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膝關節置患者的自我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將100例擇期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教育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自我管理模式。應用自我管理評定量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評分(QOL評分)、美國特種外科醫院評分(HS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膝關節彎曲90°花費時間評價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結果:觀察組在自我管理評分、生活質量評分、HS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膝關節彎曲90°花費時間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自我管理模式;膝關節置換術;康復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對運動能力的要求較高,膝關節疾病的出現對患者的運動能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膝關節置換術是指通過人工材料制成的關節假體替換受損關節的一種手術,能夠有效改善關節畸形以及病變組織引起的疼痛,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2]。隨著臨床對膝關節動力學研究的深入發展,該手術的技術也不斷進步,手術效果得到了國內外醫學界的認可[3]。相關研究指出,我國每年有120萬~180萬患者需要行關節置換術[4]。目前,許多患者為了節省經濟費用,多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但患者由于缺乏系統的鍛煉知識,影響了術后康復效果[5]。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們對50例擇期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在常規教育模式基礎上實施自我管理模式,經精心護理,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同期選取收治的100例擇期行單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醫源收治需要行擇期單側膝關節置換術,且患者年齡>45歲。排除標準:非表面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患者、雙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參與同類型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52~66(55±10.6)歲;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50~67(53.2±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取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措施:由責任護士定期向患者講解常規康復措施和膝關節疼痛原因,告知患者手術方法、注意事項、手術效果以及術后鍛煉技巧等方面的支持,做好術前、術后康復教育,指導患者學習康復器械的使用方法,教會患者監測和防范并發癥的方法,加強出院指導。同時,為患者發放醫院特制膝關節置換康復指導手冊,囑患者定期來醫院復診。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自我管理模式。具體方法為:①建立患者個人檔案。記錄患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付費方式、手術記錄、居住地以及過往病史等一般資料。②向患者介紹自我管理的理念、目的以及在術后康復鍛煉中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積極開展自我訓練,將康復鍛煉的目標分解為若干個能夠逐漸升高的目標,有助于逐漸提升。組織患者與實施膝關節置換術且康復效果較好的患者進行交流,相互鼓勵,并獲取術后康復的經驗,幫助患者解決術后康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6]。③根據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個性化自我管理規劃。包括疏解心理壓力的方法,例如如何利用注意力轉移的方式來消除自我的焦慮、抑郁情緒;利用音樂療法來緩解緊張的情緒,從而消除精神壓力;還可以通過家人的陪伴與支持給予患者康復的信心,從而提高康復鍛煉的潛能[7]。④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健康宣教講解。幫助患者學習術后康復知識,組建互幫互助小組,鼓勵患者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為患者講解物理鎮痛、消腫方法,并指導患者自我監測、自我預防并發癥的方法,一旦出現并發癥要及時就醫;將上述內容整理成手冊發放給患者,以便患者在家中康復鍛煉[8]。
制定科學可行的護理規劃,從而保障患者的護理質量,有助于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人員也需要改變自身的護理觀念,從傳統的被動護理轉變為主動護理。⑤根據患者的自理能力,制定相應的評價量表。由患者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每日鍛煉方法和時間、有無不良反應以及自我評價。由責任護士對康復鍛煉的技能與方法進行示范性教學,直至患者掌握每個康復動作。晨間護理時需要告知患者當天康復鍛煉的方法、時間以及次數,晚上則由責任護士對患者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注明原因,及時向醫生反饋[9]。若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需要遵醫囑調整康復內容。⑥患者出院后,責任護士需要定期進行電話隨訪。關注患者的康復鍛煉情況,詢問患者在康復鍛煉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康復計劃[10]。將術后康復各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注意事項用短信的方式發送給患者及家屬,讓家屬督促患者的自我管理。
1.3觀察指標
應用自我管理評定量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QOL評分)、美國特種外科醫院評分(HS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膝關節彎曲90°花費時間評價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詢問患者對本次護理的滿意程度。本次研究參照相關文獻制定自我管理評定量表,共計22個問題,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好。QOL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HSS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代表膝關節功能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比較
2.2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比較
3討論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多用于治療膝關節疾病患者中,能有效改善關節功能,緩解患者疼痛,但由于患者住院時間有限,且許多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為了節省住院費用,多選擇在家中進行康復訓練。由于國內社區護理和延續護理發展不完善,實際應用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包括社區服務中心護理人員少、工作量大且缺乏相關康復知識、缺乏完善的社區護理政策、居民對社區護理的認知有誤等,導致社區護理無法滿足院外康復患者的需求[11]。且由于臨床護士面臨著較大的護理壓力,無法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家庭訪問,這就導致出院患者缺乏較好的康復鍛煉,影響了術后的康復。因此,如何做好醫院、社區與家庭的有效銜接,是現代醫院護理有待解決的問題。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干預模式,通過各種管理手段,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且轉變自身的生活方式,目前在西方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為患者詳細講解發病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案以及常見的并發癥,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重視程度。將相關資料整理、收集并印制成冊,發放給患者和家屬,有助于患者和家屬了解康復相關知識以及家庭康復的優勢,從而提高自我管理的依從性。對于沒有正確掌握康復訓練方法的患者,可以在講解過程中應用模型和圖片進行示范操作。此外,可以將相關理論和技巧錄制成視頻,以供患者反復觀看,提高患者的康復訓練水平。本研究從健康教育、康復鍛煉等方面著手,以患者最關心的術后復健為指導,對患者進行多模式的教育方法,從而構建了科學的自我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的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模式不但為患者提供了較好的健康教育,并且保障了患者在出院后的自我鍛煉與自我監控,能夠合理利用各種醫療資源,通過自我管理的模式,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在出院后保持較好的康復鍛煉活動。本次研究還通過組成互幫互助小組,讓患者進行交流互助,從而鼓勵患者,樹立康復信心,有助于早日康復。本研究中,觀察組在自我管理評分、生活質量評分、HS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膝關節彎曲90°花費時間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康復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付穎.自我管理模式應用在膝關節置換患者康復中的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6):805-808.
[2]王翠蘋.護士參與家庭康復訓練對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18(34):4168-4171.
[3]于敏.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置換病人康復中的成效[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3):72-74.
[4]沈菊艷.自我效能干預促進TKA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的臨床效果[J].江蘇醫藥,2016,42(23):2632-2634.
[5]張蘇,戚美芬.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家庭康復的自我管理模式[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7(24):187-188.
[6]李春花.分期護理配合運動指導在全膝關節置換患者術后功能康復中的臨床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4(12):3285-3288.
[7]薛鵬.自我管理模式在膝關節置換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9):39-40.
[8]劉延錦,徐慧萍,趙輝,等.膝關節置換者的自我管理模式[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17):3057-3061.
[9]何潔,張峽,易德坤,等.關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傷口引流管留置與管理方案的臨床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6,24(1):58-60.
[10]黃東輝,張中南,余夏林,等.膝關節置換術后及出院后的康復管理[J].中國康復,2015,22(6):437.
[11]張明暉.膝關節置換術后及出院后的康復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34(36):155,111.
作者:溫艷 單位:漯河市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