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安全風險分級管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前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提高系統電網工程建設安全風險超前防范能力,國家電網公司于2011年12月下發了《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該辦法通過電網工程的固有風險分析,結合項目實際作業特點對電網工程作業的動態風險進行識別、評估,真正實現了安全風險評估的量化,并明確不同動態風險等級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確保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可控、在控、能控狀態。
1 電網工程建設安全風險等級與類別
電網工程建設安全風險主要來自施工作業安全風險,它包括人身及電網安全風險。根據LEC安全風險評價方法中LEC值的大小及所對應的風險危害程度,將電網工程基建施工安全風險從小到大劃分為五個等級進行控制和管理,五個等級分別為:
1.1一級風險(稍有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較低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輕傷及以下事件的施工作業。典型作業有:現場臨時建筑物搭設、澆筑混凝土、電氣焊接等等;
1.2二級風險(一般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人身輕傷事故的施工作業。典型作業有:鋼筋籠安放、屋面施工、敷設電纜、保護接地等等;
1.3三級風險(顯著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較高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人身重傷或人身死亡事故的施工作業。典型作業有:深度在3—5米的基坑開挖、模板安裝、構架及橫梁吊裝、土石方爆破等等;
1.4四級風險(高度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高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容易發生人身死亡事故的施工作業。典型作業有:高度超過8米或跨度超過18米的模板工程、深度超過5米的基坑開挖、大件吊裝、深基坑支護、不停電跨越作業等;
1.5五級風險(極高風險):指作業過程存在很高的安全風險,不加控制可能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施工作業。典型作業如架空線路穿越鐵路、高速公路施工等。
2 電網工程施工風險識別方法
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應結合工程項目實際,以人身觸電、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火災以及電網、交通事故等典型風險為防控重點,從人、機、物、環境和管理等因素分析和識別施工作業活動動態風險。
工程開工前,業主項目經理應組織項目設計、施工、監理項目部開展項目交底及風險點初勘工作,采用頭腦風暴法,梳理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危險點及風險源。施工項目部應根據風險交底及初勘結果,依據《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工程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從《電網工程固有風險匯總清冊》中選擇符合本工程的作業工序及其對應的風險等級,確定本工程各施工工序固有風險等級,編制本工程的風險預控清冊,并建立本工程風險分級控制檔案。
3 電網工程建設安全風險控制重點
在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全過程控制中,在依據《電網工程固有風險匯總清冊》開展施工安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還應重點識別、控制以下重大風險因素:
3.1難度大、系統復雜、危險性大的220kV以上改擴建項目、在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運行母線下方或設備附近進行吊裝及其他臨近帶電體作業;
3.2跨越高鐵、高速、不停電跨越高壓帶電線路及重要通航河流的特殊線路工程;在帶電線路附近組立(拆除)鐵塔;在險惡地理環境下組立(拆除)鐵塔等;
3.3采用大型特殊施工機械的項目;重量達到起重機械額定負荷的95%;兩臺及以上起重機械抬吊同一物件;大件吊裝;大型機械(如塔吊、井架等)拆裝項目等;
3.4 220kV以上高壓設備的電氣試驗作業;
3.5新技術、施工單位技術和管理經驗不足的特殊項目;
3.6達到和超過5米的深基坑、大跨度高支模工程等;
3.7達到和超過24米的腳手架(跨越架搭拆)工程等。
4 安全風險分級控制管理在工程施工中應用
4.1二級及以下施工安全風險等級工序作業由施工項目部組織開展風險控制,監理項目部實施巡視檢查。二級風險動態升級為三級及以上風險的,應采取措施盡可能降低至二級以下風險。否則,按照三級及以上等級風險控制辦法組織實施。特殊條件(暴雨、雷雨、大霧、冰雪等惡劣天氣時的戶外作業)下,對風險等級低于二級的,考慮到作業條件的特殊性,應將風險等級按照三級及以上風險進行控制,極端情況下,應停止施工。
4.2三級及以上固有風險工序作業前,施工項目部應組織進行實地復測,填寫,按照動態安全風險等級確定方法,計算動態風險等級,并報施工單位相關職能部門審批后,填寫《三級及以上風險作業項目現場復測報審表》,報送監理項目部審查、業主項目部確認。
4.3優先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三級及以上施工工序風險等級。采取措施后仍然在三級及以上風險的,應嚴格執行電網工程安全施工作業管理規定,制定“電網工程施工作業風險控制卡”,報施工單位相關職能部門審批后,在作業前遞交監理項目部審查、業主項目部確認。
4.4四級及以下固有風險經過動態修正后出現五級風險的,應通過改善作業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施工方法、環境、安全管理等六個因素的條件,把風險等級減低為四級及以下之后,再行施工。無法降低時,施工項目部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含安全技術措施),由業主項目部組織專家進行方案論證,并報上級公司備案。作業時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到位,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條件不能滿足時必須停止施工。
5 變電站建設工程中危險作業安全控制措施
5.1作業前進行危險點分析與預控。對于復雜和風險度高的工作項目要組織現場勘察,制定施工方案;在交代設備停電范圍、保留的帶電部位時,要指明設備雙重編號和安全距離的具體數值;工作負責人要在作業現場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前先點名,并逐一簽名。
5.2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應始終在工作現場;專責監護人要明確監護對象和監護范圍,且不得兼做其他工作;嚴禁失去監護單人作業:包括工作負責人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不得單獨進入、滯留在高壓室和室外高壓設備區。工作負責人、專責監護人必須嚴格執行紅馬甲制度。
5.3作業區域實行封閉隔離。室內高壓設備停電作業應在工作地點兩側和對面運行設備設置遮欄,室外高壓設備停電作業必須全封閉隔離,變電站改擴建必須執行全封閉硬質隔離(硬隔離)措施;二次系統作業應設置紅布幔區分運行設備。作業中嚴禁擅自移動和跨越遮欄。
5.4作業現場安全警示標志正確完備。設備區入口應正確設置限高、限速標志,超高、超寬車輛確需進入設備區,應設專人監護和引導;作業現場懸掛的標示牌應正確、醒目、齊全、規范。
5.5所用工器具和材料與帶電部位保持足夠安全距離。梯子、鋼管等長物要放倒搬運,禁止單人搬運;嚴禁肩扛鐵鍬、掃帚等硬質、輕型長物;帶電設備區禁止使用金屬梯:裝拆梯子、腳手架等要做好防傾倒和誤碰帶電設備的措施。
5.6接觸停電設備前要可靠接地。接地線兩端均應連接牢固,防止意外脫落;作業點有感應電危害時,應加裝臨時接地線:在500千伏電壓等級的變電站構架上作業應穿靜電感應防護服、導電鞋。
5.7接設備引線及收放線纜要防止彈擺或滑落。拆接設備引線時和拆下引線后,必須用牽引繩拴牢;收放線纜、軟管等嚴禁抖動或猛力拖拽;在半高層、架空過道等帶電設備上方作業,要做好防止線纜、軟管滑落(脫)措施。
5.8施工機械在帶電設備區作業要可靠接地,并設專人監護。車、斗臂車、金屬升降平臺、絞磨等施工機械要可靠接地;作業前要設置限高、限位標志;作業過程中,專責監護人要重點監護施工機械抬升高度和旋轉方向,確保斗、臂及起吊物品與鄰近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5.9運行設備構架、底座等部位作業要采取可靠安全措施。未停電設備構架、底座進行電焊、噴漆作業要用絕緣隔板有效隔離,防止煙霧、油漆造成短路;設備構架、底座防腐及取油樣等作業,人體任何部位及工具均不得超過設備金屬法蘭高度,且應使用絕緣架梯,并設專人監護;變壓器散熱器水沖洗宜停電進行。
5.10室內高壓配電裝置要完善隔離防護措施。室內配電裝置非封閉母線交叉部分、跨越人行通道的母線橋應裝設永久性隔離擋板(護網);手車開關拉出后,應觀察隔離擋板是否可靠封閉,隔離擋板封閉后禁止開啟。
Abstrac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s the foundation industry, its safety concerns not only itself, but also social stability and other industry;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introduce risk management into power enterprises safety production. Through analysing safety situation of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and experts investigation, to identify risks of safety production; safety risk factor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nclu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other risk. Using AHP method to rank the importance of risk factors, get the key risk factors with human factors, emergency plans, function design,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n risk control, expec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guarantee system on China's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safety production.
關鍵詞: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識別;層次分析法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safety production;risk identific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8-0026-04
0 引言
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6萬起,死亡4.1萬人,其中電力行業較大安全生產事故45起[1],近幾年電力安全生產事故情況如圖1[2]所示,縱觀整個電力生產行業,安全事故仍然不斷發生。
這些事故在造成重大損失的同時,也反映出電力企業在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水平上有待進一步提升。如何降低和消除安全生產風險,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是電力企業完成安全生產目標,維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轉所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3]。
1 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識別
1.1 安全生產的范圍界定
電力安全生產主要包括電力生產安全、力基本建設安全、電力多種經營安全三大部分[4],本文研究的電力企業安全生產主要指電力生產安全。
1.2 風險識別
本文采用專家調查法進行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領域的風險識別,調研的多位具有電力行業專業背景的專家,其中包括45%的工程師、55%的高級工程師,工齡少則6年多則17年,分別來自電力行業的不同領域,包括技術支持、運行生產、財務及行政管理等;專家單位或者主營電力生產,或者承包電力工程,或者電力多種經營,充分保證了調研對象的廣域性、全面性、權威性。
結合文獻研究和專家訪談的方式,了解到電力企業安全生產存在的風險問題主要有人身傷亡事故風險、設備事故風險、電網事故風險等。通過對訪談結果和文獻研究的整理,歸納出主要影響電力企業生產的安全風險因素有作業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勞動管理失誤、違章指揮、交叉作業管理混亂等二十多個,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調查問卷,進行細化調研。
根據調研結果,結合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特性(系統整體性、過程連續性、勞動環境復雜性、高度密集性等),進行歸納整理,可將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分為技術風險、管理風險、經濟風險、環境風險、其他風險等五大類。
2 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分析
2.1 技術風險
安全生產過程中因設備、工藝技術等引起的風險統稱為技術風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工藝流程,生產工藝自身未有充分的安全保障,人機界面設計是否符合人因工程原理,工藝規程有缺陷以及再設計及變更可能導致人身、電網、設備等的事故;功能設計,主要包括抗震設計、強電設計、暖通設計等;設備系統,指生產設備尤其是關鍵設備,如變壓器設備、開關設備、調度自動化設備等,因具有一定的壽命周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隱患等危險;應急預案,指對潛在的或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類別和影響程度而事先設計出的應急處置方案,必須保證它的科學性、針對性、時效性。
2.2 管理風險
安全生產過程中因管理不善、人的不安全行為可能導致管理風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人力因素(生理及心理),例如作業人員的身體素質、作業能力、行為方式、隨機應變能力等會直接左右作業人員的工作狀態,影響工作效率,嚴重時引發安全事故;管理組織,管理者需具備溝通、協調、決策等的能力,應注意防止出現管理決策失誤、違章指揮等問題;規章制度,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工作責任制度和操作程序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管理思想、安全管理模式等,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懂,都記的清楚,也不可能永遠保持警醒狀態,安全意識差,憑老經驗辦事、僥幸心理的存在以及員工教育與培訓的落后,員工風險防范意識的薄弱,以上因素均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2.3 環境風險
安全生產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期間必然受來自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自然環境,指不可抗因素,如地震、洪水、臺風等惡劣氣候條件;作業環境,包括空氣狀況(有害氣體、固體粉塵、放射性物質等)、噪聲狀況和微氣候等因素,而作業現場涉及的高壓和低壓電氣設備多,高速旋轉機械多(如發電機、風機等),特種作業多(如高處作業、焊接作業等),因工作場地光線不足或光線太強,容易使視線受阻而引發操作失誤等風險;市場環境,主要指行業競爭和市場消費需求變動引起的風險。政治環境,國家的政治環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穩定性,一旦涉及到企業,就會使企業發生十分迅速和明顯的變動,而這一變動是企業掌控不了的。
2.4 經濟風險
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及其嚴重程度與經濟發展的變化密切相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利率,法規,匯率。外匯匯率引起的人民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等會直接或間接促使電力企業調整生產進度而可能引起生產風險。目前國家相關的安全生產法規并不健全,其中甚至出現一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現象,導致我國電網事故頻頻發生。
2.5 其他風險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資金風險,能源風險,合同風險。相當一部分電力事故發生是因為企業資金鏈的短路、合同管理的不規范,雇傭缺乏專業知識的臨時工,采購劣質個體防護用具等;電力生產的能源類型有火電、風電、核電、水電等,客觀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3 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評估
基于上面風險識別、分析的結果,本文采用AHP法[5,6]進行風險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建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并提出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
3.1 建立風險評估層次結構
結合以上風險分析結果得出一級指標有5個,分別為環境性風險、技術性風險、管理性風險、經濟性風險、其他風險;二級指標為18個,建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層次結構圖,如圖2所示。
3.2 判斷矩陣和相對權重的確定
抽樣選取調研專家中的部分專家(50%),采用九分位比率標度法[7]進行指標間兩兩重要性的比較、打分獲得判斷矩陣中的系數,根據比較判斷得分表可直接得到比較判斷矩陣結果,如表1-表6所示。
采用方根法求得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W=(w1,w2,…,wn)和最大特征根λmax。經過對數據的歸一化處理、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總排序計算結果的一致性檢驗,計算過程略,詳細計算可參考文獻[8、9],結果如下:
W=(w1,w2,w3,w4,w5)
=(0.3403,0.3248,0.2037,0.0789,0.0523)
w1=(0.3452,0.3701,0.0997,0.1850)
w2=(0.1320,0.5541,0.1715,0.1423)
w3=(0.1504,0.0901,0.6017,0.1578)
w4=(0.5499,0.2402,0.2098)
w5=(0.2000,0.2000,0.6000)
根以上計算結果,建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指標權重表,如表7所示。
3.3 重要度排序
依據W中各因素的相對權重大小,按相對權重從大到小順序給出下列風險因素重要度排序結果:
因素層:技術、管理、環境(權重>0.1);其他、經濟(權重
指標層:技術風險:應急預案、功能設計、設備系統、工藝流程;
管理風險:人力因素、規章制度、安全文化、管理組織;
環境風險:作業環境、政治環境、自然環境、市場環境;
其他風險:能源、合同、資金;
經濟風險:匯率、利率、法規。
根據上面結果可知,技術性風險中“應急預案”指標和“功能設計”指標分別約占37%、35%,管理性風險中的“人力因素”指標約占55%,環境性風險中的“作業環境”指標約占60%,應將其作為關鍵風險因素重點研究,如圖3所示。
4 安全生產的風險管控
控制風險是建立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是落實“ 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措施。綜合以上研究結果,電力企業應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管控。
4.1 以人為本,加強管理,建立完善相關制度,落實安全教育與培訓
管理風險在系統中占32%,其中人力因素指標占該類風險55%,針對這類風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風險管控:
①必須提高員工的能力、素質。首先,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個體防護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維模式;其次,定期舉辦電力生產風險控制方面的講座和座談會,進行經驗交流;最后,電力企業應當加大對員工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注重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能人才。
②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標準操作程序。嚴格執行標準程序、實施安全檢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并將規章制度落實到實踐中去,保證員工有章可循,防止人因差錯的發生。
③定期進行安全文化宣傳、安全技能競賽和安全培訓,樹立員工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員工的個體防護意識,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導致操作失誤。只有進行適時、內容合理、方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培訓,并形成制度,才能將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到位。
④監督管理是搞好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內因,加強現場管理和監督對安全生產起決定作用。只有加大安全監督的管理力度,從已發生的事故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采取切實有效地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保證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發展。
4.2 不斷優化技術設計,做到科學、合理、及時、有效
技術風險在重要度排序中以34%排在第一,而其中的應急預案和功能設計兩項指標又是該類風險中的重中之重,分別占37%、35%,針對這類風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①加強應急預案的管理,尤其是火災應急預案、防地震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等的管理。定期進行應急培訓和事故演練,以提高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的處理能力,并在演練結束后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改意見。同時,電力企業應針對情況的不同,遵循綜合協調、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包括預案體系及相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和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②定期M行設備系統的維護檢查和更新。通過對設備系統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對過時老化的設備進行更新,不斷降低故障設備誘發的風險事故。在土建安裝階段,嚴格做好檢查和監督;在設備系統的運行階段,定期檢查和維護設備,員工熟練掌握設備的詳細性能,依據指南操控設備,從而降低設備破損,延長設備使用周期;在設備的檢修階段,應嚴格執行檢修制度對設備進行拆解檢查,保障設備系統的安全性、整體性。
③不斷優化功能設計,如抗震設計、給排水設計、強電設計、弱電設計、暖通設計等,以降低后期因技術變更帶來的安全生產損失和風險。
④及時調整工藝流程,設計合理的人機界面,充分考慮人的特性,滿足能見性、清晰性、易操作性要求,避免不合理的工藝流程設計、人機設計影響企業的安全生產。
4.3 提高作業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安全性
環境風險在整個系統中占20%,其中作業環境指標占該類風險60%,針對這類風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風險管控:
①對于定義極高風險的作業,提前做好防范,及時關注空氣濃度,做好疏散工作;如遇極高危險作業,或者放棄改選其他方案,或者使用機器人代替,避免人身事故等發生;針對危險區域,加強保護措施,如適當地屏蔽電源、熱源等;通過實施現場6S管理,改善作業環境等。
②針對性地選擇個體防護裝備工具,不僅是預防和減少風險發生、防止人員受到傷亡的必要手段,更是保護人身安全的最后屏障。例如進入生產現場配備安全帽、防砸鞋,焊接作業配備護目鏡,粉塵超標的場所配戴口罩,帶電作業配備屏蔽服,進入高輻射區域配戴防輻射服等。
5 結語
缺乏系統的風險管理是我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將風險管理理論與我國電力行業實際情況相結合,任重而道遠。我們需不斷深入研究電力領域風險管理的特點,切實做好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管控,力求為我國電力行業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建立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北極星電力網.國家能源局2016年12月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情況-電力安全事故[DB/OL].http://.cn/special/?id=805156, 2012-08-03/2017-01-22.
[2]http:///newpage/.
[3]田振雨.安全風險管理在電力企業中的應用[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4]杜明峰.電力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化工管理,2013(10):41-41.
[5]鐘登華,張建設,曹廣晶.基于AHP的工程項目風險分析方法[J].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2002,35(2):162-166.
[6]苗后營,王偉,宋波,等.改進AHP方法在工程評標定標中的應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1(2):23-25.
[7]程安順.城市綜合體項目風險評估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3.
一、所謂地鐵暗挖施工風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是指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各個階段應對風險工程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評估,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為便于進行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風險工程分為自身風險工程和環境風險工程。自身風險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點和地質條件復雜性等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軌道交通工程。環境風險工程指因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條件復雜,軌道交通施工可能導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結構安全受到影響的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主要指既有軌道交通工程(含鐵路)、建(構)筑物、管線、道路、水體等。
二、施工階段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管理目標
通過加強施工準備期的施工安全設計交底、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風險深入識別及風險工程分級調查等,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監控、評估預警、信息報送和預警處理等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環境事故的發生。
2、管理內容
2.1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施工安全設計交底
在施工準備期,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設計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設計交底。施工安全設計交底的內容原則上應涵蓋施工圖設計的有關安全風險專項內容。施工單位應仔細、全面地熟悉施工設計圖紙,查對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核實工程環境安全設計在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在設計交底時應提出風險設計安全性的有關質疑,由設計單位負責解答。
(2)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單位對地質踏勘結果和環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進行分析,當與勘查報告、環境調查報告有出入時,書面報監理單位。
(3)風險因素深入識別與風險工程分級調整
在施工準備期,施工單位應深入識別工程自身風險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風險工程分級調整,形成調整清單,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后,報監理單位審核,經總監簽認后,報業主。由業主組織專家對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進行審查。施工單位根據審查意見,修改完善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形成專冊,上報業主備案。
(4)施工風險預告
風險預告內容包括:風險描述、監控方案、應急預案、施工注意事項、責任人等。風險預告須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和監理審核,并報業主備案。
2.2施工過程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按照合同規定范圍內的監控內容、范圍等進行安全風險監控,在監控過程中及時整理、分析監控信息和進行安全狀態評估和預警,并結合預警級別進行相應的風險處置和信息上報。
(2)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的信息報送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均應及時報送各自的監測、巡視、評估及預警信息。信息報送形式主要有書面報送、信息平臺報送和電話、短信等。
(3)預警的響應與處置
當監控管理中心綜合判定綜合預警等級后,各相關監控實施及管理單位應根據不同的綜合預警級別分別組織不同層級領導的響應。黃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加強組織分析,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項目總監、第三方監測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專業負責人和監控管理分中心參加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加強監測和巡視,監控管理分中心監控跟蹤。橙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組織四方會議,項目經理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業主單位有關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監控管理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業主單位加強督查和協調處理。紅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企業主管領導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業主單位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業主單位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督促和協調處理,監控管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
三、針對暗挖車站施工風險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認真組織核查,實施分級管理
開工前由項目部牽頭組織技術人員對管區內風險源進行詳細的識別、核查,形成調查報告,并繪制相關平面與剖面關系圖,以準確掌握各風險源的第一手資料。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對自身風險及環境風險進行定性分級,采取分級管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經過認真討論研究,確定風險集中區域。
2、組織技術論證,嚴控方案編制
針對重大風險源,提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評審各重大風險源的施工方案,根據專家意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報集團公司及子公司,經兩級總工程師逐級審核后再報監理單位審批,保證方案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3、強化管理手段,保證措施到位
針對車站自身風險工程,嚴格按圖施工,落實設計文件和相關規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證開挖、格柵安裝、噴射混凝土連續作業,杜絕出現影響其連續性的現象。為減少拱部作業面暴露時間,盡快封閉掌子面,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小導管打設需在噴射混凝土完成后進行,并預埋套管,且應“一榀一打”;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拱部格柵安裝完成后要及時噴射混凝土,不應等臨時仰拱再統一噴射。
針對車站環境風險工程,采取措施為:(1)工程實施前對車站上方及周邊相鄰管線詳細調查,并通過管線所屬單位了解掌握管線的現況,根據調查結果針對不同管線制定不同的預防及加固方案。(2)對污水、雨水和熱力管溝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入洞內探明管線的現況及滲漏水情況,必要時施工前對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內導流、增設防水內襯措施、施工過程中采取定向注漿等措施確保管線安全。(3)對電力溝、大型電信等管線應對管線狀況及周邊環境進行嚴密監控,并應與管線所屬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搶險預案,備足搶險物資,如遇險情立即啟動搶險預案并及時上報。
4、重視監控量測,確保不留隱患
施工期間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反饋信息,及時掌握結構物及其周圍環境的動態變化,相應調整補充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的動態管理,確保結構和周圍環境的安全。風險源通過后繼續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直至數據穩定為止。如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組織專家分析原因,制定補救措施。
四、效果檢查(以下內容為蘇州橋站環境風險工程風險源統計臺賬)
序號
風險類型
風險等級
風險源信息
預計開始時間
預計通過時間
施工進度
風險源狀態
風險源狀態
工點
風險工程基本情況描述
已通過
在施
未進入
環境風險工程
1.1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豎向凈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過
√
安全
1.2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過
√
安全
1.3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電力管溝(2000x2000)豎向凈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過
√
安全
1.4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過
√
安全
1.5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過
√
安全
1.6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過
√
安全
1.7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過
√
安全
1.8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豎向凈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過
√
安全
1.9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過
√
安全
1.10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過
√
安全
1.11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過
√
安全
1.12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過
√
安全
1.13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0.27m、水平凈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4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1.84m、水平凈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5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過
√
安全
1.16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7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8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總之,地鐵工程項目是在復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進行的,面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風險管理要用系統的、動態的方法進行風險控制,以減少項目實行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全面的風險管理不僅使各層次的項目管理者建立風險意識,重視風險問題,防范于未然,而且在各個階段、各個方面實施有效的風險控制,形成一個前后連貫的管理過程。地鐵蘇州橋站通過對暗挖車站施工安全風險的辨識分析后采取有效對策,并在有效過程監控的基礎上,隨之施工進度,風險源全部安全通過,施工現場自開工到現在始終處于全面安全受控狀態。
蘇州橋站位于西三環北路和北三環西路交匯處蘇州橋西北側,與規劃地鐵12號線換乘。交叉路口東側為北三環西路,南側為西三環北路,西側為長春橋路,北側為萬泉河路。路口西北角為金洲大廈,東北角為西海國際大廈;東南角為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和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西南角為武警總部,臨近道路為破舊平房、一至二層商鋪。車站結構型式為疊摞側式車站,雙層三跨鋼筋混凝土結構,全暗挖洞樁法施工。工序轉化快,附屬結構多,施工環境復雜,制約施工的因素多給施工造成很大壓力,特別是蘇州橋站結構下穿管線多,結構與管線凈距離2~6m,如何做好開挖過程中的支護,減少主體施工對管線的影響,是本工程的施工難點。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必須做好安全風險管控,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一、所謂地鐵暗挖施工風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是指軌道交通工程建設中各個階段應對風險工程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評估,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全面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為便于進行安全風險技術管理,風險工程分為自身風險工程和環境風險工程。自身風險工程指因工程本身特點和地質條件復雜性等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的軌道交通工程。環境風險工程指因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條件復雜,軌道交通施工可能導致其正常使用功能或結構安全受到影響的軌道交通工程。周邊環境主要指既有軌道交通工程(含鐵路)、建(構)筑物、管線、道路、水體等。
二、施工階段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管理目標
通過加強施工準備期的施工安全設計交底、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安全風險深入識別及風險工程分級調查等,加強施工過程的安全風險監控、評估預警、信息報送和預警處理等風險預防和控制措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工程事故和環境事故的發生。
2、管理內容
2.1施工準備期的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施工安全設計交底
在施工準備期,建設單位負責組織設計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安全設計交底。施工安全設計交底的內容原則上應涵蓋施工圖設計的有關安全風險專項內容。施工單位應仔細、全面地熟悉施工設計圖紙,查對圖紙與現場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核實工程環境安全設計在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在設計交底時應提出風險設計安全性的有關質疑,由設計單位負責解答。
(2)地質踏勘、環境核查和空洞普查及分析
施工單位對地質踏勘結果和環境核查、空洞普查成果進行分析,當與勘查報告、環境調查報告有出入時,書面報監理單位。
(3)風險因素深入識別與風險工程分級調整
在施工準備期,施工單位應深入識別工程自身風險和環境風險因素,進行風險工程分級調整,形成調整清單,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后,報監理單位審核,經總監簽認后,報業主。由業主組織專家對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進行審查。施工單位根據審查意見,修改完善風險工程分級調整清單,形成專冊,上報業主備案。
(4)施工風險預告
風險預告內容包括:風險描述、監控方案、應急預案、施工注意事項、責任人等。風險預告須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簽認和監理審核,并報業主備案。
2.2施工過程安全風險技術管理
(1)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按照合同規定范圍內的監控內容、范圍等進行安全風險監控,在監控過程中及時整理、分析監控信息和進行安全狀態評估和預警,并結合預警級別進行相應的風險處置和信息上報。
(2)安全風險監控、評估與預警的信息報送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監測單位均應及時報送各自的監測、巡視、評估及預警信息。信息報送形式主要有書面報送、信息平臺報送和電話、短信等。
(3)預警的響應與處置
當監控管理中心綜合判定綜合預警等級后,各相關監控實施及管理單位應根據不同的綜合預警級別分別組織不同層級領導的響應。黃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加強組織分析,項目技術負責人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項目總監、第三方監測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專業負責人和監控管理分中心參加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加強監測和巡視,監控管理分中心監控跟蹤。橙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應組織四方會議,項目經理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項目負責人及業主單位有關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監控管理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業主單位加強督查和協調處理。紅色綜合預警:施工單位企業主管領導主持并組織風險處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第三方監測單位技術負責人、設計單位和勘察單位的技術負責人、業主單位領導參與風險處理方案的制定和風險處理過程的監督、管理;業主單位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督促和協調處理,監控管理中心加強監控跟蹤。
三、針對暗挖車站施工風險工程采取的管控措施
1、認真組織核查,實施分級管理
開工前由項目部牽頭組織技術人員對管區內風險源進行詳細的識別、核查,形成調查報告,并繪制相關平面與剖面關系圖,以準確掌握各風險源的第一手資料。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對自身風險及環境風險進行定性分級,采取分級管理。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經過認真討論研究,確定風險集中區域。
2、組織技術論證,嚴控方案編制
針對重大風險源,提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評審各重大風險源的施工方案,根據專家意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報集團公司及子公司,經兩級總工程師逐級審核后再報監理單位審批,保證方案的安全性與可行性。
3、強化管理手段,保證措施到位
針對車站自身風險工程,嚴格按圖施工,落實設計文件和相關規范要求;拱部施工要保證開挖、格柵安裝、噴射混凝土連續作業,杜絕出現影響其連續性的現象。為減少拱部作業面暴露時間,盡快封閉掌子面,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小導管打設需在噴射混凝土完成后進行,并預埋套管,且應“一榀一打”;拱部土體自穩性較差地段,拱部格柵安裝完成后要及時噴射混凝土,不應等臨時仰拱再統一噴射。
針對車站環境風險工程,采取措施為:(1)工程實施前對車站上方及周邊相鄰管線詳細調查,并通過管線所屬單位了解掌握管線的現況,根據調查結果針對不同管線制定不同的預防及加固方案。(2)對污水、雨水和熱力管溝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進入洞內探明管線的現況及滲漏水情況,必要時施工前對污水及雨水管在洞內導流、增設防水內襯措施、施工過程中采取定向注漿等措施確保管線安全。(3)對電力溝、大型電信等管線應對管線狀況及周邊環境進行嚴密監控,并應與管線所屬的管理單位取得聯系,在施工前制定完善的搶險預案,備足搶險物資,如遇險情立即啟動搶險預案并及時上報。
4、重視監控量測,確保不留隱患
施工期間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反饋信息,及時掌握結構物及其周圍環境的動態變化,相應調整補充施工措施,進行施工的動態管理,確保結構和周圍環境的安全。風險源通過后繼續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直至數據穩定為止。如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并組織專家分析原因,制定補救措施。
四、效果檢查(以下內容為蘇州橋站環境風險工程風險源統計臺賬)
序號
風險類型
風險等級
風險源信息
預計開始時間
預計通過時間
施工進度
風險源狀態
風險源狀態
工點
風險工程基本情況描述
已通過
在施
未進入
環境風險工程
1.1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上水管(DN600)豎向凈距4.41m
2014.4.20
2014.5.6
已通過
√
安全
1.2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平行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08m
2014.5.8
2014.5.12
已通過
√
安全
1.3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電力管溝(2000x2000)豎向凈距1.53m
2014.5.18
2014.5.20
已通過
√
安全
1.4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6m
2014.5.31
2014.6.1
已通過
√
安全
1.5
L3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4.05m
2014.5.28
2014.5.29
已通過
√
安全
1.6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8m
2014.4.28
2014.4.29
已通過
√
安全
1.7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37m
2014.4.26
2014.4.27
已通過
√
安全
1.8
L4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雨水管(D700)豎向凈距2.82m
2014.4.30
2014.5.1
已通過
√
安全
1.9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3.894m
2014.6.8
2014.6.9
已通過
√
安全
1.10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2.96m
2014.6.4
2014.6.5
已通過
√
安全
1.11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2.94m
2014.6.12
2014.6.13
已通過
√
安全
1.12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垂直下穿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3.85m
2014.6.10
2014.6.11
已通過
√
安全
1.13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0.27m、水平凈距4.5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4
L1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污水管(D800)豎向凈距1.84m、水平凈距6.24m
2014.5.31
2014.7.29
已通過
√
安全
1.15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道垂直下穿上水管(DN800)豎向凈距3.64m
2014.6.26
2014.6.28
已通過
√
安全
1.16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1000)豎向凈距3.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7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上水管(DN400)豎向凈距4.62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
安全
1.18
L2橫通道
一級
蘇州橋站
橫通道鄰近燃氣管(DN500)豎向凈距4.58m
2014.7.2
2014.7.7
已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