號、銀行、證券交易所等等,這些“種群”之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本文試圖用生態學的視角來考察這個問題。

一、 正相互關系

1.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mutualism)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兩者分開以后都會受損。例如,地衣就是真菌和苔蘚植物的共生體,地衣靠真菌的菌絲吸收養料,靠苔蘚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如果把地衣中的真菌和苔蘚植物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再比如,根瘤菌與豆科植物之間的關系,根瘤菌只能固氮而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但可以供給豆科植物吸收,而植物可以提供能量和養分給根瘤菌,從而形成互利共生關系。

錢莊與票號之間在某個時期、某個區域也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系,比如,19世紀50年代左右,漢口的錢莊與票號之間經常互相用莊票或匯票進行抵押拆借,互相調劑頭寸,有時是錢莊向票號拆借,有時是相反,彼此通過對方與眾多商號建立融通資金的關系,保持互利共贏的局面。但是隨著在長江中游展開激烈攻勢,漢口的山西票號為了避免戰爭,在總號命令下,收縮業務,把大量資金向山西和上海轉移,從而使漢口的金融力量大大減弱,漢口錢莊因票號的轉移而無力支持商人所需的大量長期信用,紛紛倒閉或遷移。這種情況跟自然界中的真菌與苔蘚,或者根瘤菌與植物的互利共生關系,何其相似。

錢莊與銀行在貼現業務上的合作也體現了互利共生關系。20世紀20年代前后,商號可持票據先向錢莊貼現,然后由錢莊向銀行辦理轉貼現。那么,為什么不直接向銀行貼現呢?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錢莊機構普遍,網點眾多,有較深的客戶基礎,因此錢莊辦理貼現業務較多。但是,錢莊與銀行相比,其資金實力遠不如銀行雄厚,而且買入匯款和押匯由銀行辦理者居多,因為這兩項業務都需要有外地的分支機構,才具有通匯和款項收解的便利,所以錢莊必須與銀行合作,才能完成整個貼現業務。在這個案例中,錢莊利用自身的優勢為銀行拉攏了客戶,而銀行也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為錢莊辦理轉貼現,錢莊和銀行通過這項業務互利互惠,實現雙贏。

2. 偏利共生。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亦稱共棲,是指在生物界中,某兩物種間的生態關系,其中一種的生物會因這個關系而獲得生存上的利益,而另一方的生物在這個關系中,獲得的利益少于另一方,或者不獲利。比如,蘭花附著生長在喬木的枝上,使自己更易獲得陽光和養分,而又不影響喬木的生存。還有,某些蛤貝的外套腔內共棲著豆蟹,豆蟹可以以蛤貝的殘食和排泄物為食,不僅養活了自己,同時對宿主也無害,還幫助其清理了糞便。

錢莊用莊票向外商銀行拆款,實際上就是一種偏利共生。由于錢莊在中國發展較早,有較好的客戶基礎,商戶對其有認同感,因此通過錢莊來貸款是當時中國的普遍行為。一般數額的款項錢莊尚有能力籌措,但是大額款項錢莊不得不借助銀行,尤其是外商銀行來調劑頭寸,而外商銀行也樂于利用它們多余的頭寸來獲利。更為要害的是,中國在喪失主權和貿易不平等的條件下,外商通過拆款將錢莊置于掌控之內,因此錢莊具有更多的殖民地色彩。在錢莊業務蒸蒸日上的同時,它對外商銀行的拆借依賴程度也日益加深,獨立性越來越小,其后果是不得不聽命于外國金融勢力,使國家利益受損。錢莊向外商銀行的拆款,雖然對雙方都有利,但是錢莊受制于外商銀行,顯然利益是不對等的。因此,它們的關系只能算是偏利共生,這是不同于錢莊與票號的互利共生關系的。

在近代中國,外國銀行先于

華人銀行的產生。兩者之間在某些業務上也互有往來,比如短期的拆借、匯兌等。同樣的道理,由于主權的喪失和不平等條約的枷鎖,華人銀行很難從外國銀行那里獲得對等的權益。外國銀行除了與生俱有的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屬性外,還充當著在殖民地國家控制附屬國經濟命脈的重要角色。在外國銀行開辦之初,是為本國商人辦理貨款匯兌與資金周轉業務的,到了后來,可以操縱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控制匯兌,吸取游資,放高利貸盤剝華人,有的外國銀行有權發行紙幣,操縱金融,壟斷市場,成為外商進行經濟活動的后臺。在這樣的強勢下,華人銀行很難從外國銀行那里分得一碗羹的,大多都是被外國銀行所控制和利用。因此,這也只是一種偏利的共生。

二、 負相互關系

1. 競爭關系。競爭關系(competitive relationship),是生態學物種間關系之一,強調在兩者或兩者以上發生的行為,是指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對方爭勝,是個體或者團體,為了達到某種目標,努力爭取其所需求的一種行為。比如,在一個山體上,存在著兩群猴子,一個群體在山頂棲息,另一個群體在山腳活動,如果到了冬天,山頂沒有了食物,山上的猴群為了覓食,跑下山來活動,這時,兩群猴子就可能為了食物資源以及領地而發生撕咬,最終強者勝,占據有利地盤。這就是一種競爭。再比如,我們經常吃的小龍蝦,它其實是通過生物入侵進入中國的。小龍蝦原產于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等途徑進入我國境內。因其食性雜、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由于自然界里的天敵在我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經幾十年的擴散,已成為全國性的最常見的淡水經濟蝦類,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各省市。

前面提到,華人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有偏利共生關系,其實,那只是就某項業務而言,總體來說,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競爭關系。外國銀行在近代中國的誕生要早于華人銀行,加之資金雄厚和母國的撐腰,長期掌控了我國的經濟金融命脈。華人銀行是在民族壓迫和民族工商業急需發展的刺激下誕生的,從一開始就處于和外國銀行競爭劣勢的地位,首先,是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喪權辱國條約的簽訂將腐敗的清王朝置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何來平等?其次,晚清社會封建落后,經濟凋敝不振,華人銀行脫胎于此等條件下,造成先天的不足,這不足包括資金、管理、人才等各個方面。因此,無論從融資能力,還是從貸款匯兌方面,都難與外國銀行匹敵。

華商證券交易所與外商證券交易所之間,同樣也存在著競爭關系,表現在對客戶、分布網點以及交易品種發行權等的競爭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易所發展的數量和延續的時間方面,不同于中外銀行間競爭的是,似乎這一局華人略勝洋人一籌。關于外商證券交易所在華的報道并不多見,主要集中在幾家有影響力的交易所,這里面有英商上海眾業公所、日商上海取引所、青島取引所、大連取引所、天津取引所等。而這些證交所大多存在時間都不長。

2. 偏害關系。偏害關系(partial harm relationship),當兩個物種在一起時,由于一個物種的存在,可以對另一個物種產生拮抗作用,而自身獲利或者無影響。例如,青霉菌可以分泌次生代謝產物--青霉素(抗生素)來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又如胡桃科的植物分泌胡桃醌來抑制其他植物在附近生長。再比如,很多南方城市一到夏天,在自然水體中就會暴發水葫蘆,這種植物也是一種外來入侵種,由于其生命力極強,一旦有合適的溫度及養分,就會瘋長,覆蓋整個水面,這對水體生態是極大的破壞。首先,由于它的瘋長,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這樣水體中的水生動物會因缺氧而死亡,腐敗的尸體又會進一步惡化水質,破壞生態平衡。其次,水葫蘆的瘋長會使水體發臭,破壞景觀。滇池、太湖、黃浦江及武漢東湖等著名水體,均出現過水葫蘆泛濫成災的情況。

在近代中國,票號與外國銀行的關系,非常符合生態學上的偏害關系。票號的誕生早于外國在華銀行,也曾經紅極一時,是近代中國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然而,到了后期,由于自身經營管理模式等原因,以及外國在華開創新式銀行對其造成的生境脅迫,最終票號這一行業內外交困,黯然退出歷史舞臺。其自身原因我們暫且不論,主要考察下外國銀行的產生對票號的偏害作用。外國銀行僅憑借高息攬存、拉攏客戶這一條就擊中了票號的要害

。在開創初期,為了拉存款、拉客戶,外國銀行不惜提高存款利息,憑借其雄厚的資金,欲拖垮票號。蔚豐厚票號經理李宏齡在《山西票商成敗記》中就有關于銀行通過高息攬存打壓票號的描述,如“放款者以彼利多,遂提我之款,移于彼處……彼實施操作之權,我時時從人之后,其吃虧容有數乎?”。這一招,就好比青霉菌放出了青霉素,對周邊其他細菌產生極強的拮抗作用,置其于死地。當然,外國銀行除了高息攬存外,還用其它手段打壓票號,比如低利貸款、發行紙幣、控制匯兌等,這里不再贅述。

除了票號、錢莊的消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國銀行的偏害影響外,就連外國人自己的洋行也受到外國在華銀行的排擠,這也符合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洋行,是近代外商在中國從事進出口貿易的機構。18世紀60年代興起散商貿易,隨之產生外商行號,被稱為“商業大王”,也是外國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重要工具。外國在華銀行的異軍突起,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不斷蠶食、排擠中國的票號、錢莊等舊式金融機構,由于利益最大化的資本天然屬性,即使對洋行這種外國人自己的機構,也逐步打壓、吞并,最后取而代之。首先,銀行不斷增設新的網點,由通商口岸向內地滲透。洋行的總部大多在廣州等通商口岸,而銀行網點遍布大江南北,有貿易的地方就有銀行。這樣一來,銀行的勢力就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其次,銀行不斷經營匯兌業務,而且效率高,業務專業,將洋行的外匯經營完全排擠出局。最后,洋行與銀行相比,最主要的弱勢還是資本金的不足。洋行要開展業務也不得不經常向銀行借款,融通資金周轉,這樣就難免要被強勢的新興銀行吞并和取代了。

三、 中性關系

中性關系(neutralism),指兩種或兩種(下轉第99頁)以上不同種類的生物經常一起出現而彼此無明顯影響的關系。比如草原上的獅子和湖泊里的魚,兩者誰對誰也不構成直接威脅,也沒有互惠作用。再比如,天上飛的鳥類與陸地生活的各種動物,也幾乎沒有利益沖突。這里講的沒有關系,其實是相對的,宇宙萬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無論是獅子與魚,還是飛禽與走獸,看似沒有關系,實則同處一個生態網中,只不過它們所處的生態位不同,沒有直接聯系罷了。

票號與華商證券交易所的關系,可以算是為數不多的中性關系了。票號的消亡年代大致在20世紀的20年代左右,而第一家華商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誕生是1918年。兩者幾乎沒有交集,因此也就沒有直接的正相互關系或者負相互關系。

本文將近代中國金融領域看成一個生態系統,考察了處于不同生態位上的金融主體間的相互關系,歸納出它們之間有互利共生的,有偏利共生的,有競爭關系的,有偏害關系的,還有中性關系的。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必須用辯證的、全面的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些關系。要認識到這些關系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有時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復合的。在社會、經濟、時局等環境發生變化時,他們的關系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比如,錢莊與外國在華銀行的關系,既有互利共生的關系,又有偏利共生的關系。再比如,華人銀行與外國銀行之間,既有偏利共生的關系,又有競爭的關系。外界條件改變,互利可能變為偏利,競爭也可能變為偏害,生態學的思維,就是要將研究對象與其所處的環境緊密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生命的發展有其自身特點,遵循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的規律。將金融主體看做有生命的種群,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為深入研究這些金融主體間在不斷相互作用過程中是如何協同進化、發展演替的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

參考文獻:

1. 徐諾金.金融生態論.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2. 鄭振龍.中國證券發展簡史.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 洪葭管.中國金融史.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4. 汪敬虞.外國資本在近代中國的金融活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項目號:12jk0813),咸陽師范學院2011年度專項科研基金項目(項目號:11xsyk107),陜西省教育廳2012年度“春筍計劃”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會計專項(項目號:11dkj j09)。

作者簡介:王文博,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士生,咸陽師范學院生物系副教授;郝宏展,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士生,石河子大學商學院講師;李勝,

第2篇

一、縣域人民銀行認真履職取得成效

2011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3次調整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此舉是為了促使貨幣政策盡快加速回歸常態化和正常化,進而抑制通脹預期,并使中長期存款接近正利率。利率市場化反映了宏觀調控的需要,并對市場價格的形成產生必要的影響。

在日常工作中,縣域人民銀行嚴格執行上級行關于利率報備和利率變動分析的工作要求,在利率調整時及時進行調查分析,掌握社會各界對利率調整的反映情況及時上報,不斷完善利率水平的監測分析工作。及時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各項貸款變化情況監測日報、周報、月報工作,在監測頻度加快情況下關注銀行流動性、把握信貸進度和節奏。繼續做好小額貸款公司納入利率報備體系工作,實時監測其利率浮動情況和貸款發放情況。按月及時準確向上級行上報各項利率報表,在銀行流動性趨緊情況下分析利率水平變動的情況特點及問題,監測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變化情況,實時掌握其貸款浮動變化情況,為上級行決策提供可信的依據。通過嚴格的日常監測,實時掌握情況,認真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人民幣利率管理規定》賦予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履行的職責。在實施對轄區內金融機構的利率管理;宣傳、及時轉發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利率文件;監督、檢查轄區內金融機構執行利率政策情況,及時向上級行報告轄區內利率政策執行情況方面認真履行了利率管理職責,并且取得成效。

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執行情況

以官渡農村合作銀行為例,該行目前實行的是“最優惠貸款利率定價法”,即以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各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結合各項貸款風險程度、目標利潤和經營策略等因素,在0.9~2.3倍浮動范圍內確定貸款利率。除政策性貸款、入股股東貸款和農戶種養業貸款執行優惠貸款利率外,其余貸款均執行上浮利率,目前平均上浮幅度約55%。遇優質客戶,根據客戶情況、貸款情況以及客戶信用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給予客戶優惠貸款利率。

從人民幣貸款浮動利率、人民幣貸款固定利率監測月報情況看,人民幣貸款固定利率中,6個月至1年的發生額占80%以上,浮動區間多在(1.3~1.5)、(1.5~2)的區間;人民幣貸款浮動利率主要集中在1年至3年,浮動區間多在(1.3~1.5)、(1.5~2)的區間。在信貸運行中積極優化信貸投向和結構,堅持支持“三農”、服務“三農”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市場定位,取得較好成效。

三、利率定價制度未建立,缺乏統一規范標準

目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根據貸款種類、貸款對象、方式、擔保物、信用記錄及貢獻度等因素,結合國家宏觀調控要求、產業政策、行業風險、產品市場等多方信息,對不同種類的客戶實行了差別化定價。但目前尚未建立科學、規范、系統的利率定價基礎信息系統,在實際操作中,主要依賴經驗判斷和信貸管理系統客戶信息記錄作為貸款利率定價的基礎和參考信息。利率定價中由于操作者政策水平、業務素質、業績考核等因素,存在隨意性和趨利性。企業信用等級評定高的、抵押擔保落實的、人員關系好點的可以少上浮點,否則就多上浮或不貸。例如農業中的種養殖業、環保節能產業、科技開發創新項目等,國家提倡大力扶持,體現在差別化利率定價中應該是執行基準利率和利率上浮幅度少上浮,實際執行情況主要是以抵押擔保落實、贏利性為首要考慮,差別化利率定價未得到較好體現。

四、自主定價權未得到充分發揮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關于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利率市場化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率作為非常重要的資金價格,應該在市場有效配置資源過程中起基礎性調節作用,實現資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斷優化。利率市場化的要點是體現金融機構在競爭性市場中的自主定價權。目前我國金融機構都是按照企業來運行的,反映金融企業自主經營權的一個重要環節正是其對自身產品和服務的自主定價權。實際工作中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雖然是一級法人,但在利率自主定價中還得受制于業務主管上級,利率自主定價權仍未得到充分發揮,仍然帶有一定行政管理色彩。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成本核算和盈虧點把握、隨行就市、利率風險定價評估方面,主動性和自主性相對薄弱。

五、供求關系導致雙向選擇權弱化

我國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不僅有其必要性,而且更具有緊迫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關于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利率市場化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率市場化的要點是體現金融機構在競爭性市場中的自主定價權,同時利率市場化也反映客戶有選擇權,反映了差異性、多樣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供求關系以及金融企業對風險的判斷和定價。

目前,由于銀行流動性趨緊,資金供求關系表現為以供方說了算,客戶選擇銀行這句話就顯得蒼白無力,商業銀行才真正擁有“唯一”選擇權――選擇客戶。實際借貸活動中,申請貸款企業不能“貨比三家”,只能是一家銀行一家銀行的“告貸上門”,沒有選擇銀行的權力,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擁有“唯一”選擇權。資金供求關系中“求方”處于沒有選擇權、關系不對等的景況。一個真正健全完善的市場,供求雙方是可以議價的,不能議價的市場是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

第3篇

論文關鍵詞:金融能力,指標體系,主成分分析

 

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目前,各地區也都將提高金融能力視為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暴露出我國的金融體系還很脆弱,一些城市和地區的金融業發展水平較低。本文旨在通過建立金融能力評估指標體系來衡量一個城市的金融能力,為提高金融能力提供新的方向。

一、 建立城市金融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所謂金融,就是指資金融通。因此,一個城市或國家的金融能力主要是指該地區的資金融通能力。金融能力的決定因素有很多,諸如區位因素、人力因素、市場因素、知識因素及科技因素等。建立完整的金融能力評估指標體系對于金融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城市金融業的發展提供方向,明確目標和定位。金融業屬于高風險行業,其發展必須結合自身條件,確定合理的目標,對自身進行的明確的定位;

2.比較不同城市間的差距主成分分析,優化資源配置。在建設金融業的過程中,應與周邊城市進行比較,取長補短,以免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

3.對金融業發展具有檢驗作用,及時糾錯。金融業的發展具有不可測性,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檢驗糾錯,防止危機的出現;

4.為金融監管提供策略,防止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國際金融海嘯過后,金融監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根據評估體系得出的結論,可以有針對性對薄弱環節加強監管,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通過金融能力指標體系能夠將無形的城市金融能力進行有形化處理,清晰地知道金融能力發展的優勢及不足,有利于金融業的持續發展。

二、 金融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設立

(一)評估指標體系設立的原則

為了對城市綜合金融能力做出全面、客觀的評估,并且使得到的結果具有參考價值,本文認為在構建城市金融能力體系時應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必須是在科學的基礎上,能客觀地反映金融能力論文格式模板。從指標的選取、劃分都依據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對于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都是真實及有效的,以保證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及可信度。

2.系統性原則。整個指標體系由金融規模、金融結構、金融質量及金融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子系統,每個子系統下又有相應的指標構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全面性原則。金融業本身是一個高端的、復雜的產業,其發展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同時,金融業所覆蓋的領域較廣,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行業。因此,指標設計應從整個金融業大系統出發,保證所選指標全面地包含諸多因素所反映的信息。

除上述三大基本原則外主成分分析,在數據篩選和處理上,也會考慮其可操作性及完整性,使得整個評估指標體系更有實際操作意義。

(二)各項指標設立依據及內涵

根據上述建立指標體系的原則,本文采取以金融規模、金融結構、金融質量及金融可持續發展力四個方面來綜合評價金融能力(表1)。

 

目標層

中介層

指標層

綜合金融能力指數

金融規模

金融相關率(FIR)、金融從業人員數量、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金融結構

金融機構存貸款比率、上市公司數量、保險深度

金融質量

銀行壞賬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充足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 www五月婷婷| 新梅金瓶之爱奴1国语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 中国老头和老头gay视频ha|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3d白洁妇珍藏版漫画第一章|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欧美乱子欧美猛男做受视频伦xxxx96|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1819sextub欧美中国|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www.中文字幕.com|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电车上强制波多野结衣| 初尝黑人巨砲波多野结衣| 老司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97人人超人超人国产第一页| 天堂资源在线官网| 一个上面吃一个下免费|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jjzzjjzz在线播放|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动漫人物桶机动漫| 高清粉嫩无套内谢2020|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