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院校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農業裝備雜志》2014年第三期
1機械制圖課程體系的改革建議
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培養具有“大工程”意識、厚基礎、高素質農業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主要教學目標[8,9]。因此作為高等農業院校的機電類學生,須圍繞上述目標,結合機械制圖課程的特點,構建適應現代農業工程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機械制圖課程的內容以形體構造能力和圖形表達能力為核心,以形象思維為主線,由投影理論出發,遵循從三維到二維的認知規律,將二維視圖、典型三維實體模型的設計思想及表達方法有機結合,以徒手和尺規繪圖為基本技能培養,引入先進的計算機繪圖為手段,培養現代農業工程類本科學生的基本工程素質和創新設計能力,并為后續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高?,F行的機械制圖課程體系主要分為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與機械測量與工程制圖實訓三大部分,見圖1?!稒C械制圖》在第一學期開設,為80學時,其中理論授課50學時,徒手及尺規繪圖實踐課時30學時;《計算機繪圖》在第二學期開設,學時為24課時,之后是在第二學期下部分開設為期2周的《機械測量與工程制圖集中實訓》環節。這三個部分課程相互銜接不夠緊湊,內容又缺乏連貫性,造成學生學習和掌握不夠連貫扎實,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有必要對課程進行調整合并。一是將《計算機繪圖》融入到《機械制圖》中,加強形體描述和構形表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二是將具有代表性的農業機械類實體零件的測繪融入到《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中,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及時通過對典型實體零件的測繪得到加強鞏固,既理解了制圖的知識,又激發了專業興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建議
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多媒體教學所代替,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表達立體的投影視圖形成,培養學生空間構形能力。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在增加了課堂有效授課時間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課堂被動學習的習慣,導致學生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而忽略書本知識的學習。在高等農業院校機電類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下,《機械制圖》課程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也應進行一些新的探索和改革。經過對國內外高校中機械制圖及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踐狀況研究分析,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注重加強構形能力和圖形表達能力的培養,實現從傳統單一講授課程知識向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素質并重的教學模式轉換。例如在投影原理之后,學生們基本具備了簡單視圖表達能力,隨后可及時安排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培訓,然后安排一個農機類典型機具的實訓題目,鼓勵學生們運用已學的知識,充分發揮各自創造性和能動性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二是引入項目任務為導向的面向案例組織教學。
目前機械制圖教學模式往往只注重制圖基礎理論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其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造成學生在一年級學過的制圖知識和技能到了畢業設計時卻不會按規范畫圖的現象。因此建議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以生產實際為背景,以產品設計過程為線索進行組織教學內容。例如在完成幾何體構建和多種表達方法之后,引入典型農業機械類零件的測繪為項目載體,通過講解結構特點和表達方法,讓學生學習如何表達復雜形體,培養學生圖形表達能力。這樣通過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引導學生明確學習專業知識,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制圖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束語
《機械制圖》是高等農業院校機械大類學生的核心課和基礎課,在強調“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改變目前工程類本科《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材千篇一律、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模式單一”的現狀,對現有教學體系、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提出從教學模式改革入手,引入項目任務為導向,面向實際應用組織教學的改革意見。從提高學生積極性和能動性入手,通過解決農業機械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張世昂馬稚昱朱立學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