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制造工藝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思政總體設計
(1)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汽車制造工藝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同科學精神的培養相結合,在傳授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中,將專業知識與價值引領相結合,潛移默化地融入課程思政要素,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擔當意識和愛國情懷,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之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
(2)課程思政教育內容。在汽車制造工藝學的教學中,為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深度挖掘和提煉汽車制造和裝配技術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作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之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做人做事,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和工程素養,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課程思政融入方法。汽車制造工藝學要培養具備扎實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和良好素養的技能人才,必須在強化理論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的同時,樹立典型,以點帶面,通過教學內容和知識拓展引入思政內容,開展思政教育,全面植入愛國主義、科技強國、工匠精神、團隊合作等思政內容,使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使思政有機融入教學全過程,實現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一體化推進。
2選擇典型內容
進行汽車制造工藝學課程與思政內容融合時,應找準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契合點,遵循專業與思政相長的原則,做到“專業知識中有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緊系專業知識”。如在汽車制造概述中,選取原第一、二汽車制造廠等國產汽車典型案例,從其創建到發展壯大,再到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開拓學生的視野,為我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進步而感到自豪,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信,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汽車制造工藝技術。下面以曲軸加工工藝為例進行課程思政設計。
(1)曲軸結構及功用。典型的汽車發動機曲軸由主軸頸、連桿軸頸、油封軸頸、齒輪軸頸、皮帶輪軸頸和曲柄臂等組成。曲軸是活塞式發動機中的重要零件,且在軸類零件中為異形軸,用來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轉變為曲軸的旋轉運動,再通過飛輪把扭矩輸送給底盤的傳動系,并驅動配氣機構及輔助裝置,實現能量轉換。
(2)曲軸材料及毛坯。由于曲軸工作時承受復雜的彎曲、扭轉載荷和一定的沖擊載荷,局部軸徑表面承受磨損。且曲軸具有多拐結構,其形狀復雜、剛性差、技術要求高,加工難度大,加工受力時易變形,工藝復雜,容易出現廢品。因此,曲軸常選用綜合力學性能好;抗疲勞能力強,能防止疲勞斷裂;耐磨性良好的材料,如球墨鑄鐵、調質鋼、非調質鋼材質等。
(3)曲軸加工工藝。曲軸機械加工工藝主要取決于生產批量、加工要求、毛坯種類和熱處理安排等,并考慮技術要求、定位基準、劃分加工階段、機械加工順序、曲軸主要表面的加工、曲軸油孔的加工、曲軸動平衡等方面的要求。典型曲軸加工工藝為:銑兩端面、鉆中心孔、粗車、精車、銑削、熱處理、磨削加工等。
3教學實踐
(1)培養汽車制造技能型人才。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實踐技能,采用“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方式,每個項目都要求學生動手實踐,形成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由于曲軸等零件加工工藝復雜,精度要求高,可綜合運用工件定位和機床夾具、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機械加工質量等知識,先分析曲軸等零件的結構特點和審查零件結構工藝性入手,再根據零件技術要求,學習毛坯選擇、定位基準、典型表面的加工及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熟悉汽車零部件制造工藝要求,了解國外汽車制造先進工藝。同時,開展為期4周的實訓,開展對發動機總體結構認知、部裝、總裝等實訓,對汽車曲軸等典型零件的機械加工實訓。通過對近三年來的汽配專業學生進行生產實訓考核,其合格率為92.7%,只有極少數學生掌握不了曲軸等零件加工和發動機裝配等技能。因此,培養學生具有了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及零部件加工技能,為將來大多數學生從事汽車制造與裝配工作打下基礎。
(2)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過學習曲軸等汽車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可知其加工精度高,加工工藝復雜,其中蘊藏著很多智慧。這些智慧包含熟悉制造工藝,機床工裝夾具及相關設備等,掌握機械加工工藝與質量、零件結構工藝性、尺寸鏈分析計算、工藝文件編制和車身、車輪制造工藝等知識,才能對加工設備、工件、夾具和刀具進行合理選擇,才能不斷創新,不斷改革工藝,不斷改善和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工出高品質的產品;也包含著工程技術人員的辛勤努力,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才能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培養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要從點滴入手,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工藝,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從中國制造和大國工匠的精神中凝練萃取制造工藝的思政教學內核,建立起專業知識能力與政治素養之間的聯系,實現專業知識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培養人文情懷,從而為汽車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4結語
伴隨著產業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對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在汽車制造工藝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職業技能的同時,立德樹人,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既要對汽車制造工藝進行傳承與創新,不斷改進和完善工藝,又要追求制造加工的高精度高品質,認真對待每一個細微之處,將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位,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不斷精心打磨,精雕細刻,打造出最優質的產品,塑造出更多的中國品牌。
作者:楊明軒 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