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心理發(fā)展論文范文

心理發(fā)展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yōu)質心理發(fā)展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心理發(fā)展論文

第1篇

內容摘要:工作倦怠是員工在長期壓力下引發(fā)的一種消極化的心理與行為癥狀,它對員工、組織、家庭和社會都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本研究旨在通過探討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相關議題,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提出工作倦怠的相應管理措施。

關鍵詞: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工作壓力干預策略

信息社會形成了知識快速更新、組織不斷變革的環(huán)境,組織員工在面對這些變化中容易產生工作倦怠。作為組織的核心人才資源,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倦怠問題更加嚴重,成為現代社會一種普遍存在的職業(yè)病給員工各個方面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如何有效降低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倦怠感,促進個人和組織的健康發(fā)展,是學術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一、工作倦怠的誘因

(一)個體因素研究表明,工作倦怠在知識型員工中尤為突出。他們大多比較年輕,且受過高等教育,成就感強烈,帶著很高的工作熱情、期望和工作動機投入到工作中,希望通過努力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隨著工作壓力和人際壓力的不斷增加,他們發(fā)現自己的努力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就會產生期望和現實的沖突,從而形成工作倦怠。

(二)工作因素知識型員工依靠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復雜的腦力勞動,這種勞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沒有確定的流程和步驟,自主性強且工作效果難以有效衡量。他們更傾向于一個靈活的組織和自主的工作環(huán)境,強調工作中的自我引導、管理和自我約束。

如果知識型員工的工作自主性長期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授權,就可能感覺到上級的不信任、不尊重以及對企業(yè)的不適應,這樣就必然產生沮喪、無助和煩躁心理,產生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并伴隨個人無效感。

(三)組織因素而相關研究表明,人職不匹配已成為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

首先,工作量與崗位的不匹配以及工作要求與員工能力的不匹配兩個因素,使得員工的能力發(fā)揮受到影響,長期積累便形成倦怠;

其次,員工對組織的公平感也是影響員工工作倦怠的一個因素。如果組織成員感受到組織績效評估、晉升機會以及組織獎懲體系等方面存在不公平時,就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滿意度以及組織承諾等,導致工作倦怠的產生;第三,組織的變革頻率是員工工作倦怠的另一因素。在組織變革期間,員工期望繼續(xù)付出較多的時間和

努力,擁有更多的技能和靈活性,可是組織給予他們的卻是更少的職業(yè)機會、終身雇用、工作安全感等,這可能改變他們的心理契約,導致工作倦怠。

二、干預策略

(一)以人為中心的干預策略隨著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知識型員工必須不斷學習以應對知識的可能落后與自身價值的貶值。

因此,企業(yè)應注重對人力資本的投入,提高知識型員工對工作壓力的應對能力,從而提高其對工作的滿意度和對企業(yè)的歸屬感。針對知識型員工的特點,企業(yè)應提供多種有效的教育和培訓:

(1)壓力應對策略培訓。包括放松訓練、理性情緒治療、正情緒和主動應對策略,使員工正確認識壓力,提高對工作變化的應對能力;

(2)專門化或特殊性技術培訓。專門化是指提供更為多樣化的任務,給員工更多的自主性并及時反饋;(3)人際關系和社會技能培訓。幫助員工開發(fā)社會支持系統(tǒng),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加強參與者自己處理爭論和超負荷工作的能力;

(4)時間管理培訓。目標是增強員工的時間意識,促進其有效管理時間,完成工作任務。

(二)以工作情境為中心的干預策略

1.合理進行工作分析通過工作分析對組織中某個特定職務的目的、任務或職責、權利、隸屬關系、工作條件、任職資格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分析,以便對該職務的工作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并確定完成該工作所需要的行為、條件、人員。工作安排應盡可能做到任務明確合理,包括工作的范圍,完成工作的條件,工作關系以及績效評估標準等方面,以使員工明確工作動機,減少角色模糊和工作過載等方面的壓力。

2.工作再設計好的工作設計能夠減少工作的單調重復性和由于職責模糊所造成的不良效應,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和刺激性,以提高員工的工作興趣和滿意度。主要方法有工作豐富化、彈性工作制等。

(三)以組織為中心的應對策略

1.加強對知識型員工的組織支持知識型員工不再滿足為了物質報酬而工作,而是追求在組織中能實現自我價值,受到組織的重視和關注。因此,組織應關注員工的需要,重視其價值追求,并及時提供必要的工作信息和資源,加強員工的組織支持感。

2.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對于組織成員精神層次的需求,比如對組織的歸屬感、榮譽感和參與感,可以借助有效的組織溝通得以實現。工作中或者工作間的有效人際交流,可以幫助組織成員建立對組織的“歸屬感”和“安全感”等。溝通還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可以使員工及時了解組織的狀況及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減輕壓力。

3.提高組織的公平感組織公平會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如果員工沒有被公平對待,他們出現工作倦怠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因此,應從組織層面著手來開展工作,提高員工的組織公平知覺。不僅要重視分配公平,即員工所獲得的各種回報的公平性;而且要重視以往相對忽視的程序公平,包括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使員工積極參與公司重大決策過程中。

4.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知識型員工的壓力來源主要是職業(yè)發(fā)展壓力,開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降低知識型員工職業(yè)發(fā)展壓力、預防和緩解工作倦怠的主要措施。應根據員工的人格特征、職業(yè)愿望等各方面的信息制定總體規(guī)劃,將其與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和人力資源戰(zhàn)略規(guī)劃相銜接,為員工個人提供不斷成長和發(fā)展的機會。

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倦怠是無法逃避的客觀現象,人力資源部門應針對企業(yè)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診斷和研究,不斷改進工作,為組織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資源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周三多、陳傳明、魯明泓編著:《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肖光強:《知識型員工的管理策略》,載《企業(yè)改革與管理》,2001年第2期。

4.FreudenbergerHJ.Staffburn-out.JournalofSocialIssues,1974,30(1):159–165

5.郭靈:《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影響因素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載《山東大學企業(yè)管理》,2007年。

第2篇

摘要:我國當前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論文為青少年呈現了一個多元的社會。開放與多元,在使得他們的視野更為開闊的同時,也讓他們陷入了較難適應的境地之中。開放社會環(huán)境的雙重作用要求全社會通過強化認知、加強管理、加強教育來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幫助青少年順利的完成社會化的過程,發(fā)展他們的健康人格。

關鍵詞:社會環(huán)境;青少年;心理發(fā)展

一、我國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

我國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發(fā)展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我們的社會由單一、保守走向了多元、開放,這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政治方面,我國進入了一種從“總體性社會”向“多元社會”過渡的轉型期[1]。

在經濟方面,我國從供給型經濟轉向需求型經濟,從封閉和半封閉的經濟轉為開放型的經濟,從溫飽型經濟轉為小康型經濟[2]。

在文化方面,改革開放使我國的文化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迅速與國際接軌,文化的功能、形式、內涵、傳播等由單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

人的一生都處于發(fā)展變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時期(處于11、12歲到17、18歲的個體)[4],這種發(fā)展變化是暴風驟雨式的,個體的生理特征將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個體的第二性征在這一時期出現顯著的變化),由此伴隨著明顯的心理發(fā)展。

(一)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表現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fā)展主要表現為隨著生理特征的劇變,個體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情緒情感也發(fā)生著顯著的變化。這決定著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4]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的生理發(fā)展為社會化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最大的特點是生理上蓬勃發(fā)展、急劇變化。這一時期,個體的身體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別特征了,個體的體魄更加強健;內臟的機能健全了,大腦的發(fā)展已基本成熟,心臟等器官的功能加強,個體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發(fā)育成熟使青少年開始意識到自己已向成熟過度,同時給個體帶來對性的好奇心和新穎感。[4]

2.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社會化的發(fā)展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腦機能發(fā)展迅速,趨于成熟,大腦皮質的溝回組織已經完善,神經元完善化和復雜化,傳遞信息的神經纖維髓鞘化已完成,保證信息傳遞暢通,不相互干擾。[4]個體在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上的一系列變化大大促進了個體心理的發(fā)展特別是邏輯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個體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時期逐步發(fā)展起來,表現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在看待事物時漸漸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質,開始喜歡探究事物的本質屬性,開展系統(tǒng)的理性活動,能變通思維方式,能用新異獨特的思維觀點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能夠比較自覺地對待自己的思維活動,能夠有意識地調節(jié)、支配、檢查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個體開始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自己,開始注重自己的社會形象,逐漸由自我為中心的個體轉變?yōu)樯鐣膫€體,開始學習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步適應社會的要求。

3.情感發(fā)展與社會化的發(fā)展

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情緒情感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不穩(wěn)定性,易出現極端情緒。他們時而唯我獨尊,時而又沮喪萬分。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個體對這種不斷增加的需求時而感到滿足與認可,時而又否定,使得他們的情緒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

(二)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心理發(fā)展表現出以下的特征。

1.過渡性青少年處于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獨立性與依賴性錯綜復雜的時期,充滿矛盾的時期。2.動蕩性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思維比較敏捷,他們的情緒發(fā)展更為激烈,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感染與影響,因此在行為、情緒上表現得很不穩(wěn)定。3.閉鎖性青少年自我與社會的同一性仍處于發(fā)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會向外界展示他認為的對他的社會化有利的內容,而將一些矛盾的、迷茫的心理困惑等他們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隱藏起來,因此他們具有較多的心理問題,這會給他們帶來一些煩惱。4.社會性青少年的這些特征歸根到底是因為個體必須經歷由單個的人向社會的人的轉變過程,青少年發(fā)展中的危機能否得到有效的解決則是個體的自我成長與社會環(huán)境共同決定的。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一)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1.經濟的蓬勃發(fā)展為青少年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國家大力發(fā)展經濟,讓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改善,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科技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出大量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儀器,這為青少年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提供了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和豐富的學習資源。

2.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能夠促進青少年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因素都被調動起來,多種思想都會在社會中交匯、碰撞;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讓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豐富的信息,對思維能力正處于發(fā)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加深他們思維的深度,拓展他們思維的廣度,讓他們在看待問題時不易盲從與偏激。

3.先進的社會文化能夠激發(fā)青少年求知欲望和發(fā)展意識

青少年時期個體的社會性需要得到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發(fā)展。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滿足了他們的這一需求。大眾傳媒能及時地將社會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傳播給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現多元的文化現狀,豐富的知識、精彩的技藝能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讓他們獲得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社會文化的多元發(fā)展也為這種自主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4.多元的社會文化能夠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進程

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社會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認識和了解社會,正確地評價社會,學習到在社會生活中應該具備的社會文化規(guī)范;有助于激發(fā)個體的社會意識,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有助于個體正確的評價自我,幫助個體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不再盲目地樂觀或絕望。

開放、多元的社會能為個體提供更為優(yōu)越的成長環(huán)境,能有效地促進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對個體一生的發(fā)展都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不良影響

1.良莠不齊的社會信息與青少年過渡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物質生活的豐富使得青少年不再為衣食擔憂,奢華的物質生活對于青少年存在極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迷戀物質生活,使他們缺乏進取心。有些格調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內容會讓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樂,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動蕩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個體心理發(fā)展呈現出動蕩性的特點,他們思維比較敏捷,對社會的看法容易極端與片面,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感染與影響。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各種價值觀、思想觀念都會通過大眾傳媒來爭奪市場,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導,相互矛盾、沖突的社會思想觀念就會給青少年帶來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認識上的混亂,這些對處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時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響。

3.虛擬的社會文化與青少年閉鎖性的心理發(fā)展特點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不用面對壓力的文化空間。在這種相對安全的文化空間里,社會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現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這種表現手法容易吸引逐漸將內心世界關閉起來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虛擬文化中的青少年會看不到真實的社會,失去對現實社會的感受力,失去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化進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特點的認識

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這種環(huán)境下的青少年所面臨的問題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舊有的一些經驗對青少年的成長不一定是有幫助的。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一生發(fā)展中的一個轉折點,這一發(fā)展的過程擁有獨特的規(guī)律,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開展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研究工作,能夠了解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還需要教育者和家長積極與青少年一起了解社會環(huán)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感受問題,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強社會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構建起抵御社會文化中負面影響的“防火墻”。這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地了解社會,對社會發(fā)展的本質規(guī)律,社會現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認真地思考與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對青少年中可能出現的失范現象和經常出現的偏離行為進行預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綢繆;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學校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三)社會文化管理機構要加強對文化傳播的管理

加強文化傳播的管理,主要是實施文化管理的監(jiān)督職能、引導職能、規(guī)范職能、懲戒職能。同時要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生產消費、傳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強對社會文化傳播的倫理、道德的研究。對傳播文化中出現的偏離行為、一般性誤導行為進行合法跟蹤和監(jiān)管,對違規(guī)行為進行公開的處理。推進法制化進程,就是要對信息的生產、交換、傳遞、消費進行單獨立法,即使初始階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漸走向成熟。歷史經驗值得借鑒,貽誤了青少年就貽誤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

參考文獻:

[1]沈立新,吳新葉.中國政治轉型的理論研究:綜述與評價[J].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

[2]李曙光.中國的經濟轉型:成乎?未成乎?[J].經濟戰(zhàn)略,2003(3).

[3]何少林.當代中國文化的轉型及發(fā)展趨勢[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

[4]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62~374.

[5]續(xù)冰.網絡對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2005(4).

[6]吳彩云.信息網絡對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青海教育,2005(7).

第3篇

一般情況下,我們班主任總是習慣在學生學習、行為等方面出現問題時才會和家長取得聯系,也有的等到學校組織家長會的時候才和家長聯系。過去我也經常這樣,但是后來發(fā)現這樣做有如下弊端:(1)學生不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甚至有些學生還會認為教師是故意和自己作對,讓自己和家長都沒有面子,因而產生逆反心理。(2)家長對教師的做法也不甚滿意,家長認為教師應早點和他們聯系,不要出了事才通知他們。因此,作為一個班主任在剛接手新班時,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和全班學生的家長一一聯系,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優(yōu)點、缺點、特長、性格、基礎、過去表現、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等,并且讓學生知道老師和家長在正常聯系著,家長和教師對他們都很關注。用好家校聯系的備忘錄,誰有進步了,誰發(fā)言積極了,誰違反了紀律……每天多花一點時間在學生的備忘錄上和家長交流,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的同學這項工作更應做細、做實,聯系次數應比其他同學更多,這樣行為偏差學生才知道教師家長時刻關注自己,他們也才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些,有點不好的苗頭,立刻就可以被控制、化解掉,就不會向嚴重的方向發(fā)展。例如,我新接手的班中,有個叫小林的同學開學前我就了解到他在行為方面有些偏差,于是早早和他家長取得聯系,家長也很樂意和老師配合,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對該生進行轉化引導。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學期小林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交流平等化

說得嚴重些,多數家長對教師有一種“畏懼”感,學習成績或者行為習慣差些的家長更加厲害。他們害怕老師找,害怕老師和他們聯系。以前我常常不理解越是有問題的孩子,他們的家長越是不肯和老師配合,越是不愿意來學校和老師交流。我自己也是做母親的,能體會到做家長的心情,無論好丑,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因此必須消除家長的“畏懼”心理,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和家長平等交流溝通。無論目前多么落后的同學,他們都有很強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的同學更強,他們的家長的自尊心也更強。因此,在和家長溝通時,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調適好他們的心理,做好心理輔導,真誠地和他們溝通交流。特別是不應用有色眼鏡看他們,要讓他們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是發(fā)自內心的,純粹朋友式的。例如:我清楚地記得學生軍軍,他剛上三年級的時候,課堂上發(fā)言積極,作業(yè)也能按時完成。但是不久,他在課堂上開始小說話,正好班級又開始全面調整位置。我考慮到軍軍在二年級下學期時就不太遵守紀律,現在又有點開始了,我就把他一個人放在最后,希望他能自覺點,可是沒想到他非但沒有絲毫好轉,反而更加厲害,作業(yè)不完成,課堂上還故意搗亂。于是我就找他談心,和他家長溝通,了解到他認為我給他安排的位置嚴重傷害了他的自尊心,老師還是用老眼光看他,所以他就故意破壞課堂紀律。我知道情況后,反思了自己的出發(fā)點,我的確是做得不對,于是重新給他安排了位置,結果軍軍真的進步了。軍軍的家長也不再害怕學校老師的電話,并經常主動來校或者打電話和我交流孩子的情況了。

三、指導個性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孩子和男孩子做到哭泰国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av| 1024视频基地| 处破痛哭A√18成年片免费|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97纠| 久草福利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剧情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日本三级高清电影全部|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欧美乱妇高清视频免欢看关|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免费午夜扒丝袜www在线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dvd毛片在线视频| 青青青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在线看|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3d性欧美动漫精品xxxx|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老湿机69福利区18禁网站| 国产一级黄色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