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廢舊紡織服裝的回收及再生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廢舊服裝的再生設計,從廢舊服裝回收再利用趨勢著手,通過對廢舊服裝的回收及利用現狀,及服裝再生設計概念及特點的分析,明確了再生設計是紡織服裝生產技術的革新與突破,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重點研究了廢舊服裝再生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分別從廢舊材料及服裝再生設計2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拓展了廢舊服裝回收及再利用的設計思路,有助于我國紡織產業鏈綠色可循環生態模式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然而由于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導致自然環境日益惡化,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紡織服裝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消費品之一,每年全球的需求量巨大,而且呈逐年上漲趨勢。中國是服裝生產、消費及出口大國,每年消耗的紡織原料數量驚人,因此對廢舊服裝的回收及再利用已是當下急需突破的難點,不僅有助于節約資源,而且可實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1-2]。
1廢舊服裝回收再利用現狀
近幾年,國際上針對廢舊服裝回收及再利用的研究發展迅速,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經費用于環保服裝的開發,一方面政府注重對環保理念的宣傳和傳遞,另一方面設計師追求服裝再生設計方法的突破創新。無論是國際知名服裝品牌、網絡品牌或是原創設計師,生態設計理念正在逐漸擴散并對其產生深遠影響。
1.1國外廢舊服裝再生設計發展現狀
美國規定企業生產的服裝能夠符合“再生”標準,定價可比普通服裝產品提高10%左右,并且在銷售的商店內設有舊衣回收箱,消費者在下次購買同品牌服裝時可將舊衣回收并抵扣部分金額[3]英國TRAID機構是一個致力于幫助世界紡織業的組織,機構每天接收人們捐贈的衣物,并將廢舊服裝根據色彩、面料花型等元素進行歸類,然后設計師會對其重新制作或設計,創作出的產品極具設計感。法國部分地方政府規定服裝企業推向市場的服裝、鞋靴等產品,企業需要負責產品使用后的回收及再利用,如國際大牌愛馬仕設立的Petith創意工坊,再生設計師選材都來自愛馬仕產品制作中余下的材料,經過設計師和工匠的縫補、拼合、打碎、割裂、更新而重生,每件作品都充滿精巧技藝與奇思妙想。日本是世界上廢舊紡織服裝利用率較高的國家,舊衣服循環再利用率高達98%,熱衷于環保服裝研發的企業較多,多年來企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研發出了各類可再生可多次回收的服裝產品,如擁有知名服裝品牌的帝人公司(TeijinLtd),開發出了世界上首項新型聚酯纖維完全回收再生技術,起到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作用[5]。
1.2國內廢舊服裝再生設計發展現狀
國內對于廢舊服裝的再生設計尚未形成規模,與國外相比還處于初期研究階段,大多是對舊衣的改造,科技含量有待加強。設計師張娜在上海開設了舊衣改造工作室,她將收集的廢舊服裝進行再生設計,創作的作品雖然個性、趣味感十足,但是因材料的限制,缺乏科技感和時尚感。武漢的設計師張崢注重對廢舊牛仔褲、T恤衫的再生設計研究,運用拼接、貼布、鑲嵌等手法對廢舊服裝進行創新設計,以全新的結構與造型重塑廢舊牛仔褲的價值[6]。中國運動品牌李寧公司研發出再生環保服裝,并在全國100多家專賣店設有李寧服裝回收箱,制定了相應的廢舊服裝回收再生計劃。李寧企業還與日本帝人公司在江蘇南通創立了合資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環保紡織品和服裝再利用技術,截至目前已取得了明顯成效,包括廢舊紡織服裝真空開棉技術、半醇解技術、脫氣熔融技術、環保漂白劑篩選技術、廢舊紡織品的分類篩選再利用技術等。香港組織機構REDRESS積極倡導廢舊服裝的生態設計,舉辦環保服裝再生設計大賽,很好的推動了環保服裝設計理念的發展。
2服裝再生設計的概念及特點
2.1服裝再生設計概念
服裝再生設計是一個系統性概念,從廣義上講是對服裝制作中產生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包括材料再生、結構設計再生等,以有效緩解因服裝生產而導致的生態破壞。從狹義上講是指將廢舊碎布、紡織纖維、服裝等回收再利用,加工設計成全新面貌的服裝,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
2.2服裝再生設計的特點
服裝再生設計的特點包括:第一,服裝再生設計是以實現綠色生產、可持續性發展為最終目的進行的創新設計,環保理念貫穿整個設計始終,旨在通過設計創造一種無污染和有利于人類健康發展的紡織服裝生產線。第二,服裝再生設計是打破傳統設計思維模式,結合新科技、新思路進行的創新性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更加注重設計理念、設計方式的轉變,不斷嘗試和追求服裝生產技術的革新與突破。第三,服裝再生設計注重對材料、結構和方法的再生設計,在材料的選擇上更多利用廢舊紡織材料進行解構重組,以實現對廢舊紡織服裝的再設計;在服裝的結構設計上追求零廢舊設計和一衣多穿設計的實現;在設計手法方面體現出多樣性、豐富性,利用不同的紡織材料,實現產品的再生設計,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廢舊紡織服裝再生設計方法
3.1廢舊材料再生設計
材料再生是運用現代纖維材料分離技術,在廢舊服裝中提取出再生纖維,這些再生纖維可用于重新制作服裝或其他紡織品。傳統紡織服裝常用纖維可分為天然纖維、動物纖維和化學纖維三大類,新型纖維材料有聚酯纖維、液化纖維、智能纖維材料等[7]。材料再生設計不僅涵蓋對傳統廢舊纖維的再利用,還包括對新型再生材料的開發創新。目前被運用最多最廣泛的再生面料是聚酯纖維面料。將回收的廢舊塑料經過分揀、粉碎、融溶后,拉伸成塑料纖維絲,再織造新型面料[8]。如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匡威等公司已將聚酯纖維面料運用到服裝產品開發中,新型聚酯纖維比傳統纖維更具良好的濕舒性能,并且能夠回收循環利用。近幾年,紡織材料研究人員又將聚酯纖維與天然、化學纖維進行改性混紡,從各方面提升了新型面料的舒適性能,在重新定義再生纖維面料的同時,也將環保再生理念融入到服裝產品的開發與設計中,也更具科技性和生態環保意義。液化材料是在納米技術的發展下產生的,納米技術已被運用于服裝開發。英國研究者保羅•魯克哈姆成功開發出可噴射的新型服裝材料。該液化材料是采用棉纖維聚合物、化學溶劑共同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化學溶劑可使聚合物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液態,再用特制的噴射裝置將液體纖維直接噴灑到各種規格的人體模型上,與空氣接觸后迅速定形,形成一件合體的服裝。液化材料主要由8%的棉纖維素粉末、9%的聚醋酸乙烯脂、80%的乙酸乙酯、1%左右的食用色素以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其中棉纖維素粉末是紡織服裝的主要材料,除了可以從天然棉纖維中獲得,也可以從廢舊服裝中提取,方法是將廢舊純棉衣物經過預處理、預浸、醇解、脫色、烘干后,提取出棉纖維素。采用液體纖維噴射方法制作服裝避免了服裝制作中的繁瑣工藝程序,節約了能源的消耗,而且液體纖維服裝可以做到回收降解,污染可控,應用堿性溶液可以分解液體纖維服裝,真正意義上實現可循環再設計過程。液體纖維不僅可以用于生產服裝、家居紡織品,在軍用、醫用紡織品等行業更具發展潛力。智能材料最初主要用于電子計算機、通訊等領域,近幾年,在國家工業4.0智能智造發展綱要的推動下,針對智能紡織材料的研究日益增加,相繼開發出智能調溫粘膠纖維、光致變色纖維等新型材料,智能服裝也因此應運而生,其已成為未來紡織業發展的趨勢。智能紡織材料在服裝中的應用賦予了服裝更多高科技與新功能,不僅可以用于特殊人群、職業的服裝開發,還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趣味感。智能紡織材料可從廢舊衣物中獲得,將廢舊衣物經過預處理-解聚-過濾分離-酯交換-DMT(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提純-DMT精餾-聚合-切片-紡絲等流程,制備再生滌綸纖維,目前已利用滌綸等再生纖維成功研發出兼有抗紫外、阻燃、調溫等智能紡織材料。并且智能紡織材料在研發階段基本上解決了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問題,延展了智能材料的使用價值及壽命。
3.2廢舊服裝再生設計
廢舊服裝再生設計是對回收或捐贈的紡織服裝進行二次設計,賦予其“新生命”及使用價值[9]。在對廢舊服裝再生設計中,在原材料的挑選上盡量使用品質保持較好的材料,這更有利于延長再生服裝的使用周期。在進行設計之前,首先要有明確的創意設計思維,確定服裝設計風格,提取出廢舊服裝中有價值的設計元素,繪制服裝設計效果圖,再進行創新設計。再生服裝從實用性、流行性和趣味性,以及傳播環保服裝消費觀念等方面來體現其存在價值。常用的廢舊的服裝再生設計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3.2.1拼接納繡設計
拼接貼布是古老而傳統的設計方法之一,是將廢舊服裝裁剪成不同形狀、大小、材質、色彩的面料小塊,再通過設計排列將其疊加、縫補、納繡的工藝技法,最終創作出一件完整的服裝或家居飾品。這種設計方法自由奔放,不受面料材質等因素的制約。廢舊牛仔褲拼接納繡成的沙發抱枕。利用拼接納繡工藝實現廢舊服裝向家居裝飾品的轉換,拼接貼布設計是對廢舊服裝利用率較高的設計方法,更能詮釋出設計者的環保理念。
3.2.2面料二次設計
面料二次設計可分為加法設計和減法設計,是在廢舊服裝基礎上進行的加工設計過程,通過改變服裝面料上的設計細節,添加流行裝飾元素或刪減破壞服裝上的裝飾等工藝技巧,以增強原有服裝的藝術特點和審美情趣,賦予廢舊服裝全新的面貌。面料二次設計的工藝技法豐富多樣,加法設計工藝包括刺繡、編織、貼布繡、鑲嵌、填充、印花燙花等,減法設計工藝包括爛花、鏤空、抽紗等[10]。對廢舊服裝進行二次設計,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再利用廢舊服裝,而且對激發設計師的創意設計思維有顯著效果。
3.2.3解構重組設計
為了更好的對廢舊服裝進行再利用,常采用解構重組設計。采用逆向設計思維,將廢舊服裝進行局部拆分和剪裁,得到設計原料,如衣領、袖子、前衣片、下擺等,再重新進行設計排列組合,最終呈現出款式結構、風格、獨具匠心的全新服裝。通過對廢舊服裝的解構重組,可以達到廢舊服裝和余料的相互融合,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設計理念。廢舊牛仔褲的進行剪裁解構重組,構造出一件款式風格新穎、功能全新的牛仔裙,很好的完成了使用功能轉變。
3.2.4降級再造設計
廢舊服裝降級再造設計是近些年才形成的新概念,起到了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緩解作用,也能給紡織行業帶來一定的效益。因部分家居用品對制作材料的性能要求不高,操作性相對簡單,所以廢舊服裝經過降級設計后可轉化為毛絨玩具、箱包、手套、抱枕、坐墊等生活用品,不僅賦予了廢舊服裝的新價值,同時增添生活情趣。用廢舊毛衣設計的手鐲,運用了不同毛衣的織造肌理和色彩搭配,時尚新穎,個性感十足,向人們傳播了綠色消費理念。
4結束語
廢舊服裝的再生設計無論從社會經濟發展角度看,還是從節約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來審視,都是一條利國利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紡織服裝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政府相應政策的推動下,人們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加強,服裝產業再生設計利益全球化趨勢已然形成,服裝再生設計將成為時尚的新航標。
參考文獻:
[1]于曉坤,羅洋,朱達輝.廢舊紡織品服裝回收分類綜合評價模型分析[J].毛紡科技,2017,45(7):77-81.
[2]張崢,王小雷.初探國外廢舊服裝的回收及再設計現狀[J].天津紡織科技,2010(8):5-8.
[3]胡國巖,程舉濤.淺談生態紡織品[J].遼寧絲綢,2015(3):83-84.
[4]胡雪敏,張海燕.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現狀[J].紡織導報,2006(7):52-53.
[5]張祥愛,陳月興,李珂悅.大學生廢舊服裝回收利用調查研究[J].化纖與紡織技術,2017(3):49-52.
[6]孟靜,黃良輝.廢舊紡織品纖維與木漿配抄紙的性能[J].紡織學報,2015,36(3):20-23.
[7]王素慧,毛亞鵬.回收聚酯基合金同質復合材料的微結構與性能[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6):327-334.
[8]齊孝果,劉藝,董怡.廢舊服裝回收再使用研究[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37-41.
[9]楊躍芹.服裝廢舊面料二次創意設計探析[J].輕工科技,2015(1):112-113.
[10]裘愉發.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J].江蘇紡織,2007(6):68-70.
作者:陳宇剛 張海軍 單位:江西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