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培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筆者長期從事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從中逐漸發現造成小學生學習困難、成績不佳的重要原因是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這已經成為最困擾老師的教育問題了。現在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自己是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注意力的,不成熟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嚴肅課堂紀律,減少其它因素的影
課堂紀律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是保持學生注意力,防止學生分心的首要條件。我在上課時要求學生專心聽講,不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任何事情,如果分心發現有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會立刻用暗示的語言,目光輸送批評的信號等手段,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有一次,一名學生躲在下面看課外書被我發現了,我沒有直接點名批評他,而是請他回答問題,他沒能回答正確,他也馬上意識到自己看課外書被老師發現了才被點名提問的,很不好意思,立刻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聽課上了,后面還向他提了幾個問題,都回答的很好,這時我就表揚他如果天天像現在這樣認真聽講、專心,相信他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更好的。有時上課的時候,如果有學生在說“悄悄話”,我會立刻停頓一下,用眼睛環顧四周,教室里會馬上安靜下來,學生的注意力也就集中起來了。
二、提出要求目標,減少學生無意學習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方向或目標,才能容易成功。若沒有目標和方向,就很難達到目的。因此,教師要根據集中注意力上課的外在特征,提出上課的要求是:所有上課的學生目光都要追隨教師或發言者的一舉一動;有機會開口說一定要開口說;翻書、拿筆的動作要快;回答要針對所問;傾聽要全神貫注,對別人的回答有異議馬上舉手補充,做到口到、心到、手到。并在每節課最后一、兩分鐘讓學生以此為標準來評價自己這節課是否認真聽課。這些要求為學生集中注意力提供方向,使學生操作起來有章可循,讓每一個學生在上數學課時都能進行有目的學習。
三、優化課堂教學,減少學生分心
數學學習是一種緊張、艱苦和持久性的活動。要學好數學,學生不能只憑興趣,還要有意去努力的參與,去學習知識,所以要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減少學生分心。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意識到學習是一種需要,才能以最佳的狀態去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要下功夫,多設計一些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活動,都能親身體驗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如在教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時,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課前準備好各種牙膏盒、禮品盒,教學時讓他們分別拿著自己準備得長方體或正方體形狀的盒子,先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特征的認識,然后小組成員整理小組內發現的特征,最后選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師生匯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還慢慢地讓他們養成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2)教學形式多樣,強化學生注意力。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維持在單調乏味內容上的時間是短暫的,而對新穎、豐富、充實的內容,卻能保持相當長久的注意。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要多樣化。如利用游戲、比賽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在低年級教學口算時,一般可以采用開火車、奪小紅旗的形式開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引進一些相關的歌曲、韻律詩、表演等,再配上與內容相符合的動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如教學二十以內進位加法時,配以有韻律的兒歌《湊十歌》,學生十分有興趣。在學習“年 月 日”時,我為了提高學生的背記注意力,就教學生唱“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奔由钏麄儗Υ笤碌挠洃浀龋行У靥岣呓虒W效果。
四、體驗成功喜悅,增強學生信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培養; 注意力; 吸引力; 鍛煉
中國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發自內心的“樂而為之”才能對教師的“傳道授業”積極主動地吸收、消化、運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樂于學習,快樂、主動參與學習,進而達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目的。心理學認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識狀態下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有位教育家說過:“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經過它才能進來?!敝挥心切┻M入注意狀態的信息,才能被認知,并通過進一步加工而成為個體的經驗,其目標、范圍和持續時間取決于外部刺激的特點和人的主觀因素。如果學習時學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難集中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就會導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發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認識教材。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采取多種有效方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1 重視課前三分鐘,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在一節課的開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的興奮點有時還停留在上節課的內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能否把學生由“課下”導入“課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因此,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愛說、愛唱、愛表演的特點,在課前三分鐘開展說唱兒歌或饒口令等活動,引導學生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17課《酸的和甜的》時,上課前孩子們還正在互相聊著課間好玩的游戲,我便打開視屏讓孩子們觀看動畫和聽《狐貍和葡萄》的兒童歌謠,孩子們立刻安靜了下來,注意一下子回到了老師這兒。
2 巧妙引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即使在教學秩序比較差的班級,只要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幾乎都能集中注意力,進行一定的思考。為了迅速處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在引入新課時,通過巧妙地設疑提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鉗住。教學實踐證明,猜謎引入法、游戲引入法、直觀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喚起學生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時,刺激大腦興奮中樞,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迅速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16課《風娃娃》時,我對孩子們說:“孩子們,我們來猜個謎語怎么樣?”我開始念起了謎面:小樹見它招手……云兒見它讓路。孩子們立刻活躍來,各自開動著腦筋,并互相商量著,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3 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如果將他們的學習當作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興趣蕩然無存,課堂上表現為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據此,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1)利用游戲、比賽。低段語文教學游戲和比賽簡單易行,是培養學生情緒和提高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在游戲、比賽中,學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興趣極高,接受知識輕松,處于主動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自選商場》時我將游戲和比賽同時進行,在教室一角布置一個自選商場的場景,請4位孩子代表各自的小組自由選購物品,看誰選的多,并告訴大家自己選了哪些商品(面向所有孩子讀卡片)這樣每個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參與活動,既得到了聽說的訓練,又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語文11課《我多想去看看》時,教師可以播放和課文內容相關的有關北京的一些視頻,這樣,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更激發學生到北京去的愿望。除此之外,簡筆畫教學也深受學生歡迎。
(3)控制調節課堂教學節奏學生的情緒與課堂教學節奏有著直接的關系。一節課如果學生情緒渙散低落、煩躁驚恐,教師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懸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熱情洋溢、歡快喜悅的課堂氛圍,將會使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課。因此,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時調控教學節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發現學生疲倦時,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唱一唱,動一動。當發現多數學生已掌握教學內容,表現出注意力渙散,漫不經心時,應加快節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個小游戲或進行表演比賽。教師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緒,讓學生注意力始終跟著老師轉,并積極參與思考。
(4)通過學習目的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是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語文學習的內驅力。一個人對學習是否專注,往往與其學習目的是否明確有很大關系。如果學習目的明確,就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而有效地繼續學習,注意力就會最大限度、持久有效地發揮作用。
4 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調整情緒和精神狀態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艱苦的腦力勞動過程。光有興趣和動機是不夠的,必須磨練意志,增強自制力,養成專心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置教學障礙,鍛煉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上完一課的第一課時后,進行聽寫上一課的生字,對表現好的孩子給予表揚。由于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就使老師不能從素質教育考慮,而大搞“題海戰術”。學生疲于應付作業,這就轉移了學生注意力。因此,教師布置作業應少而精,使學生每天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集中注意于學習。另外,教師還應善于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轉換的規律,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入境樂學。因為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一個整體和諧的班集體,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貫注的大氣候,有了這種大氣候,注意才能真正地入神,教學效益也才會從整體上真正地提高。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們從外部獲得信息的90%以上是通過視覺渠道獲得的。在語文課堂上,正是由于教師的聲情并茂、講做結合,才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加深印象。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腦力勞動的效率?!睂嵤┧刭|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語文課上學生能否專心學習是關鍵,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利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和興趣,不斷培養學生有意注意的學習品質,切實提高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總之,要從多方面入手,課內與課外結合,用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以促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創新教育探引》.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一節課的開始,教師是否能成功地把學生從課間興奮的狀態引入課堂上,使學生全身地心投入英語學習中,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節課的成敗。例如:PEP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 Last Weekend B Let’s learn在課的開始,我用了兩個不同時態的Chant用多媒體展示引入:This is my day. Let’s chant和 Last Weekend Let’s chant學生們大聲跟唱,使他們情緒高漲,把他們快速地引入課堂上。同時,由chant引導學生考慮兩種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的不同之處,提示do,go,see過去時的不規則變化,重點練習went為這節課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二、調控課堂節奏
教師的語言要精練,表達要清楚。課堂內容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情緒,適當做調整。上課時,看見學生精力開始渙散,教師可以穿插一些有趣味的東西,如:圍繞教學內容設計的小游戲、相關的chant或是歌曲,一句幽默的語言,聲音的突然停止等。課堂的節奏加快,隨時給學生設定任務,并不固定的提問學生,讓學生時刻集中注意力。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國家對農村小學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大力支持,農村小學也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中優美的畫面、動聽的歌曲、節奏歡快的chant會讓學生耳目一新,網絡上好的資源共享。但計算機多媒體不可替代一切教學手段。只有適時與其他教學手段搭配使用,才能取長補短,發揮最大的教學效益,才能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四、對學生進行分組,適時進行評價
評價從學生的看、聽、說、表演等方面隨堂進行。當每個小組表現好時及時在黑板上貼出“小花”。當學生在看、聽時,教師要時時監控,給表現好的學生“小花”;當學生在說、表演時,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教師適時記錄表現好的同學或小組。課下總結時,看哪組是獲勝者,給予一定形式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