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傳統文化的建議范文

傳統文化的建議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傳統文化的建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傳統文化的建議

第1篇

六龍鎮,位于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城東面12公里處,總面積78.77平方公里,全鎮轄11個村,居住有漢、彝、苗、蒙古等11個民族,總人口29821人。煤炭和烤煙是六龍的主要經濟支柱,經濟作物以大豆、辣椒為主,出產地道天麻、竹蓀等中藥材。六龍有326國道、方沙路、杭瑞高速、黔大高速過境,交通便捷,物流順暢,榮獲“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省文明鄉鎮”等榮譽稱號,是全市唯一的省級詩詞之鄉。

二、歷史沿革

明建文六年,士大夫陳友德辭官回鄉,水西政權慕其德、賞其能,重用為阿牧(總管),在陳友德的建議下,在今六龍“營上”修建兵屯駐軍3萬,修建石板街(取名增列東勝街),為今六龍雛形。明崇禎八年,更名為六龍。雍正年間,一皇親國戚改譚姓來此居住,他們建宗祠,設義學,儲義倉、成橋梁、造紡車以教鄉鄰。至乾隆年間,六龍成為四川至云南、貴陽鹽道的必經之路,眾多江西人到此栽種天麻、何首烏等中藥材,成為商貿重鎮。因省試發榜六龍人占了半榜而有“小荊州”美譽。

三、傳統文化

(一)歷史遺跡

數百年來,各民族兒女在六龍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修建了期望文化繁榮的文峰塔、表彰譚姓家族養子成才的花牌坊、象征譚姓旺族的譚家祠堂、道觀三宮殿、崇拜龍圖騰的回龍寺、重視教育的文昌閣和萬壽宮、重視交通的永貞古橋、顯示經濟繁榮的戲樓、為官有作為的三道朝門等古建筑;古碑有“愛慈父母”石碑、滿文石碑等;傳統民居有譚姓瓦房和余姓瓦房;古井有大大小小二十余口。

(二)民族風俗

六龍最早的民族是苗族,人數極少。水西政權在六龍駐軍3萬彝族人,但未留下任何痕跡。來自江西的漢人為最多,漢文化為主導,過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和習俗,特別是春節龍燈游藝最為熱鬧和講究。龍燈制作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變化,造型上發生了變化,色彩上加入了民間農民畫的技法,更加夸張,更加喜慶,更加隆重。六龍還有傳統的手工技藝“龍鳳馬匙”(湯匙、木瓢、筷子、木碗等)。六龍人大多信仰佛教,口頭傳說有《鳳凰傳說》、《九層衙運輸暗道傳說》、《奢香嶺》等。雖然漢文化占有絕對優勢,但也保留了如反映彝族人民生活勞作色彩艷麗手法夸張的農民畫。

(三)著作文集

著有篇帙浩繁的《大定志略》、《譚氏家訓》、《醉月草堂吟》、《宋蛟詩文聯輯錄》、《俗語韻對》、《四書韻對》、《醉楓吟稿》、《巾幗從軍賦》等。《大方楹聯選集》有近五分之二稿件來源于六龍人作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六龍人編輯出版了《迎春詩稿》、《映山紅》、《六龍文藝》、《六龍擷英》等詩詞和文藝讀物。進入新世紀,共出版發行了詩文集數十部:《聚云軒詩稿》、《詩詞百首譯注》、《新醉翁詩詞集》、《四雨軒詩詞集》、《素心雁字》等。2006年9月成立六龍詩社,創刊《六龍詩詞》。2011年《大方詩詞選》六龍作者占三分之一,詩詞、楹聯在六龍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雖然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研究高度重視,但由于財政困難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對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方面的投入較為不足,制約了一些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挖掘、保護、研究與開發工作。

(二)是缺乏專業技術人才

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是一項重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和全社會的關注,更需要一批專業技術精湛的人才隊伍,我鎮從事文化保護與傳承的人員不足,特別是具有一定業務理論水平和工作經驗的文化專業人才缺乏。

(三)是宣傳力度不夠大

我鎮在相關媒體上對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況、搜集整理、保護工作等方面的宣傳力度還不大,特別是有關文化的保護法規和政策,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在廣度和深度上還不夠。

(四)是認識水平不到位

不少干部群眾尚未認識到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毀滅性開發、破壞性建設的現象存在,一些傳統文化因素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五)是無序開發現象存在

開發導向與價值出現了偏差,導致出現只顧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殺雞取卵式”開發,盲目跟風、亂開一氣情況不同程度存在。六是沒有凸顯特色、立足優勢。滿足于模仿借鑒別人,而缺乏創新、平淡無奇;僅僅照抄照搬其他地方,而千鎮一面、邯鄲學步。要有自己獨特的“賣點”這一方面亟待加強。

五、思考與建議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

把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工作作為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小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加大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所需經費投入,同時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文化保護開發的積極性,參與傳承和開發民間文化資源。

(二)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文化專業隊伍

培養一批熱愛民族文化工作,熱心投身于文化工作,具有較強理論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重視文化傳承和保護的研究、運用和推廣。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

營造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把古鎮建設的成果和旅游開發的特色(不同性或獨特的賣點)宣傳出去、推出去。

(四)是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極端重要性

從加強文化凝聚力和重構文化產業的大局出發,調動民間參與文化自我建設、自我修復的積極性,建立起一個豐富多樣的、和諧發展的、良性互動的文化生態環境。

(五)是合理開發科學規劃利用文化遺產

以傳承為核心,以產業為紐帶,培育一批文化產業市場,實現文化的振興價值,注重因地制宜,立足發揮特色,開發與保護并重,有效保護與繼承開發相結合,注重可持續開發。

(六)是大力扶持民間藝術和民間特色產品

特別是手工藝生產企業走向市場,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與開發文化產業,走勞動密集型旅游產品開發道路。

作者簡介:

第2篇

【關鍵詞】高等院校,課程,建議

一、大專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傾向

(一)傲慢失謙,眼高手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當代大學生普遍表現出高己卑人的思想傾向,對物質追求不切實際的希望和實踐動手能力普遍較差比照讓社會各界明顯感覺出眼高手低的特點,在關鍵時刻則顯得缺乏自信心,不能勤奮務實,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二)自我意識過強,缺乏孝親尊師思想。自我意識是指思想行事方面首先想到自己,其次再顧及到他人的生活意識形態。問及畢業后參加工作的第一份收入準備如何使用時,準備給父母禮物或幫助家庭改善物質條件的學生僅僅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學生都在計劃如何改善自己的條件和購買自己一直向往的某件時尚用品等等,缺乏中國古來人皆有之的報恩孝養思想。

(三)功利思想、享樂主義、等價交換心理普遍存在。在校學生雖未完全步入社會,但在學校人事環境處理和社會實踐活動中普遍表露出比較強烈的功利思潮,個人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價交換等心理思想傾向較為普遍。初次步入社會參與社會工作等活動中,具有很強的等價交換心理,注重自我利益的得失,失于團體、社會利益的綜合考慮。

(四)缺乏奉獻自我、服務社會的精神。于校園生活乃至初入社會的工作生活環境當中,當代大學生在獨自面臨自我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雙重選擇當中,絕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現實生活當中、報刊雜志報道當中、網絡適時爆料的社會現象當中,有著大量的實例說明當代大學生的真實思想狀況。

二、傳統文化教育是醫治當代大學生不良思想傾向的對癥藥

在國內一所普通大專院校舉辦《國學與傳統文化教育講座》之后所作相關內容的隨機調查中顯示,34.48%的學生表示加深了對國學與傳統文化的了解,27.08%的學生表示學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26.04%的人表示認識了“真實的孔子”,22.92%的學生表示加深了對“禮”的認識,同樣比例的人表示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近47.92%的學生準備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習國學,10%的學生決定通過網絡學習國學,其余近40%的學生中的絕大部分均有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學習國學的打算。

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一)孝道的教育能使學生明白社會人的基本義務。孝親尊師是孝道的基礎,孝道則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中心。百善孝為先當中的孝,意指孝養父母尊敬師長,這是孝道的根本和基礎,將孝義理拓展并運用到兄弟姐妹、朋友、工作同事乃至社會等人事環境中時就成為孝道。學習孝道,可以喚起學生本有的對父母雙親的感恩之心,并使這種感恩之心能夠拓展延伸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及今后的社會工作的所有領域中去,自傲自私、高己卑人之習氣自然慢慢遠離。

(二)四維八德和倫理教育教給學生處世的基本原則。禮義廉恥,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以及人與社會等五倫關系,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等教育,是中國古來學人的必修科目,也是每個人自覺遵循的基本處世原則。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的學習,將對學生思想、言論、學習生活工作等行為起到不可替代的匡正作用。

(三)三綱八目幫助學生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三綱八目是每個知識分子終身追求的人生目標和進修階梯。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縱覽四書五經,就會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大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開始趨于成熟,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就能慢慢登堂入室,領略儒學經典的奧義。

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把自己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學生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熏陶,無疑將對其人生目標的正確樹立起到巨大的正面作用。

三、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的建議

(一)組織編寫系統的攬括傳統文化精髓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大學教育中使用的傳統文化教育教材應系統地攬括從孝道開始,至四維、五倫、八德乃至三綱八目等主要內容。涉及面無須廣泛,但內容一定要深入。使學生既能通過教材了解學習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能為今后離開校門步入社會的終身學習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為終身學習的長遠計劃奠定堅實的學習根基。

第3篇

中國傳統文化在中醫院中的體現

“以人文本、天人合一、調和至中、大醫精誠”是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因而在中醫院建筑的設計上,應注入中國傳統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使現代化的建筑格局與傳統的藝術裝飾相得益彰,表現出古樸典雅,簡潔大方的韻意。

外觀色彩的運用上,應借鑒當地民居或其他傳統建筑的色彩搭配,如民居中的黑、白、灰、紅等色系,呈現出大方莊重、特色明顯的效果。室內色彩設計應融入中醫藥元素,力圖整體視覺達到構圖簡潔、形式典雅。

就建筑環境而言,在滿足醫院使用功能、美化環境的前提下,可通過庭院等形式,著重體現中醫藥的歷史和文化,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使人擁有被歷史文化圍繞之感。也可通過園林小品、主題文化墻、主題雕塑、名醫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裝飾造型等方式來烘托和實現。園林綠化可適當選擇藥用植物,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等條件、有觀賞性的中草藥最佳,并配以藥物功用等文字說明。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在院區內建造標志性構筑物,如體現中醫理念或表達醫院價值觀的抽象藝術雕塑,醫史人物或本地歷史上有貢獻、影響較大的中醫藥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醫器物或某些中藥植物的造型等,既體現對文化的尊重,又能美化醫院外部景觀環境。

另外,在中醫藥文化中,尊師重道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如果條件允許,可考慮設置拜師堂和祭師館等功能性場所。

中國傳統藥物特色與設計的關系

中藥是中醫院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中醫院的設計中可以從視覺、嗅覺、功能等幾個方面來突顯中醫院的特色。

視覺上,建議在中醫院的外觀、外墻的肌理上選用與中藥相關的素材,或者在建筑的造型上采用中藥制劑或者中醫特色工具的形狀等等,使就醫者通過這些視覺呈現能感受到中醫院的氛圍。

嗅覺上,使就醫者進入醫院后聞到的是撲面而來的中藥香味,而不是綜合醫院的消毒水的味道,這也是在嗅覺上對中醫院特色的另外一個體驗。

功能上,中醫院和綜合醫院最不同的是中醫院需多設一處藥劑的分類用房,綜合醫院是7大部分,而中醫醫院是8大部分,藥劑是中藥治療的體現,國家對中藥大藥房還有專門的補貼。因此在設計上必須考慮中藥煎藥的問題,此外,很多中醫院都有專門的制藥秘方,這些功能空間的設計也是中醫院設計不同于其他醫院設計的特殊之處。

中醫特色治療與建筑設計的關系

西醫治療除了服藥、手術之外,還有打針、輸液、介入等。現在的中醫除了吃藥(湯藥、西藥、中成藥)、手術之外,還有按摩、火罐、足療、小刀針、浴療等特殊療法,因此中醫院的設計在功能布局上應考慮設置中醫傳統療法中心,該中心作為一個集中的醫療單元,應包括針灸治療室、熏蒸治療室、灸療法室、足療室、按摩室、候診室、醫護辦公室等功能用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秋葵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5页| 一级日韩一级欧美|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 4四虎44虎www在线影院麻豆|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最好的中文字幕2018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男人j进女人p一进一出视频| 午夜内射中出视频| 色聚网久久综合| 国产开嫩苞实拍在线播放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xxxx性开放xxxx| 成人18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91制片厂天美传媒鲸鱼传媒|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中文字幕在线看| 日本xxx片免费高清在线|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柳岩aa一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男人的肌肌捅女人的肌肌| 公与2个熄乱理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课外辅导的秘密在线观看| 国产好吊妞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网站无遮挡| 国产盗摄女厕美女嘘嘘在线观看|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