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鐵光施工監測方案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以新加坡地鐵湯申線光明山地鐵站為例,介紹了地鐵車站施工監測的目的及意義,監測難點及重點,監測實施細則,監測信息反饋及預警等內容。希望對從事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地鐵車站;監測;方案
1工程概況
新加坡地鐵湯申線光明山站位于新加坡中北部新明路,沿道路東西走向布置,新明路為市區主干道,車流量較大,車站采用明挖順做法施工,支護結構為鉆孔灌注樁+內支撐相結合的方式,車站共有四個出入口。車站周邊敷設有電力,通訊,給排水,燃氣等管道,對車站主體工程施工有較大影響。
2監測重點
新加坡政府403號組屋距離車站主體基坑約15m;碧山公園小區距離車站主體基坑約15.8m,屬接近范圍,基坑失穩會造成巖土體位移過大,建筑物出現傾斜甚至倒塌。基坑緊鄰新加坡市政管線,管徑較大、埋設淺,施工可能造成管線不均勻沉降、開裂、滲漏水等風險。本站地下水位較高,水量豐富,圍護結構滲(漏水)引起涌沙導致周邊地面下沉,路面開裂,直至周邊建筑因不均勻沉降引起的開裂。
3監測實施方案
3.1監測點布設
3.1.1樁體水平位移監測點布設在測點對應位置的地下圍護樁鋼筋籠制作完成后,在其內綁扎高強度PVC測斜管,綁扎部位應避開澆筑混凝土時下導管的位置,避免測斜管遭受破壞。我們使用的測斜管的外徑是70mm,管體綁扎在鋼筋籠的主筋上,管內部有一對十字滑槽(用來下放測斜儀探頭的滑輪)須與基坑邊線相互垂直,上、下端管口需要用專用的蓋子密封好,接頭的部位用膠帶、膠水密封,鋼筋籠吊裝完成之后,注入清水,禁止泥漿的浸入并且要做好監測點的保護工作。3.1.2地表沉降監測點布設首先用抽芯鉆在地面開準162mm的孔,打穿路面硬化層;接著打入準16mm螺紋鋼筋,鋼筋上端距離地面大約低5cm,并在周圍填入細砂或土夯實;最后在監測點上部設置保護蓋加以保護,保護蓋低于地面1~2cm。
3.1.3基坑外地下水位監測點布設使用鉆孔的形式進行埋設,在圍護結構外側2m左右的地方,使用鉆機進行鉆孔,在鉆孔完成之后,清理泥漿,在鉆好的孔內放入f50mm的PVC水位管(管頂需高出地面),用中砂回填孔四周的空隙,用粘土回填上部約4m的深度,然后將管頂用蓋子密封好。在水位管下部需要設置進水孔,使用濾網布進行包裹,方便水滲透。
3.1.4支撐軸力監測點布設鋼筋混凝土支撐軸力使用鋼筋應力計監測支撐的受力情況:在安裝前需要進行無荷載情況下的初始頻率測定,和標定的資料進行比對,符合規定的要求后才可以用來安裝。應力計應在混凝土鋼筋綁扎完成之后進行安裝,把鋼筋應力計焊接在距離支撐長度的1/3處的混凝土支撐的主筋之上(焊接鋼筋應力計的主筋需要進行截斷),用Φ25的PVC塑料管將導線引出到外面,導線嚴禁浸泡,否則會影響監測數據,在該道支撐以下部分懸空且支撐混凝土澆筑28d后(或達到100%強度)時才能測量初始頻率。
3.1.5周邊地下管線監測點布設可以在地表或土層中布設間接的監測點來監測,參考地表沉降監測的數據(在管線經過的地方沒有地表沉降監測數據的,應該布設地表沉降監測點)以及直接法監測數據進行推算。
3.1.6建(構)筑物監測點布設沉降觀測點的標志,應該根據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結構類型,使用墻標志。各類監測點的立尺部位需加工成半球形。為了及時反應施工對建(構)筑物的變形影響,重點對施工主要影響區范圍內建(構)筑物進行布點監測。測點布置在建筑物外墻四角及各邊中點等變形敏感部位,沿外墻間距為10~30m布設監測點,每一建(構)筑物不少于4點。用電錘在建(構)筑物外側樁體上打洞,并將膨脹螺栓或L型沉降點打入,或利用其原有沉降監測點。
3.2監測點初始值的采集
初始值測定前期布設控制網,隨施工進度分階段及時準確測得各監測點的初始值,觀測次數不應少于3次,直到穩定之后作為動態監測的初始值。基坑降水前測取周邊環境及地下水位初始值。基坑開挖前測取圍護體系初始值。混凝土支撐澆筑28d后(或者砼強度達100%)才能測量初始頻率。
3.3監測數據處理及報告提交
每次監測結束后要立即對原始監測數據進行校核及處理,包括原始監測值的校核、物理量的核算、填表和制圖,異常值的辨別、初步的分析以及整理等,并將分析后的數據輸入數據庫管理系統。原始數據電子文檔核實準確無誤,然后整理,打印紙質版按工點名稱進行歸檔。原始監測數據要注明工點名稱、日期、天氣、儀器型號,并有測試、審核人簽字等,并分標段,分工點建立文件夾,以備查閱。待所有數據均無誤后,報建設單位及監理審核。
4監測信息預警
當監測對象的變形速率或者變形累計值接近或超過報警控制值,或者監測數據出現突變時,應及時檢查儀器設備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檢查工作人員是否操作正確,復核監測數據;發出監測預警通知,加強監測人員及設備;施工除險過程中加密監測和巡視;在除險加固施工完成之后,監測對象變形趨于穩定時方可恢復正常監測。
5結語
目前新加坡地鐵光明山站主體結構的施工已經進入尾聲,施工過程中基坑并未出現安全事故,證實了針對本站地質條件編制的監測方案是可行的。這說明監測數據可以判斷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準確及時的監測數據也可以對現場施工進行指導,改進施工工藝,優化施工參數。
參考文獻:
[1]李濤.城市地鐵車站深基坑施工監測方案設計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12).
[2]孫國峰.淺談基坑水平位移監測[J].工程技術.2017(6):36.
作者:張朋杰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