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喉癌手術心理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術前從以下幾個方面干預
1.1心理支持向患者介紹已手術恢復良好的患者,讓他們面對面交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做好家屬的工作,大多數家屬不想讓患者知道自己患了癌癥,怕打擊太大,承受不起,但是手術知情權的實施,不得不讓患者知道實情。這個心理承受過程也要看個性,有的人需要幾天,有的人需要一段時間。病員座談會也是心理問題的釋放場所,手術前后各階段的患者坐在一起,分別談談自己在什么階段出現什么顧慮,如何度過,走到現在的心理過程,給手術前的患者最大的安慰[2]。
1.2生理支持接觸或減輕患者的癥狀,如呼吸困難、咽痛、咯血等,使患者進了醫院有安全感,心理壓力有明顯減輕。
1.3家庭支持子女家屬的支持,多看望,多關心交流,經濟困難的家庭少談醫療費用的問題。醫務人員還要做好家屬的安撫工作,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1.4交流支持患者有文化知識,可進行書面上的交流。如果是文盲,可以在術前教會幾種手語交流方法。傷口恢復后能裝人工喉。
1.5對治療的支持術前醫生對手術過程與患者及家屬談話,有疑問可隨時提出來,臨床護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從睡眠、飲食心理上進行關心,每個班次對手術前的患者的心理、睡眠等動態進行關注、引導、記錄并交接班。手術室麻醉師與手術護士深入病區,對患者進行評估,患者提出擔心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擔心麻醉后的疼痛問題和進入手術室的緊張。如果手術后進重癥監護病房的話,重癥病房的護士會帶患者參觀監護室,了解環境,消除緊張陌生感。2術后干預
2.1心理方面雖然患者接受了手術,但是失聲后的失落感會加重,特別是文盲患者感到生活上的不便。家屬及醫務人員耐心護理,可放錄像或請裝人工喉的患者來交流。
2.2外表方面氣管切開后的瘺口給患者外出交往帶來了壓力,使患者有不愿外出,不愿與人交流,怕家人嫌棄等想法,一開始我們醫務人員主動為其吸痰、換藥、清洗消毒套管,待要出院前2天我們教會家屬或患者這些工作。我們規定護士只要走進他的病房就要與患者打招呼、微笑,隨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及需求,給予更多的關心。
2.3健康教育每個階段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是體現我們的關愛程度,和我們知識水平的程度,能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根據不同病種出院時我們發不同的健康教育處方,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
2.4訪視和復診出院1周我們會電話詢問患者的情況,讓患者感到自己的恢復是被醫生所重視的。出院20天左右提示復診。使其積極配合各個階段的治療,改善生活質量[3]。
【參考文獻】新晨
1張洛靈,李永萍,李蘊.喉癌患者術前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護理.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9):1050.
2王春云,許秀枝.喉癌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包頭醫學院學報,2002,18(4):353.
3楊衛英,高風,崔萍.喉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護理.臨床肺科雜志,2004,9(3):307.
【摘要】喉癌經手術切除后,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復雜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損害,如終生氣管戴管、不能發音、影響語言交流等。現在雖然后電子喉、氣管發音器等先進的儀器,給語言交流帶來了方便,但頸部的氣管造瘺口及咳痰影響了人的整體美,給他人一個不良刺激,對患者是一個外出交流活動的心理障礙,壓抑、焦慮、經濟問題等這些不良因素是我們醫務人員及家庭、社會對患者的每一階段的支持和關愛。手術前患者了解疾病,及早治療,擺脫痛苦,手術后盡早恢復良好的體魄,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每一階段都要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掌握心理特點,提早進行心理干預,讓患者有思想準備,積極配合治療,提高生活生存質量,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喉癌;心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