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性和意義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貴州省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母嬰優教中心,貴州六盤水 553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婦科實施優質護理中細節管理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婦科2011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0例患者,將她們分為觀察組(400例)和對照組(400例)兩組,觀察組為2013年5—6月收治的患者,予注重細節管理的優質護理,對照組為2011年5—6月收治患者,予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的護理質量和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和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科實施注重細節管理的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醫院的護理工作質量和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
關鍵詞 ] 婦科;優質護理;細節管理;重要性;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3(b)-0042-02
隨著國家衛生部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開展的不斷深入,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加強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安全、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成了各醫院護理工作的重心。臨床護理工作平凡、瑣碎、繁雜,規范多,交接多,稍有疏忽,輕者引起不滿、投訴或醫患糾紛,重者危及病人生命。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和服務質量,是患者對醫院評價的關鍵,而護理工作的細節,又是患者對護理服務是否滿意的重點。多數臨床實踐證明,優質護理對減科醫患糾紛、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其中的細節管理作為優質護理的關鍵,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1]。為提高護理工作和服務質量,確保病人安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高度重視和加強細節管理。本研究對我院婦科2011年5—6月收治的400例及2013年5—6月收治的400例共8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分析了婦科實施優質護理中細節管理的重要性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2011年5—6月收治的400例患者(對照組)及2013年5—6月收治的400例(觀察組)共800例患者,將19歲以下及60歲以上排除在外。觀察組患者的年齡在20~5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2±10.6)歲。居前五位的為各類流產(108例),各部位異位妊娠(82例),子宮肌瘤(33例)宮頸息肉(20例),各類盆腔炎(19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21~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6±10.4)歲。其中有240例患者為剖宮產,104例患者為順產,56例患者接受了婦科手術。居前五位的為各類流產(145例),各部位異位妊娠(84例),子宮肌瘤(22例)宮頸息肉(50例),各類盆腔炎(13例),兩組患者各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患者注重細節管理的優質護理,具體操作為:①做好患者入院環節的細節管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切實做好接待工作,進行詳細的入院介紹,包括醫院病房環境、設施,作息時間,開水供應情況,熱飯菜的地點、管床醫生和護士等,并予書面告知,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盡可能將便捷優質的服務提供給患者;②做好病情觀察治療中的細節管理。由于婦科臨床患者病情變化速度較快,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正確實施診療措施。在護理和交談中要善于傾聽患者的主訴,從細微處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觀察,充分吸收各科醫療知識,增強預見患者病情變化的能力,盡早發現患者出現的各種細微變化,盡力做到前瞻性診療,根據醫囑及時予相應治療和護理,保證正確、及時地將醫療護理工作落到實處,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問題給予合理恰當地解決;③做好患者出院時的細節管理。在患者出院時,切實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詳細告知出院用藥,注意事項,復診要求。對出院患者的藥品種類、數量進行嚴格查對,并詳細介紹具體使用方法,督促患者按時按量正確使用,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指導,按照出院醫囑要求,根據需要或有特殊不適時及時復診。
1.3 評價方法
依據我院護理部每月在基礎護理、病房管理、危重護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督查的綜合評分,對護士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滿分100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
1.4統計學處理
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spss 20.0軟件包進行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和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討論
3.1 優質護理和細節管理概述
優質護理是一種最新的護理服務模式,將策劃、護理、績效、評價、教育、文化等有機結合了起來,細節管理在優質護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中,辨認、分析、延伸、超越細節,從而對管理戰略進行有效實施的過程。其實質是要求臨床護理人員保持科學的精神和認真的態度,在每一個管理環節都精心做到數據化、精確化處理,給予細節上的問題以充分的重視。其目標是“以患者為中心”,將優質服務提供給患者,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2-4]。
3.2 優質護理和細節管理在婦科護理中的重要性及效果
由于婦產科臨床患者具有較多的疾病種類、較復雜的病情及較快的病情變化速度,因此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優質護理是一種最新的護理服務模式,將策劃、護理、績效、評價、教育、文化等有機結合了起來,近年來在臨床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而其中的細節管理對于優質護理作用的發生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多數臨床實踐證明,醫療管理細節的落實為優質婦科醫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護患糾紛,使醫療安全得到了切實的保證;在將人性化的服務提供給患者的同時,促進了婦科醫療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大幅提升,從而顯著提升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醫院的長遠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5-7]。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和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優質護理和細節管理在婦科護理中的重要性及良好的應用效果。
總之,婦科實施注重細節管理的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提高醫院的護理工作質量和患者及其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
參考文獻]
[1] 楊麗萍.開展優質醫療服務示范病區體會[J].中國健康月刊,2010(3):32.
[2] 汪中求. 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3] 成書婭,馬濤,馬應忠,等. 婦產科優質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8) : 559.
[4] 徐婕,張前德. 淺論醫療服務的人性化[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 : 78.
[5] 朱皎玲.現代婦產科護理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2(13):58.
[6] 李秀云.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探索責任制護理績效考核方式[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1) : 26 -27.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活動對婦科基礎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將優質護理應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來我院住院治療的183例患者,比較優質護理服務開展前后婦科基礎護理合格合格率及患者滿意度。結果:應用優質護理服務使得基礎護理合格率由85.25%上升到93.99%;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88.52%上升到96.63%,經2檢驗發現,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在優質護理服務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517,P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婦科;基礎護理
我院積極響應衛生部下發的“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的通知,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建立了試點病房。在我院護理部的支持下,婦科于2011年1月積極采取多項臨床護理措施,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本研究將優質護理應用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來我院住院治療的183例患者,并對臨床護士的基礎護理的質量進行評估及考核。并與2010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治療的183例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現將觀察結果總結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應用隨機數字表法選擇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優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前本院住院治療的183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6~42歲,平均年齡(25.71±4.37)。同時,應用隨機數字表法選擇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來我院住院治療的183例患者,年齡16~40歲,平均年齡(26.71±5.67)。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方法
1.2.1 成立優質護理服務領導小組,進行科室總動員,號召大家積極參與 2009年11月11日衛生部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護理工作討論會,會上醫政司護理管理處郭燕紅處長強調當前抓好基礎護理的重要性,而后連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下發,并在南京召開了全國護理工作會議。在這種新的形勢下,我院領導組織護理部管理者討論并且分析當前的形勢,在院領導的支持下,由護理部主任牽頭,科室護士長統一管理,讓全科護士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指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實施的意義[1]。
1.2.2 正確認識基礎護理在臨床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通過召開婦科專題會議,讓護士尤其是新護士對基礎護理在臨床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意義有正確的認識:基礎護理工作在護士和患者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起橋梁作用,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耐心、主動、細致的護理服務。通過每周二次小講課、不定時晨間提問、每月一次護理查房、講授基礎護理理論及實踐等形式強化護士對基礎護理重要性的認知。
1.2.3 領悟優質服務理念精髓,轉變護士服務理念 護士作為醫院基礎護理的具體操作者,在基礎護理工作中不斷強化護士的主動服務、按需服務、不依賴家屬等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讓護士真正領悟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意義,理解其內涵。先后開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換位思考活動,全體護士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屬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采取人性化的護理行動。反復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貫輸于活動的過程中,有效轉變護士的服務心態和行為,使病人滿意和感動。
1.2.4 組織護士學習與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 在科室內利用授課、小組討論等形式組織讓全體護理人員學習“創優工程”相關文件和知識,使其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具體做法,領悟“創優工程”相關文件和知識的精髓。
1.2.5 建立護理層級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基礎護理實施到位 根據護士的護齡、職稱、技術等能力建立由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士組成的基礎護理三級質量控制體系。護士長每周抽查,月底進行一次全面大檢查,而責任護士在上午、下午下班前都要檢查各組基礎護理工作落實情況。采用全面檢查、隨機檢查和定期檢查三種檢查方案相結合的方法,使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 ,確保各項基礎護理實施到位。
1.2.6 合理簡化護理病歷的書寫,將時間還給患者 減輕一線護士的病歷書寫的負擔,讓護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患者的護理服務上,只有在患者身邊,護理專業知識才能得以應用。加強基礎護理,確保各項臨床護理措施的準確到位,減少褥瘡、各種感染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
1.2.7 績效考核,實施護士獎金分配 改變以往的獎金分配制度,根據護士護理的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護理患者的數量、護理的質量、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績效考核,重點傾向于臨床一線的護士,提高夜班補貼,做到客觀公平。
1.3 效果觀察 基礎護理合格率由護士長和責任護士按照護理部下發的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標準進行測評,患者滿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時對護理部下發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填寫。
2 結果
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前,基礎護理合格率為85.25%;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8.52%;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后,基礎護理合格率為93.99%;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6.63%,實現了護理零投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2檢驗發現,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在優質護理服務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517,P
表1 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前后基礎護理合格率和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研究表明,夯實基礎護理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關鍵[2-3],開展優質護理,強化臨床護理工作,改進護理服務,可全面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水平[4-5]。本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優質護理服務使得基礎護理合格率由85.25%上升到93.99%;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88.52%上升到96.63%,經2檢驗發現,基礎護理合格率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在優質護理服務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7.517,P
參考文獻
[1] 趙亮,金昌曉,陳仲強.新醫改方案財政補償機制設計與醫院公益性.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9,25(10):666-668.
[2] 馬慧芳.夯實基礎護理是實現優質護理服務的關鍵.中國實用醫藥,2011,6 (8):273-274.
[3] 許紅菊.開展優質服務做好基礎護理的臨床意義.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 9(8):145-146.
[4] 玉娟.夯實基礎護理 開展優質護理全面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水平.中國醫藥指南,2011,9(9):325-327.
[5] 黃麗珍.護理工作中采用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性探討.中國當代醫藥,2011, 18(27):122-123.
[6] 蘆沁蕊,王艷麗,趙曉紅.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在婦科病房的實施效果研究.護理研究,2011,25(8):2243-2245.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體檢科;小便樣本;采集率
小便常規檢查是反映身w健康狀況的基本指標,對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及愈后評價提供客觀依據。但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常有體檢人員不能及時、正確地采集小便樣本[1],使資料的完整性欠缺,影響體檢人員的健康評估和健康管理質量。持續質量改進(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注重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新的質量管理理論[2]。為了提高體檢人員的小便樣本采集率,2016年1月, 番禺區中醫院體檢科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7月~12月,番禺區中醫院體檢科為7503例體檢人員采集小便樣本,其中825例漏檢小便,采集率為89.00%,漏檢率為11.00%。2016年2月~4月,體檢中心為3661例體檢人員采集小便樣本,其中161例漏檢小便,采集率為95.60%,漏檢率為4.40%。
1.2方法
1.2.1成立持續質量改進小組 質量改進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科室8名護士為組員,計劃用3個月時間對存在問題進行改進。
1.2.2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2.2.1體檢人員的因素 ①部分體檢者認為小便常規檢查不重要;②部分體檢者清晨已解小便,留樣本時無小便;③工作忙麻煩;④怕臟怕臭而不愿意留取。
1.2.2.2護士因素 ①護理人員主動服務意識不強,指導體檢人員留取樣本宣教不到位;②對小便樣本采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1.2.2.3疾病因素 部分女性處于月經期。
1.2.2.4環境因素 ①因衛生間衛生環境差;②小便留取處距離遠。
1.2.2.5管理因素 標本采集流程不合理,職責落實不到位,缺乏監督機制。
1.2.3設定目標 小便留取送檢率>95%;體檢者、護理人員重視小便標本送檢的意義。
1.2.4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方案
1.2.4.1加強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體檢中心的一項重要內容[3]。在體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上,醫護人員被采用多種形式對體檢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4],將小便樣本采集做成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宣教單及體檢指引單,并提前發放給體檢人員;同時將小便常規檢查的意義、重要性等相關內容設計成醒目的小冊子放置在宣教欄上; 對于團隊體檢單位,先聯系體檢負責人預先將體檢項目的目的、注意事項及意義告知體檢者,使其充分認識各檢查項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有效地減少體檢者漏檢情況。
1.2.4.2加強護士的業務培訓 組織學習小便樣本采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對疾病診斷、治療的指導意義,使其充分認識到小便樣本采集的重要性;培養護士主動服務意識,規范工作內容,積極指導體檢人員留取小便樣本。
1.2.4.3優化健康體檢流程 針對環境因素,調整不合理的診室布局及往返路徑。在大廳懸掛中心示意圖、體檢流程圖,指示牌醒目清楚。導診護士及時了解體檢者的需求并提供幫助,對漏檢的項目,主動勸解指引留取。
1.2.4.4嚴格執行核對制度 為防止小便樣本漏采,落實體檢項目完成后打勾標記,以便體檢結束時與指引單進行核對。體檢結束后將指引單交回護理臺,護理人員與體檢人員共同核對體檢指引單,如果發現小便樣本漏采,及時詢問體檢者,及時與體檢人員核實,做好補采工作,真正達到良好的健康體檢目的。
1.2.4.5加強細節服務 對于團隊體檢單位,將所有體檢者的小便留取容器一起發給體檢聯系人,同時發放體檢須知;個人體檢直接將小便留取容器發放給體檢人員,并告知具體的注意事項;對處于月經期,體檢當日無法留取者可讓其將小便容器帶回家,并告知月經期過后留取樣本,延長小便樣本的留取時間,隨時進行小便常規檢查;對個別怕臟、怕臭的體檢者提供薄膜手套。
1.2.4.6改善環境 衛生員巡視1次/h,保持衛生間干凈整潔、空氣清新;在門口放置小便常規檢查流程的溫馨提示,室內提供獨立區域放置小便樣本采集的各種材料及容器,室內顯眼位置粘貼樣本采集示意圖,及時提醒體檢人員。
1.3方法 通過電話回訪或現場調查訪談,了解體檢者項目漏檢的原因。
1.4評價指標 計算并比較持續質量改進實施前及改進后3個月體檢中心小便樣本的采集率。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結果顯示,改進后3個月小便樣本采集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持續質量改進提高了小便常規檢查的留取率 持續質量改進是圍繞服務全過程進行評估和改進,既抓措施的制定與落實,又注重實施中的反饋與提高[5-6]。小便常規檢查是體檢內容中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小便漏檢會導致體檢項目的完整性欠缺,影響整體體檢質量。通過對全員進行小便樣本對疾病篩查作用的理論知識培訓,使護理人員認識到小便樣本采集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另一方面通過書面、口頭等多種方式將小便樣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重要性等對體檢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從而提高體檢人員的健康意識,使其主動留取小便樣本,提高體檢服務質量。表1結果顯示,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后3個月,體檢人員的小便樣本采集率均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持續質量改進提高了體檢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通過優化健康體檢流程,可縮短體檢時間;加強細節服務、改善衛生間環境可提高體檢者依從性。護士在不同時間有針對地進行健康宣教,縮短了護士與體檢者之間的距離,消除了體檢者對醫院的陌生、恐懼感,增加了體檢者的遵醫行為。在問卷調查中,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達到98%以上。
參考文獻:
[1]江秀琴,洪清慧. 健康體檢者體檢項目漏檢的原因與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4):375-376.
[2]許丹萍.持續質量改進在顯微外科縫針清點技術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09,8(4):332-333.
[3]李英云,朱南如.健康教育在體檢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6):135-136.
[4]姜少瓊.醫院體檢中心開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形式探討[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7):6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