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到高校考察并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要“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社會用人需求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擴招,使學生能力參差不齊,因此為了使青年學子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完成國家賦予的重任,本文將深入探討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徑,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自我管理能力概述
目前學術界對自我管理尚無統一定義,普遍認為自我管理是學習者通過對自身因素的控制和對環境的調節達到學習的目標、實現對自我管理的過程。結合當前社會需求與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距現狀可以總結概括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即對學習、生活、時間、職業發展規劃等的思想管理、目標管理、心理管理和行為管理的能力[1]。當代教育理論始終強調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指出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是學生,其受教育的前提條件和決定因素是需求、動機、目的等。心理學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大致包含五種,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大學是學生實現自我的關鍵階段,而自我實現通常以能力為考量標準。管理學中的目標管理理論指出,目標管理的四大環節為目標確定、目標展開、目標實施、目標考評,而目標是引導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逐步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途徑
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應圍繞思想、目標、心理和行為的管理展開,實現“兩點成線,以線帶面”的模式輻射大學生成長全過程,其中兩“點”為緊抓學生需求點和社會需求點,“線”為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面”為思想、目標、心理和行為,即從思想、目標、心理和行為四方面提升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有效將學生需求與社會需求相匹配[2]。
(一)主抓思想,動態關注
思想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2019年3月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足以印證思想在鑄魂育人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過程中,應先從思想自我管理入手,所謂思想自我管理,即學生能夠主動思考,正視現實與自我之間的差距,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并不斷自我鼓勵,最終形成自我服務意識。面對多元化思想的沖擊,為有效實現學生思想自我管理,學校需要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實時、正面的思想傳播,并通過研討會或觀后感的形式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關注學生思考內容并及時糾正,使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二)樹立目標,合理規劃
目標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當大學生實現思想自我管理后,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在教師的協助下,其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與未來發展目標,結合當下學習任務,自主按階段制定個性化的短、中、長期學習、生活目標。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志愿活動、實踐走訪、新聞媒體傳播等方式引導學生自發認識自我、了解社會、了解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及階段特征。
(三)調節心理,積極應對
心理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保駕護航的作用,健康的心理可以在短期內扭轉一個人失落、沮喪、自我否定的狀態,使其重拾信心完成目標[3],因而心理的自發調節能力是學生思想發揮作用、目標實現可能性的重要內因。對于學生自我心理調節能力的提升,學校可定期舉辦專題性的心理講座,從專業的視角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知識,使其掌握科學的方法。因心理具有個性化特點,因此學校還可借助網絡平臺,邀請專職教師進行一對一的線上指導,不斷提升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并實現學生自我調節。
(四)規范行為,加強獎勵
行為是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具體輸出形式,具有可測性,因而在思想、目標、心理均實現自我管理的情況下,教師可通過觀測行為倒逼學生主動對思想、目標、心理自我管理能力進行修正完善。行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與觀測可通過搭建學生管理平臺的方式,使學生有機會深度參與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在管理中鍛煉提升行為自我管理能力,并通過完善的規章制度及激勵措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與獎勵。
三、結語
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是近些年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從宏觀視角出發少年強則國家強,從微觀視角出發,一個學生只有生活自理方能學習自主,最終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學校和教師都要重視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苗翡.大學生自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183.
[2]苗翡.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機制研究框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5):182,184.
[3]秦己媛.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作者:苗翡 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