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金融扶貧論文范文

金融扶貧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金融扶貧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金融扶貧論文

第1篇

關鍵詞:特惠金融;金融扶貧;信貸風險;風險控制

一、特惠金融扶貧信貸關系及其損益原理

與傳統普惠金融擔保貸款不同,特惠金融扶貧信用貸款就是一種由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由簽約金融機構從政策性金融機構取得低息支農或扶貧再貸款資金后,在政府扶貧資金財政貼息、風險補償、扶貧獎勵等措施保障下,按照存入風險擔保基金總額的1:10左右的杠桿比例,向扶貧部門推薦的扶貧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或扶貧經濟組織)進行授信審查、簽訂貸款協議而發放的特別優惠的扶貧信用貸款。在特惠金融扶貧信貸法律關系中,簽約金融機構基于政府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的支持,與借款方(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經濟組織)形成的信用貸款關系,主要包括貧困戶直接或間接通過扶貧經濟組織獲得簽約金融機構的小額信用貸款、扶貧經濟組織通過公益擔保或保險從簽約金融機構獲得信用貸款等關系,但不包括基于直接擔保而形成的非信用借貸關系。在我國特惠金融扶貧信貸中,政府的政策態度是決定金融扶貧能否成功或者能否可持續的核心因素。政府通常以相關政策的顯著傾斜,支持金融扶貧信貸的超常規發展:加大對貧困地區支農再貸款對扶貧信貸的支持力度,擴大扶貧信貸規模、降低扶貧信貸利率;完善扶貧貼息貸款政策,放寬扶貧貼息貸款監控標準,適度從寬進行授信審查、盡量從優給予貼息待遇、從速從寬核銷壞帳損失;防范扶貧信貸潛在風險,健全風險損失分擔機制,對風險損失補償75%,按照貼息標準補助扶貧貸款的擔保、再擔保、保險等費用;完善金融扶貧激勵機制,強化扶貧貸款政策激勵力度,提高貸款增量獎勵、貸款績效獎勵、定向費用補貼等激勵標準。

二、特惠金融扶貧信貸中的風險構成體系

特惠金融扶貧信貸風險的形成根源于農民的社會心理道德屬性、農業的自然條件依賴性等農村信用軟約束力環境。由于農民抵御農業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劇烈的政策變化等,在農村信用軟約束力環境下,簽約金融機構就面臨著貸款本、息無法收回的風險。這些風險從來源上看,包括農民誠信道德造成的信用風險、農業產業特性決定的市場風險、農村金融信貸屬性的管理風險、財政介入扶貧的政策風險[1]。一是農民信用風險。信用風險作為借款人、擔保方不愿或無力履行信貸合同還本付息條件而構成違約,致使信貸銀行遭受貸款本息損失的可能性。盡管貧困農民貸款人不能履行還款責任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客觀上可以償還但主觀上不愿意償還;二是主觀上想努力償還但客觀上不可能償還。但嚴格來說,在特惠金融扶貧信貸關系中,貧困農民貸款的信用風險主要是指客觀上可以償還但主觀上不愿意償還造成的信用風險,這是貧困農民的履約意愿、誠信品格出現了問題,貸款人品格是指貸款人不僅要有償還債務的意愿,而且具備在負債期間能夠主動承擔各種義務的誠信責任感。這種情況通常根源于農村信用基礎環境較差,一些貧困農戶在生存問題尚不能很好解決的情況下,信用意識淡薄,賴債、逃債思想較重,依約還款意識薄弱。二是農業市場風險。這主要是由于開發項目產品或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和市場供需變動引起的借款人投資項目預期收益損失的可能性。由于信貸雙方市場信息不對稱引致借款人無法準確地預期產品或原材料市場規模、結構、價格變化,不能充分利用遠期交易、期貨交易、期權交易等避險機制規避的市場異常變化,可能導致的貸款償還困難與損失。此外,由于信貸機構在追求短期商業目的和長期發展目標的系統化管理過程中,因為不適當的戰略決策,如盲目追求規模的不斷擴大,或因過度競爭而過度降低授信、利率條件等,導致貸款機構形成影響未來發展的潛在戰略決策風險。自然災害風險(不可抗因素)作為農業市場風險的特例,是由于開發項目建設運營中出現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因素(旱災、泥石流、凍災和冰雹等自然災害)導致開發項目不能如期開工建設、正常有效運營而使貸款本息償還困難。三是經營管理風險。由于金融機構內部扶貧貸款管理控制機制不完善,管理人員變動銜接不到位、資金劃轉流動程序不嚴謹,對風險控制制度、流程規范控制、責任追究機制不重視,沒有對貸款滋生風險的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和監督,調查分析和風險識別評估方法落后,難以正確評估貸款風險程度,導致貸款風險增長。扶貧貸款業務具有較大的特殊性,通常要求從事信貸管理的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素質水平,但客觀上從事扶貧貸款業務的人員素質往往相對較低,缺乏良好的業務開發與拓展能力,甚至還使優秀的人才難以得到提拔和重用,這就增加了扶貧貸款風險的概率。四是財政政策風險。政府特惠金融扶貧的財政風險也可能經由銀行與財政的特殊關系機制傳導轉變為簽約金融機構扶貧信貸政策風險。政府推動特惠金融扶貧信用貸款導致的財政風險,是政府財政在不確定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由于有限的扶貧投入不能充分滿足金融扶貧貸款的貼息與風險損失補償等支出需要,導致政府財政扶貧收支的正常運轉造成消極影響的潛在隱患。特惠金融扶貧信用貸款的貼息與風險損失補償等硬性財政支出機制,使政府財政面臨一系列的支出責任,包括直接扶貧資金、扶貧項目資金、扶貧互助資金、扶貧貼息資金、扶貧風險補償資金、財政支農資金、扶貧獎勵資金等[2]。雖然簽約金融機構提供的扶貧性金融服務是政府金融性公共產品的一個方面,由此導致的公益性成本損失代價應當由政府買單。但是,政府財政能力也不是無限的,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導致財政風險,進而形成扶貧信貸的財政政策難以實現的風險。現行特惠金融扶貧信貸資金與財政補貼資金都缺乏長遠可持續的內生性投入增長機制,信貸資金主要依賴政策性支農再貸款,財政補貼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扶貧預算支出項目。這種完全由外部治理結構階段性博弈結果決定的扶貧資金臨時性供給模式,具有很大的政治治理政策波動性風險,極易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產生財政保障資金供給逐漸枯竭的風險,無法彌補龐大的信貸資金貼補缺口。同時,由于現行財政扶貧支出種類繁多、管理分散,難以精確進行收支預算與平衡,在地方政府風險補償資金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其風險極易隨著財政支出規模迅速增長而急劇增長。由于《擔保法》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不得作為保證人,地方財政對扶貧信貸的風險保障機制是否具備法律效力值得懷疑,在地方政府償債儲備資金明顯不足以對金融扶貧信用貸款支出責任進行兜底時,這勢必轉化為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

三、特惠金融扶貧信貸的風險控制機制

面對特惠金融扶貧信貸的風險種類、基本特性、形成原因,簽約金融機構應當積極主動地構建具有現實針對性風險防范與控制機制,努力將風險扼殺在初級的萌芽階段,或者控制在能夠承受的水平。

1.強化信用制度建設,化解農民信用風險。從內外兩個方面提升農村金融市場信用水平,化解農村金融扶貧貸款的信用風險。一方面,通過扶貧信貸誠信教育、信用法紀教育、貸款契約教育、信貸政策教育,提高貧困人口的整體素質,提高貧困人員對金融扶貧貸款的認知度,從內部增強扶貧借款者的信用水平,推動扶貧金融機構自主發放更多的扶貧貸款。另一方面,通過強化借款人信用評價工作,建立信用制度、動態調整機制、差別待遇機制,據此對貧困農戶的信用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為此,銀行應加強對借款信用的評價工作,注重貸后誠信的評價管理,健全誠信評價的調整機制,充分發揮農戶信用的貸款價格決定機制,讓借款貧困戶基于信用優化或者惡化結果對借貸價格的影響,形成良好信用可以持續優先獲得貸款、或以較低利率獲得貸款的好處,讓借款農戶通過衡量違約與守約之間的貸款條件差別待遇作出理性的決策與行動,鼓勵農戶爭取較高的信用,對農戶可能導致信用受損的行為進行約束[3]。

2.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降低農業市場風險。雖然從產業發展角度看,農戶扶貧貸款投資的成功率和收益率是影響農戶扶貧信貸安全性的關鍵因素,加強政府的農業產業化規劃水平與農戶的農業生產經營能力,是提高農村金融扶貧貸款抗風險能力的政治經濟基礎,政府必須積極正確引導農戶根據市場需要開展經營活動,提高農戶對產業市場前景的預見性,積極指導金融機構、農業扶貧企業和農民利用現代金融市場利率期貨、期權、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有效轉移農產品生產經營的市場風險[4],但從金融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由于貧困農戶抵押貸款受到貧困條件的客觀局限(合格抵押物少、抵押物變現難、執行成本高),有必要通過設計替代抵押擔保機制,開發更多更適用的扶貧信貸擔保新產品,創新貧困農戶相互聯合擔保、互助資金會存單質押擔保、扶貧經濟組織留置擔保等相結合的扶貧貸款替代擔保風險分擔機制,分別根據不同扶貧對象,推出不需要貧困戶直接提供抵押物的、替代性貧困戶互相聯合擔保貸款、農戶關聯公司留置擔保貸款、互助社存款單質押擔保貸款等信貸產品,破解扶貧信貸的擔保困境。充分利用保險市場,推出扶貧產業市場風險保險、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貸款保證保險、農產品保險、價格保險等商業保險產品,構建多層次、多環節的市場風險保險化解機制。其中,最重要的是設計扶貧產業市場風險保險產品:由省級扶貧部門通過向簽約商業保險機構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委托商業保險機構對本省范圍內的扶貧產業風險提供商業保險。簽約商業保險機構由根據扶貧產業面臨的市場經營風險特征,設計不同類型的新型農業產業保險產品,引導和鼓勵扶貧企業根據各自產業的市場風險程度,自主地購買相應類型的農業產業保險產品,對全省范圍內的扶貧產業農業保險統籌管理,有效解決扶貧產業容易遭受自然災害的后顧之憂,分散產業扶貧信貸資金的市場風險。

3.健全內部風險控制,控制經營管理風險。在金融扶貧特惠信貸業務過程中,由于貸款申請、授信調查、審查評估、簽約審批各環節工作職責相對分離,分別由不同部門和崗位承擔,金融機構必須強化各環節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貸款風險責任分擔機制,將調查人直接責任、業務部材料真實性初審責任、風險部風險提示責任、分管領導材料再審和風險預測責任和最終批準人決策責任,科學合理的明示出來,并加以相互監督制約;針對信貸管理風險產生的關鍵環節,重點審查與風險密切相關的借款主體合法性、資金投向的合規性、還款能力的可靠性、擔保資格的代償性、貸款手續的完備性、貸后經營的風險性和逾期處理的嚴肅性等問題,確保日常基礎性經營管理風險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機構還要根據特惠金融扶貧信貸政策風險構建扶貧信貸政策風險控制制度,應對扶貧貸款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可能出現的整體經營收益大幅度下降的經營管理風險。簽約金融機構要爭取在完善支農再貸款政策的基礎上,通過設置專項扶貧再貸款項目,以比支農再貸款更加優惠的利率政策與資金保障,有效協調扶貧貸款優惠利率(基準利率)與商業銀行必須維持基本貸款收益率的市場規則之間的矛盾。盡量將特惠扶貧貸款規模控制在能爭取到的政策性再貸款的總額度之內,確保特惠貸款資金來源于利率較低的政策性資金,使總體利潤率維持在合理區間。

4.強化風險補償制度,預防財政政策風險。通過健全金融扶貧風險補償金機制,構建金融扶貧貸款政策風險的防火墻。特惠金融扶貧的信貸風險與財政風險是性質完全不同兩類風險,但在財政、金融產權邊界法律界定不清的情況下,政府的財政風險與非政府的金融風險有可能在特定條件下相互演變轉化。為了有效化解財政扶貧資金收支平衡的政策風險問題,有必要在強化不斷增長的年度扶貧預算支出保障機制的基礎上,將各項財政扶貧資金整合到風險補償基金上來,逐步建立健全扶貧風險補償基金制度。雖然財政扶貧貼息是解決貧困農戶貸款貴問題的重要措施,但金融扶貧成敗的關鍵不在于財政貼息,現行扶貧貸款適用的優惠的基準利率水平,完全在貧困戶可承受范圍之內,財政貼息不是金融扶貧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一個強大的風險補償基金,才能有效地補償因重大自然災害等重大風險因素造成的農業產業市場的重大損失,才能有效地提升貸款金融機構、扶貧經濟組織、產業農民的生存發展能力。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產業市場風險補償的財政風險,還應當建立健全扶貧風險補償的債務評價預警體系,加強對扶貧風險補償基金運行安全性的動態監測與防范,避免因風險補償金嚴重不足造成的基層政府巨額財政負債問題。針對《擔保法》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不得作為保證人所導致的財政風險補償金制度是否具備法律效力的存疑,應當依法通過相應解釋,明確允許財政扶貧資金可以作為金融扶貧信貸風險補償金的問題,推動特惠金融扶貧工作穩步向前發展[5]。

作者:全臻 全承相 全永海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湖南省扶貧辦

參考文獻:

[1]翟劍虹.開發性金融機構在甘肅省扶貧開發中的風險管理探討[J].金融視界,2014,(12).

[2]王有美,馬繼洲.博弈與均衡視角下欠發達地區金融扶貧激勵機制完善與創新[J].甘肅金融,2012,(4).

[3匡樺.隱性約束、聲譽約束與農戶借貸行為[J].經濟科學,2011,(2).

第2篇

摘要:目前一系列文獻從理論和實證方面探討了金融發展與貧困減緩的關系,肯定了金融發展對于促進貧困減緩的重要意義,但是對于如何發展金融促進貧困減緩仍需做大量工作。

在歸納世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中國發展金融促進貧困減緩的措施。

1金融發展與貧困減緩:國際經驗

1.1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

BulirandGuide(1995)以及Sarel(1997)指出,最影響貧困減緩的宏觀經濟現象之一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將通過影響實際工資水平和通脹稅對一國總的收入平等和貧困減緩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理論上保持較低的可預期的通貨膨脹水平將有助于金融發展,經濟增長和貧困減緩。然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并不是金融發展成功的唯一條件。

1.2實行有效的金融中介機構監管

在實踐中,監管當局通常會對金融機構進行限定,如固定的開業時間,設立分支機構的要求,合格員工的標準。過高的要求通常會降低金融中介機構在貧困地區開展金融服務的積極性,從而減少了窮人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

1.3發揮專業金融機構(SpecializedFinancialInstitution)的作用

專業金融機構在金融發展促進貧困減緩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評估信貸方面,它們較少地依賴客戶的信貸歷史、資產數量和會計記錄,這使得那些缺少歷史財務報表的中小企業也可以獲得貸款。

1.4提高會計記錄水平

準確的會計記錄是金融機構衡量其投資者,所有者和合作者的重要指標。在很多發展中國家審計水平和會計水平都不高,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會計師也比較少,這極大地影響了金融機構對其經營狀況和資產負債狀況的評估。為審慎起見,很多金融機構都不會輕易貸款給這些中小企業。因此,努力改善會計記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1.5建立征信體系

征信系統的建立可以極大地改善一國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狀況。它可以促進金融機構將貸款發放給那些在一段時間內還沒有建立信譽的新興企業,以及那些在小額貸款中有過良好記錄的但收入并不高的個人,因而被視為擔保品體系的一個良好的補充。

1.6加強產權保護

良好的產權不僅是財富形成的基礎,還是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有效機制,因而有利于金融中介機構評估貸款。研究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就會發現其頗有體系:立法完備;行政管理分工細致;多層次的司法體系是最主要的保護手段;律師作用重大。美國正是通過上述完備的體系得以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這給了我們發展中國家很多啟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有效的產權制度的運行需要滿足一系列的條件:穩定的契約制度,登記和管理產權的機構,以及發生糾紛時有效的司法和執法體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護所有者的產權,才能讓產權制度在低收人人群獲得金融服務緩解貧困中發揮實效。

1.7完善小額信貸機構

小額信貸機構在理論上被認為具有特殊優勢,相比商業銀行而言,它更了解當地的信息,進入門檻低,更傾向于為當地貧困的農村人口提供貸款,可視為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補充。

2金融發展與貧困減緩:中國道路

由于我國金融發展在結構和功能上,存在著與貧困減緩不協調的事實,而要緩解這個事實,結合我國國情和世界經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保持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外貿出口明顯放慢,企業投資意愿和能力減弱,消費熱點進一步降溫。為此,我們首先要抓緊落實近期出臺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其次,高度重視做好就業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逐項落實國務院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七項措施和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六項措施。最后,我們必須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要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變化,既要嚴密防范外來沖擊,也要加強防范和化解內部風險,始終保持我國銀行業穩健運行。

2.2破除我國農村金融抑制。鼓勵農村金融機構進入

其具體解決措施有:一是正規金融全面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真正發揮功效,形成完整的農村金融體系;二是建立市場準人制度,放開對民間金融的管制。從法律上明確民間金融的合法地位,允許民間金融更加靈活的利率浮動范圍。三是加強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指導和風險監管。

2.3解決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提高金融機構信貸管理水平

在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失真不僅普遍還很嚴重,干擾了銀行正常的信貸決策程序。因此,國家應制定合適的稅負以防催生中小企業會計造假,此外還應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和職業道德素質,完善現有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體系,加強社會會計監督機制。

另一方面,銀行也應加強對會計信息失真的中小企業的貸款管理。具體有:重視銀行結算賬戶這一“能把握住”的企業財務信息;提高非財務因素分析在該類企業貸款決策中的作用;強調安全性擔保,并注意擔保人或擔保物與借款人的關聯程度,加強風險保障能力;建立借款人信用檔案;建立信貸激勵和懲罰機制;組建一支高素質的信貸從業人員隊伍。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小額信貸,SWOT―PEST,戰略

 

一:引言

小額信貸問題一直受到國內學者的關注。趙芝玲,鄒帆(2003)通過對農戶小額信貸的績效的分析,指出中國小額信貸能實現農戶增收與信用社盈利增加的雙贏結果。李莉莉(2005) 通過對正規金融機構小額信貸運行機制的績效評價金融論文,指出對于農戶收入有正的顯著影響論文開題報告范例。張立軍,,湛泳(2006)通過分析小額信貸與當地農戶貧困之間的關系,認為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對農戶家庭經營收入產生了正面的影響。朱乾宇,董學軍(2007)選取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研究對象,構建當地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農戶小額信貸的扶貧績效的研究,認為小額信貸對農戶的增收有積極作用金融論文,且非農業貸款投向相對農業貸款投向而言具有更好的績效。總體而言,國內對小額信貸的研究大多數還停留在小額信貸的績效分析方面,采用SWOT―PEST分析整個小額信貸產業的戰略選擇的文獻相對較少。在加快發展農村的同時,不能光靠增加小額信貸的投入,還應注重農村小額信貸的戰略發展,為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因此金融論文,有必要對農村小額信貸的現狀作系統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厘清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優勢與劣勢,為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提供有益的借鑒。基于以上思考,本研究運用SWOT―PEST模型對農村小額信貸進行評價和分析,為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

二:研究的方法

SWOT―PEST矩陣方法是一種戰略分析方法,利用它可以把影響小額信貸發展的政治(P)、經濟(E)、社會(S)、技術(T)等因素放到統一的框架內進行系統的SWOT分析金融論文,辨別出影響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的關鍵因素,從而有利于了解小額信貸發展的環境條件,為小額信貸的發展提供戰略性的決策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表1 我國小額信貸產業的SWOT―PEST分析

 

Pest/

Swot

政策法律環境(politics)

經濟環境(economics)

社會文化環境(society)

技術環境(technology)

內在因素

優勢S

政府為小額貸款的可持續發展采用貼息的政策

激活農村金融市場

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事非農生產,還貸周期短、投資回報率較高。

征信系統

無需抵押物與擔保品

劣勢W

未還款者法律追究問題、正規銀行貸款貸款者的道德風險

農業的天生脆弱性使得小額信貸風險加大

農民的盲目投資

融資難、限制了規模、沒規模效應、服務滯后

外在條件

機遇O

政府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重視及對農村的發展建設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小額信貸違約率降低。

先讓一部分區域先推廣,利用“示范效應”逐步推廣的理念得到認同。

 

  正規金融機構開辦小額貸款業務金融論文,使得資金時間與安全性監管體系成熟。

挑戰T

目前還沒任何法律界定小額信貸的法律地位

農業受到自然災害與市場變動影響較大,貸款農戶日益產生貸款危機,形成不良貸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成人看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精品入口91|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日本一道dvd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 好看的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免费观看| 青青草偷拍视频|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国产又长又粗又爽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小雄和三个护士阅读| 中文字幕在线国产| 日本工口里番h彩色无遮挡全彩| 久草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文学网辣文小说|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