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測量工程師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實訓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測量能力的重要途徑。扎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必要的測量儀器設備、足夠數(shù)量的實訓指導老師、符合學生就業(yè)特點的實習實訓大綱和實訓項目以及規(guī)范化的實訓場地是保障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教學質量的五個主要因素。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軟件”方面,如足夠的理論教學課時、實訓項目的設置以及實訓指導老師的配置等方面均能保證;在“硬件”方面,我院以省級質量工程—建筑工程實驗實訓中心項目為依托,完成了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室的建設,更新和添加了全站儀、電子水準儀和電子經緯儀等儀器及相關配件,為了使測量實訓效果滿足土建建設行業(yè)的技術要求,后期將會繼續(xù)添加全站儀、GPS等高新測量儀器,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中來。因此,我院測量儀器設備的更新與改進,基本能滿足建筑工程測量的實訓要求,但規(guī)范化的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場地因各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導致測量實習過程中,學生任意地選擇實習場地,流動性和散漫性較大,老師很難對學生的實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管理,無法對儀器操作技能進行有效的指導,從而導致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難以保證,學生的測量技能較差,測量成果的精準度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
1.實訓場地缺乏規(guī)范性布置
因為實訓場地沒有建立可以長期使用的標志點,導致學生選擇測站點、目標點隨意性太大,標志點不固定、不集中,不便老師對學生實訓進行集中指導和管理。同時,因為不固定的測點缺乏標準數(shù)據(jù),對學生實訓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無法做出科學客觀的檢查,部分學生甚至為了達到精度而對觀測數(shù)據(jù)進行涂改、偽造,這使得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2.因為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化的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場地
在學生人數(shù)較多,難以安排到校外實訓基地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學生在校內安置儀器的隨意性較大,如道路上、路邊停車區(qū)、人流比較集中區(qū)等,這樣因過往車輛和行人影響了測量實訓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也給測量儀器工具的安全性帶來了隱患。因此,為了提高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質量,規(guī)范化校內建筑工程測量實訓場地勢在必行。
二、建筑工程測量
校內實訓場地的建設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統(tǒng)籌兼顧,合理配置,資源共享,全面分析社會對高職土建類專業(yè)人才測量技能的要求,構筑一個以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的建筑工程測量校內實訓場地。首先,在校園內選擇合適的實訓場地是保證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綜合我院校園每天的人流量、人流集中時間點、人流和車輛主要行駛路線以及地物、地貌的特點等相關因素,選擇了兩個校內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實訓場地,第一塊實訓場地為圖書館與主教學樓之間的草坪地塊,該片場地面積相對較大,在上課時間段受人流和車輛的影響較小,適合約10組的測量小組(5人/組)展開基本測量工作,如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認識與基本操作;閉合路線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和距離測量等。同時,因為該片場地相對比較集中,便于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實訓指導和監(jiān)督管理。第二塊實訓場地為建筑工程學院辦公樓前人工湖地帶,因為該片場地地勢落差較大,地貌特征比較明顯,地形變化較大,同時地物也比較豐富,有主干道、彎曲的石子小路、小湖、涼亭、橋、辦公樓、臺階、綠色植被等,與生產一線的具體情況較為接近,比較適合開展數(shù)字化測圖、施工放樣等測量項目,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夠更快地適應生產一線的測量任務;其次,點位的布設是進行具體測量實施的關鍵工作。布設點位主要有控制點和測站點,為了使布置的點位能夠長期使用,我院選擇了專門的不銹鋼材質、大小適中的永久性測量標志點100個點左右,每個標志點上均有“建筑工程學院+點號”的字樣,方便學生查找;采用鉆頭和混凝土將這些標志點布置到兩個實訓場地的相應位置,做到了間距整齊、分布合理、標志清晰、牢固穩(wěn)定,并且數(shù)量充足,確保能滿足測量實訓教學的要求。通過這些標志點的布設,也糾正了學生以往對“點”標準的錯誤理解,再根據(jù)點位情況,分成若干測區(qū),按小組分配到不同區(qū)域完成相應的測量任務。這樣有助于多個教師同時對學生進行分組指導,更為及時掌握學生實訓動態(tài)。再次,點位布設好后,接下來就要有這些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的參考數(shù)據(jù),我們以控制點坐標和高程為參考,利用全站儀和GPS測量技術對所布置的近100個標志點進行了全面的觀測,獲取了這些點的平面坐標值和高程值,并將這些點利用CASS軟件繪制成測區(qū)地形圖,這樣就對學生的實訓結果的正確性和精準性有了比較客觀的評價,從而防止學生馬虎敷衍、弄虛作假,保證了建筑工程測量實訓教學質量。最后,為了滿足一年一度的安徽省高職院校測繪類項目的技能大賽,我們還特意布置了一些專門為大賽項目準備的一些點位,以滿足大賽項目的測量要求。
三、規(guī)范化建筑工程測量
為了確保選取的控制點正常使用,避免無謂的破壞,在選擇施工現(xiàn)場控制點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周邊密集的建筑物、工程施工圍護等,如南寧市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設施。同時,為了避免施工材料的堆放等多方面的影響,隨著工程進展結構物的建成,要充分考慮土方的填挖。在視線通暢、利于觀測的地方,在土質堅硬穩(wěn)固并且安全保存的地方,設置小三角控制網的控制點。
2市政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的測設
2.1導線點的復測
路線勘測設計完成后,要在測設三角網之前,復測設計交出的控制點。在這段時間中,要使用精確和合格的測量儀器,復測導線控制點的精度和位移。首先,根據(jù)《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的技術要求,要用相對中誤差檢核點間測距精度,測距相對中誤差不能大于1/15000。以設計提供的距離作為真值D,往測盤左測得的距離記作L1,往測盤右時測得距離記作L2。返測盤左時測得距離記作L3,返測盤右時測得距離記作L4。取L1、L2、L3、L4的平均值L,按照公式M=D-L▕/D計算中誤差,得出相對誤差為K=1/M-1。其次,《工程測量規(guī)范》中規(guī)定,測角中誤差不大于8“在對小三角網的測角測邊的工作時,要經過復測符合規(guī)范要求。采用測回法,復測導線轉角,用|β-β0|≤2mβ方式,按照測回盤左、盤右觀測檢核其是否超出限差。其中根據(jù)設計提供的導線點坐標,公式中β-推算出轉角(左角或右角),即:相鄰兩邊的方位角之差,β0-盤左、盤右實際測得轉角的平均值,而mβ-測角中誤差。如果測得結構符合公式要求,可按照設計提供的數(shù)據(jù)使用,則轉角不超限;如果超限要向設計單位要求處理,并提出書面報告。
2.2對小三角網進行測角測邊
首先為了消除系統(tǒng)誤差,可以對小三角網各三角形內角采用方向觀測法觀測,一個測回要進行盤左、盤右上下半測回,共進行兩個測回。并且,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要在觀測現(xiàn)場核算同方向兩個測回,互差應該<12″。如超限應重測等。觀測的時候應該盡量使用體態(tài)儀器觀測。并且為了減少偶然誤差對觀測精度的影響,儀器要精確對中整平,觀測前要對棱鏡基座長水泡和對點器進行校正。其次,在測角的第一測回中,測邊方法與復測時大致相同。應該根據(jù)觀測時的氣壓、溫度,修正儀器參數(shù),要注意將棱鏡盡量對準儀器望遠鏡,避免儀器與棱鏡高差懸殊。
2.3計算內業(yè)
為了得出各三角形閉合差(180°-內角和):W1、W2、W3、…、Wn,要根據(jù)外業(yè)測得數(shù)據(jù),先計算出各三角形內角值,才能對各三角形的內角和進行計算,然后按照公式,求出三角網測角中誤差,其中-測角中誤差,測各三角形閉合差平方和,Wn-測各三角形閉合差,n-為三角形個數(shù)。同時,根據(jù)公式,采用往返校差檢核邊長是否超限,并根據(jù)計算結果,檢查其符合規(guī)范要求,公式中C-代表返測距較差;b-代表全站儀標稱精度中比例誤差系數(shù)(mm/km);而a-代表全站儀標稱精度中的固定誤差(mm);D-則代表測距長度(km)。假設往返測距差的絕對值>C,那么本邊長觀測不符合要求。由此在校核完角度、距離,符合限差要求之后,就可以計算內業(yè)平差了。
2.4平差軟件計算
關鍵詞:橋梁工程;質量問題;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引 言: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fā)展,交通業(yè)不斷發(fā)展和擴大,公路的通行能力逐漸提高,公路的交通量也在迅速的增加。同時,大型運輸車輛的不斷增加使得公路橋梁能夠承受的車輛荷載也不斷增加。橋梁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橋梁工程的質量優(yōu)劣直接影響了橋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進而會影響到整條公路的使用效果。在橋梁工程建設中,必須努力加強橋梁工程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從而保證工程的質量。
1 橋梁工程的質量問題探討
1.1混泥土問題
(1)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問題
由于施工過程中模板設計不合理和施工不規(guī)范而影響了橋梁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外觀缺陷而產生麻面;結構棱角不直順;混凝土表面泥漿粗糙,局部缺水,而出現(xiàn)很多小凹坑。
(2)混凝土出現(xiàn)沉縮裂縫
混凝土沉縮裂縫,是指混凝土在澆注1-3小時內會隨著泌水而沉降,或者由于混凝土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沉縮裂縫會減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而加快了鋼筋的生銹和腐蝕。
(3)混凝土塑性干燥及收縮裂縫(龜裂)
混凝土的收縮裂縫現(xiàn)象,是指混凝土澆注約4小時后,在構件或結構表面出了裂縫,裂縫的形狀規(guī)則、長短不一、互不連通,通常被稱為龜裂。淺層的龜裂會影響混凝土表面的美觀;深層龜裂則會減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而加快鋼筋的銹蝕。龜裂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或者模板沒有被濕潤;抑或水泥用量太大,水泥的砂粒徑太細;此外,澆注后,沒有覆蓋混凝土的表面而導致水分蒸發(fā)和體積收縮,也是龜裂產生的主要因素。
1.2橋頭跳車問題
橋頭跳車,是指由于橋涵臺后的路堤和橋涵構造物之間發(fā)生相對沉降,而造成橋涵兩端的橋面和路面不平順,當沉降差超過一定數(shù)值以后就會引起車輛發(fā)生顛簸、震動甚至騰空,從而導致司機和乘客產生不適的現(xiàn)象。產生橋頭跳車想象的主要原因有:橋頭處的路基本身或者路堤下的地基下沉而產生大于橋臺的沉降差;橋面鋪裝碎裂和脫落而導致橋面坑坑洼洼的;橋面伸縮縫損壞或不平順等。
1.3橋面滲水問題
橋面滲水現(xiàn)象主要包括伸縮縫的滲水和防水工程質量不好而造成的滲水。造成滲水主要原因包括:導水槽脫落而造成伸縮縫漏水;使用的材質韌性差,瀝青膠結料的溫度太低或太高,再加上陰陽角處的操作不方便,而使轉角處的防水材料的鋪貼不嚴密,從而造成漏水;在陰陽角的防水處理不好,而造成滲水。
1.4橋梁結構物的質量問題
橋梁結構物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由于結構物的角線不清晰和邊線不直順,造成橋梁的墻根跑漿、局部坑洼凹陷,或者墻體厚薄不一、墻面高低不平或傾斜變形。
(2)由于地基周邊的回填土不實而造成下陷和開裂,從而引起了橋頭護坡、錐坡的開裂或變形,進而影響了橋臺、橋墩的穩(wěn)定性以及結構物的質量。造成橋梁結構物質量問題的原因是:基坑溜土坡清理不徹底,或者采用了簡單的夯實機具而引起夯實不足;肥槽過窄不能使用機械夯實而造成回填質量到不到標準;違反操作規(guī)程,帶水回填,或者推土機推土不分層次夯實,超厚填土;填土含水量過大、過濕,難于壓實而沉陷;槽內清理得不徹底,剩余的雜物腐爛,而導致沉降。
2 橋梁工程質量問題的防治對策
下面針對前面提出的橋梁工程質量問題分別提出相關的防治和管理措施。
2.1混凝土問題的防治措施
(1)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問題的防治
合理設計混凝土模板,選擇適當?shù)哪0宀牧希荒0宓闹Ъ芤喂蹋荒苡凶冃危荒0迕嬉謇砀蓛簦0彘g的縫隙要拼嚴、堵嚴,防止漏漿;均勻涂刷鋼模隔離劑及脫模劑。
(2)混凝土沉縮裂縫的防治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加水量,不要使用太多的水泥;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粉煤灰和減水劑,用來減少塑性收縮和沉降量;在混凝土澆注1-2個小時后,進行二次振搗混凝土;出現(xiàn)沉縮裂縫以后要立刻進行抹平和壓實。
(3)混凝土塑性干燥及收縮裂縫(龜裂)的防治
澆注以前,對模板和基層進行澆水,使其充分濕透;澆注時,選擇使用較大砂率和級配良好的石料,并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避免澆筑時混凝土自身溫度與外界相差太大;澆注后及時覆蓋,潮濕養(yǎng)護;發(fā)現(xiàn)微細裂縫,立刻抹壓一遍再進行覆蓋養(yǎng)護;發(fā)現(xiàn)裂縫已經形成時,在結構表面涂上一層薄砂漿,封閉裂縫以便保護鋼筋。
2.2橋頭跳車問題的防治措施
防治橋頭跳車問題,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減少橋面鋪裝層的裂縫;嚴格控制伸縮縫的檢驗和安裝質量,保證伸縮縫的平整性和完好性;橋頭搭板一定按設計要求施工,為消除搭板的下沉可在板下壓入水泥砂漿;橋臺后背一定范圍內選用壓實性能和透水性較好的回填材料進行填土,加強橋臺后背填土密實度,減少填土的沉降量,換土一定要按要求進行,保證換土范圍是路堤高度的2-3倍。
2.3橋面滲水問題的防治措施
預防橋面滲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貼牢導水U形槽,確保不滲水以后再進行后面的工序;防護欄桿地袱和陰陽角處選擇使用韌性好、強度高、伸率大的材料;結構陰陽角處用砂漿找平,并做成純角形或者圓弧形;嚴格控制膠結材料的溫度,粘貼一定要牢固;加強橋面的防水施工控制,嚴格控制地袱和陰陽角等地方的質量。
2.4橋梁結構物質量問題的防治措施
針對橋梁結構物的兩個方面的質量問題,分別提出如下的防治對策:
(1)清理干凈模板的表面,并均勻涂刷脫模劑;平整地拼裝模板,并嚴格地依照質量標準進行檢驗;確保支模的穩(wěn)固,以及模板拼縫嚴密不漏;混凝土施工的時候要注意每個交接段的銜接和振搗方式。
(2)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認真回填土方;調配好回填夯實的機具;協(xié)調好回填與壓實的進度;嚴禁帶水或雜物進行回填。
3 結束語
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大型運輸車輛逐漸增加,這給橋梁建設和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是經濟建設和工程建設的長期任務,是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和目標。所以,保證和提高橋梁工程的質量是道路交通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我們要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加大科技的投入,提高和應用橋梁維護和管理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此外,保證和加強橋梁工程的質量,還需要業(yè)主、承包商和監(jiān)理工程師互相協(xié)調和合作,嚴格遵守相關的質量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范,從而使我國的橋梁工程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