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家校合作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家校合作是什么
(1)問題的提出。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因而教育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而學校教育又牽扯到千家萬戶,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合作也成了教育的重點。傳統的觀念總是認為教育的責任在學校,把所有的教育問題都推給學校,其實,家庭同樣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家校合作在今天的學校教育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2)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是指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家庭和學校兩種力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協調的一種教育方面的互動合作。
2.農村小學的家校合作現狀
教育界的問題很多,很復雜,農村小學的問題也很多,然而農村小學學校和家庭教育之間的合作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1)對于家校合作,家長和學校方面已經有了合作的意愿和傾向,根據一些研究調查表明有70%的家長認為自己提出的建議可以被老師和學校接受,一些家長也經常打電話向學校的教師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和一些其他的在校表現,學校及教師也時常和家長進行溝通。
(2)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實質性的交流。學校和家長進行交流的時候可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為了完成這些活動教師的心思可能都在怎么舉行活動、怎么能讓活動更豐富多彩上,對真正有效的交流上可能就會不到位。其實,有些復雜的活動只會讓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實質,而違背了從活動中進行家校合作的本意。
(3)家庭教育在觀念和認識上存在一些偏差,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教育就是學校的責任,孩子一旦出現了什么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學校教育有問題,把責任都推給了學校,而不作自我反省。
二、家校合作的影響因素
(1)家庭方面。農村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個人素質也不盡相同,對孩子的家教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家校合作溝通交流的時候也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2)家長的教育觀念農村的家長素質水平相對不是很高,教育觀念也很傳統,傳統的認為,家長總是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地位,孩子什么事都要經過家長的同意才可以。孩子做錯事經常會受到父母的嚴厲斥責或打罵,甚至有些家長的做法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孩子的想法總是被壓抑,也不敢和父母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這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又進一步拉大,在學校里就算遇到了什么不順心的事也不愿向父母提。
(3)教師對家校合作的積極性嚴重的影響了家校合作的效果。教師如果有足夠的熱情和積極性去進行家校合作,家長方面但凡有些想要了解孩子情況的意愿,這家校合作就可以順利地進行。當然,合作是雙方的,需要雙方都積極主動才可以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學校方面,一些教師對家校合作的積極性不高,不主動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就這樣教師不說,家長不問,家校合作也不進行,雙方合作意識不強。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家長和教師的做法,畢竟大多數的老師和家長的共同目的還是一致,都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然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并不知道該如何和教師進行交流。
三、關于家校合作的對策
(1)對于家長進行全新的定位,規范家長應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家長是學校與家庭聯系的主要方式,學生在校的情況由教師向家長進行傳達,使家長隨時隨地全面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生理心理變化,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但目前筆者經調查發現家長往往流于形式,成為學校向家長匯報學生學習成績和老師向家長告狀的代名詞,把學生至于被動地位,使學生對家長會產生恐懼和排斥,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并且阻礙了家校之間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對家長進行全新的定位,改變引導方式,充分尊重學生平等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同時與學校教師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不以成績論能力,多方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與教師共同肩負起培養學生的責任與義務。
(2)學生家長需進行自身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育修養。家長要通過各種途徑學習教育知識,了解并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避免與教育規律發生相沖突的事件而阻礙學生自身的發展。學校教師按照教育規律結合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家長對此應支持教師工作,幫助教師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成為教師教學的推動力,同時讓家庭成為學生學習的有利因素。
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逐步確立,怎樣讓學生真正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使素質教育的目標真正落實到課堂中去,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好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呢?本人就此略談一下在平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初步嘗試。
一、探討課堂上學生不能合作學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1)學生不敢合作參與學習。由于少數教師在學生中樹立所謂的尊嚴與權威,不允許學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見解,哪怕學生的見解是有創見的。輕則以擾亂課堂紀律為名加以訓斥,重則視為異端,以變相體罰,使學生“師云亦云”,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由于學生不敢說,也就難以暴露其思維過程,學生的創新意識受到壓制,且一些錯誤認識由于沒能及時得到糾正,很可能會在以后的練習中再次出現。
(2)學生不愿合作參與學習。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學生不懂事,讓他自己學能學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懷里,使學生喪失了許多主動參與的機會,這種教育教學方式,也逐步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惰性和消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反正教師要講,何必費盡心思想答案,長此以往,學生合作參與學習的意識日漸淡薄。
(3)學生不會合作參與學習。要讓學生合作開展學習活動,首先必須具備合作學習的方法,倘若學生連教材都不會看,又談何自學。多數學生的課前預習,就是把要學的內容讀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進行一些模仿練習等從不考慮。當然,有些教師也曾布置過讓學生預習的作業,可是又沒有切實可行的檢查辦法,結果布置與不布置效果一樣。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1. 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培養合作參與意識
傳統教育觀念過分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僅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還可以借助獲取知識過程的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在化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觀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更多的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探究活動中,讓更多的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收獲成功。
2. 成立學習互助小組,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1)科學分組,合理搭配。
將一班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各種能力、性格特征的差異均衡優化,組編成4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每組都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一個小組就是開展化學學習的一個基本單位,并請班主任以同一小組就近的原則安排學生痤位,每一小組挑選一名組織管理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成績好、思想品德好的學生為組長。
(2)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根據化學教材特點,互助方式一般采用“2—4—n”的方式。理論知識課,對于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先找同伴解決,采取一對一討論,兩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四人小組內討論,最后的問題全班小組內一起解決;實驗探究課,一般采取四人一組進行,組長組織、帶領組內學生完成探究實驗。一般情況下4人小組先進行討論,然后由一人歸納出本組的實驗方案,一人為主通過實驗驗證,其他學生參與,一人與其他小組交流,充當信使,一人最后向全班學生陳述。提倡學生在互助合作中敢于質疑,不懂的問題向組長或其他成員請教,小組成員之間要互幫互助,讓每一位學生都品嘗到互助學習的快樂。
(3)師生互助,小組交流。課堂教學中,遵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檢測”四環節的原則,教師先檢查課前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有疑問的,可通過小組討論加以解決,再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學生按要求獨自學習教材內容,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任務完成后,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然后教師精講點撥,指導小組之間交流,其他小組有不同意見或補充的可及時提出,完成學習內容;所有問題解決后,完成鞏固檢測。
(4)訓練延伸,課后提升。本環節以提升為主要目的,教師根據教材特點,設計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一定難度的小練習讓學生去做,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去完成,小組成員要進行角色輪換,在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養成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3. 對小組互助學習的評價
(1)合作學習過程中,對于表現積極的個人和小組進行口頭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
(2)每堂課結束,要求各小組成員根據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比較,采用民主評議和教師意見相結合的方式,評選出本節的3個優秀互助小組、3名優秀小組長,并且在教室后面設置每次個人得分和小組得分的總分表,將每一節課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和小組的表現及時登記在冊,并且對合作學習不積極的小組和個人進行批評,幫助尋找原因,加以改正。
[關鍵詞]檔案管理制度 工作職責 服務 價值
學校檔案是學校辦學歷史和全校師生員工的德、能、勤、績等的真實、全面的反映,是彰顯和維護學校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各類學校必須加強檔案管理工作,讓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為學校的成長發揮它特有的功效和作用。筆者認為,加強學校檔案管理工作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如下。
一、深化認識,高度重視
學校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思想文化的圣地。學校的自身形象、價值觀念、學校精神、學校先進人物榜樣力量的延綿不斷地傳承,學校檔案起到了重要的載體作用。為此,學校領導要從講政治中的實踐“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高度,認識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高度,以身垂范,組織學習,廣為宣傳,并把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之中,努力讓全體教職工增強建檔意識,形成人人重視和維護學校檔案工作的良好風氣。
二、完善制度,加強管理
制定和完善檔案管理制度,是逐步規范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證。學校領導要牽頭負責,根據本校校情,針對學校檔案的收集整理、有效管理、合理利用等環節,認真制定和落實各項制度,如《檔案室工作職責》、《檔案室管理制度》、《檔案人員工作職責》、《檔案資料收集員工作職責》、《檔案保密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鑒定、銷毀制度》等制度,并責成學校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組織和指導資料的收集、分析、篩選、整理、立卷、歸檔等建檔工作。同時要求各處室檔案資料收集員負責本處室檔案資料收集,做到職責明確,整理有序,歸檔及時,確保學校檔案整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精通業務,愛崗敬業
要提高學校檔案管理的水平和質量,不僅要有一批政治素養高、理論知識廣、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正的檔案管理人員,而且要求他們忠于職守,遵紀守法,確保檔案的絕對安全。因此,學校必須重視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辦公室要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檔案管理員,各處室要至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檔案資料收集員,辦公室與各處室形成工作網絡輻射,齊抓共管,團結協作,保證學校各種檔案資料整理的齊全、完整和及時。對于年輕、熟悉計算機操作且熱中于檔案管理工作的教師要選拔重用,并逐步培養成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骨干。此外,對檔案管理人員要適時進行培訓學習,讓他們的思想意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與時俱進。努力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檔案管理隊伍,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績立功,盡快成長為檔案管理的行家里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四、設施齊備,操作規范
要搞好學校檔案管理工作,設備設施建設尤為關鍵。學校一定要把檔案設備設施建設作為校園基本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學校規模和經濟狀況設置檔案管理辦公室、檔案借閱室、庫房以及管理過程中所需的防盜、防潮、防霉、防蛀、防火(消防)、調溫和通風等設施,盡可能做到“三室分開”,即檔案庫房、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與檔案借閱室分開,至少要做到檔案庫房獨立。對于音像、實物、電子材料等特殊而有長期保存價值的檔案,要設立專門庫房,確保它們的保存質量。此外,如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攝象機等設施已是當今社會檔案管理工作中必備的工作工具。
在具體操作中,檔案室對已收集回來的各種檔案資料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1)按學校檔案保管的規定,對各處室檔案資料收集員送回的檔案資料整理立卷,然后登記入庫。(2)檔案室要定期全面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并報告分管領導,確保檔案安全。(3)重視電子文件的歸檔工作,歸檔時,還應歸檔相同的紙質文件,即“雙套歸檔制”。要求歸檔的電子文件做到:一是齊全完整;二是真實有效;三是格式規范;四是一式兩(三)套;五是經過整理,要附《歸檔電子文件登記表》。(4)認真做好檔案統計、補充、銷毀等工作。
五、挖掘潛能,保障服務
學校檔案管理的初衷和歸宿是它的服務價值,利用它來正確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在檔案管理過程中,切不可流于形式,整理一些毫無價值的劣質檔案,也不能將大批優質檔案資料塵封在檔案庫中。為了充分發揮檔案的服務作用,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教職工用檔意識的培養,讓大家認識到,正確用檔就是在提升自我素質和提高工作效益,就是在為學校的進步發展做貢獻。其次,為了更好地開發學校檔案的服務潛能,必須健全和完善檔案的檢索工具,如匯編《學校檔案檢索目錄》等。有條件的學校可開通校園網,這樣既方便了教職工對所需檔案資料的查尋,也為社會各界了解認識學校建立了“綠色窗口”。
參考文獻:
[1]朱繼榮.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思考[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