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工基地水資源危機預防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水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水資源制約根據《黃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現狀全區缺水量約11億m3,有1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得不到灌溉,灌區實灌定額偏低,個別城市及部分鄉村供水困難。由于受到水資源總量不足及黃河分水指標限制,本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日趨突出。如鄂爾多斯市提出新增取水申請的項目需水量約5億m3,水權轉換用水指標只能滿足部分能源工業項目用水,而另一部分新增能源工業項目由于沒有取水指標而無法立項,還有部分工業園區和工業項目由于水量供給不足而遲遲不能發揮效益。本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受到水資源不足的制約。
1.2水土流失嚴重,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該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中游多沙粗沙集中來源區,也是國家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之一。該區水土流失面積大,治理任務艱巨,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尖銳,流域內煤炭等礦產資源開采、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等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十分突出。雖然建設項目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但治理標準低、監管能力不足,邊治理、邊破壞現象時有發生。此外,陡坡開荒、毀林開荒、破壞天然植被等人為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3水資源管理工作亟待加強因本區域水資源緊缺,又由于各省區間缺乏協商機制,造成本區域上下游用水矛盾和爭水現象十分突出。目前該區“多龍管水”現象仍存在,水資源統一管理機制亟待建立。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未充分考慮水資源制約條件來確定發展指標。此外,由于水資源費和水價較低,不利于水資源節約,企業自備井較多,地下水無序開采問題較為突出。
2水資源保障對策
2.1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一是強化工業節水。合理調整工業布局和結構,限制高耗水項目,淘汰高耗水工業和高耗水設備;推廣先進的節水技術和工藝,重點抓好高用水行業的節水技術改造;加強用水定額管理,提高企業用水和節水管理水平;對廢污水排放征收污水處理費,促使企業治理廢水、循環用水。二是加強農業節水,實施水權轉換。加快以大中型灌區節水工程建設為主的節水型社會建設工程體系建設,以優化工程布局、完善配套設施、渠道防滲、末級渠系改造等措施為重點,優化供水結構,實現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度和優化配置。繼續開展水權轉換工作,大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和耕作制度,加大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推廣。根據黃河水資源統一管理與調度原則,對現狀用水已超過黃河分水指標的寧夏、內蒙古兩自治區,原則上不再審批新增用水指標項目,確需新上用水項目的,必須經水權轉換獲取取水指標。為此,2004年黃委正式啟動了寧夏、內蒙古黃河水權轉換試點工作。2020年以前寧夏、內蒙古還應大力開展水權轉換工作,實施寧夏和內蒙古水權轉換總體規劃的二期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和水權轉換工作,為工業發展提供水源保障。
2.2加大非常規水源利用加大對再生水、礦坑水、咸水和雨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工業園區和城鎮生活集中用水區,要建設污水處理廠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強礦坑水利用,對煤礦等其他資源開發產生的疏干水,除用于開礦本身用水外,剩余水量應納入常規水源統一管理、統一配置;對馬蓮河等苦咸水集中區,建設苦咸水淡化工程并加以利用;大力建設集雨節灌工程和人飲水窖工程,解決山區農村人飲安全和脫貧問題。
2.3加強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隨著能源綜合開發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為保障用水安全,需要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骨干調蓄工程,以增加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證率,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在當地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建設水庫調節工程和供水水源工程,以調節當地徑流并為能源基地供水。在沒有超過黃河分水指標及通過水權轉換的地區,可建設引黃供水工程增加能源工業供水量。同時,還要加快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及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的前期論證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對改善黃河水沙關系、減輕寧蒙河段淤積、協調水電調度矛盾、優化配置水資源和改善當地用水條件都具有重要作用。
2.4加快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論證解決本區域水資源短缺的根本措施是實施外流域調水工程,特別是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增加本區域水資源可利用量,緩解本區水資源供需矛盾。鑒于南水北調西線一期工程位于青藏高原地區,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惡劣,地質情況復雜,前期工作周期長,為此,建議國家盡快啟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建設步伐,力爭早日開工建設。
作者:安玉潔畢黎明單位: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