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干預提高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淺析延續性護理應用于冠心病介入術后的患者是否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抽取我院207年3月-208年6月收治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58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組29例。參照組施以常規護理方式,研究組施以延續性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結果出院6個月后,采取延續性護理的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相較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遠期療效。
關鍵詞:延續性護理;冠心病;介入術;自我管理
冠心病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多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介入術后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療效果,但其遠期療效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關[2]。在患者住院期間患者經常規護理,但離開了醫護人員的監督,患者的依從性明顯降低,導致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延續護理是一種全面的綜合性護理方式,保障患者在不同的醫療環境中仍可接受同品質的連續性護理[3]。故本文將分析延續性護理是否對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影響。以下為本文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58例,抽取時間為207年3月-208年6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9例,其中參照組患者男5例,女4例,年齡30歲-68歲,平均(47.4±3.37)歲,疾病類型:心絞痛2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研究組男6例,女3例,年齡3歲-69歲,平均(47.6±3.7)歲,疾病類型:心絞痛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兩組患者各項資料經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即住院期間給予患者常規健康教育,患者介入術前一天進行手術介紹、術中協助醫師、術后指導患者用藥、飲食、肢體活動方面的指導。住院過程中,根據患者情況進行不定時的健康宣教。出院時開展統一的出院宣教。出院后定期隨訪。研究組施以延續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在患者住院期間由高年資護士、主治醫師的指導下制定規范的健康宣教手冊。對科室內的護士進行培訓,熟練掌握手冊內容以及冠心病自我管理的相關知識,針對患者對冠心病的認知給予相應的健康宣教。(2)根據患者在出院期間的病情、檢查結果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給予針對性的出院宣教(書面聯合口頭宣教方式),告知患者科室的電話,以便患者進行咨詢。(3)在患者出院后的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分別進行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圍繞冠心病自我管理能力,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疾病管理以及情緒管理的疾病認知進行了解,隨訪時間根據患者的情況制定為5min-30min。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Mean±SD)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出院6個月后,采取延續性護理的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相較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討論
冠心病患者術后需要長期服藥,才能保障其遠期療效,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患者依從性降低,從而造成疾病復發或致死的風險。延續性護理是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闡明服藥的重要程度,提升患者依從性。本研究顯示,出院6個月后,采取延續性護理的研究組自我管理能力相較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延續性護理根據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針對性地給予健康教育,糾正患者的錯誤認知,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出院后,定期定人的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及時地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患者不足的地方,給予相應的調整,鼓勵患者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信心,大幅度提升自我管理水平。綜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的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強遠期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曉丹,常蕓.延續性護理干預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病人術后心臟康復的療效研究[J].安徽醫藥,207,2(6):40-43.
[2]趙燕.延續性護理干預對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身心康復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4,30(2):96-97.
[3]甘莉.延續性護理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自護能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5,40(2):734-738.
作者:鞠葉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